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有教育方法文案

2019-03-07 小升初作文 类别:记叙文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有教育方法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有教育方法文案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有教育方法文案: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
:尚玉苹
作为一个新毕业的老师,作为一个第一次接班的班主任,作为对教育教学实践还是一张白纸的我,面对着一群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我这个新教师真的有些手足无措了。特别是他——一个叫关相杰的孩子,开始的时候,每每想到他我就会头疼。上课的时候,我从没见他看过我,每次叫他读课文,他都会找不到地方,我不知道他在下面做什么,他的座位总是有那么多的纸屑,他的书桌总是会不停地增添一道道笔痕,似乎无穷又无尽。他的作业永远都是做不完,他的字迹总是那么凌乱,错别字多得让你数也数不清。课下他总是会把自己的小手弄得脏兮兮的,站排的时候,他总是站到班级外面,也不会看看有没有对齐。在学校的走廊里,他曾因为说话、跑跳被值周老师批评过很多次。在他身上我下了很多功夫,批评教育,给他辅导,可是他就是他,不曾改变。也许面对陌生又年轻的我,他的心中也有很多的疑惑吧。
案例分析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想我必须坚持,我要用我的行动告诉他,我很看好他。课上,当他不看我的时候,我会用语言提醒,当他
又走神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的时候,我会走到他面前,轻轻地帮他把书扶正,用善意且略带责怪的眼神看着他,当他把书端正坐好后,我就会及时表扬他。课下,我会耐心地帮他辅导他没有记住的知识,几乎每天我都会对他说:“在老师心中,你非常的聪明,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你可以做到很好的,相信我。”他很诧异地看着我,说:“老师,我基础很差。”“傻孩子,基础差没有关系,你这么小,一切都来得及,而且老师会尽心尽力地帮你”我很肯定地对他说。后来,
他主动告诉我,其实他也想做个认真听讲的好孩子,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老是走神,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还说,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奶奶照顾他,奶奶不认识字,所以无法辅导他作业。他希望我帮帮他。听他说到这里,我真的很内疚,身为一个班主任,却没有做到一开始就试着去了解他呢。从此,我们两个定下一个约定,他先试着每天提醒自己专心听课20分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一点点增多。我也会在课下帮他辅导,我也会每天都关注、关心他的一切。
就这样我们俩共同努力着,终于他在一次考试中及格了。我在班级隆重地表扬了他,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自信。之后的一次月考中,他考了81分,我非常欣慰,也很钦佩他的能力,我给他颁发了我特别为他做的“最佳进步奖”证书。还奖励了一个笔记本给他,我在首页写下了许多鼓励他的话,我看着他每天都会把日记本捧在手上看好久。渐渐地他的纪律方面也好了很多。
在学校举办教学大赛之前,我找到他,告诉他,我要讲公开课,需要他帮忙,并告诉他,要读熟课文,因为我会叫他读课文。在那堂
课上,他的课文读得非常通顺流畅,并且主动举手回答了好几个问题,更让我惊喜的是,他答对了大家都没有说准确的问题。现在他的字写得比以前漂亮多了,而且知道自己学习了。虽然有时他还会很调皮,但是我知道他在进步,而且我也会一直坚持去关注他。我不知道我能为他做多少,只希望他能够越来越优秀。
奉献爱心,增其自信。
没有爱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爱心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要及时加予引导肯定,
尽量挖掘其闪光点,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耐心教育,形成习惯。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有耐心去开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循循善诱的指导他们,让学生从根本上去改正错误。其实很多的教育方法大家都会,但教育却屡屡失败,原因就是你没有耐心。有句成语叫“功亏一篑”就是这个道理。有时
学生在你的教育下,就差一点点就完全改变,但你没有坚持,结果你输了,但学生有可能因为你会输掉一辈子。因此,有时并不是你不会教育,而只是缺少一点耐心。
教学工作,可谓是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工作不可能尽善尽美,但需尽心尽职。我总想,只要每个教师能够以爱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有教育方法文案:

宽容与友谊------班主任工作两个成功案例
案例一:朋友的力量
寒假的一天,我正在家里读书,突然,电话铃响了,我一接,原来是我班上的学生程丹。我问她找老师有什么事呀。她支支吾吾了半天说,想和我做朋友,不知道行不行。我觉得窗外的阳光一直透射到我的心房里了,温暖无比。于是我问她,做哪种朋友。她说就是那种什么话都能说的朋友。我欣然答应。
放下电话,我就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我知道这件事可能对别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还是把它在心中反复地掂量了又掂量。要知道,这位女生在学校可没和我多说过几句话。我带过的几届学生都觉得我太严厉不敢接近我。而接这届学生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得改变自己“严师”的形象,让这一届学生喜欢我超过畏惧我。现在能有学生主动来和我做朋友,用我们老师的话来说,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肯定,这就是教师价值的一部分。我当然也感受到这一点了,但是我更觉得这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信任并且愿意听从教导。
后来,在假期的每一天她几乎都打来电话。向我叙说她每天的生活。原来她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在妈妈开的饭馆里帮忙,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回家。那时才开始做作业,很晚才能睡觉。我一边夸奖她能干懂事,一边也叮嘱她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在后来的通话中,我慢慢了解到这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她对亲生父亲充满敌视,对继父也觉陌生有距离,而妈妈整天在店里忙也无暇关心这个早熟的孩子。所以她才会主动向我伸出友谊的手。我感觉到自己每天和她的一两分钟的电话对她来讲是多么重要。三八节我因为要参加女儿学校的亲子活动不能到学校。所以在头一天我就对学生们讲:明天如果你们能在学校认真学习,让老师能安心去参加活动就是送给老师节日的最好礼物。你们愿意送吗?学生们异口同声说:愿意!那天回家后,程丹又打来电话。她很得意地说:“曾老师,今天我可认真了!平时上其他课还走走神,今天我每节课都好认真。你高兴吗?”高兴,做老师的怎么可能不高兴呢?自从我成了她电话中的好朋友后,她开始变化了。语文课爱举手了,下课后会像我在电话里引导的那样来问点问题了,作业质量也提高了??
但是,我知道有时面对她的一些困惑和烦恼,我所说的并不是非常正确和合乎逻辑。面对学生,才知道自己的浅薄。自己的知识虽然还比较宽泛,但是,没有深度。现在和孩子讲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有些苍白,没有一个体系。孩子虽然小,正因为小他们所接受的一切可能就是以后生活的基础,我不能误导他们。事后,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我做老师的定位基本正确。我就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当作他们的引导者、呵护者。其次,我觉得我还不够完全了解学生的生活,我并没有完全浸润到他们生活中去。这还需要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进一步地投入他们的生活,通过多种方式、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们共酿美好的教育情感。
案例二:宽容的力量
去年暑假,我在家里上网。一登陆QQ就发现我的QQ空间里有许多来访者的留言。打开一看,全是刚毕业的08级2班的学生留下的。
其中一个叫蔡猛的学生这样写道:“曾老师:其实一直明白你是个很负责的老师。但你知道我的性格。性子来啦。就不会想这么多。希望曾老师会原谅我以前的不对。对了希望以后还会有你在我身边提醒我。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对的。虽然我长大大。也会明白这些对与不对。但还是希望有曾老师。在身边提醒。这人真的不晓得咋个说。拥有的时候不晓得珍惜,只有当失去啦。才知道
慢慢醒悟。珍惜。不管咋个说。曾老师。你是教过我最对的老师。。。也许也是一生中最对的老师。让你费心的学生蔡猛”他的话拉我回到记忆深处,同时深深感到,宽容是一种不小的力量!
那是八年级时的一堂夕会课。我在课堂上处理违纪的学生。处理到他的时候,因为他那段时间经常违反纪行,经过多次说服教育都没见改过。于是我要求他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共同教育。他可能觉得事情比较严重了,十分激动,当着全班脱口而出地骂了我一句很难听的脏话。当时我就愣在那儿了。全班学生齐刷刷地望着我,也呆了。我脑子里十分矛盾,不停地做着斗争,想着怎么处理这件事。是反过来痛骂他一顿,还是把他父母叫来一起收拾他,还是??想着自己活这么大都没被人这么侮辱过,委屈的泪水怎么也控制不了。他也吓着了,一动不动地站着。有学生给我递来了纸巾。联想到最近班上学生发生过几次冲突,我突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我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缓缓地道出了我的决定。我既不准备痛骂他,也不会要求家长来责骂他。但是我希望他明白他今天的错误,明白老师请家长的初衷。今天原谅他对我的辱骂,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要做的不是如何报复,而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学生,如何去宽容!老师尚且能宽容一个学生的辱骂,那么同学间的一点小摩擦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一次,他可能也对自己的冲动后悔了。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一次冲动可以原谅,但再有就是不能原谅的恶毒了。同学们听完我的话都很安静。虽然再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但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做对没有。直到看到他在我QQ空间上的留言,我才明白:宽容真的有力量。
反思:很多时候我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学生。他们对我多的是敬畏。当自己放下身段时,发现虽然有点难,但是非常值得的。面对学生的一些错误,作为班主任往往觉得不可纵容而声色俱厉地批评指责。有的时候可能老师宽容一点、糊涂一点,学生反而会自觉惭愧。不过这种宽容必须掌握好度,否则就变成了纵容。如何拿捏好这个度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揣摩的。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有教育方法文案:

我的班主任姓林,前年调来的,大约30岁。与她相处两年,同学们都说她有两大怪:一是眼怪,二是手怪。
林老师有一双美丽传神的大眼睛,她常用这双眼睛跟我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如果你不专心听课,她就会盯着你看好一会儿,直到你坐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为止。不过这时,她会给你递来一个鼓励的眼神。当你有了进步时,她就会含笑凝望着你,眼神特别温柔,那种感觉就像沐浴着妈妈爱的阳光,幸福极了。
林老师有一双纤细灵巧的手,她的那双手呀,真神奇,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而且画的画也特棒。你瞧,后面黑板上那可爱的“西瓜太郎”,就是她的杰作。讲课时,她那双手的魔力更神了。每当遇到一些难懂的问题,只要看到她那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张合、翻转,同学们一下全明白了。
林老师的手可勤快了,总也没有闲着的时候。我们做作业或看书时,她总是到我们中间来,用手扶正这个同学的坐姿,用手指理一理那个同学垂在眼角的发丝。
还有一些调皮又邋遢的男同学,红领巾在脖子上随便打个结,衣领也翻得乱七八糟,滑稽极了。林老师瞅瞅他们,眼里饱含着嗔怪又有些怜爱,她莞尔一笑,利索地帮他们系好红领巾,拉拉衣领,那些家伙总会羞红了脸。
老师的眼,老师的手,都是爱的使者,它们不仅把知识的甘露融进我们幼小的心灵,而且为我们拨正了人生的红帆船。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有教育方法文案:

一、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二、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 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四、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五、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
“晚上就会点蜡烛。”
“你喜欢点蜡烛吗?”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象小天使。”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是天使!”
六、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七、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
“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
“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八、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
九、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十、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希望在写《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