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 明月 中秋文案

2019-03-10 初一作文 类别:记叙文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 明月 中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  明月 中秋文案

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 明月 中秋文案:

八月十五,是一个美丽的节日——中秋节。这天晚上,我怀着期盼的心情在阳台上静静地等候。
现在,天空中只有几颗星星,像撒在蓝布上的些许碎金子,晶莹透亮。月亮还未出来,可能是我等得太早了吧。
瞧呀,月亮姑娘终于缓缓地露出了她妩媚的娇脸,跳着优美的舞蹈来到了她的舞台——天空。哎,我家的月饼一点儿也不好吃,可明月却像一张金黄色的大油饼一样诱人,惹得我“口水直下三千尺”。看呀,她又多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镶嵌在幽蓝的天幕上。她挥出云朵丝带,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着柔和的月光,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天空。她还向大地撒出清辉,好像世界都镀上了银边:柳树绿色的美丽秀发染成了银色,碧绿的小草戴着银色的珍珠项链,平静的湖面银光闪闪……
我迈着步子,吟诵自己编的小诗:“明月送清辉,月影映金杯。举头见银盘,心念故乡美。”我竟然可以作诗,月亮真是可以引发人的无限遐想啊!
天渐渐暗了,原本明亮的月光也暗了下来。咦?哟,原来是淘气的云朵宝宝!他正在看望美丽善良的嫦娥和可爱的玉兔,为了不被风吹走,他徘徊在月亮周围,好像为月亮披上了一层飘渺的轻纱。有云朵作装饰,月亮很开心,可见到光芒被挡住了,只好把云朵推开。当她露出笑脸时,依然是那么美,美中不足的就是变薄了,变淡了,这也是一种美吧。
中秋之月明月照,可我却得睡觉!明月,拜拜了!

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 明月 中秋文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今年的中秋夜,月亮把自己银白柔和的光隐没在云后。
清早,我同爸爸妈妈一起驱车回老家,去时准备好了做月饼的食材和模具。
吃过中午饭,奶奶把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叫来集合在厨房做月饼,分工明确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
我挤在中间,摸一摸这个面团,又看一看那个模具。突然,奶奶把按比例调好的一团柔韧而又劲道的面团塞给了我。这下有活干了!我挽起袖子,想着做好的美味月饼,可又无从下手,像只无头苍蝇。奶奶让我在模型的图案上沾上几滴油,再把面团放进模型里,接着用食指顺着花形按压,铺上一层馅,最后盖上一层面团,经过再次挤压就完成了!虽然形状有些不均匀,样子也有点丑,不过出锅了的月饼圆如银盘,香气扑鼻。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享受着月饼的香甜。油亮的月饼牵动着人们幸福的心情,让心灵深处也感受到了团聚后的那份温馨与甜美……圆润的月饼更像夜空中皎洁柔和的圆月,让家人们不禁都开始盼望中秋之夜的月。
我们搬出凳子,坐在院子,清凉的风拂过面庞,但也带着许些微凉。夜,是无比静谧,没有丝毫嘈杂声。人们仰起头找寻月亮,却只看见了那隐藏云中的一抹亮白,想必那就是今夜的月吧。这一丝朦胧的光,是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朦胧的让人心醉,让人无比向往,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柔和的躲在云后,似柳絮,又似浮云。朦胧的月不像晚霞那样浓艳和奔放,因而更加素雅和娴静,坐在院子里,感受到的是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今夜的月,把朦胧和梦幻献给了夜,把香甜献给了团聚。像倾城一样,“作一枚白昼的月亮,不炫目的荣华,不世俗的淘浪,每日倾洒月光,照耀清窗。”

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 明月 中秋文案:

中秋之夜,月儿分外饱满,一轮明月端居于夜幕之上,释放着温馨的光芒。不禁让我想到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中秋之夜的月亮特别圆,到处都是赏月的人群。
公园的草坪上早早就满是赏月的人群。有的提着小灯笼在草坪上穿梭;有的席地而坐,把小灯笼挂在头上的树枝上;有的在水塘边点上蜡烛,烛光映到水里化成一道道晃动的光影;有的在一块柚皮上或纸船上点上蜡烛,把它放入水中,烛光飘在水面上,像是有了灵性。更有创意的是,有两个人用几十只小灯笼围成一个圈,两人浪漫地相依在一起,坐在小灯笼围成的圈中间。此情此景,与其说是在赏月,倒不如说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人们在赏一种心情。
我的心情也多是在公园里的景致,目光也像流动的小灯笼一样,在公园内四处溜达。我真正认真地赏月是因为爸妈两个人的争论引发的。有一个人说今晚的月亮特别圆,另一个人说今晚的月亮不是最圆,明晚的月亮才最圆,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本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两个人却争得不可开交。我认真望着月亮,因为戴着眼镜,看起来好像月亮底部还多了一块,并不觉得月圆。取下眼镜,因为看得不太真切,月亮变得有点模糊,也感觉不到月圆。我无法印证他们两人谁对谁错。
一个人说月亮的左下侧弧线不够圆。我再仔细观察,像是有他说的这种现象。另一个人说因为月亮本身的亮度不一样,看起来不圆只是一种错觉。我再仔细观察,又觉得他说的也有点道理。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赏月,却没有把月亮看个真切。他们两个人还在争论,旁边一位老人忍不住插话了:“其实十五的月亮圆不圆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月亮圆不圆就在心里,心里想它圆,它就圆,心里想它不圆,它就不圆。就像人,想圆的时候,有一千个理由可以圆,不想圆的时候,有一万个理由可以不圆。”老人的话让他们停止了争论。
而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

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 明月 中秋文案: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


结语:《中秋之月明月照》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秋之月明月照》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秋之月明月照》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