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庐山游记作文 文案

2019-03-13 六年级作文 类别:游记 6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庐山游记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庐山游记作文  文案

庐山游记作文 文案:

庐山游记六(7)班陈颖暑假刚开始,我和爸妈决定去风景宜人的庐山游玩。7月13日一大早,从南昌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庐山的山脚下,我已经感到阵阵的凉意。要上庐山,必须经过一段盘山公路。车子蜿蜒而上,葱翠的绿迎面扑来``````到了半山腰,我们下车了。
我们先去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坐了7分钟缆车,导游说:“想看到瀑布,得走一千四百级台阶下去大约要二十分钟。”我们走到一半,就听见瀑布的流水声了。赶紧下吧。终于到了潭边。瀑布真美啊!只见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好像一条白练悬挂在山川之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不禁吟起了李白的诗句。只见瀑布下的水潭清澈见底。我捧了一点水往脸上抹,脸上顿时很凉爽,累意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要上去了,谁都知道下山容易上山难。我走到一半的时候就坚持不住了,爸爸说:“爬山可以锻炼人的耐心和毅力。”我听了便继续爬,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上来了。
接着,我们游了含鄱口,这儿周围全是云雾,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这些云雾如烟,如雾,如云,而且变化多姿。
庐山的天气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翻滚,真是摸不透啊!最后我们去了庐山第一美景-----石门涧,石门涧里面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老鹰嘴,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列宁头像,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完了庐山的景区,我们也该回去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庐山。

庐山游记作文 文案:

在清风伴着暖阳的八月,我有幸来到人间仙境,去领略传说中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
多姿庐山
自古以来,便不乏有关庐山的溢美之词,而我今天才有幸领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乘车沿蜿蜒的山路而上,那庐山,薄雾蒙蒙,若隐若现。如一位未出阁的处子,羞见外人,在脸上掩起一面轻纱,却愈显娇柔妩媚。风吹雾动处,若婀娜行步,如轻歌曼舞。我们靠在座椅上,欲伸手撩其面纱而又止,走入非非,更让人想入非非……
这山路,早已转的我们昏昏沉沉,我看不止“山路十八弯”了吧,“山路三百九十六道弯”到也不为过了。在这“三百九十六道弯”之后,我们终于到了山顶。此时,头顶渐现初阳,暖暖的阳光撒播遍每个角落,而之前“庐美人”的薄纱渐渐被拉下,随阳光蒸融,留下与蓝天白云搭配得珠联璧合的一抹彩虹,装饰新的庐山。
顺势远眺,果然景色怡人,名不虚传。观山之树,便如健壮的青年,有结实的肌肉和宽广的肩膀;观山之亭,她便如“庐美人”,亭亭玉立,羞涩含笑;观山之水,又如素衣隐士,飘逸洒脱——好一个“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天上人间之景啊!
醉没婺源
在庐山逗留几日,便启程前往“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
才入婺源,便见那蓝天青山倒映在碧水之中,小桥流水人家与粉墙青砖黛瓦相融为一体。身处这江南水乡,真的别有一番情趣。走入古巷,心中更是升起一丝惬意。巷子深处,一缕缕茶香伴着香樟木的特有气味扑鼻而来,我熏香而走,便见一茶楼。走入这古色古香之地,坐在藤蔓椅上,手捧一杯香茗,静静欣赏窗外和尚漂流的竹筏,即便有再多的烦恼忧愁,在这婺源古镇也都随美景消释了……
告别茶楼,行不几步,潺潺清脆的流水声便吸引了我们,循声而至,顿时欣喜不已。一股清澈见底的溪水清流潺潺而流,在阳光照射下,竟如一溪的水晶,流光溢彩。在大家的怂恿下,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脱下鞋袜,跟着大家跳入溪水。哦!一股沁心的凉意冲击着脚心,实在舒爽得很。忽感脚背痒痒的,先是惊了一跳,低头看时却着实令人兴奋:我的脚边竟围了一圈好奇的小鱼!我忍不住伸手去碰,它们便似受了惊吓,兀得散开了。我正想去追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突然听得扑通一声,抬头一看,原来有几个不小心的同学滑到了水里,与小鱼们亲密接触去了。他们自己也不恼,哈哈笑着,向岸上的人们泼水,几个人躲避不及,竟也失足落水,接着便在水里泼水打闹,乐作一团。欢声笑语充斥了整条小溪,整个古镇,每个人的心房……
再见,我的梦
光阴流转,我还没有待够,行期却尽,转眼间便要跟这美丽的古城说再见了。
我极不情愿地收拾行囊,恋恋不舍地踏上返程的车,透过车窗两侧的美景渐行渐远,几日积攒的疲惫,此时再也抑制不住了,垂下双眼,昏昏睡去……
一觉惊醒,早已走出去了许远许远。蓦然回首,繁忙的这几天竟变得如梦一般,在脑海里余音袅袅。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粉墙、青砖、黛瓦……这确是我这几日所见,亦是梦中所见。我怕时日一长,会遗忘掉我珍惜的每一个细节,所以托此拙文,以记此行。
指导老师·续真真

