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数学的奥妙作文 数学的奥妙之处文案

2019-03-10 初一作文 类别:其他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的奥妙作文 数学的奥妙之处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的奥妙作文  数学的奥妙之处文案

数学的奥妙作文 数学的奥妙之处文案: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正在复习小学数学知识,在忙碌的复习过程中,其中有一道题令我影响最深刻。有一张卷子上的一道题,是一道连线题,把条件与相应的算是连起来,则是——甲粮仓存粮12吨,-------,乙仓存粮多少吨?其中有6个条件,当郝老师评讲起来时,第一个是乙仓是甲仓的三分之一,所连得算式是12乘三分之一,解题思路是:在这个条件中,甲仓是单位“1”,知一用乘,就用12乘三分之一;第二个是甲仓是乙仓的三分之一,算式是12除以三分之一,解题思路是:在条件中,乙仓是单位“1”,求一用除,就用12除以三分之一;乙仓比甲仓多三分之一,算式为12乘1+三分之一的和,甲仓是单位“1”,知一用乘,12乘三分之一,(求的是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就用12乘1+三分之一的积。把这个条件中的“多”字换成“少”,那么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了,乙仓比甲仓少三分之一,甲仓是是单位“1”,知一用乘,12乘三分之一,(求的是少的那一部分),就用12乘1减三分之一的差;甲仓比乙仓多三分之一,解题思路是:乙仓是单位“1”,求一用除,用12加12乘三分之一,就求出乙仓有多少吨粮,有乘法分配律就是12除以1加三分之一的和。把条件中的“少”换成“多”, 解题思路是:乙仓是单位“1”,求一用除,用12减12乘三分之一,就求出乙仓有多少吨粮,有乘法分配律就是12除以1减三分之一的差。这道题的条件有许多,变化多端,稍换一个“多”或“少”,“是”或“比”,所表达的意义就不同,算式也就不一样。但但是针对这道题,我们仅仅抓住一个公式就行了——单位“1”*分率=对应量,用它来套住六个条件,解决问题就方便。这道题是我感受到了:数学千变万化,隐藏着无数的秘密与奥妙,需要我们用灵活的大脑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我们学的概念不应该死记,应该套入题中,灵活地运用。在做一道题时,应该仔细读题,看清题中的条件,再联系到我们学过的概念或公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清晰多了!去发现——数学的奥妙!

数学的奥妙作文 数学的奥妙之处文案:

元旦的小假已经结束了,我的这个短假因为有众享短训班而充实,在这里的数学课中,我可是学到了不少的知识。首先学习了行程问题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先来说一道浓度问题:在浓度为20%的糖水中加入50克糖,浓度变为40%,再加入多少水,糖水浓度为25%?我一看到这道题就蒙了,看了三遍,也毫无头绪,王老师仿佛看穿了我们的心思,开始引导式讲解:“同学们,思维可不要局限于算术法,试试列个方程!”哦!我怎么没有想到列方程呢!好了认真听讲吧,老师可是开始讲课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方程:解:设浓度为20%的糖水有x克。20%x+50=(x+50)40%0。2x+50=0。4x+2050-20=0。4x-0。2x30=0。2xX=150好了,这时,我们已经知道,那个弄对位20%的糖水有150克,那么下面就好算多了哦!那个浓度为40%的糖水中有糖(150+50)×40%=80克糖,根据题目我们就可以明白,要变成浓度为25%的糖水,需要加水,糖就是“不变量”,所以,浓度为25%的糖水有800÷25%=320克,此时我们就可知加进了320-200=120克水。这就是数学的奥妙啊!一道看似没有头绪的题被仅有的几条算式给算了出来,把我们心中的疑惑层层解开,多么神奇啊!经过这次短训班的学习,我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些曾经在我面前大餐一桶的浓度问题现在也变得小菜一碟,我也不仅为这些数学的奥妙而惊叹。

数学的奥妙作文 数学的奥妙之处文案:

记起前几天,老师在评讲《学练活动》时,讲到一题:如图7.2-5所示,三角形ABC两外角的平分线BP,CD交于点P,已知角A=80度,求角P的度数。这道题附带了一张图。老师边写边说:“总所周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要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就要知道其余两个角的度数。但现在,题目只给出一个角的度数。这题就难在没给出的角要加起来一起算”这道题看似很难,但是只要你肯动脑,你便会发现这道题没有想象中困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当你解答出答案后,你便发现,小小十几字的中,经包含这这么多知识,不禁感叹道:数学,多么奇妙,多么有趣啊!
古代,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但是并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科技的帮助,可想而知,在这成功的背后,需要有多大的毅力。
要想在数学王国中探索其中的奥妙,没有坚韧的毅力不可。唯独这种毅力,让你找到数学的真理,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之处。在复杂的数学中寻找真理,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数学的奥妙作文 数学的奥妙之处文案:

数学是很有趣的,它能够开发人们的思维。古尔古尔邦节快到了,天山南北充满了节日气氛。集镇上,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店铺里、道路旁、地摊上,到处都摆满了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水果商们把贮藏保鲜的苹果、葡萄、雪梨、石油、哈密瓜一并搬了出来,希望卖个好价钱。这天晌午,阿凡提忙完了半天的活计,也骑着毛驴赶集来了。阿凡提以聪明能干、正直仗义闻名遐尔,谁个不认识?一路上,他不住地和熟人、朋友打着招呼。忽然,听见有人高喊他的名字,阿凡提回头一看,原来水果店老板艾山。此人奸诈贪婪,不仅常用假冒伪劣商品坑害顾客,还专门放高利贷剥削百姓,是个人人痛恨的坏蛋。阿凡提早就想教训教训这家伙,可就是没有遇上机会。这时艾山正拿着秤杆坐在两大筐葡萄跟前发愣。一筐是紫葡萄,标价为2元1斤;一筐是青葡萄,标价为1元2斤。只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阿凡提大哥,如今做点生意真不容易呀。您看,我在这捱了一上午,还没卖出几斤葡萄,现在紫葡萄和青葡萄都还剩下60斤,不知要卖到何时呢!”艾山其实想央求阿凡提帮他出个推销葡萄的点子,又不好意思说。阿凡提听出了弦外之音,心想:这家伙正好送上门来,使个办法叫他亏点钱吧,也让大伙儿出口气。就来到水果摊前对艾山说:“啊,艾山老弟,你可真笨!紫葡萄虽甜,但价格贵,青葡萄虽便宜,却味道酸。何不把两种葡萄掺在一起,按3元3斤出卖,也就是每斤1元,这样不是既好卖又省事吗?”艾山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连忙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阿凡提大哥真是聪明,名不虚传,名不虚传!”于是艾山按阿凡提的办法出售葡萄,果然买的人多了起来,不多时,120斤葡萄卖光了。可是,当艾山清点卖得的钱数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如果按照原来的价格卖,紫葡萄应该卖2元×60=120元,青葡萄应该卖1元×(60÷2)=30元,一共应该能卖到120元+30元=150元,可现在卖得的钱却只有120元,怎么少了30元呢?他猫腰瞪眼在葡萄摊前转来转去,找遍了每个角落,也不见丢失的30元钱。最后才悟到是让阿凡提给捉弄了。当他想追上阿凡提问个明白时,阿凡提早已骑着毛驴走得无影无踪了。你们看,不动脑筋是会被捉弄的哦!数学,需要多实践,多练习啊!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数学的奥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的奥妙》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数学的奥妙》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