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陈超英读后感作文 文案

2019-03-09 六年级作文 类别:读后感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陈超英读后感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陈超英读后感作文  文案

陈超英读后感作文 文案:

陈超英身兼数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主组织人事、协管人力资源。不同的职务,不同的主角,在每一个主角中都演绎得完美无缺,因而被公司称为“润滑油”,被职工称为“主心骨”,大家亲昵地称她“大姐书记”,是创优争先活动中的楷模。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只要有了精神,就会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陈超英就是一个典范,她对工作的认真能够用“极度”一个词来形容。她把工作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家,把职工作为自己的亲人,工作起来全身心投入,全然不顾自己是患有严重脊椎病和低血糖的女性!丘吉尔曾说过:不是你爱哪行干哪行,而是就应干哪行爱哪行。陈超英就是干一行爱一行,最大限度地开掘自己的潜能,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了,但有才华而又忠诚的人却不多。只有忠诚与潜力共有的人才是真正的企业精英。陈超英就是企业真正的精英,她具有可贵的忠诚品质。在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内债清欠、理顺劳动关系等矛盾,作为工会副主席的她始终坚守岗位,忍辱负重开展工作。当时,她有机会回北京工作,但她毅然放下,她说:“我的生命已经与这个企业紧密相连,虽然它此刻困难,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
忠诚的具体表现就是尽忠职守。她说:有些事,不用领导交待,要用主动负责的职业精神和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解决好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给领导和企业交满意的结果。
忠诚是一种智慧,忠诚更是一种品德。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就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陈超英有两个亲妹妹失业十多年,几个侄儿大学毕业到外地打工,却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给任何亲人在单位里安派工作。她恪守职责,铁面无私,这与近年来“裙带关系”、“官二代”构成鲜明的的比较。
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企业管理更是如此,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也要在现场。在企业脱离现场就没有发言权。陈超英就经常深入企业的现场,她殉职后,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她每年平均有200天深入施工一线,大家都戏称她为工作上的“超人”、事业上的“超女”。这与官僚主义蔓延的当今社会,有构成了反差。
“宰相取于州郡,猛将起于卒伍。”像海豚一样,要想“浮上来”,先要“沉下去”。潜下去越深,跳的也就越高。陈超英热爱工作,忠诚企业,经常深入项目生产一线,她用无私的奉献演绎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陈超英是为企业、为职工的利益而死的,她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她是一位杰出的党员,她是一位优秀的书记,她是一位卓越的人民公仆,她是一位创先争优的楷模,她的事迹将会激励起一代人的奋进,让人们在奉献中体会生命的好处,更能让人们在奉献中体会生命的精彩。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陈超英读后感作文 文案:

陈超英同志是中央企业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一名用生命书写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是一名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企业纪委书记的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通知作出重要批示,称赞“她既是国企干部的好榜样,又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好榜样”。
《陈超英:大姐书记》一书透过事迹报告、学习座谈、媒体报道、超英故事、回忆超英、超英文章等版块让我们从各方面了解陈超英书记生前的点点滴滴。大姐书记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生命历程筑就了“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关爱群众”的超英精神,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的深刻内涵,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大力宣传学习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增强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和拒腐防变潜力,增强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意识、职责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群众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
大姐书记用她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们,她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嫉恶如仇的浩然正气、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都是值得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共产党员就就应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陈超英同志为榜样提升自己。陈超英同志的理想、信仰、党性,是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诠释的不懈追求、忠诚执着;陈超英同志的人生价值,是在对企业的不离不弃中,为职工群众服务而又无怨无悔的快乐。在陈超英的精神世界里,职工的期盼、信任、高兴、赞誉,就是她拥有的财富。这笔财富,让陈超英那样充实,那样笃定。这种精神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显得尤其可贵。
我们学习陈超英同志,就是要对照先进找差距,转变作风抓落实,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乐于奉献、淡泊名利,从严要求、严格自律,持续先进性和纯洁性,激浊扬清,促进全社会风清气正、政治清明,用自己一颗热忱的心温暖周围的人。
陈超英同志是一座丰碑,她将永远在我们心中威严屹立,我们不仅仅仅是要敬仰,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将超英精神发扬光大,发扬“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关爱群众”的超英精神。将这些精神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注入到我们的血液里,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陈超英读后感作文 文案:

————读《郑成功收复台湾》有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土层出不穷,中华美徳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最近我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这本书令我感慨激昂,心潮澎湃。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人那就数台湾的“救世主”———郑成功。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地。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少年时代的郑成功,曾亲眼目睹荷兰侵略者在家乡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和残害乡亲。所以他从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憎恨。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便移师金门,厦门一带,决心进军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
1661年3月,郑成功率领2万5千将士,分成几百艘战船展开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一天,有4个高山族同胞端着一盆金银草土来是试探郑成功到底是不是诚心诚意想把台湾“救回”的。可是,郑成功却丝毫没有贪污老百姓们的钱财,而是通通把这些钱财,给退回了,并说了一句:“我郑成功率领大军来到台湾,是为了收复台湾,赶走荷兰人的,不是为了金钱与银子的!”郑成功的这一句话传遍了整个台湾岛。许许多多的台湾人民积极参加收复台湾的大战中来。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奋战被占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好景不长,郑成功这位大英雄,在台湾解放的半年后,他中年早逝了。但他收复宝岛台湾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曾撰写一副对联,赞颂郑成功的历史功绩:开辟荆楱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回台湾,并赶走荷兰人呢?想必,是谁都会情不自禁的问起这个问题。如果仅仅靠郑成功带来的2万多军兵会有可能会对付得了荷兰的那一帮强盗吗?没错!正是台湾同胞和中国同胞两岸同胞联手,团结起来才赶走荷兰人收回台湾的。
我还记得有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户农夫家里,有3个儿子,但是他们老是互相打架,内讧,农夫就想到了让他们折树枝只知道团结的力量。3个儿子从外面捡回来了好几根树枝,农夫把树枝捆成一团,分别让3个儿子轮流去折,但都没有成功,农夫又把树枝一根根的让3个儿子折,3个儿子毫不费力的把树枝折断。农夫语重心长的对3个儿子说:“你们3个兄弟一旦团结起来问题就会一一攻破,一旦不团结一致,凭借你们个人力量,问题就会不可战胜!正如‘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团’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许许多多个人汇集成集体,才能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最终赢得胜利。不论我们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们都要互帮互助在别人有难时,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所能去帮助他人。例如拔河比赛,如果没有团队的力量和精神,哪来的胜利呢?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在许多困难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而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许多奇迹。

陈超英读后感作文 文案:

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们认识了在生命最后,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的林俊德;收养183个孩子的高淑珍;有为了老百姓打工的副局长陈家顺;百善孝为先的陈斌强……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林俊德和陈斌强。 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与核试验工程领域专家。2012年5月4日,林院士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躺着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躺下就起不来了。”林院士在生死关头的时候,还不忘工作。直到他把所有数据整理完后,他才肯躺下休息,可是,这一躺,就再也没起来了。他临死前要求把自己葬在自己以前工作的地方。感动中国委员会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尊严的军人。是啊,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它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愿做手术,愿意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中华名族有一个传统的文化:百善孝为先,陈斌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陈斌强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陈斌强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她,上课时,他用绑带,把母亲和自己绑在一起,骑摩托车,带她去学校,凌晨一点,准时起来帮助母亲上厕所,早上七点,给母亲喂饭,再给学生上课,他的生活中只有上课和母亲的起居生活。小时候,母亲用这根绑带把他照顾大,现在,他用这个绑带照顾母亲。他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结语:《陈超英读后感》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陈超英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陈超英读后感》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