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说“对联”-写事作文 我说对联文案

2019-03-09 初二作文 类别:其他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说“对联”-写事作文 我说对联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说“对联”-写事作文  我说对联文案

说“对联”-写事作文 我说对联文案: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对偶阶段、骈偶阶段、律偶阶段。
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骈偶阶段: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律偶阶段: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也有关于对联的有趣故事。
李白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财富。作为生活在共产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学生,更要对对联有深刻的见解和认识。让世界人民都认识到对联的精妙,宣传中华文化。

说“对联”-写事作文 我说对联文案: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就这个呀,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 :“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没想,就说:
台山上五层台,台……
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说“对联”-写事作文 我说对联文案: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说“对联”-写事作文 我说对联文案:

1.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
上联 白天没吊事
下联 夜里吊没事
横批 无比痛苦
2.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
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
下联: 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 成了:“早行节俭事 免过淡泊年”。
4.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大年三十晚上, 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两个儿子点头称是。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邻居们来拜年。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曾经在铁路施工队一线施工,一年春节将至,因抢进度,保工期,故施工队决定节日加班,突击生产。
寒风瑟瑟,草木枯黄,万物萧条,虽然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可施工驻地却冷冷清清,少了些气氛,缺了点年味。恰巧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某校老师利用严谨、公正的对联幽他人一默的故事,深受启发,于是在自己所住的电、钳、车、焊等工种繁多的综合班门上草书对联一幅:
上联:架银线送光明点点焊焊
下联:精心车细工琢敲敲打打
横批:样样精通
此联一贴出,顿觉简陋的施工板房生动了不少,多了些喜庆的气氛。
各工班见了,纷纷来讨,于是按萝卜挖坑,给他们各送一幅。
汽车班的上联为:手里端着盘子脚下踩着轮子
下联是:嘴里惦着孩子心里想着妻子
横批:子子不倦
挖掘机班的上联:举臂试天高
下联:俯身探地厚
横批:熟知深浅
推土机班的上联:推凸平凹踏平不毛之地
下联:碾细压实筑起万里长基
横批:修理地球
技术组上联:手提望远镜(水准仪)肩扛红缨枪(滑杆)
下联:左手抡大锤右手插木桩
横批:划清界线
虽不工整严谨,但也无伤大雅,各工班皆曰:“权当红纸一张,贴到门上图个红火热闹吧!”
平时少见笑容的食堂管理员胖子也笑眯眯的来了,“给俺也来一幅”憨态可掬。一看到他,我便想起了前天买辣子鸡块时碗里的两个鸡头一个鸡屁股,心里十分憋气,于是借机逗他一逗,提笔送他一幅,上联:猪炖粉条少肉,下联:清水萝卜缺油,横批:难以下咽。胖子一看,面似猪肝,眼赛铜铃,狠狠一句“什么玩意!”摔门而去,我掩口而笑,心里一阵恶作剧后的惬意,爽啊!
正在得意之余,忽听咣当一声,工地现场领工员手提扫帚踹门而入,二话不说,直奔我挥舞而来。原来我送他的一幅上联是:日晒雨淋浑不怕,下联:风吹雨打更精神,横批:脸黑皮厚!一看这阵势,我自知不好,便夺门而逃,就听身后一阵跺脚咬牙之声:
“小子,你等着,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哎,都是这对联闹得!
7.某大学有相邻三个寝室,a室人好“麻”,b室人喜烟,c室人好酒。
所以a室被称为“麻馆”,b室被称为“烟馆”,c室被称为“酒馆”。一日有好事者夜间给三个寝室贴了三幅对联:
a室上联为“修我长城”,下联为“爱我中华”,横批为“不玩不行”。
b室的上联为“日照小屋生紫烟”,下联为“烧尽口袋所有钱”,横批为“随地吐痰”。
c室上联为“举寝食粥酒常喝”,下联为“莫使金樽空对月”,横批为“一喝就多”。
期末后,学校对这三个寝室进行了“三查”,三个寝室的人不仅被抓了补考还受了处分,又有好事者在夜间偷着给三个寝室贴了对联:
a室的上联为“不修长城非好汉”,下联为“修了长城输一万”横批为“一群傻蛋”。
相关阅读:趣味对联
1、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2、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3、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4、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
5、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6、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说“对联”-写事》作文的经历,对《说“对联”-写事》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说“对联”-写事》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对联”-写事》,希望对大家写《说“对联”-写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