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范文文案

2019-03-15 小升初作文 类别:随笔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范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范文文案

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范文文案:

从事教育工作已12载,伴随着教育教学的过程,自己也在慢慢成长,特别是来到美的小学之后,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有了明确的工作展望。说到教育感悟,我想从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两方面来谈一谈感受。
班级的管理,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保障。这就好比是NBA篮球队员,能加入NBA的球员,一定是拥有世界顶尖的技术,而在NBA赛场上,只有技术没有力量是绝对很难施展的。必须先有力量,再谈技术。教育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而班级管理跟不上,又何谈教学?所以要想使一个班级各方面上得去,就必须先管理好班级。
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偶听朋友谈及李镇西老师的管理魅力,我才恍然有所感。那就是把学生当“人”看,这里的“人”指的是和老师关系平等的人。小学生虽然还小,但他们毕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行为的个体,要管理好他们,就要先建立好平等的关系,了解他们的思维,了解他们的行为。谈一谈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个案例。
小x是我班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因各方面都敢于表现且很出色,却缺少正确引导,所以虽然一直都是班干部,但也使她养成了目无法纪的个性。四年级一次眼保健操,为了给我这个新班主任显示一下她班长的威信,居然趁老师不在,要求全班学生不能做眼保健操。事后学生向我汇报了情况,我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看法,原来小x做了几年的班长,为人又比较强势,所以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很怕她,又不敢违背她的管理。找小x谈心,她却很不在意。为了班级的和谐,于是,我提议全班同学集体选举,推选出新的班干部。小x不出意外地落选了,得票非常低。从这以后,小学开始对我有了很强烈的抵触情绪。虽然经过多方努力,但始终没有很好地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她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为了照顾到小x的情绪,四年级下学期,我又重新启用她做为班级的纪律班长和晨读班长。工作虽然也能较好地完成,却缺少了以往的激情。
本学期刚开学,小x依然担任班级的纪律班长和晨读班长。一天早晨小x迟到,我要她抓紧时间带早读,她却突然趴在桌子上说不愿当早读班长,纪律班长也不愿意担任了。我当时就猜到,小x可能是因为早上爸爸妈妈经常送她来学校迟到,而不好意思带晨读了,因为惭愧,连带着也不愿担任纪律班长了。多么有责任心的学生!我不愿意轻易放弃,课间找她来办公室谈话,可能是因为对我这位曾经调换掉她班长职务的班主任不信任,以为我要批评她,说什么也不肯来办公室。我就在教室外叫她出来,她也不肯,反而趴在桌子上哭泣着说:“我就是不当班长了,我就是不愿出去,你给我家长打电话吧。”这一幕让我想起上次因为她违反纪律,我打电话给她妈妈告状的事。当时我的内心无比沉痛。
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想一想,曾经把她这个班长换掉的确没有关注到她的感受,严重损害了小x的自尊心,实在是不应该。想到这里,我决定要以这次事件为契机,放下架子,还给小x以自尊,找回小x对我的信任。我马上写了一封短信下课找学生转交给她。在信里我肯定了她对班级的贡献,表达了老师对她的赞赏以及绝不忍心打电话给家长来伤害她。并对过去的误会真诚向她道歉。第二节是我的课,进到班级,看到小x红红的眼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值得欣慰的是,小x课堂上表现依然积极出色。随后,我有进一步做工作,在她的作文本上、试卷上、空间里都进行了留言,以表现出我对她的关注,终于,她愿意主动和我交流了。我也开始懂得真正地平视她,与她交流。
把学生当“人”看,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虽然课堂上,老师依然是主导地位,但课余、生活中,就要少一些大声苛责,多一些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
教无定法,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对于教学方法,我始终在坚持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边学习边摸索。听课是一种很好的提升。最近学校组织的“比武课”,很多老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式教学,老师们的教学风采让我敬服。特别是朱主任的课堂给了我很大启示。每个环节都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将教学重点分解到各小组进行学习交流,然后汇总。使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了文本中可挖掘的点太多,依靠老师带领一个个突破而浪费时间的难题,真正实践了高效课堂。
