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读《肖邦》作文 读肖邦有感文案

2019-03-09 六年级作文 类别:想象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读《肖邦》作文 读肖邦有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肖邦》作文  读肖邦有感文案

读《肖邦》作文 读肖邦有感文案:

在众多音乐家中,我最崇拜的要数肖邦了,他是杰出的音乐家也是著名的钢琴家。
自从读了《肖邦》一书后,我才真正的融入了他的生活,以及创作的激情中。
肖邦生长在波兰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热衷于音乐,每当院子里响起叮叮当当的木鱼声,他就会认真聆听。他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超人的创作灵感,但无论谁想干好一件事,它的背后就只能有无限的付出和艰辛。正如书中所说:“亲爱的孩子,打动你的,也许不是他的灵性和才情,而是他的苦难与不幸。”
肖邦,像所有的伟大人物一样,遇到困难、挫折,从不气馁,失败了,重新来;跌到了,爬起来。他那种勇往直前、坚强不屈的意志深深的震撼了我稚嫩的心灵。
尽管有人骂他弹出的曲子是“娘娘腔”,但这些,并没有使他对热爱的音乐有动摇之心,我之所以爱戴他、崇拜他,之就是因为他的精神永源地鼓舞着后人。
直到他临死前,他的好朋友把一杯盛有波兰泥土的瓶子端到他的床前,他闻了闻,用虚弱的、颤抖的声音说:“我死了,但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回到我热爱的祖国——波兰。”肖邦仅活了39岁,但他的音乐却得到了不朽。

读《肖邦》作文 读肖邦有感文案:

肖邦
1830年11月初,肖邦的朋友们为他出国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会。老师埃斯内尔送给了他一个最珍贵的礼物——一只盛满祖国波兰的泥土的银杯。肖邦就带着这只银杯离开华沙到维也纳去了。
肖邦到维也纳刚一个星期就传来华沙起义的消息。华沙起义者们英勇地将统治者们赶出了波兰,成立起自己的政府。听到了这个消息,肖邦又惊又喜,离开祖国前,他虽然感到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但是,他没想到形势发展地如此迅猛,他想立刻感回祖国参加战斗,可是朋友们寄来一封信加以劝阻,劝他在祖国用艺术为祖国服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还是听从了朋友们的意见,暂时先在维也纳留下来。然而,爱国主义的情感使肖邦焦灼不安,他给老师埃斯内尔的信中写道:“我从得到11月29日的消息那天起,一直到现在,除了担忧和挂念以外,没有别的感觉......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还在摇篮里,而作为一个波兰人——我已经度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了......”
肖邦带的钱已经快花光了,为了生存他还得举行演奏会。当他穿上燕尾服坐在钢琴前演奏时,眼前浮现的却是战斗中的祖国,挺胸行进的朋友们。肖邦痛苦极了,他回到寓室后奋力敲击钢琴,使它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来发泄他的痛苦以及对革命前途的深刻担忧。在这种情感驱使下,他写下了《b小调谐谑曲》。
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就自己的一腔热血化为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在我心中,爱国就是这样,不一定要在战场上血战,但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报效祖国。

读《肖邦》作文 读肖邦有感文案:

我对语文书里的每篇课文都印象深刻,可我对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情有独钟。
课文讲的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为了自己的国家在外长年奔波,最后不幸去世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其中,有十分之九的土地落到了可恨的沙皇俄国手里。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20岁的肖邦告别了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可在不远的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和同学前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老师埃斯内尔为肖邦谱写的乐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还送给了肖邦一个意义重大的礼物——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对肖邦叮嘱道:“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这个银杯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接过礼物,回首望了望华沙城,坐上马车,急驰而去。
肖邦在外国,时时刻刻都在思念自己的祖国,可当他听说波兰军队被沙俄军队打败后,悲愤欲绝,写下了着名的《革命练习曲》。
此后,肖邦不停地工作,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又复发了。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的手,用最后的力气说道:“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就这样,一代伟大的天才便与世长辞了。
看完这篇故事,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肖邦弥留之际说的那句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句遗言是那么感人肺腑,这好像是肖邦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的极致表现。至死不忘祖国,这就是伟大的肖邦!
从这则故事中,我也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就像曹植所说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就应当为国捐躯,应该把死当作像回家一样。只有有了这种爱国的思想,我们活在人世上才有意义,在社会上才能立足,才会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

读《肖邦》作文 读肖邦有感文案:

1830年11月的一天,我,肖邦,因为我的祖国波兰,被落入那可恶的沙皇俄国的手里。
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巴黎。在华沙城郊,我的马车突然被我的老师——埃斯内尔和我的同学们拦住,原来是他们来为我送行。同学们唱着老师特地为我谱写的送别曲,老师紧紧的握着我的手后捧过一个装着祖国泥土银杯交给我。我望了望身后的华沙城,之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在车上,我又想起了华沙城,我想:我是一个喝着华沙的水,吃着华沙的食物长大的土生土长的华沙人,是波兰这片土地给予我的生命,养育了我,给了我才华。
如今却要离开,都是那可恶的俄国,让我背井离乡。在国外,我绝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祖国的人民正在饱受这外国列强的蹂躏,我一定要多写一些歌曲,激励我的祖国人民,奋勇的抗击外国侵略者,把他们赶出我的国家,让我的人民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到了国外以后,我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作曲,号召身在外国的侨胞加入到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队伍中。为重建家园而奋斗!
我到了国外后,一定要向外国人介绍我国的苦难,让他们帮助我们抗击外国侵略者。同时我要创作一些催人奋起的曲子,献给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让他们起来抗击侵略别的国家的列强。老师,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是波兰人,我都要为波兰争光。
带着这些目标,我离开了波兰。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读《肖邦》》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肖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