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数学小故事作文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文案

2019-03-08 小升初作文 类别:日记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小故事作文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小故事作文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文案

数学小故事作文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文案: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数学计算的基础是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离开这些数字,我们无法进行计算。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数字 “0”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恼怒,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
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数学故事
从前,在海边,有个聪明的孩子,叫西瓜娃,他很聪明。有个船霸叫周霸天,他很想霸占西瓜娃家的枣木船,于是,他与狗腿子来到西瓜娃家门口,狗腿子喊道:“西瓜娃,我家老爷听说你聪明,让你帮忙分分财产,分好了,赏你20两银子,分不好,你的船可就归老爷了。河边停着老爷的19条船,要分给三个少爷。大少爷,分一半儿;二少爷,分4分之1;小少爷,分5分之1。船不能劈,不能砍。怎么样?“西瓜娃眨了眨眼睛,说:”好吧,把我那条船也加上。加上我这条船,一共20条。大少爷,分一半,10条;二少爷,分4分之1,分5条;小少爷,分5分之1,4条。剩下一条是我自己的。“这下子,周霸天只好乖乖的拿出20两银子。
英语数词的来历
1. one,来源于拉丁语 unus (即“一”的意思) 。同出此源的有 unity (统一) , union (联合) , unanimous (一致的)等。
,来源于拉丁语duo(即“二”的意思)。当你第二次考虑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已经对这件事情产生了“怀疑”,英语叫doubt,
也出于 duo ;
3. Hundred(百) , 在古代斯堪的纳维亚语中写作 hundrath 是 hund (百)加上 garathjan (计数)的中间几个字母合成的。
4. Thousand(千) ,古英语中写作 thusend ,是从拉丁语的 tumere (膨胀)以及其它一些词中节选了一部分,再加上 hund (百)而合 成的。意思是说“千”是“膨胀了的百” 。
5. Million(百万) ,来自古意大利语的 milione , mile-是一个拉丁 语前缀,意思是“千” 。 Milione 是“千”的加强式、扩大式。这个词 经法语进入中古英语时写作 milioun ,后来演变为今天的 million 。
张永桂

数学小故事作文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文案:

阿基米得
阿基米得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的体积和浮力问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当时候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得鉴定,阿基米得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时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悟出体积的原理,他高兴的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呢!另外,阿基米得还有几何方面的数学成就哩!
阿基米得是第一位讲科学的工程师,在他的研究中,使用欧几理得的方法,先假设,再以严谨的逻辑推论得到结果,他不断地寻求一般性的原则而用于特殊的工程上.他的作品始终融合数学和物理,因此阿基米得成为物理学之父.
他应用杠杆原理于战争,保卫西拉斯鸠的事迹是家喻户晓的.而他也以同一原理导出部分球体的体积、回转体的体积(椭球、回转抛物面、回转双曲面),此外,他也讨论阿基米得螺线(例如:苍蝇由等速旋转的唱盘中心向外走去所留下的轨迹),圆,球体、圆柱的相关原理,其成就在古时无人能望其项背.阿基米得将欧几理得提出的趋近观念作了有效的运用,他提出圆内接多边形和相似圆外切多边形,当边数足够大时,两多边形的周长便一个由上,一个由下的趋近于圆周长.他先用六边形,以后逐次加倍边数,到了九十六边形,求π的估计值介于3.14163和3.14286之间.另外他算出球的表面积是其内接最大圆面积的四倍.而他最得意的杰作是导出圆柱内切球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倍.这定理就刻在他的墓碑上,也成为他名垂千古的一大注记.

数学小故事作文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文案:

角变大了吗?
小雨的爸爸是一位钟表维修师,为了能看清钟表内的细小的零件,工作时常常要戴一个放大镜。一天,小雨趁爸爸休息的时候,好奇的拿起放大镜戴上,这一戴,他发现桌面上的工具和零件都变大了;他又看看书,发现书上的字也变大了,最后他拿起刚才自己画的一个角,兴奋地说:“爸爸,这个角的边长放大了几倍,这个角也就放大了好几倍!”爸爸却不停地摇头,聪明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角的大小取决于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放大镜看角时,边的长度放大了,但两边开叉的大小并没有改变,所以,角的大小不变。
角的来历
小圆点是天空中最快乐的成员,可是有一天,它和太阳公公玩,一不小心,“啪”地从空中摔了下来,还把太阳公公的两根胡须扯下来了。
“这可怎么办呢?”小圆点对躺在地上的两条射线说。这时,圆规大叔来了。对小圆点说:“不要紧,我来把你和两条射线接起来,不过,连起来就不见得是一条直线了。”
“那是怎么回事呀?”小圆点问。“你看。”圆规大叔边说边拉起两条射线,把它们连在一起,结果呢?(看下图)
小圆点惊叫了一声,“这是什么呀?怎么还有一个拐角呢?”圆规大叔告诉它,“这是角,尖尖的地方也就是你所在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从角的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小圆点很高兴自己又有了一个新名字。

数学小故事作文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文案: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也可以说是人们弄错,误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数字的争吵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
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数学小故事》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数学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