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作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有哪些文案

2019-03-08 中考作文 类别:叙事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作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有哪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作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有哪些文案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作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有哪些文案: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中秋月》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寒食月夜》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感月悲逝者》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八月十五日》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江楼月》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白居易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
《初入香山院对月大和六年秋作。》白居易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作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有哪些文案:

白居易江楼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译文及注释】
1、曲江池:一作曲江迟。
【赏析】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乐天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注云:“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眼前,涌上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甚远,能否都是“明月”之夜呢?离情别绪说得多么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堪称别具机杼。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处于“新境”,叙述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元白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你读了前四句,不禁眼前闪现江楼、圆月,诗人在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作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有哪些文案: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参考翻译: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作文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有哪些文案:

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2、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佚名《中秋》
3、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5、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6、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7、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8、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其十九》
10、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11、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李贺《南园十三首》
14、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5、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16、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皇甫冉《春思》
17、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0、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21、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22、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24、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冠《蝶恋花·春暮》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