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王昭君作文 王昭君简介文案

2019-03-09 中考作文 类别:散文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王昭君作文 王昭君简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王昭君作文  王昭君简介文案

王昭君作文 王昭君简介文案:

王昭君
据班固《汉书·匈奴传》记载,\"王墙字昭君\",\"号宁胡阏氏\";《汉书·元帝纪》又称之为\"王樯\"。在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却称\"昭君字嫱\"。在两本重要史料中,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称号:王墙、王樯、王嫱、王昭君,导致后世对王昭君的姓名字号莫衷一是。
王昭君以民女被征入宫,初无封号,身份只是宫女,其名字也不会被注意。《汉书》第一次提到王昭君时,称其为\"王樯\",\"樯\"字很可能如\"拳夫人\"的\"拳\"字一样,仅是与被征选入宫时的某种特征相联系。樯指船桅杆,王樯即为一位船载而来的王姓姑娘。而\"樯\"、\"嫱\"这两个字,都是樯字的同音假借。
《汉书》说\"王墙字字昭君\",《后汉书》却说\"昭君字嫱\",从史料的冲突推断,\"昭君\"一称很可能是封号而非字号。\"昭:日明也\",\"\"昭君\"即汉皇光照匈奴的象征。\"王昭君\"的含义则为代表汉家君王光临匈奴的王姓姑娘,这称呼应该是昭君出塞前夕被赐的封号。王昭君在和亲前地位只是宫女,不是皇室支系,不能封为公主,而和亲必须要有一定的身份,于是便只能按她具有\"光明汉宫\"的美丽和代表汉皇光照匈奴的政治使命赐封为\"昭君\"。
\"宁胡阏氏\"与\"王昭君\"一样,皆为政治含义丰富的称号,都是在和亲这件政治大事中,双方君王政治意图的反应,也是对和亲能取得良好政治成果的祝愿。汉元帝还因此事改元为\"竟宁\",同样也透露出对此事的愿望。
关于王昭君的史料非常少,在新的证据出现之前,只能由以上推论猜测:王昭君除姓王可以确定外,她的名、字都应属不详,很可能是本来就没有,后世因其政治封号才习称\"王昭君\"。
据《汉书》记载,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汉元帝答应呼韩邪单于\"愿婿汉氏\"之请,将她\"赐\"给呼韩邪单于。《后汉书》的记载则是:昭君进宫多年,得不到皇帝临幸,心生\"悲怨\"而慷慨应召,自愿出使匈奴。
两相比较,《后汉书》记载的可信程度不如《汉书》。昭君离乡背井被选入深宫,多年不得临幸,已是不幸,远嫁习俗殊异的匈奴宫廷,结果未必更好,更何况在西汉时期和亲一直被视为个人的悲剧。而且,在呼韩邪死后,昭君曾\"上书求归\",可见昭君并不喜欢待在大漠,因此昭君出塞极可能并非她个人的意志。
至于《西京杂记》中的\"被画工所误\"、《琴操》中的\"尽召后宫,问谁能行者,昭君盛饰请行\",已经近似小说家言。《乐府解题》亦持\"自愿请行\"说,但末尾记载昭君不愿从胡礼、吞药而死,更不足为据。

王昭君作文 王昭君简介文案:

