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汉字的演变作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五个阶段文案

2019-03-08 小升初作文 类别:记叙文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汉字的演变作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五个阶段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汉字的演变作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五个阶段文案

汉字的演变作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五个阶段文案:

汉字的起源
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
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还尚在百家争鸣中,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汉字的始祖
相传汉字是黄帝时期一个叫苍颉 jie 的人创造的。
在我国的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总是糊满了眼屎,但这两双迷迷蒙蒙的眼睛中总是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观察事物特别清楚。他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坐在一张凶猛野兽的皮上,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土笔,与坐在他对面的人交谈,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他的头形也不同于一般人,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奇形的头陀,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他经常骑着毛驴,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四处奔波,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那时没有纸,他就把收集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他收集的不少,装了好多袋,毛驴走到现在的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
仓颉带着这批资料,没有毛驴不能再行走了,就索性找了一间草棚住下来。仓颉不断观察天象,抬头仔细看月亮时圆时弯的变化,还观察山水风雨演变的现象,辨识鸟兽的各式各样的脚印,或野兽、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分清和区别各种纹理的异同,并开始创造文字。其实,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渐生的过程,绝非一时一人所能胜任。文字应当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发明、发展、完善下来的符号。数量也是从少到多积累起来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说:“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确认属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汉字有多少
汉字的数量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准确数字。我们只能从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数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曹魏时李登的《声类》共收字11520个。南梁顾野王的《玉篇》共收字22721个。唐朝时颜真卿的《韵海镜源》共收字26911个。宋朝时的丁度等所著的《集韵》共收字53525个。清朝张玉书等所著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读完小学阶段我们要累计识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会写。
汉字的演变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汉字的演变作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五个阶段文案:

今天听了国学名师王勇田教授讲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让我对汉字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汉字的演变规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它们是怎样演变的,请听我一一道来。如今最早的汉字是3800多年前商殷时代的甲骨文。其实5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汉字了,汉字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上古原始人类们在劳作过程中,人们想把发现的一切有趣事物事件记录下来,最初用一些简单的形象把它刻录下来,记录在石头上、陶瓷上。后来又发明了结绳记事,人们感觉用结绳太麻烦,就改用一些线条来记录,从线条形成的图案逐渐形象起来,就形成了象形文字。现在我们所写的汉字,就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通过演变它成为了一种抽象文字与艺术了。到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目前我们发现了3000-5000个甲骨文,只解读了1700个甲骨文。甲骨文之后是金文,金文不是刻在金子上的,而是刻在金属器皿上的。后来又出现了六朝文字、鸟虫篆、石鼓文等。在秦朝统一之前的字都叫大篆,但是到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王都统一文字用小篆,也叫秦小篆。但是篆书的文字太复杂了,所以人们就开始简化篆书,发明了隶书,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字形稍扁,古意较浓,隶书之后发明了楷书,字也开始变得比较方正了,作为标准的写法颁布于世,称之为楷模,就是我们现在要求写的最标准的字体。实际在楷书之前,已经有了草书,草书在东汉末期人们就已经发明了。在楷书之后才有了行书,一直流传到今天。汉字能作为全世界所广泛使用最伟大的一种文字,它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使用的汉字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时期的汉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的汉字文化,让汉字文化继续传承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汉字的演变作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五个阶段文案:

它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演变,它被世人称作“盖世无双的瑰宝”,它曾对日本、韩国等国文字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谁?它就是中华汉字。
据我所知,汉字经历了七个演变过程,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七个演变过程要花费我国古代人民多少的精力和智慧啊!
当然,人们不会把这样的瑰宝置之不理。于是,我国又涌现了许多大书法家用不同的字体写在白纸上供大家观赏。如:李因、王曦之、柳公权、欧阳洵等大书法家。
看着那一个个汉字就像看着夜空中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让我情不自禁地沉醉在汉字王国里。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人们用结绳记事和物语来交流,可是使用起来非常困难。这不,自从仓颉创造了文字,人类交流与思想的道路终于有了转折。大家可想而知,要是没有文字人类的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好了。
我坚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汉字越来越被世人所喜爱。

汉字的演变作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五个阶段文案:

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只有少数卜人史官使用,是最早的汉字。它主要是用刀刻写在龟甲兽骨上。
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又称籀文。形体特点与金文大体一致,具有笔画繁多的特点。
隶属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在秦代,隶书与小篆并行,是日常抄录公文的便捷字体。
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
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体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的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怎么样,我的汉字朋友的身世不简单吧?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汉字的演变》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字的演变》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汉字的演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