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抗战烈士作文 抗战烈士家属待遇新规定文案

2019-03-12 初三作文 类别:其他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抗战烈士作文 抗战烈士家属待遇新规定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抗战烈士作文  抗战烈士家属待遇新规定文案

抗战烈士作文 抗战烈士家属待遇新规定文案: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掉整个春天;一时屈辱,埋没不了民族正气;一刻沉睡,等待的是勃然怒放的时机!
是的,六十五年前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这场倚强凌弱的侵略,这次以弱胜强的的奇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战争带来的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富国强民的决心!也正是这场令人发指的侵略,才唤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狮,凝固了分散多年的河山,在战争中的血与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凤凰涅盘一样获得了新生。
“泱泱大国岂可丧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临战前义士们发出的呐喊声,像一把把利剑闯过日寇的层层包围,惊慑恶鬼豺狼之心。以满腔杀敌的怒火,焚烧日寇凶残侵略的野心。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义士们在战场上走到生命风景的极致,刀风箭雨,没有使他们萎靡不前;凶如恶鬼的敌人,却使他们越战越勇。他们选择了一个男人保家卫国的壮志与不破不还的悲愤。鲜红的旗帜在硝烟中飘舞,他们拔出背后背的大刀,冲锋肉搏,身上满是鲜血,天边的云压得很沉很沉,斜阳依旧苟延残喘的挂在天边。最后一次突围时,身边的弟兄又少了许多,当日寇再一次潮涌过来时,他们拖着满是疮痍的身躯,回头望着残阳下支离破碎的家园,断枝残垣在黯淡的柔光下显得苍白无力,斜晖洒在他们的脸上,映出满脸的坚毅,折射出民族抗战之大义,须眉奋起之英风。然后不约而同的拉响了手雷,在狂笑和怒吼中冲向倭寇,鲜血染红了天边,英魂在空中化作硝烟,但绝不会像硝烟那样风过无痕,因为血火淬炼的民族抗战精神会在历史的星空中定格成永恒,死亡并不代表毁灭,也许代表着一种精神、一个民族的复苏……
“妻子送郎上战场,阿娘叫儿打东洋”。在英烈中无一人愧对民族,辱我华夏:杨靖宇骁勇善战,使日寇闻风丧胆,敌人以高官相许,他宁死不屈,不为死亡所惧和名利所动,终英勇牺牲。显现了中国人宁死不屈、淡泊生死名利的大义精神;彭德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彰显了机智灵敏的优秀品质;许世友身经百战,战必胜,攻必克,弘扬了我中华民族骁勇善战、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抗战胜利后,日本投降道歉,我华夏民族为大局所想,为了世界和平、民族大义,开始与其友好往来,重笔写下了中日团结友好,坚持和平、不计前嫌、宽容大度等高风亮节……民族精神岂可几笔概括?民族大义自在人心,浩然正气聚满天盈!
“要解满腔心头恨,剑斩倭奴祭亡灵”。在民族危亡之际就是这些铮铮硬汉,弘扬了华夏人民团结奋进、英勇不挠的民族精神,波澜壮阔,刻骨铭心。整整六十五年了,这段屈辱的血泪史没有压垮中国人的脊梁,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华史诗每走一步都在泥潭中立下坚毅的脚印,虽然身上满目疮痍,但始终迈着奋勇的步伐,朝着富国强民、永盼和平的信念,勇往直前,在历史上流下了浓墨重彩的的画笔,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奋勇直前,弘扬我爱国情怀,彰显我中华雄风!
云山沧沧,沐水泱泱。
民族风范,山高水长。
青岛市 市北区 宁夏路 31号楼 403户
作者: 杨顺

抗战烈士作文 抗战烈士家属待遇新规定文案:

1、张自忠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中华民 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抗日第一名将,第33集团 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 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 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2、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
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 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 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 抗日名将的称号。
3、杜聿明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 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出身于黄埔军校,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第二百师师长、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 大捷。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释放。1981年病逝于北京。
抗战中任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 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1942年杜聿明作为远 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 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抗战烈士作文 抗战烈士家属待遇新规定文案:

在抗日的时候,有一位年龄最小的小烈士,他牺牲的时候只有8岁,他的名字叫宋振中。
别人都叫他小萝卜头,因为他头大身体小像个小萝卜,所以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从1岁到九岁,在敌人的魔窟里度过了童年,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和折磨。
刚被捕的时候,小萝卜头宋振中和妈妈一起被关在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宫馆女牢里。这间女牢只有10多平方米,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离牢门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马桶,熏得人喘不过气来。狭小的牢房里,苍蝇、蚊子、臭虫多得很。小萝卜头的身上被咬得大疮连着小疮,新疮摞着旧疮,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鲜血直流。
在敌人的监狱里吃的是什么呢?他们吃的是霉米饭和烂白菜帮子。这样的饭菜闻着都想吐,甭说吃了。可是,没办法,妈妈耐着性子把饭里的老鼠屎、沙粒挑出去再让小萝卜头吃。小萝卜头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直嚷:“真难吃!”妈妈哄着说:“森森乖,听妈妈的话,吃一口吧!”森森是小萝卜头的小名。森森吃了两口又不吃了。难友门也都愤愤地说:“这连猪狗都不吃的饭菜,怎么让孩子吃下去呢?”妈妈只好把剩下的饭菜留起来,等小萝卜头饿的时候再喂他。牢房里每天只给一次水,每人一勺,连喝都不够,甭说洗涮了。
晚上,10多个人挤在这10多平方米的牢房里,每个人睡觉只有1尺多宽的地方。为了不让小萝卜头被挤压,妈妈总是让小萝卜头睡在自己的身上。半夜里用手一摸,热乎乎的,原来小萝卜头尿尿拉屎了。在这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没法凉尿布,妈妈总是把湿乎乎的布片围在自己的腰里,或搭在肩上,用自己的体温暖干。
在10多平方米的牢房里,只有牢门上方那个不足1尺宽的小窗口是唯一能见到天的地方。小萝卜头不耐烦的时候,妈妈总是把他抱到这小窗口向外眺望。他看到的是楼梯的栏杆,白公馆的院子和高墙上的铁丝网。有时候,也能看到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麻雀。这小小的窗口是唯一能使小萝卜头高兴的地方。可是,妈妈长时间抱着小萝卜头,胳膊疼了,腰酸了,就对小萝卜头说:“好了下来吧!让妈妈歇一会儿。”小萝卜头却扒着窗口不下来:“不吗!不吗!我还要看!”“森森听话,妈妈累了。”
妈妈把小萝卜头放下来,想坐下来歇一会儿,小萝卜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声喊:“我还要看!我还要看!”难友们看到此景此情都很难过,就你抱一会儿,我抱一会儿,让小萝卜头从这小小的窗口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是,他只能看到牢房外的蓝天。高墙和铁丝网。
小萝卜头4岁多的时候又随妈妈和爸爸来到贵州的熄峰监狱。每天,妈要去做苦工,牢房里就剩下了小萝卜头一个人。黑黑的牢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感到有些害怕,总觉得在黑暗的角落里藏着可怕的怪物,他不敢哭了,也不敢喊叫,生怕那些怪物钻出来。他把脑袋使劲地缩在破棉被里,浑身出冷汗。太阳出来了,一缕阳光从小窗口射进牢房,小萝卜头走到牢门跟前,跷着腿,想爬到窗口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是,他的胳膊没有力气,爬不上去,只能仰着脖子从窗口看到一块方方正正的天空。
小萝卜头的肚子饿了。他想起床头妈妈给他留下的一碗米饭,还有几片咸菜。小萝卜头胡乱吃了几口,留下一半中午吃。吃完了,他躺到床铺上,两眼望着天花板,盼着妈妈早点回来。他流着眼泪,盼着盼着,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忽然发现掉在地上的米粒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蚂蚁要把米粒拖走,但拖不动。这只蚂蚁放下米粒调头走了。不一会儿,来了一队蚂蚁,有的在前边拉,有的在后边推,不一会就把米粒拖到洞里。小萝卜头又扔下一颗米粒,和刚才一样,一只蚂蚁拖不动,又找来一队蚂蚁。小萝卜头被这些蚂蚁吸引住了。他觉得自己和这些蚂蚁一样,常常挨饿。他常常留几粒饭粒放在地上,给这些可怜的蚂蚁。他和蚂蚁交上了朋友。