《王昭君》
郭沫若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他的文学创作活动的。在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中国人民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潮的推动下,他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上,以文艺为武器,挥戈上阵,投入到彻底的反帝发封建的洪流中去,鼓动人民为改革社会而奋斗,随着革命的深入,他对妇女解放问题日趋关心,认为“如今是该女性觉醒的时候了”,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先后创作了《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三个历史剧,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其中,王昭君的形象以有别于以往形象的崭新面貌出现。他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最早塑造王昭君形象的作家。在郭沫若的笔下,王昭君既不是超度入瑶台的仙女,亦非沉湎与儿女情长的“册封皇妃”,而是一个为争得天赋的人权和要求男女平等的叛逆女性,毋宁说是“五四”时代觉醒的新女性,郭沫若以大胆的创新精神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想,赋予王昭君以“彻底反抗王权”的斗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个性特征,变以往的命运悲剧为性格悲剧,从而使这一形象放射出鲜明强烈的时代色彩。郭沫若笔下的王昭君,是妇女叛逆精神的集中代表:在耿直、正直方面和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相似,但却没有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为国赴胡并投江的节烈。在郭沫若笔下,这位绝代佳丽耿直、正直,但在耿直、正直的性格下更显示着的“五四”时期一代人的
觉醒,表现了一种维护尊严的个性主义与反抗王命夫权的现代女性思想意识。她不甘与命运的摆布而走上了自觉反抗的道路。她不屑于用铜臭金钱去贿赂毛延寿,以求荣华尊贵,她敢于奋起而亲手狠批毛延寿的双颊。她在汉元帝面前傲然而立,自始至终不称一声“陛下”。在王昭君看来,皇帝的宠爱根本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因为她认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其实是连禽兽都不如的。在汉元帝发现王昭君原来是天生丽质的美女时,为之倾倒,杀了毛延寿以期望挽留王昭君,但是,昭君已经看透了汉元帝的丑恶灵魂,憎恨他的骄奢淫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无论被“宠爱”或是被“投荒”,终不过是反动统治者的玩物,因此,他宁肯下嫁匈奴,也不愿留在汉宫。她以大无畏的反抗精神,抗拒皇上的旨意,蔑视汉元帝封她为皇后的许愿,她勇敢地面对最高的封建统者汉元帝,尽情痛骂,愤怒控诉。她倔强的反抗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王昭君》的创作正处于五四运动的洪流时期,男女平等,婚姻自主,一时成为激动人心的口号。郭沫若为王昭君输入了“五四”的血液,使她具有了张扬个性、反抗王命夫权的现代女性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她不畏权势所迫,蔑视封建王权的淫威,不为荣华所诱,蔑视汉元帝对他的眷恋。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封建制度的最高统治者,王权是封建夫权的最高变现。因此,剧本通过王昭君对汉元帝、对封建王权的反抗,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制度把女人当作玩物的反动本质,表现了彻底反封建的主题思想,
在当时,对于教育和鼓舞广大妇女,勇敢地冲破封建道德礼教的束缚,摆脱做男人玩物的地位,对于促进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剧本中,王昭君既没有为和睦邻邦而献身的精神,也没有和汉元帝之间也没有任何的缠绵幽怨之意,有的只是王昭君的愤怒仇恨与汉元帝的沮丧颓废。通过郭沫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斗士形象,一个反封建和叛逆旧道德礼教的斗士——王昭君。她敢于做反抗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王权的叛逆(“宁作玉碎,不作瓦全”的品格,当廷谴责封建帝王、自愿出嫁匈奴的骇世惊俗的举动),歌颂了敢于向封建王权进行挑战的伟大的叛逆女性,表现了彻底的反封建的主题思想。
评:“五四”洪流思想新,再塑叛逆王昭君。
不畏权势抗王命,张扬个性古喻今,
宁作玉碎不作瓦,绝代佳丽英气凛。

王昭君作文 王昭君简介文案:

抱着我的琵琶呀!
与汉君一为别。
天苍苍,地茫茫,
出嫁到冰天雪地的塞外,
只见涛涛江水幻为滚滚黄沙。
弹着我的琵琶呀!
独守空房数多年,
思乡、思家、思君王,
夜夜悽唱五更曲,
长恨画工错画像。
伴着我的琵琶呀!
瞧那平沙雁落、水游鱼沉,
为我添离恨,
含泪一首出塞曲,
此恨绵绵无绝期。
望着我的琵琶呀!
日夜相思青草绵,
今生已为胡人妻,
尔后长眠胡人地,
昭君一嫁不复回。

王昭君作文 王昭君简介文案:

凤冠霞帔,烈焰红唇。十里红妆,埋葬了谁。三千青丝,深绾玉搔头。耳垂边,挂两株金黄,似玉似珠。
肤若凝脂,手如蛾黄。纤纤十指,挽一座琵琶,缓缓,向前走去。
她是昭君,汉朝子民、绝代美人王昭君。被指联姻。
大汉繁华无比,但大漠,终不比那里,风沙漫天,人迹罕至。
只见她娇美的脸颊,泛上几许泪珠,如梨花带雨,分外妖娆。
沉思片刻,骤然,昭君猛然抬头,眼神坚定。
“吾之国,为帝都,为主宰。绚丽琉璃,流光彩柱。子民安乐,皇家睿智……但,世上没有永存的事物,它们,总是会消散的,是浮华……吾愿吾国昌盛千百年,愿为国,远嫁他乡,匈奴也好,鬼神也罢,至死不渝!”
语罢,她绝美的凤眼,又湿了眼眶。泪水打在手边的琵琶上,弦音浩荡。昭君将泪抹去,挽住乐器,弹一曲笙歌。琵琶弦弹出命运,染上指尖的尘。柔美乐声,震四周黄沙,将风吹乱。
曲渐散,人也散。她挺直自己纤弱的腰板,毅然的迈起沉重的步伐。
蓦然,回首,眺望远方:“今夕是何年?何时,能见此良都呵?永别……”
说着,昭君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浅浅的梨涡,借一抹斜阳,寄托谁的牵挂?
回眸一笑百媚生,倾国倾城倾人也。
我在河之彼岸,愿用三生烟火,换汝一世迷离。
长歌一曲,哪怕曲终人散?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人那笑那琵琶,莫失莫忘莫腐朽。

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王昭君》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昭君》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王昭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