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父与子作文 父与子漫画文案

2019-03-15 六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4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父与子作文 父与子漫画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父与子作文  父与子漫画文案

父与子作文 父与子漫画文案:

爸爸觉得天气不错,就想到了种树,说干就干,爸爸立刻把树种好了。这时,爸爸把铲子放了回去,准备休息一下。
突然,儿子跑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大汉,儿子大喊:“爸爸,快来救我,有个人要来欺负我了,爸爸连忙走了出来,想:“我倒要看看谁敢欺负我的儿子!”儿子马上躲进老爸的身后说:“就是他欺负我。”爸爸一瞅,这人这么壮,我看是赶不走他了,那个人突然凶狠地说:“快让开,不然连你一起打!”

间,爸爸想了想,脑筋急转弯地说:“想欺负我儿子,门都没有!”他说着。爸爸就把种树的铲子插到地上,然后用力的拔了起来,那个大汉一看,傻眼了,拔腿就跑了,爸爸又说:“如果我再看见你,你会就像这棵树一样连根拔起!”说完,那个大汉就灰溜溜的吓跑了。
儿子竖起大拇指夸:“爸爸,好样的!您的力气可真大啊!儿子用赞许的目光投向爸爸,不解地问爸爸。爸爸说:“这可是我种的树啊!”说完,父子二人哈哈大笑。

父与子作文 父与子漫画文案:

许多书让人开心大笑,舍不得放下。而我喜欢的《父与子》让我笑得有情感,有思考,我在开心大笑时感受到了温馨的父子情。<\/paralight>
《父与子》的作者是连环漫画大师埃·卜劳恩,在他创画时期,正是德国纳粹猖狂之时,他的各种各样反法西斯的漫画登上报刊、画展,因此遭到了法西斯疯狂地压迫。虽然如此,还是不能减少他对儿子的爱。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亲情和趣事一幅幅生灵活现地在卜劳恩画笔下油然而生。一次次误会,一次次巧合和幻想,甚至父亲打孩子的场景都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无比亲密的父子情足以感动全天下。<\/paralight>不幸的是,这个可爱又调皮的孩子失去了最爱他的父亲——1944年4月6日,卜劳恩因为咒骂和画画讽刺希特勒和戈培尔,被“人民法庭”逮捕,被判“反国家言论罪”并处以死刑。在开庭前这一天,卜劳恩在牢房中自杀,天衣无缝的父子情就这样被无情地撕碎了。
作者死了,但是《父与子》漫画册却广为流传,在书中,时而暴躁,时而温和的父亲和调皮、可爱的儿子生活在一起。父亲教子有方,却不时闹出笑话。儿子的调皮可爱更是一大笑料,两人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爱子的力量”一节,父亲为儿子打抱不平,在银行里把抢匪劫徒饱揍了一顿,因为他撞倒了玩耍的儿子。最后,父亲抓到了抢匪,银行平安了,真是一举两得,可乐可乐。父亲对儿子的爱被这几幅画表现得淋漓尽致。
父与子之间还发生了许多好笑的事情,荒岛求生中父与子一次次化险为夷,大宫殿的富翁生活……父子情,感天动地,也能让人捧腹大笑。<\/paralight>

父与子作文 父与子漫画文案:

今天,傅老师给我们看了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我看完了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你想听?行行行,我来给你讲讲吧。 从前,有个父亲,他有个5岁的儿子。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去野外散步。忽然,5岁的儿子喃喃地说:“爸爸,我要量个子,行吗?”父亲对5岁的儿子说:“好!”5岁的儿子连蹦带跳,他找到一棵小树,说:“我要在这儿量个子!”5岁的儿子急忙站到树下抬头挺胸。
父亲拿出尺,做了了一个淡淡的记号。可,父亲心里不踏实,生怕将来找不到记号,于是父亲拿出钉子,“叮叮当当”地敲了一阵,才放心地走了。 一月又一月过去了,夏天和秋天都悄悄溜走了。冬天来临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只有雪人陪伴寂寞的小树。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新绿。父亲带着儿子来到小树下。这时的小树已经长成为一棵生机勃勃地很大的树了。儿子站到小树下,头抬得高高,可就是找不到那当年和头齐平的那个记号。儿子说:“我怎么变矮了?”父亲说:“不是你变矮了,而是小树比你长得快。
”。

父与子作文 父与子漫画文案:

一对父子走在路上,儿子拿块面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父亲背着一块儿童画板,左手提着文具盒,右手撑着一把遮阳伞,在阳光下汗如雨下。这就是这幅令人啼笑皆非的漫画《父与子》。乍看之下,这幅漫画有点不符合逻辑:画画的不背画板,背画板的不画画。但是,这里面实际隐藏着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现在,我国大力推荐计划生育,因此,一般家庭便都是独生子女。逐渐,大多数小孩子就养成了\"体力活动家长做,好的东西自己包”的习惯。父母就好像成了子女的奴隶,为子女端茶倒水的。父母对此,认为小孩不应该“做粗活”,自己料理子女的生活是应该的;小孩则对父母的举动不屑一顾,认为大人“照顾小孩”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子女便越来越依赖父母,父母则越来越累。这幅漫画就是这种现象的一种浓缩,它是想告诉天下的父母与子女们: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要过分依赖父母。因此,不光是父母,孩子的所有长辈也一样,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改掉这些习惯,让这种现象在社会中消失。
父母们,不要再溺爱孩子了;孩子们,不要再劳累父母了。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父与子》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与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