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三“福”临门作文作文 三福临门是指文案

2019-03-09 小升初作文 类别:叙事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三“福”临门作文作文 三福临门是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福”临门作文作文  三福临门是指文案

三“福”临门作文作文 三福临门是指文案:

大年初一,晨曦刚扯开天空的幕纱,我和爸爸动身去外公家做客。
到了外公家,外公早早地在大门口等我们了。一进门,外公就冲着爸爸说道:“骆树锦,猴年大吉大利,快来给我写几个福字。”
“好。福满人间,普天同庆,今年我们都有好福气啊!”爸爸高兴地说:“写几个?”
“三个”,外公笑了笑,“第一个么,要写得像脸盆那么大,我要把它贴在米桶上。”
“哈哈,民以食为天,有粮就是福哇。”爸爸一边倒墨,一边和外公聊着。随后,爸爸拿笔蘸饱了墨汁,奋笔疾书。他仿佛受了外公欢乐心情的感染,落笔可有劲了,真是“入木三分”。
爷爷看了看,对爸爸啧啧称赞,又说:“第二个福字贴在家里的井口上。”
“井上?”爸爸有点儿丈二摸不着头,“水又不是稀罕之物,干嘛要贴?”
“谁说水不稀罕?原来村里没有井,要去四五里外的地方挑水,我这把老骨头都快压散了!现在可好了,家里打了井,还装上了水泵。这水哗哗地抽上来,别提有多方便了。”
“那是,那是。”爸爸立马提笔书写。外公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一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灿烂的大菊花。
“好了,你说的第三个福字贴在哪呀?是不是大门外?”
“是啊,你猜对了,”外公一拍巴掌又说开话了:“我刚焊了一扇又厚又结实的大铁门,贴上个大红福字,你说那可艳着呢!”
“这几年,日子可越过越好了……”看来外公可说上劲了。
爸爸呢,大笔一挥,一个福字顿时展现在眼前。
“哈哈哈”,外公爽朗的笑声始终回荡在院子里。

三“福”临门作文作文 三福临门是指文案:

往年过春节时,我总发现,不少人家门上的“福”字都倒贴着。今年贴春联,我“当家作主”,把鲜红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贴在我家的门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贴春联,我当助手;奶妈边包饺子,边:兼任“我和爸爸的“顾问”。刚贴完门联,“顾问”就提醒我们:“别忘了,“福”字倒着贴!”我问:“好好的“福”字,为什么偏着倒着贴呢?”奶奶笑了:“小豪,你没听人家说”福倒(到)了”吗?图个吉利呗!”爸爸是个老好人,他边抹浆糊边说“浆糊话”:“倒着正着都是“福”,就听老人家的……”说着,他拿起“福”字,就要倒着往门上贴,“慢!”我学着港台电视剧中人物的动作、腔调,拦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问个明白。”爸爸住了手,“行。听谁的都是“福”。“怎么不贴啦?”“顾问”粘着两手面粉,遥控指挥,“贴,倒着贴!”我急了,嚷起来:“奶奶,您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节的,小孩子家,不要乱说!贴,给我倒着贴……”只会“糊”的爸爸向我做了个鬼脸:“倒贴就倒贴……”
“慢找!”我拦住爸爸,急中生智,给奶奶来个将计就计,“奶奶,您想想:“福”倒着贴,不就是“福到头”了吗?我没意见,反正“福到头”不怎么吉利。”“嗯?”奶奶一愣,连饺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语道:“福到头了,不就是没有”福“了吗?嗯……”“奶奶,”我乘机反守为攻,“这”福字朝上,全年顺当;福字不歪,财源进来。您说,是倒贴……”“让你当回家,作回主!”奶奶笑了,向我爸爸指挥手,“正贴,正贴……”
【拓展阅读】
一、春联是一门艺术
春联也叫对联、门联、楹联、对子、春贴、春榜、门对等。粤语里称作挥春、晖春,闽南语称作春仔。
每逢新春,中国的老百姓们,就会张贴春联,喜迎佳节。朝鲜、韩国、越南这些国家,因为深受华夏文明影响,也和我们一样过春节、贴春联。
红学大家周汝昌,对春联非常推崇,认为“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是的,春联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艺活动,呈现出最为深广的民间智慧。
春联有四种。最常见的春联,以对联形式出现,工整、对仗,这就是“门联”。还有一些单条的春联,上面写了一些吉祥话,被称作“春条”。
春联还包括正方菱形的“斗斤”,也叫“门叶”、“斗方”。还有一种春联,是专门贴在大门两扉的,叫做“门心”。
二、春联最早是桃符
战国时代开始,家家户户在大门的两边悬挂“桃梗”,或称“桃符”。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桃符是一寸宽、七八寸长的两块桃木,上面分别写着“神荼”和“郁垒”。有的桃符上,还画着“神荼”和“郁垒”的神像。
传说,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桃树下面,有主管万鬼的神荼和郁垒。他们法力无边,只要发现有鬼做坏事,就会把恶鬼捆起来喂老虎。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左神荼、右郁垒,可压邪驱鬼,这也就最早的“门神”了。
五代十国时,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木上题写联语。辛大才子写完后,颇有艺术造诣的孟昶,看了很不满意。孟昶自己拿来毛笔,亲自题写了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在孟昶的提倡下,骈体联语,替代了“神荼”、“郁垒”。桃符,除了避邪驱灾,还能祈福、祝愿。人们一度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随着敦煌遗书的深入研究,世界纪录协会宣布: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这幅春联,由唐朝刘丘子撰写,时间是开元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23年,比孟昶题联早240年。
宋代,春联一度写在桃木上,王安石在诗中记载,“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岁时杂记》记载,当时的人们,很喜欢把吉祥话刻在桃木板上。
后来,桃木板逐步被纸张替代,但还不是很盛行。南宋《梦梁录》记载,除夕要贴“迎春牌儿”,其实就是纸制的春贴了。

