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黄山游记-自然作文 黄山游览记文案

2019-03-14 小升初作文 类别:写景 3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黄山游记-自然作文 黄山游览记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黄山游记-自然作文  黄山游览记文案

黄山游记-自然作文 黄山游览记文案:

黄山是安徽三大名山之一,那里风景优美,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黄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其中,秋天的黄山是最美的。来到黄山后,我们首先来到索道区。乘坐索道上山,透过玻璃窗向外看,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像一位位威武挺拔的战士。到了半山腰,我们看见了“梦笔生花”!“梦笔生花”是由一块石头和一棵小松树组成,三角形的石头尖就像一支笔,“笔头”上生长着一棵树。从外表看,就能知道“梦笔生花”的由来。
接下来,我们前往了“光明顶”。从很远的地方看光明顶,最显眼的是那大圆球。凑近一看,圆球上还刻着银白色的条纹。我们来到光明顶观望台,往下看一片火红,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我回头一看,发现身边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它已经被染成了金黄色,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
我喜欢美丽的黄山。

黄山游记-自然作文 黄山游览记文案:

黄山游记
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未鉴,直至黄山。
辰时,乘大巴盘旋而上,松竹蔽日,云雾渐浮。忽然白光印目,视野顿时开阔,已是渐入云谷,群山隐约可见,气势顿出。车内多人按捺不住,纷纷直立,均被司机吼训归座,偷笑之,而后静观窗外山移云绕之景,心知前景定胜。巳时,至云谷寺,见众人候等缆车,不屑一顾,随之购票步行入山,殊不知此乃一段苦路。前段尚还平坦,但周围之景枯燥乏味,视线被群树所蔽,无奇景可观;后段则梯高路窄,长梯令人心碎,首字为f之词早已脱口而出千百遍,而后索性不再言语,专心脚下。倒不是思明心阔,而是无奈体力不支,无力吐槽。行中渐明,路长梦远,应立足于当下,行之每步势必让你更近巅峰。如此,白鹅岭不觉而至,随后又至黑虎松,始信峰。此乃吾于世所登第一峰,顿时心情明朗,焕然一新,疲惫早已不知去向。峰之巅,俯视白茫一片,群雾之上,宛如仙境,风亦不止,唯恐不慎坠海,于是乎拍照慎之又慎。本想去狮子峰顶,却发现已封山近十载,只得在猴子观海处留影,多有遗憾。乎见山门破旧不堪,一时想越之而入,同基友三思后,还是无奈弃之而去,十年未曾有人入峰,想必山路难行,路况未知,此时雾随风行,山随雾隐,转瞬已不见峰首,不由得后怕,若偷越登峰迷失于浓雾之中加之大雨滑路,危险可想而知。
下峰之后,便迫切奔向光明顶,一路虽不比后山初行之苦,不过也相当难受,毕竟行之已有五时,途中未曾长时停歇,若不是内心坚定,怕早已投降。抬头见大雾中隐约浮现一亭,行进视之,狂喜,不觉已登顶。海拔1860,此时狂风乱舞,若不专心,人站立不稳。因雾浓,一切若隐若现,别有韵味,只因时间不足,不敢过多停留,拍照后匆匆下山。前山之路美得无法言语,百步云梯惊险刺激。下,慢之又慢,且拐杖不离手;上,手扶梯面,一路爬行。左壁右崖,上石下海,洞中梯,桥下云,瀑聚天池,石叠远峰,迎客松现了真相,天都峰圆了梦想,上天台呼吸都难过,一线天只得侧身而行。一路走走停停,相机不曾歇息,恐错过一丝美景。终于酉时在半山寺住下,至此写下今日所行之感,愿明日登顶天都一切安好。
丑时,脚声接踵而来,门声接连而起,艰难睁目视之,大惊,疑是同屋同龄女子,深夜结伴而行,趁无雨挑战天都,仅靠手电照明,恐男人也少有敢为,真女汉子也!毕日,未睡好,腿疼,于卯时起床,见天只阴未雨,便与一大哥结伴而行。随隐蔽小路进入天都,梯窄而陡,周围茂松密林,与昨日所登险路并无他样,不过愈往上,树林愈远,两旁突石尽显,云雾不知何时漫开,梯度越发陡险,本可双脚踏上,而后需手扶山石,最后不得不四肢并用,可谓真正“爬”山。而两旁早已不见群林,只有独木孤松立于峭壁之上,云雾时而从山下冲上,时而从头顶刮来,猛风不止。放眼望去不见山路,只见足下,此可谓前,不明路之险远;后,不知道从何起,进退两难。被云雾环绕之中,视野所到之处白茫一片,幸有友人相伴,否则孤身此处必定惊恐万分。以风之力,道之险,判顶之距,不料雨又添油加醋,随风而下,砸面生疼。每逢梯到极窄,水汇聚而下,冲击四肢,恐打滑滚下;耳旁风尖叫而过,恐不稳坠崖,攀登慎之又慎,全无精力拍照记录。经1时后终登峰顶,风大至无法呼吸,周围仍是白海环绕,无景参照,不觉高度,恐雷劈峰顶,不敢过多留念,匆匆拍照后便探索下山之路。本以为天都之险已基本探尽,不料远处白海中浮现似桥之物。大哥想毕即道:“此乃鲤鱼背。”吾闻之亦明,此乃天都绝景,两壁绝谷万丈深,一失足成千古恨,两旁护栏矮且稀疏,全靠绳索渡险,石梯浅凿,勉强称之为路。风大无脑,不可直立于上,只得两手握绳,弯腰前行。雾愈浓,白海上空黑云压近,雨渐大,下山之路更是艰险,幸有绳索可供双手紧握,一步一步缓慢下之。此时,背后雷声一震,心一紧,若此时还留于山顶,势必生死难料。山下平台如岛若现,不由得加快步伐。木门同昨日已锁,翻门而出,下至平台。回首已被云雾淹没的天都峰,惊叹自己真能登顶而下,毫发无损,心中感慨万千。
果真是登黄山天下无山;不上天都峰,白来一场空。想必此后亦无机会再重登,又或者说再登亦无当年之感。此经历独一无二、永生难忘。随后暴雨倾盆,冒雨环游大峡谷,累到无法言语,全然无兴致拍照,亦无清晰之景供吾留念,只得拼命前行,全身已无干燥之处。既已湿身,索性放开手脚,畅行之,真乃风雨无阻。本计划登顶丹霞,无奈时间紧张,暴雨也无景可拍,只得匆往下山之路,行间所视全无昨日之景,溪已成河,河亦变瀑,更有甚者直穿梯路,行路如渡河,别有一番滋味。下至云谷,回首群山,随雾隐现,如梦一场。心疑黄山之旅之真实,但脚痛之感不可略,转身笑之,随结束黄山之旅。
特记此抒情……