教学内容,我们依托文本展开教学。就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依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即“语用”.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什么明确了要求。那么,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当侧重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并加以运用上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才是我们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鼓励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都是在为语文教学铺就成功之路。
最后谈一谈对于阅读和写作自己不成熟的作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要求学生多读文学类书籍。本学期我们五年级必读书目中有曹文轩的《草房子》和《青铜葵花》两本著作,曹文轩老师出色的文笔、巧妙的构思以及丰富绚烂的想象让我震撼,整个十月份,我就要求学生日记每天都用来摘抄曹文轩的作品,并写感受或仿写。一个月过去,我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中多了大胆的现象和细致的描写。这让我体会到,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有的学生阅读仅仅倾向于故事的情节,而忽视了作者的文笔和构思,长期下来,学生只对读过的故事情节印象深刻,而文学素养却提升很慢,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阅读要给予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范文文案:

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感动
文\/袁永华
经历过无数次的感动,这一次格外温馨……
为了使班级更有凝聚力,我反复思索,寻找突破口,不经意被我触摸到一点门径,那就是赞扬。
上学期我班被评为学校“雷锋班”,这学期开学,我就以此为契机,大力在班上宣扬雷锋精神。
一次课间餐,生活委员在教室外走廊上给排队的同学倒糖水,不小心洒在了地板上,我看到后,对正在排队的同学说:“哪位班干部拿个拖把拖一下地板?”片刻沉静之后,一位队干部走出队伍,去拿拖把。我要来他手中的水杯,帮他先加了一杯糖水。地板拖干净,刚好上课了。课前,我请同学们坐端正,郑重地将这位队干部舍己为人的行为突出表扬,并要求大家为他鼓掌。我说:“我为我们班级有这样一位为集体着想的好干部而感到幸福。”(这件事,在后来我班学生的国旗下讲话稿中,也作了事例进行宣传表扬。)第二天,课间餐时,看到我来了,有两名班干部自觉地去拿拖把拖地。课前,我又郑重地表扬了这两位班干部,我说:“我为班上有这样负责的班干部而感到幸福。”学生自觉地将掌声送给了这两位班干部。又一天课间餐,我在教室没出去,可喜的一幕出现。生活委员小心地倒糖水,还是洒了一点,大部分学生都愿意下队去拿拖把拖地了。课前,我表扬了全体同学,我说:“大家都无愧于我们雷锋班的称号,我为我们班人人都有雷锋精神而感到幸福,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吧”.
班上一位单亲学生,经常郁郁寡欢。一次捡到35元钱,交给了数学老师,数学老师转告我这件事,我就在班上郑重点名表扬了她。我说:“小言真是一位雷锋式的好少年,我们都应该为我们班有这样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同学而感到幸福。”班上掌声雷动。这位学生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今天老师夸我是“雷锋式”好少年,我真开心,以后我一定多做好事,为我们“雷锋班”争光。
一句简单的表扬,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后来的工作中,我处处留心每个学生的举动,发现他们的优点或好人好事,及时在班上郑重表扬。
周五下午整理课,按照惯例我要对全班同学一周的表现得分进行点评。班上一部分学生去参加奥数竞赛,其中一个参加竞赛的组长没上交计分本,我安排语文课代表去他书包柜里拿计分本。语文课代表刚翻出几本书,旁边就有学生捂着鼻子闪到一边。我起身一看,原来这个组长书包柜里不知何时放了一盒酸奶,洒在书包柜里有一段时间了,下层的书本都发霉了,还传出阵阵霉臭味。我要帮忙清理,语文课代表说不用,旁边一位学生已经走上去帮忙。我让她们把计分本找到就可以了,等这个组长竞赛回来让他自己收拾。我继续安排星期天的作业,讲评当天的日记,可能是过于投入了,直到一声“报告”声响起,“进来!”我说。我以为是参加竞赛的学生回来了,可转头一看,两个身上还挂着水珠的学生抬着一张刚刚擦洗干净的桌子进了教室……这不正是刚才收拾书包柜的两个学生吗?班上掌声经久不息。此刻,我心里洋溢着感动。
作为教育者,学生带给我的感动,是最值得我珍惜的,让我更加坚定信念,利用好发现、赞扬“这种力量”,让我的学生门明白,我心中,他们都是很优秀的。

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范文文案: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
老师,你进步了吗?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发生了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对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教书的第三年。那时,我做班主任,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都喜欢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了,你跟我说说你有什么进步啊?”我要求每个人最多说一两分钟。小朋友就说呀说。一个小女孩举手,我把她叫起来,我问她:“你有什么事啊?”她说:“俞老师,我不敢说,我说了怕你不高兴。唉,我看还是不说算了。”我说:“不可以的。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呢?俞老师对你们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也应该对俞老师这样。”于是她就问:“俞老师,那你说说,一个学期下来,你有什么进步啊?”哎呀!本来是我问小朋友的问题,结果她这么反过来一问,嗬!那些小朋友的眼睛就像放电一样“刷”地射过来了。我感觉就好像有很多灯聚焦在我身上,那时我有种发昏的感觉。所以,我发现老师的有一个误区,老是想着问学生:“你进步了没有?”其实,我们经常忘记问自己:“我进步了没有?”