三“福”临门作文作文 三福临门是指文案:

往年过春节时,我总发现,不少人家门上的“福”字都倒贴着。今年贴春联,我“当家作主”,把鲜红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贴在我家的门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贴春联,我当助手;奶妈边包饺子,边:兼任“我和爸爸的“顾问”。刚贴完门联,“顾问”就提醒我们:“别忘了,“福”字倒着贴!”我问:“好好的“福”字,为什么偏着倒着贴呢?”奶奶笑了:“小豪,你没听人家说”福倒(到)了”吗?图个吉利呗!”爸爸是个老好人,他边抹浆糊边说“浆糊话”:“倒着正着都是“福”,就听老人家的……”说着,他拿起“福”字,就要倒着往门上贴,“慢!”我学着港台电视剧中人物的动作、腔调,拦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问个明白。”爸爸住了手,“行。听谁的都是“福”。“怎么不贴啦?”“顾问”粘着两手面粉,遥控指挥,“贴,倒着贴!”我急了,嚷起来:“奶奶,您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节的,小孩子家,不要乱说!贴,给我倒着贴……”只会“糊”的爸爸向我做了个鬼脸:“倒贴就倒贴……”
“慢找!”我拦住爸爸,急中生智,给奶奶来个将计就计,“奶奶,您想想:“福”倒着贴,不就是“福到头”了吗?我没意见,反正“福到头”不怎么吉利。”“嗯?”奶奶一愣,连饺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语道:“福到头了,不就是没有”福“了吗?嗯……”“奶奶,”我乘机反守为攻,“这”福字朝上,全年顺当;福字不歪,财源进来。您说,是倒贴……”“让你当回家,作回主!”奶奶笑了,向我爸爸指挥手,“正贴,正贴……”

三“福”临门作文作文 三福临门是指文案:

今天,我们全家人风尘朴朴,乘车来到桔都南丰曾外婆家,四世同堂,共同吃团圆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曾外婆高兴的说:“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我们大家都共同祝老人家长命百岁,万寿无疆。曾外婆也期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我们兄弟姊妹回答:“决不会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
敬爱的曾外婆,因为我们工作学习很忙,有时间我们会常回来看看您老人家,您放心吧!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三“福”临门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福”临门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三“福”临门作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