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的关系文案

2019-03-10 高二作文 类别:话题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的关系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的关系文案

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的关系文案: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顾名思义中秋为一年中秋天的中间,中国有入秋凉意浓的说法。可南国的秋天却如夏天,金风不在。在太阳公公一个多月精心关照下,田野间的小草、青菜,树林中的树木大口大口的喘气,呜呜的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悲凉。
中秋节前回家。在这之前一直没有注意过围楼,毕竟有10年没有在那里住,淡了。当嫦娥在门缝里偷看老屋的时候,我正好回家经过。老屋的墙像个怀胎10月的孕妇,肚子很凸;又像个驼背老翁身体臃肿,老态龙钟。墙角下,小草边音乐家蟋蟀正轻声的诉说。蟋蟀们唱着古老的歌曲,本是兀个独唱,今天多了我一个,反正多我一个不多。歌曲中有建筑老屋时的高昂的激情,拉锯的嗤…,打砖的啪…。,铺瓦的哇…一切一切的声音;有婚姻进行曲,有生命的礼赞。老屋由晶莹如玉的小孩到高大稳重的青年再到现在的迟暮老人。我得赞美蟋蟀,把一个老人跌宕的人生和曲折的情怀谱写的那么淋漓尽致,如此优美动听。我也庆幸我驻足一会能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形容也不为过。
风走,雨来;风来,雨走,太阳开始尽情地舒展自己的懒腰。老屋皱起眉头,眯着眼。唉,老了,经不起太阳晒,身上的皱纹也一年比一年深,一年比一年大。突然啪的一声,接下来是轰轰的声音,老屋倒下。蟋蟀们停止了自己的演出。在第一时间蟋蟀和我一样为老屋默哀。我只有如此,而蟋蟀却把老屋的故事谱写成歌曲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从这里看我比蟋蟀差远了。
搬屋是很讲究的,有如婚嫁,有如生死。要选好日子,选好时辰,得有次序的进出。家里搬屋就的时辰选在晚上11:30-1:30,我回到家时距这个时间就差1个钟。要忙了!开始准备东西,先生在旁边解说:先要从老屋的大炉灶里点火,用火把带火去新屋,这就是搬新屋叫‘进火‘的说法来源。第二是大锅,再是家禽、碗筷。搬屋是要闹的,就像是闹洞房。当晚还要在新屋煮东西吃,人愈多愈好,人气旺。进门的那一刻点燃鞭炮,接着叽里咕噜说一些天语,虽然是半夜但今晚你最大,没人敢说你,我就是让全村的人知道今晚我家进火。一直忙到凌晨3点,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早起来接受亲戚朋友的祝福,准备几桌饭,期间喝喝小酒,谈谈生活,吹吹牛。在搬屋的当月有只进不出的说法,这个简直是要人命的,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连垃圾都不许倒,呵呵,倒是清闲了一下。
接下来的时间里,都是在清理老屋,能用的就拿走,暂时用不着的就留在那里。新屋并不漂亮一方面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设计也不好。不过怎样总算是摆脱了对老屋的依赖。人总说:屋老了,没什么运;人也老了,更没什么运气可言,弄个新屋给老两口转转运。居于落叶归根的思想老屋还是要留着的,当老屋不是自己的时候不知会不会有这种想法?我没有。
有感情的是围楼,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是真正的老屋,属于自己的老屋。记忆中的围楼的屋子倒塌有几天时间了。以前繁荣热闹人声鼎沸换成现在的零零散散,中间夹杂着蟋蟀的歌声,小鸟的笑语。从晚上一排排整齐到现在稀稀疏疏的灯光围绕在围楼旁像是天上的点点星火毫无规则。
站在楼顶,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原来老屋的就是这种情形:整齐而方圆,那是巨人们画出的正方形,是巨人们画出的圆。外方内圆,方是抵御外敌的角楼,圆是我们捉迷藏的地方。一直没有真正去感受客家围楼,记忆中的世界都是围楼的世界,没什么秘密,一切都赤裸裸的展现在眼前。说围楼其实是客家围楼中的一种:碉楼,外方内圆的哪种。我感叹爷爷们为我们做的圆庭,里面可以随意的玩游击战;可以跳绳;可以打牌;那儿也是放电影的好地方。圆庭四根大圆柱是小时候一直想拥抱的,只是到现在还是不能完全抱过来。碉楼四角的碉堡在我出生前几十年就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作用。作为碉楼最高点的碉堡只有登高的一个用处,在小时候碉堡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一直有股好奇心想去看看,结果是左脚跨进碉楼被主人责骂的时候不得不退下来的无奈。最后因为没有一个碉堡是属于我家的,所以这个愿望也一直没有实现。
碉楼寂静而神秘。倒下的碉楼外围老屋反射出一道道苍白的月光直射到楼顶我的心房。颤抖?我竟是在颤抖!我是应该去碉楼看看。
第二天我还是一直提不起跨进碉楼的勇气,小时候被人责骂的阴影依然还在。况且老人不在了,自己一个对着这么大的围楼想进去还真需要勇气,只好在自家楼顶多望一眼苍白的老屋,然后再次踏上南下的征途。那天刚好中秋节。

