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 糍粑背后的故事文案

2019-03-13 六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 糍粑背后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  糍粑背后的故事文案

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 糍粑背后的故事文案: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当春节来临,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新年将近,外公、二姨、妈妈和我一起制作了叶子糍粑。
外公已提前一天把材料准备好,我们就开始一起包糍粑了。按二姨的话,包糍粑就跟捏橡皮泥一样容易,先取一团糯米材料,将糯米团捏成碗形,将馅放进“糯米碗”中,将“碗口”封住,再揉成一个小圆饼就好了。
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捏出的“碗”太小了,壁太厚了。妈妈告诉我,可以一手托着“小碗”一手往里面按,这样就能捏出合格的“碗”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果真做出了一个薄厚适合的“碗”
虽然我第一步成功了,但第二步又卡壳了。上一步的碗偏薄,加上这一步放进去的馅料太多了,导致馅漏出来了。无奈之下,我只能把做坏掉的糍粑给妈妈“补救”
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第二个糍粑被我用心地“精雕细琢”了一番:皮捏得薄厚适宜,馅料也是减少了一些,再将“碗口”密封,揉成一个鹅蛋大小的圆形,最后调整一下它的形态,样子显得美观了不少。
现在的糍粑还光着茶绿色的身子,最后一步“收官之作”就是要给赤裸的糍粑穿上“艾叶衣服”只见妈妈将手指沾上些许菜油,涂抹在艾叶上,再将两片艾叶并在一起搓几下,把两片艾叶重合在一起,将光着身子的糍粑放在中间,上下左右各叠一下,中间用棕叶枯条固定一个结,一个完整的糍粑才算大功告成了。
将做好的糍粑放进蒸锅中,等待半小时,热腾腾的糍粑就出锅了。这时,我们每人拿一个炙手的糍粑,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吃着糍粑,一边聊着家常。火炉温暖的热气包裹着我们,糍粑甜甜的香气环绕在我们鼻尖。大伙儿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气氛好不温馨。
而令我感到最快乐的是我参与了“包糍粑”这个土家人特有的民俗活动,感受到了一家人一起制作美食的幸福。其实,不论你用什么法子来过年,只要和家人团团圆圆,就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中国年了吧!

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 糍粑背后的故事文案:

过年忙,糍粑香,你也许见过糍粑,你也许吃过糍粑,可是你知道它的制作工序吗?首先将上等糯米洗净后在水缸中泡一晚,将它泡发成软米,第二天再放入蒸笼之中用大火蒸,然后二人将米饭放入用大青石做成的粑槽中,两人用大木锤轮换锤打,两人边打边跳,边打边吆喝:“嗨哟!嗨哟……”大约二十分钟,米饭就成了一大坨软软糯糯的糍粑了。之后则将整坨糍粑放在裹满峰蜡的大桌子上。这时,你要发问了,为什么要在桌上满蜂蜡呢?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粑粑不沾桌子呀!好了,现在要进行捏形工作了,将大坨糍粑揉成一个个圆形,再用双手掌将大坨糍粑挤压成一个个圆饼形小糍粑,并用门板将它们压扁,整个制作工序就完成了。
糍粑飘香,糍粑味美。将做好的糍粑放进蒸笼中就可以食用了。糍粑出锅了,浓浓米香,爽滑口感,入口即化,嫩白的色泽,一口则令人留连忘返,二口则令人其乐无穷,三口则令人乐不思蜀,四口则令人醉生梦死,五口则令人飘飘欲仙……
糍粑好,糍粑香;过年忙,糍粑香

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 糍粑背后的故事文案:

说到土家人,我们必然会想到糍粑。糍粑是土家人过年时用以拜年或食用的必备食品,是土家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是土家食品中的精品。
有句俗语:“腊月二十八,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有个小小年猪也要杀”。
因此,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糍粑。
其实糍粑的做法也不能说容易,但却是融入了一年来的汗水。首先,将糯米用水反复淘洗干净,再泡好、蒸熟后,舀到碓窝里,由男人用粑粑棍轮番砸打,直至熟烂后,再捞到桌面上,由师傅揉匀,并分成均匀的圆坨,发给参加做粑粑的人,各自用双手揉捏蹭压、精心制作而成。
糍粑的做法不仅是从河南到湖南——难上难,糍粑的纹式花样还是很多。
有的在糍粑上印一条鱼,那是表示人们年年有余;有的再糍粑上点上四个点,那是表示人们四季发财;有的在糍粑上印五个五角星,那是表示人们热爱祖国……
糍粑不但样式繁多,而且形状也不拘一格。圆形代表家人团团圆圆,永不分离;方的则表示土家人方方正正,直直爽爽。
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一样的意义。
白色代表一个人的纯洁;红色代表土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青色和白色代表土家人清清白白……
在过去,糍粑更是土家人拜年不可或缺的礼物,俗话说,“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因为糍粑是团圆、圆满、元宝等的象征,表示对主人家的恭喜和朝贺,没有糍粑,再重的礼物似乎也不够分量,不成敬意。
土家糍粑与土家人过年是多么的密不可分。土家糍粑是土家人团结、文明、友谊、和谐的象征,但愿它与其他土家文化一样世代传承,长盛不衰,但愿土家糍粑给广大人民以美好的祝福,但愿人们借着改革的春风,将糍粑的香味带向五湖四海,更愿糍粑的香味在祖国的春风中越飘越乡……

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 糍粑背后的故事文案:

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句俗语:“腊月二十八,灶头肉烧腊,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把那鸡鸭杀。”每年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起来了。舂糍粑的撞击声,男女老少的欢笑声响成一片,热闹极了。最爱吃糍粑的要数我们这群孩子了。大家拿着印有各式各样花纹的大糍粑互相炫耀,比谁家的做得最大,谁家的做得最甜。用口咬住一小块,再用手轻轻解开,立即牵出长长的白丝,伙伴们围着那纤长的白丝欢呼雀跃。
小孩子们这样爱吃糍粑,大人们也十分爱吃,尤其是那些远离家乡的战士们,更是念念不忘家乡的糯米糍粑。在部队的三叔今年春节寄回一封信说:“小时候在家和伙伴们一起吃糍粑,现在在部队依旧挂念着家乡那甜丝丝的大糍粑,是糍粑把我和家乡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乡亲们特意做了一只又圆又大、印有小飞龙图样的大糍粑,装入塑料袋寄给三叔。这糍粑带着家乡人们深深的祝福飞向了部队。
每逢这天,爸爸就会抡起黑里透红的糍粑棒,上下飞舞,衣服脱了一件又一件,额上的汗珠亮晶晶的,口里吐着团团白气,双脚随着棒起棒落,轻快地踏看步子。妈妈蹲在石窝旁,和着节奏揉弄、翻卷着爸爸捶打的糍粑。爸爸的糍粑棒驱散了一年来的辛劳,妈妈则揉进了无穷无尽的乡情。左邻右舍的王阿婆、李大嫂也要过来帮着捏一阵糍粑,她们一面捏一面开心地说笑,好像是在收藏新年的秘密,又似要撩开新年的快乐。
捏糍粑还很有点讲究。糍粑的纹饰样式很多,有的在糍粑上点四个红点,老人说那是表示四季发财的意思;有的在糍粑上印着“鼎”字,那是表示晚辈希望自己的长辈长寿;有的在糍粑上印着几个五角星,那是家乡人表示永远跟党走的决心;还有花鸟走兽之类的各种纹样。糍粑的形状不拘一格,有圆的,又有方的。长辈们说,圆的表示亲人团圆永不分离,方的则是表示山里人的性格方方正正、直直爽爽。
颜色也不光是白色,还有红的、青的。长辈们说,红的表示山里人的日子红红火火,白的、青的表示为人要清清白白。新年伊始,山里人便让精心制作的糍粑随着主人的“恭喜”、“发财”声走乡串户。送去的是糍粑,回来的还是糍粑。他们好似在比较手艺的精巧,又好似在比较糯米的白净。但是,我认为这是山里人勤劳善良的展示,纯朴美好的祝福。夜里,家家户户的火炉旁围满了男女老少。
熊熊的火焰烤红了小孩的脸蛋,融化了老人的辛酸。糍粑烤香了,家人便吃起来:小孩一口酥糖,一口糍粑;老人们一口烧酒,一口糍粑;姑娘们一串笑语,一口糍粑。他们脱贫致富的心像火一样炽热,他们的情意像糍粑一样缠绵……。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糍粑里的幸福年》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糍粑里的幸福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