提问的是四年级的孩子。我当时就有发昏的感觉,心想今天完了。这个班我带了一年了,小朋友都很喜欢我。那时我想,如果我的进步不大,只是一点点的话,小朋友听了,可能就对我不感兴趣,就没有那么喜欢我,不再佩服我了,那肯定是不可以的。如果说进步很大,可我又觉得自己也没有很大的进步啊,毕竟这才是我教书第三年。正好,那节课也快结束了,我就耍了一个滑头,对学生们说:“时间差不多了,让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带回去,明天向大家汇报,好不好?小朋友们很不情愿地摇摇头。哼哼!他们其实也很喜欢看老师的笑话的。(呵呵)
那天晚上,真的,我人生当中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进步
了没有。作为老师,我一年应该有哪些进步?作为一名老师,我怎么
向学生交代?那时不像现在这样提倡教学反思,也不讲什么专业发展,
一般教师教书也就是求个养家糊口,不怎么想个人的发展问题。啊——,
这个孩子给我提出的这个问题给我印象太深刻了。
第二天早上的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课。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昨天问的那个问题还记得吧?”“记得!”学生们回答得很响亮。“那你们说说看,俞老师这学期有什么进步?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有啥进步。”我问他们。然后,有的学生就说:“俞老师,我发现你的普通话进步了不少,以前你讲课有好几句话我们听不懂,现在就能全部听懂了。”有的学生说:“你还有一个进步就是,以前有打骂我们的时候,现在不打骂了,还经常搓搓我们的脑袋,这让我们很舒服。”……我听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真的很感动。我说:“我教你们一年了。昨天你们提的问题,我老实跟你们讲,我想了一个晚上,我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地方进步了。但是今天你们讲了我这么多的进步,老师很感动。你们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其实也是要进步的。”
教学相长,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从心底里感激我的学生。
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说明这一点:是我的学生让我进步。小孩子嘛,上课总是要吵的。那时我也年轻,上课一遇到学生吵,我就很生气。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不是上课他们要吵,要打断我上课吗?我就给他们立了一个规矩:上课讲话不要紧的,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让我停下来也不要紧,但不能让我一堂课上停三次(因为这样就没法上课了)。如果停三次的话,那我就罚全班放学后在教室里静坐15分钟。这是我跟他们讲好的,他们也没其他好的解决办法。可是想想也是应该的,课堂上这么吵,那些想学习的学生也是很烦的。
有一天,真的有个小朋友让我一堂课停下来三次。我说:“好,第三次停下来了,要组织纪律啊。今天放学后,大家要留下来静坐。”到了下午,学生们就乖乖地留下来静坐了。那天我很得意,觉得自己的这个办法很聪明。
等我让他们回家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着一个作业本过来了。“咦?”我很惊讶,“你怎么把作业拿来了?你们今天又没做作业,你为什么把这个本子交给我?”她说:“俞老师,你看看,你看看。”说完,她就跑走了。她走后,我打开作业本,一下子就看见她在本子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您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这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我在这个孩子的作业上批复:“好的纪律是的学习的前提,可爱的小姐!”第二天她给我的回复是这样写的:“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哎,我当时看了这句话,马上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我觉得学生看不起我。她的潜台词好像是:“你有什么了不起?你有本领,就让学生忘记吵。”那天我想了很多。她给我的警示是:老师啊,不要凭着自己的权威一味地要求学生“你要听,你要听”,你有没有想过,你讲得好不好听。如果你讲得不好,你凭什么要求学生?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实在是太大了。我以前从来没这样反思过。我总是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不学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反正我上课是很认真地去讲的,你不听就是你的责任,这种思想其实很不对的,作为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忘记吵是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学生还是孩子,不是大人。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他们,是要吵的,要动的。如果教师讲得很精彩,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忘记吵,讲得不精彩他们才会吵。
像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可能把作业本一扔,说她两句也就过去了。
我呢,可能就有这么一种素质,愿意接受学生的帮助。这个关键事件
给我的影响是:以前我只想着应该怎样上课,现在我想的是应该怎样
把课上好。
所以,我说是谁在帮助我成长,是学生。学生始终是我们的老师,
他们就在突然之中像一道闪电裂开了你的脑子,让你一下子得到不少
顿悟。这种感觉有点像佛教的“当头棒喝”,令人醍醐灌顶。
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