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的关系文案:

一个人在的生命中,总是不断地收获,不断地失去。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预料,譬如生命的离去,譬如灾难的来临;有些事情无可避免,譬如春花的凋零,譬如树叶的死亡。对于那已经被新房取代的老屋,我只能远看着她带着我的童年一同离开。
春节回老家过年,突然有一种茫然的陌生感。眼前是一幢高大现代式的楼房,而多年来熟悉的老屋,早已不见了踪影。我从未想过我对老屋会如此得怀念,或许怀念的不仅仅是老屋,还有和老屋一起逝去的旧时光。
幼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奶奶家度过的,于是便对老屋产生了浓厚的乡土情结。老屋代表着我童年时期对乡村生活的记忆,承载着我与奶奶的共同回忆。老屋并不宽敞,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了,因为那是很多年前造的泥瓦房。随着周围的房子接二连三地重建,老屋被包围在高大的楼房中间,显得有些寒酸。我那是总在想,等到有一天老屋重建,一定比那些楼房更漂亮。现在,这个成为现实,我却高兴不起来。我想起了老屋,她被推土机推倒的时候,一定很疼吧。现在,连她曾经存在过的痕迹都不见了,我只能钻进往事的记忆里,默默地怀念她一会儿。
老屋是传统的瓦房,矮矮的泥墙上用黑色的瓦片盖着,有几处揭了瓦片,放一块玻璃,在暗暗的屋里投下一方明亮的天空。晚上,躺在老屋里盯着那方狭小的天空,从星星的眼睛里我看到浩渺的银河。下雨时,我便和弟弟搬一把小凳子,坐在屋檐下听雨,看雨滴从屋檐漏下一颗颗串成珍珠项链,或者把能找到的容器全部找出来,脸盆啊、水桶啊,放在屋檐下接水。接满了我们就把水一起倒掉,哗啦哗啦在门口汇成小溪,有时还会有蹦蹦跳跳的小青蛙从洞里出来。
现在,走进新房,比原来宽敞了许多。巨大的落地窗透进明亮的光线,再也不像老屋般闪烁昏黄的灯光。我一口气爬到顶层,探出窗子几乎可以俯瞰全村。以前总是有一只灰色的猫咪爱窜上屋檐玩耍,还有一次它竟抓了一只死耗子从房檐上跳下。黑暗而神秘的小阁楼不见了,顶层散乱地堆着杂物。我等待着那只猫咪的再次出现,却再也不见它灵活的身影。
陶渊明诗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在城市的我,再也找不回老屋带给我的闲适和安宁。老屋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我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再见,老屋。

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的关系文案:

有一种味道叫做回味,有一种感觉叫做思念。
——题记
老屋不是我的老屋,而是妈妈的娘家,之所以把它称作老屋,是因为那儿给我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老屋座落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的地方,也是有名的种水果蔬菜的好地方。老屋的院子里种着大片大片的柑橘,每到柑橘成熟的季节,那大片大片的金黄,煞是好看。那便成为了我的最爱,似乎是专门为我编造的一个“梦”,为我搭建的一座“世外桃源”。
老屋的外表是亲切的,当它炊烟袅袅的时候,更能感觉到它的热情。
土黄色的泥巴墙,乌黑色的瓦片,没有清晰明朗的线条,但是却给人一种温和而平易近人的亲切,用翠竹围成的墨绿色的栅栏,门前的泥巴路的两边开满了不知名的花朵,路旁的枣树依然年复一年的发着芽,一切一切是那样的别具一格,而一切一切,又是那样的相得益彰。它们就像拼图,当它们零散着一块一块的时候,察觉不出它们的美丽,但当它们拼凑在一起的时候,就显得那么的有魅力了。
老屋的外面看是一层,但其实是两层,而直至今日,我都不知道第二层是什么。我想,也许我永远也无法了解了。老屋的内部结构很普通,木板似的天花板,凹凸不平的地面。泥土的味道,隔道的回声,还有小猫、小鸡、小狗、小猪的叫声……这一切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物是我真正爱老屋的原因,它让我从心窝里感受到一种甜蜜、一种熟悉。
记得每逢过年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会回老屋过年,那时的老屋是最热闹的,也是最美丽的。我们这群小孩会欢天喜地的去放鞭炮,哥哥很调皮,带着我们出去玩,在门前的枣树的树干上挖了个洞,然后,把点燃的鞭炮扔进树洞,看着它在树干里炸开,随之发出清脆的噼噼啪啪的响声,乐的我们这群小孩子哈哈地拍手称庆。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老屋的枣树上就永久的留下了一个洞,因为鞭炮的轰炸,这个树洞便的越发的深、大,然而,奇迹般的,这棵枣树却一直活着,没有倒下,直到老屋的重建……
老屋,我对它的感觉不是爱,而是一种依恋,后来,老屋的重建让我的欢乐成为了永久的记忆,那些个记忆留下了许多见证:柑橘树的伤疤、墙上的脚印、枣树的树洞……
一年年地活着,落叶归根,铺就了一层又一层。最后,我们和老屋的一切都埋藏在了落叶里。

