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解读李清照作文 解读李清照的愁文案

2019-03-07 高二作文 类别:叙事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解读李清照作文 解读李清照的愁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解读李清照作文  解读李清照的愁文案

解读李清照作文 解读李清照的愁文案:

不过是图书馆的一次无心邂逅,我走进了李清照的世界。生活的快乐悲伤,命运的起伏跌宕,她一直坚强而又骄傲地活着;诗词与爱情,理想与现实,她活在那个专属于李清照的世界。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有着良好的早期教育。她的父亲李格非并不轻视或束缚女性,而是任随李清照自由发展身心,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这也是李清照在日后能始终率真的面对自己的生活,保持爽直.自由.不羁的个性的重要原因。她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证明。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18岁时与当时21岁的赵明诚结为伉俪。他们情趣相投,都有率真的个性和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纯情。这也使他们的婚后生活美满,而这种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也为李清照个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又一种良好的氛围环境。李清照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最终形成了她自强自信自主的性格,使她能够卓立于众女子之上,成为一名个性鲜明.超越尘俗的女词人。
如果仔细品味李清照的有些词,便可感受到她在面对那个窒息女子才华的社会给她带来的无形压力时表现出的强烈的自信与不屈。我在读《渔家傲》一词时感受尤为明显,词云: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这种自强自信的个性,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规范相违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种种叛逆。然而在了解了李清照之后,我最欣赏的也正是她的这些叛逆。我欣赏李清照敢于作诗讥讽公公赵挺之,以下犯上的勇气,她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我欣赏李清照不愿默守闺中,始终关切国事的性情,“南来尚觉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些诗词都是她面对时势的有感而发;我欣赏李清照在创作中独辟蹊径,敢于流露真情实感的率真,她从不遮掩自己少女时期对爱情的朦胧向往以及婚后对丈夫的爱恋思念之情;我欣赏李清照从不随众,敢于指出众多文坛名家创作疵病所在的坦诚,笔锋涉及苏轼秦观黄庭坚王安石等众多词人,其中许多还是父执长辈······
李清照的晚年是在颠沛流离中渡过的,家国的重重灾难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抖落心灵的苦难,重新找回昔日笑容。尤其是在赵明诚死后,她一个人过着更加孤苦凄凉的生活。尽管后来再嫁张汝舟,但这次婚姻仅仅维持了不过百日,李清照便与之离异。这种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举止,恰恰与李清照的个性相一致。
尽管晚年的李清照遭受了众多的磨难与挫折,但她性格倔强,把男性的作为当成自己行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雄心不灭,跃跃欲试。从李清照的众多诗篇中都可以看出她的“丈夫气”:李清照的众多词作都涉及到了饮酒行为,次数要远远超过宋代其他女词人,饮酒方式也明显是对男性的模仿,可见李清照是善饮的。
走进李清照的世界,才会深深地明白是过人的艺术天赋与一生执着的追求造就了这位卓越的一代词人。李清照在其一生中所展现的性格与品质至今仍值得所有女性乃至男性们去学习。
李清照是幸运的,有多少才华横溢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扼杀下被默默吞噬,然而她却最终留芳青史;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现在可以有机会手捧李清照的作品,在另一个世界中邂逅李清照!

解读李清照作文 解读李清照的愁文案: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俱长。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的情愫,留于后人咀嚼。
,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俱长。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的情愫,留于后人咀嚼。

解读李清照作文 解读李清照的愁文案:

李清照的一生似她的名字一般,清——照——犹如月光透过纸窗洒下的清幽。我竟不知在闺阁里低吟“凄凄惨惨戚戚”的女子,也会写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那一字一铿锵,一句一啼血,她思量着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或许,“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才是最好的解释。
真想,走到乌江之畔,掬一捧江水,感受壮士的执念。然后,迎着夕阳的余晖泛舟直上,体味乌骓别离的苦楚,如血的残阳洒在乌江之畔,和着壮士的流血向着流水的方向渐远。衣一幅历史的墨迹便在大江之上展开刘邦的千军万马,项羽的浴血奋战,一具具死尸,一件件兵器,四处散乱,随着项羽的倒下,历史才画上完美的句号。也许壮士之义更重于生命,他宁可站着死,也不坐着生,那样的生对他来说是一种耻辱吧。那样就没有霸王举鼎、江东之壮,就不会有如此强大的起义之说,而只会写,白帝之子刘邦在翔宇等人的阻挠下平定了四方而为王,终是义,让他孤军奋战,手起刀落之间就成为了人杰,死以为了鬼雄。
相遇的义薄云天,壮志豪情会感染每一个人,这不,他就感染了李清照,为他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一改女子的娇柔之作的句子不知是为项羽,还是她没有经历人世的纷繁与沧桑。但我们不可否认,在清照的心中有一份男子的气概,只因世道殊荣不能如木兰,桂英驰骋沙场,挥洒热血。如此便浸入文字,泼墨成就,亦为文学上的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读李清照作文 解读李清照的愁文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它却淘不尽那玉枕之上的凉意初透,淘不尽那小舟之上的哀愁深重,李清照一一历史必将记住的卓立千古的奇女子。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李清照的父亲是当朝重臣,母亲是名门闺秀,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她自然是生活无忧。她没有愁守深闺,而是遍览经史,熟读诗词。写下了“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这样的闺怨名句,也写下了“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这样满座皆惊的豪词壮语。可以说,李清照就是那个时代的白富美,少女生活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赌书消茶,人比黄花瘦。正如所有含情少女所期盼的那样,她也遇见了自己的“至尊宝”。虽然没有脚踏七彩祥云,却也风度翩翩。“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正玩得香汗淋漓,却来了客人,这般狼狈模样怎能让客人见笑?和羞走,和羞走,躲在门后回头看,呀!好俊的公子!于是假装嗅青梅,实则暗地悄悄瞅。公子是谁呀?她未来的丈夫,赵明诚。他们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赌书消茶的浓情蜜意,相隔千里的两处闲愁,还有那因相思而成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般姻缘羡煞了多少后世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爱情质量的男女。
马踏声震,铁骑重破楼。金人南下,一锤砸烂了大宋王朝的琼楼玉苑,勾栏瓦肆。李清照也开始了长达数年的逃亡之旅,开始了奏响千古的哀婉乐章。她的痛苦也随之开始。首先是丈夫赵明诚去世,她改嫁,却不料改嫁对象张汝舟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小人,她一气之下“休”了张汝舟,却也落了个晚节不保的名声。之后她又遗失了大量的文物书籍,特别是象征她和赵明诚爱情结晶的金石拓片,丢散了许多。然而在金人的铁骑下,她也只能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北人去,不堪回首,只恐舴艋舟。李清照晚年终于定居下来,但也迎来了她人生最大的痛苦——超越时空的孤独。她身为一个女人,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承认,就连她想收为弟子的七岁女童都对她摇起了头:“才藻非女子事也。”悲乎!痛乎!天地倾倒乎!面对残破河山,她也想为国出力,可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也只能写出“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也只能临风慨叹“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但有人理解她吗?有人能倾听她的心声吗?无怪乎那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她心中无尽的愁。于是在梧桐细雨中,她也只能倚窗独立,细数点滴。
历史将记住她,记住她的愁苦深重;历史将记住她,记住她的爱国热情。她愁什么?愁的是国家,愁的是民族,愁的是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再稍微加一点点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悲哀。但是她的不幸,对于词,对于历史来说是幸运的。没有她,就没有“凄凄惨惨戚戚”;没有她,就没有“人比黄花瘦”。在那个时代,她只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寡居妇女,但在宋词史上,她却是一个屈指可数的巨人!历史将记住她,她是李清照。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解读李清照》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解读李清照》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读李清照》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解读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