小萝卜头从小被关在敌人的监狱里,他多么渴望自由,多么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可是他没有机会出去,每天只能从天窗里望着天空,望着监狱的铁丝网、岗楼。一天晚饭后,小萝卜头和小碧涛走出女牢,坐在楼梯上。他们望着对面的高墙和高墙上的铁丝网。两个小朋友看着铁丝网的小格子和被小格子分割成一块块的天空,小萝卜头叹了一口气,说:“我要是有自由,那该多好啊!”在敌人的监狱里哪里有什么自由呢!突然,碧涛想出一个主意,两人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萝卜头和碧涛姐姐就来到白公馆的大门口。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提着一个马桶,要倒到监狱外山坡下的水沟里。马桶很沉,小萝卜头和碧涛就轮流帮着那个妇女抬。就这样,他们走出了监狱的大门。唉呀!和监狱里相比,这里真是另外一个世界。小萝卜头看到,那青山娇翠欲滴,早霞从天边射过来,映在林木的枝叶上,披金挂彩,美丽极了,一群群小鸟展翅飞翔,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还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再看远处起伏的山峦,看不出哪一座高,曲曲弯弯的山路,不知道通向哪里,看不到尽头。小萝卜头简直看呆了,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到心旷神怡,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我们要有自由,该多好啊!”这时,只听那个妇女说:“快回去吧!别让他们看见了,那可了不得!”话音未落,只见一个特务窜出来,对着两个孩子嚷道:“谁让你们跑出来的?”特务又对着那个妇女狠狠地说:“不想干就滚蛋!”第二天,就不见那个妇女了。
小萝卜头和妈妈一起被锁在轿子里,妈妈还戴着手铐。轿子被遮盖得严严实实,只有一个小小的通气孔,可以看到外面的天地。一路上,小萝卜头惊奇地从那个小通风孔望着外面的一切。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啊!田野、村庄、马路、商店,一路上,小萝卜头不停地向妈妈问这问那。“妈妈!你看,外面那小房子怎么那么小啊?它是干什么用的?”妈妈凑过去看了看,说:“那是土地庙。”“里面还坐着一个人,他是什么人?”“是土地佬?”“土地佬是干什么的?”妈妈想了想,才告诉儿子:“他是看管穷苦人,不许他们起来对有钱人造反的。”“就象看守一样?”“对!”“等解放军叔叔来了,我们把他打倒!”小萝卜头天真地说。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穿戴和监狱里的人大不一样。女人们的穿着花花绿绿,裙子、旗袍;可是,也有不少人穿得破破烂烂,挑着担子,流着汗水。小萝卜头忽然看见在倒塌的土墙下,一群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孩子,赤着脚,双手端着饭碗,不时地向往来的行人行礼,嘴里叫着:“老爷!行行好吧!给一点…。”小萝卜头问妈妈:“这些小孩在干什么?”“这些都是穷孩子,他们在向人讨饭吃!”“他们为什么要讨饭吃?”“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呀!”小萝卜头打破沙锅问到底,又说:“他们为什么没有钱啊?”“因为地主老财剥削他们,把他们家里的钱和东西都抢走了。”“地主老财真坏!”娘俩一路上一问一答,话说个没完,小萝卜头增长了许多见识。
有多少革命烈士为我们的未来牺牲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多么伟大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祖国。

抗战烈士作文 抗战烈士家属待遇新规定文案:

【事迹一】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事迹二】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结语:《抗战烈士》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抗战烈士》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抗战烈士》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