黄山游记-自然作文 黄山游览记文案:

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我是李尚,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景区上下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最着名的就是我们首先看到的迎客松了,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
紧接着我们看到的是黄山怪石,黄山怪石不计其数、千姿百态。我们左方的猴子观海、天狗食日等更是石中怪杰。
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那如雪的白云,似滔滔大海,瞬息万变,高耸的山峰则成了时隐时现的小岛,在云海中呈现出动态的美。
最后就是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朱砂泉了,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邓小平同志曾为黄山温泉亲笔题写了天下名泉四个字。
黄山之美,是大自然的造化,身临其境,方知其绝。
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旅程。

黄山游记-自然作文 黄山游览记文案: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黄山。我们在慈光阁乘坐缆车,从缆车向外看,整片山谷间云雾缭绕,山峰连绵起伏。黄山与我以前见过的山不太一样,这里的山峰没有被树木完全覆盖,有大片大片造型各异的石头露在外面,奇石间点缀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松树。
玉屏峰站下缆车后,住上走一小段台阶,我便看到了那棵闻名遐迩的迎客松。它就像一位满怀热情的主人,敞开怀抱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迎客松附近还有很多松树,也都姿态优美,各有特色。
天都峰在养护期,我们便攀登了莲花峰。莲花峰的云是有灵性的:一会儿跳到山头,给大山戴上一顶圆边帽;一会儿爬到山腰,给山峰穿上裙子;一会儿又爬到山前,给大山盖上了一层面纱,山变得格外迷人……站在峰顶时我感觉像是站在云端,四周尽是云雾,我刚想说“怎么什么都看不见啊?”刹那间,云雾却又散去,四周的山峰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只是一晃眼的功夫,山峰又被云雾完全笼罩,就像从来都不存在一样,真的是瞬息万变!
从莲花峰到光明顶,我们选择了最有挑战性的“一线天”。路如其名,这条路又窄又陡,宽度仅能让一人通过。大家只能一个挨着一个小心翼翼地向上爬。抬头向上看的时候,只能看到两座山间那一条细长的缝隙,露出天空,便会恍然大悟,这里为什么被称作“一线天”了。
下山的时候我还看到了惟妙惟肖的“猴子观海”,栩栩如生的“仙人指路”,今古奇观的“飞来石”……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
虽然黄山之行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它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黄山,我会再来看你的!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黄山游记-自然》作文的经历,对《黄山游记-自然》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黄山游记-自然》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游记-自然》,希望对大家写《黄山游记-自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