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 浅谈老屋与新屋的关系文案:

青砖瓦顶那是别人家的老屋,而我家的老屋却是黄土黑瓦木板门且早已有点点洞洞,那是白蚁光顾后留下的痕迹,地面还保留着厚实的泥土,或许是久日无人踩踏,地上的青苔也与尘土混为一体,地面早已看不出其原本的黄泥色。
听爸爸说,那座黄土黑瓦的老屋,是太爷爷一手一脚自己动手砌起来的,砌墙的黄土是从几百米外的山脚担回来的,和着沙子和石灰再一点一点舂砌起来,我们那里叫这样垒成的墙做“黄土墙”。黑瓦更是经过精心挑选才一片片重叠在房顶之上,辛苦的是太爷爷,却换来了后代的安全舒适。
叔叔也总是和我们小一辈的说起,他们小时候经常坐在爷爷身旁听的那些故事:在战争时,这间黄土房曾多次为身为共产党员的太爷爷和太伯爷提供了躲藏的地方,即使经过了枪林弹雨的扫荡,黄土墙上也只是留下一些子弹孔罢了,这可成为了老屋战功的勋章。
当战乱过去,爷爷便在这间老屋中成家立业。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父亲那一辈的兄弟姐妹们还是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用草绳提着刚钓起的鱼跨入老屋,带着新收获的弹珠蹦出家门,拎着新扎的风筝往外跑,过节时,老老少少总喜欢聚在老屋的客厅里三三两两地聊天,聊到某个激动的话题,众人总会一哄而起,其乐融融。这些事情虽小,却记录着老屋在和平时的欢乐情景。
这间老屋见证着一代代人的哇哇坠地,学业有成,到成家立业乃至生老病死。看着每一个女孩穿着洁白的婚纱在长辈的牵引下跨出门槛出嫁,看着每一个男孩迎娶貌美的新娘踏进门槛,看着新生的婴儿降生后络绎不绝的祝福送入家中,更看着逝去的长者被亲人送离家中。这些人间的离合悲欢都被记录在老屋的历史里。
时隔多年,推开那斑驳的木门,腐朽的气味扑鼻而来,下厅的墙角长了一株小树苗,梁间燕子筑的巢依然还在,堂上的老式木桌椅早已落满灰尘,旁边的天井也因春雨连绵的滋润早已生出了小草和青苔,在茁壮地生长着,地上的灰黑土地却找不到一丝脚印,似乎从未有人踏足过。
多年过去了,慢慢地,老屋再也承受不住时间的重量,在经过一场大雨的冲刷后,房梁已直直地插在了木桌的旁边,阳光充满了整个湿漉漉的土地,墙角的树苗愈发娇嫩,而木桌椅的灰尘在空气中欢快地飞扬着,地上的灰黑土地却多了一串又一串的脚印,伴着脚印的是儿孙们一遍遍的叹息,但不知是谁提起要重建新屋,土地上的脚印却无法扼制地增多,来来往往,热闹地讨论着土地的分配。
老屋,是历史见证者,它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的历史,更见证了和平时期的幸福快乐;老屋,是回忆的寄存处,摸着每一块瓦片,充满着我们对前辈深深的回忆与思念;老屋,是子孙后代的欢乐地,吃喝玩乐尽从此出发。
我希望新建的屋子更能承载着我们子孙的欢声笑语!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浅谈老屋与新屋》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老屋与新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浅谈老屋与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