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记忆中的温州作文 温州记忆作文文案

2019-03-12 初二作文 类别:其他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记忆中的温州作文 温州记忆作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记忆中的温州作文  温州记忆作文文案

记忆中的温州作文 温州记忆作文文案:

温州,在我的心中是什么?每每想起温州一词,耳边总会传来一声若隐若现而又挥散不去的声音……
那是曾祖母。
第一次见曾祖母,大约是在四岁吧。母亲牵着我的手,把我带到一间瓦房前。只见一个身影缓缓的从房屋里出来——我的曾祖母!曾祖母柱着拐杖,笑着走来。她手里握着一个瓯柑,塞到我嘴里,问:“娒,昧得落资伐?”见我久不作声,又问:“拟伐国预旧吾啊?”我扑哧一声笑了,用参杂着普通话的温州话回答:“国啊!国预旧吾!”
跟曾祖母相处越久,就会越喜欢她。曾祖母没念过书,普通话讲的不是很好。当时家里太穷了,曾祖母又有好多姊妹,所以没办法,一家人只好一起种田。于是,曾祖母只能用温州话和普通话穿插起来和我交流,有时我们都不明白对方想表达什么。
尽管我和曾祖母无法很好的交流,但我们依旧相处的很好。日子久了,曾祖母就动了一个念头——让我学更多的温州话。她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秋天丰收之际,去田里用温州话教我认果实。于是,每周末我去曾祖母家时,她就拄着拐杖,走到农田里,教我一个个地认果实。比如:“番茄”就是“法戛”“梨子”就是“写累”若是我实在理解不了,曾祖母就摘下来,让我尝一口,又问我:“娒,昧得落资伐?”我笑着说好吃,然后我俩都笑了。
但偶尔也会发生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有一次,曾祖母想烧鸡汤给我喝,她把鸡肉递给我看,说要先煮一煮,“煮”的温州话是“zei”可曾祖母是永嘉人,常把“吃”说成“cei”于是分不清楚温州话的我,面对拔了毛的生鸡肉毫不犹豫的一口咬了下去,吓得曾祖母连忙把鸡肉从我嘴里拔出来。我还十分不解地望着曾祖母,比划了半天,我们俩才恍然大悟,顿时笑成一团。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的温州话练得越来越好,温州城里恍惚间就建起了一座座高楼,一切都变得与往常不大一样了。但是,在我小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用一种慈祥的嗓音,用一双温暖的手,给我搭起了一间小瓦房,它占据着我的心房。
温州,在我心中,就是一个老奶奶,默默地,将温州话,传给她的后代……

记忆中的温州作文 温州记忆作文文案:

我的家乡温州是一座临海的“美食之城”在温州的任意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都藏着浓浓的温州“味”
小学校门口的那条小巷子里一家“扁头灯盏糕”小店就是我儿时的回忆。这家店最多不过3个平方大,可它的美味却吸引了门外排着的那条长龙样的队伍,这几十年的老店,味道从来没有变过。终于等到我的那份灯盏糕了,只见师傅拾起一把大汤勺先在里头铺一层面浆,用萝卜丝将汤勺填满,再盖上一层面浆。听师傅说,那面浆是要恰到好处的,要看起来挺稀,看似着要溢到汤勺外面,却流不下来。这样做完以后,再把汤勺伸到沸油底下,“嗞啦”一声响,香气就冒出来了。光听着声音就让直流口水了,更何况那香气。一提汤勺,一颤,一甩,一拎,又稳稳地落回勺子里。这样制成的灯盏糕,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师傅将灯盏糕用纸包裹起来放入袋子里。在放学路上,我捧着袋子,大口地咬着热乎乎的灯盏糕,便是儿时最欣喜的满足了。
当然,灯盏糕这样的美食也不是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另一味温州的美食才是我的“常客”
家楼下,还是大清早,只见一缕缕“白气”从一家小店跑出来飘荡在空气中。“老温州馄饨担“一抬头就可见店门前醒目的招牌。我钻进熟悉的老位置,坐在桐色的长板凳上,双手一挥对老板说“嘿大叔,来碗馄饨!”老板正掌着锅中的大汤勺,透过厨房里那层浓浓的白烟,向我回了个“0K”的手势,几个裹着白衣的小馄饨就被抛向了大锅中,稍等一小片刻,这些裹着白衣的“小淘气”就浮上水面了。老板热情的将盛着馄饨的碗捧到我面前,我接过来,用双手捂着碗的两边,在冬天,这简直就是我的“暖手宝”碗中的白烟扑到我脸上,带着馄饨、香菇、蛋丝等汤料的香气瞬间打开了我的味蕾。我拾起勺子,将沉在碗底的馄饨舀上来,这一个个小馄饨像极了穿着水袖的白衣女子,馄饨皮很薄,都是老板几十年来精心琢磨出来的手艺。咬下一口馄饨,再喝上一口汤,这就是温州“味”啊。还记得在外地吃的馄饨,那一个个裹得跟饺子似的,店里的老板也是那么冷漠,顾客们排着队拿着自己的那碗馄饨就入座,这相比在“温州馄饨担”吃的馄饨总觉得差强人意,这就是温州特有的味道啊!
老巷子、老街道、老店铺、老味道,在温州这样的一个小城市里,角角落落的每一处都藏着独有的一份的温州“味”

记忆中的温州作文 温州记忆作文文案:

温州的魅力,名不虚传,就连忙碌之中的你,也会驻足等一等灵魂。 温州的依山傍水,或许只有传说中的伊甸园,才能与之媲美,梦幻而缠绵。 那布满青苔的石板桥,在绿波里投下斜斜的影子;牛背上的牧童吹着长笛,昏鸦和夕阳一起,摇摇晃晃地下坠;或是山谷里,若隐若现的群瀑、碧潭、幽峡、奇岩……它们共同撰写着温州的旋律与芬芳。 雾裹着竹林,竹林子轻轻搂着山,山护着怀中的树,树围着村,村倚着水。就好像孟浩然写的那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梯田好不整齐,像是人们一砖一瓦砌上去的,又像个抹茶味的“千层蛋糕”,添了一层巧克力酱。 清晨的阳光驱散了薄雾,可树林子一如既往的阴暗、潮湿,在人们心中留下余香,与神密的遐想。奶白色的雾在树与树之间留恋。好想拨开这神秘而朦胧的薄纱,看看是否有几位仙人居住在这绿意盎然之地。一条流水穿林而过,不知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不知人鱼的眼泪是否在其中。 今天的温州不仅如此,还在原有的古色古香的基础上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昂然挺立。 改革开放后,温州的高楼林立,风格各异,到处闪耀着温州人民结晶,在闯入人们眼帘时擦出的的火花。 五马街的商品店中间交杂着哥特式的建筑。像是走进了繁华的古城,先进又不缺乏古典美,像是给中规中矩的服装奉上了复古的蕾丝花边。不冲突,又增添了一份人情味儿。五匹马的故事传入家家户户,有谁不喜欢,有谁不向往? 东塔和西塔各自矗立在两头,被夜色笼罩。这小巧的岛屿,曾容纳过一个强大的帝国。巨大的摩天轮在斑斓的灯光下闪耀,缓缓升到顶层的情侣们,似乎伸手就能碰到天空,扬起唇与身边那个和自己相知相爱的拥抱、感谢。头顶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抹上了一层幸福的色彩。是啊,有什么能比搂着幸福更幸运呢? 长达380千米的欧江上,桥梁小心翼翼地横跨,生怕伤着我们敬爱的母亲河。这些桥各型各色的设计,净化了我们的眼,也方便了我们的交通。仿佛过了这座桥就是天堂的另一端。不知晓这四通八达的桥的某一端,是否又藏有一个“樟抱榕”。 是什么地方在演绎着古老的故事,奏出历史的乐章?哦,那如多米诺骨牌般的设计,就是我们的歌剧天堂。博物馆、图书馆与图书馆与其共同构成了一条让人流连的文化长廊。 米面、马蹄松、灯盏糕、鱼圆、胶冻、敲鱼……剪纸、童谣、过节……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温州的特色就像这地方所蕴含的幸福一般大小,一般多少。 温州像梦的裁体,爱的故乡,还在散发着源源不断的向上精神。 何为伊人?在水一方。

记忆中的温州作文 温州记忆作文文案:

温州,坐落在浙江省东南部。这座小小的海港城市在中国不起眼的一隅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芒。然而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温州引以为傲的楠溪江,而是随处可见的——廊桥。
提起它,想必不少人都会“哦”一声,原来是那个科学课本上结构奇特的廊桥啊。今天暑假,我随父母来到了廊桥的家乡——泰顺。
一路上的颠簸,四小时的山路,我们在摇晃的车上眯起了惺忪的睡眼,一阵困意席卷而来。一觉醒来,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八月中旬,太阳依旧耀眼地挂在蓝天上,一如既往地,丝毫没有把他过盛的热情收敛一点的意思,炎热而枯燥,而这,就是鹿城区的夏天。然而泰顺的夏天与市区的不同,一摇下车窗,就有凉爽的清风从窗缝里钻进了我们的车,赶跑了车内的炎热,送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满满的好心情。
车停在河边,一路上是柳荫和鹅卵石铺的小径,沿着河岸漫步,颇有一番诗意。不过一会儿,我们便看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廊桥。远观是一座架在河上的木质走廊,微微向上扬起的屋檐,以及精致雕刻的瓦檐,让人想起了故宫里那宏伟的红墙金瓦。不过廊桥并没有想象中的华丽,走近看,发现她的精雕细琢之中透着朴质的气息,酒红色的漆覆盖着木梁,木梁连着同样是酒红色的碗口粗的柱子,柱子下面有灰白的石墩……啊,石墩旁还有一座石碑,上面写着:子涧桥。
桥上的风比车里的要大一些,不过依旧是轻轻的,柔柔的,夹杂着青草与河水的清香,在桥上找一处长椅坐下,攀着木栏向下俯瞰,桥下流水潺潺,声音连绵而清脆。桥上的人颇多,有在桥上作画的老艺术家,也有带领学生游览廊桥的夏令营老师。
我之后又去看了一些其他的廊桥,有的现代化一些,装饰了一排可爱的小彩灯;也有的较为古老,桥上的老人却谈笑风生……
桥上桥下,桥里桥外,就一个字,闲。
似闲非闲,早已成了廊桥上的一道风景,也是温州的一大主题,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每个人看似在忙碌繁杂事务,实则在享受安逸生活。
一个小小的海港城市里住着悠闲的人们。
或许,廊桥也是温州的一大名片吧。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记忆中的温州》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忆中的温州》,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记忆中的温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