我觉得影响我成长的关键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来自学生。我第一批学生中有一个孩子,有一次回来给我讲:“俞老师,我回去老是对爸爸说你很好。”这个孩子的爸爸在报社工作,孩子老说俞老师好好好,讲得多了,他爸爸就问他:“你们俞老师到底好在哪里呀,咱们给他写篇报道吧。”他对我说:“俞老师,昨天晚上我想了一个晚上,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呢!”我说:“不会吧。我怎么不好了?”他说:“是啊。我老说俞老师好,真去想的时候,却想不出你好在哪里了。”我说:“你说说看。”他说:“第一,你有没有备课到深夜?”我说:“没有。”“第二,你有没有带病坚持上课?”我说:“没有。”“第三,你有没有打雨伞送我们回家?”我说:“也没有。”他说:“所有好的事情你一样都没有呢。”
哎呀,这个学生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他说:“反正在你身上找不出一点好的东西来。你呀,衣服乱穿,字也乱写,有时还批评我们,但是你说怎么回事呢,我们就是觉得你挺好的,可又说不出你好在哪里。”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呢?所以,那次,这个学生给我的感悟就是,老师不要在学生面前塑造这种形象:备课到深夜,坚持上课昏倒在讲台上。这个形象一定要改变。
吃大饼的故事
还有一个关键事件,影响了我对数学的理解。2020年《人民教育》第7期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让一个学生落后”。在那篇文章开头,我讲了一个故事。这个学生是我第四批学生中的一个。这个小朋友人长得很漂亮,就是读书不好。
一天,我让这个小朋友做一道题。这道题很简单,题目是这样的:××牌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顷?就这么个题目,她不会做。她先是把三个数字乘起来。我说:“你错了。”她就订正,把乘法变成除法。我说:“你又错了。”她又订正,把除法变成加法。我一看就觉得这个学生是在瞎猜,她不会思考。有些小学生就是这样的,今天课堂上讲了乘法,他就认为今天的题目肯定用乘法;要是讲了除法呢,他就用除法,一点都不动脑的。
我说:“你过来,我给你打个比方。比方说,你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啊?“这和那个题目的性质是一样的嘛!要不就换成学号,我问她:“你是几号?”“我16号。”她说。“哦,那就是16号同学每天早上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16这个数字在这里是没用的,是个代号而已。这个小朋友却说:“俞老师,我早上从来不吃大饼!”
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开玩笑呢。那天我的心情也比较好,本来可以一句
话丢过去:“你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叫你做数学,你以为我是在跟你讲吃
大饼吗?”我没有这样做,而是接着问她:“那你早上喜欢吃什么?”她
说:“我都是吃粽子的。”我说:“那好,这很简单啊,我问你,你每天
早上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啊?”呵呵,这个小家伙,她很认真地想了一想。我想,你这么认真,应该把问题解决了吧。她说:“俞老师。”我说:“唉,你说。”她说:“俞老师,我两个粽子吃不下去的哎!”“那你每天能吃几个粽子?”她说:“一般都是妈妈给我买一个,我只吃半个,剩下的我都扔掉了,我不喜欢吃。”我说:”好的。”我想这个题目可能是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半个是0.5,0.5×5,这是小数乘法啊,这个知识点还没学呢。我说:“你每天吃半个,那你5天吃几个粽子?”然后,她说:“吃两个半。”“怎么算出来的?”“两天一个,5天不就两个半了嘛!”你说这个学生笨不笨?一点都不笨,聪明着呢。然后我就思考一个问题:其实我们这个学生不笨啊,但她为什么又连一道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呢?
后来我就开始思考学生的学习准备问题,我现在的观点是:当一个小学生他(她)的思维发生困难的时候,一定是在学习准备上出问题了,而不是智力有问题。他(她)的智力绝对没问题。我就再接着思考一个问题: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学习好的人,你问他(她)一个问题: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他(她)绝不会去思考这两个大饼是不是我吃的。他(她)不会陷进去。在他(她)的眼睛里,不管这两个大饼是谁吃的,马上就能抽象出来了。而我这个学生为什么这么“笨”呢?她没抽象出来,陷进去了:“我怎么能吃得下两个大饼呢?”“我没吃大饼啊?”她把数学忘记了,这就是问题了。
这个小朋友的思维还不是数学思维,她把自己陷进去了。我们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题目中的那个“你”不是你啊!换成甲可以,乙也可以,丙或丁也可以得嘛,怎么就是你呢?她就认为是自己,老是想“我每次两个大饼”这样的问题。这些人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被非本质的东西迷惑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就是她对信息的捕捉和别人不一样。理解能力强的的学生,能马上把非本质的无关信息过滤掉。数学就是数学,数学是讲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常理无涉。而有一部分孩子就不知道,老是琢磨“两个大饼能吃得下吗,可能吗?”这类非数学的问题。后来,我告诉她,她的毛病在哪里。她为什么数学学不好?因为她不是用数学的方式去想问题。两个大饼拿来了,这只是一个比方啊,两个大饼可以,两个粽子也可以,两根油条也可以呀!你要“刷”地一下子把这个“2”提取出来,这就是数学。我很耐心地给她补课,就讲这个东西,其他的都不讲。这个东西理解了之后呢,其他的东西也就慢慢地通了。这个事件让我对小朋友的数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选自俞正强著作《低头找幸福》

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 教师的感悟随笔范文文案: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教师的感悟随笔》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的感悟随笔》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教师的感悟随笔》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