庐山游记作文 文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只能在宋代文豪苏东坡的诗句中体会到庐山风景,所幸的是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亲眼目睹了美丽的庐山。去过之后才觉得庐山果然名不虚传,不单单是苏东坡笔下写成的千姿万态,庐山还是个避暑胜地,云雾之都,政治之都,曾有很多名人都在那儿度假呢。
进入庐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老峰。听导游说,五老峰从侧面看,就像躺着的毛主席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和下巴都看得一清二楚,可真奇特啊!我们继续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住过的别墅——美庐。“美庐”二字有什么含义呢?导游介绍:“有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就是指美丽的庐山。
第二种是指宋美龄的别墅在庐山。”接着,导游带着我们参观了美庐的卧室,浴室,客厅和书房,可豪华了!下午,我们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全是一些悬崖峭壁,非常险峻,从上往下看,就是万丈悬崖。往远处看,一块石头上立着一棵挺拔的松树,那松树如一位傲然挺立的男子汉。就像毛主席的诗里描述的一样:“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二天,秋高气爽,我们又来到了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鄱阳湖好大啊!远看,湖水好像和蓝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无边无际。立在湖中的是一座高大的山---鞋山。为什么叫鞋山呢?原来是因为山的外形很像一只大鞋子,它踩在鄱阳湖上守护着鄱阳湖。鞋山上有一座塔,共有十三层。从最高层往下看,鄱阳湖好像是一条白色的纱布围绕着鞋山一样。
真是美啊!庐山的五老峰、汉阳峰、锦绣谷、黄龙潭、彩虹瀑布……景色都各有特色,美不胜收。我终于明白苏轼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庐山游记作文 文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暑假,我们全家去了江西庐山,一睹“三叠泉”的风采。
到了庐山脚下,放眼眺望,巍峨的高山连绵起伏,山顶云雾缭绕,仙气十足。我们踏上了爬庐山的旅程,一共三千多个台阶,五座桥梁横跨谷底。台阶很短,右边是石壁,左边就是悬崖了。我一级一级地走着,刚开始还劲头十足,可不一会儿便有一些体力不支,弟弟妹妹更是时不时要人抱。舅舅也累了,便给他们租了个轿子,看着弟弟妹妹舒服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是痒痒的,央求妈妈也让我坐一会,妈妈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
我按捺住心中的兴奋,小心而又激动地坐上轿子,轿夫赤裸着上身,黝黑的皮肤上汗如雨下,每天抬着游客跑上跑下,该有多辛苦呀!他们一前一后抬起轿子,我的脚逐渐离开地面,轿子晃晃悠悠地移动起来,一股浓浓的怯意向我袭来,我紧紧抓住把手,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一不留神就掉了下去,手心里也冒出了冷汗。一旁边的妹妹却是一边吃零食一边喝饮料,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轿夫到了人多的地方就喊“让一让,让一让”,这时所有人都看着我,使我顿时有种“皇帝游街”的感觉。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山脚,三叠泉瀑布如同一条宽幅白练,一泻千里,正应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撞击在岩石上,飞珠四溅,淙淙的流水淌过长满青苔的岩石,我们坐在岩石上,任凭泉水扑向我们火热的脸庞,打湿我们的衣衫,别提多惬意了!
啊,假期生活绚丽多彩,就如同庐山瀑布一样淌不完,流不尽。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庐山游记》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庐山游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庐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