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中秋赏月作文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文案

2019-03-13 六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秋赏月作文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秋赏月作文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文案

中秋赏月作文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文案:

当桂花的清香弥漫整个宁谧的夜空的时候,当淡淡的月光轻轻地洒在我肩上的时候,我坐在摇椅上,默默凝望着夜空中那一轮中秋圆月。 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天空,空中有一层层微云,如烟似雾。月亮的影子在微云上若隐若现,既有神秘感,又有一种迷离的幻觉,还有一股淡淡的童话气息在里面弥漫。 桂花树那纤细的枝条伸展到了窗前,枝条在朦胧的黑夜里,呈现出一番独特的韵味。小花上像镀了一层金,闪闪发光,这金灿灿的花仿佛是从月亮上悠悠地飘落下来的。大圆盘中,有隐隐约约的一棵树,我仿佛看到树上挂满了月饼,厚厚的,有新鲜的面,还有新鲜的馅,清香味扑鼻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瞧,嫦娥正在玉树下翩翩起舞,时而甩动着长袖,时而迈开轻盈的步伐,婀娜的舞姿,妩媚的笑容,飘逸的长发,似二月的春风,似依依的杨柳。给寂静的夜和平淡的月光,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我愿随月去云雾中散步。问问花的暗香,听听小鸟明早的打算,还要去品尝一下,天中的月饼是否跟凡间的月饼的味道相同?依靠着玉树,看嫦娥舞蹈,抚摸玉兔柔顺的毛,或在云头高歌长啸! 在寂静处悄悄的凝望。我不禁想起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将思乡的浓浓深情,融入了淡雅中,抒发的感情从平淡中也能表现出来。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出了特有的别具一格的月色的美,这美中包含了作者的哀愁,包含了旧时代的黑暗,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写月,月给人的温暖,月的清幽。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少思念,多少惆怅,多少牵挂! 淡淡的月光,在温柔、恬静中,淡淡地笑了,在这个中秋的夜里如花般绽放了!

中秋赏月作文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文案: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当天晚上的月亮又圆又亮。这时候啊,家家户户的人都会沏上一壶好茶,在桌子上摆满好吃的东西,然后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仰望天空那如玉盘般的明月。
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也开始赏月和吃月饼了。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了食物的桌子边,开始观看美丽的月色。这个中秋的夜晚,月亮显得特别圆,特别亮就像是一颗夜明珠,又好像是一个白玉盘,实在是太美了!银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使这一切都变得美好又和谐……
我们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各式各样的圆圆的月饼,让人看到就想咬下去。爸爸告诉我:月饼,又叫团圆饼。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家家户户的人,都团聚在一起,品尝月饼,所以就有了团圆饼之称。寄托人们对安居乐业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着皎洁的月光,吃着圆圆的月饼。我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赏月,品尝月饼,欢度中秋呢?我顿时陷入一片遐想……

中秋赏月作文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文案:

农历八月十五是团圆的节日,在幽静的夜里,全家人坐在一起赏月,绝对是件极其雅致的事情。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它终于在一圈光环的拥簇下姗姗来迟。它像极了光洁的玉盘,在这深蓝天空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圣洁,那簇拥的群星似一颗颗的钻石,镶嵌在这光滑的绸缎上,散发出着耀眼的光芒。这一切都那么宁静,而又那么的美好。柔和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洒落树的枝杈上,为树平添了一种银中带绿的美,而那从树叶之间透下的银光,像极了那斑斑点点的碎银;洒落在花儿上,花儿更显得娇美。这一切的一切就像那渲染的水墨图一样美妙。
月亮渐渐升高了,它穿越那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露出了它的笑脸。忽然间,飘来一丝薄云,缠绕它的四周,像极了那在空中翩翩起舞的仙女。皎洁的月光也将昏暗的夜空照得又明又亮,一切都那么的静谧。这时,月亮像一个调皮的小姑娘似的钻进了轻薄的云层中,只露出了半个脑袋,不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的只剩下了个影子,躲躲闪闪,跟我们捉起了迷藏。不一会,窥探了一下,没发现有什么动静,才一扭身,跃现在夜空中,我看的入了迷。在那明亮的月宫中,我仿佛看到了嫦娥抱着玉兔站在夜空俯瞰人间,羡慕这那一家家的团圆。这一个月夜,如梦般的迷离,如诗般的意味深长,如画般的美妙,如童话般的可爱,我沉浸在这境界里,被月亮深深陶醉了。
仰望天上的月亮,我又想起台湾的同胞们,他们是否也在欣赏这静美的月?我不禁对月亮许愿:“团团圆圆的月亮,请你带去我对台湾同胞的深深祝福吧!”我望着月亮,它笑了笑,点点头,答应了我的请求。
那夜我欣赏着月亮,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直到很晚很晚……
密州路学校六年级:王晓倩

中秋赏月作文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文案: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赏月》作文,希望在写《中秋赏月》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中秋赏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