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文案

2019-03-14 五年级作文 类别:应用文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文案

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文案:

若想了解南京,应亲自感受它发展历史的韵味和古今文化的氛围,那么博物馆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看看。
南京博物院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展览古物的历史馆和仿古风情的民国馆了。
可能很多参观的人都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有一朵莲蓬放在门口?其实雕塑的作者是曾成钢。莲之韵,韵在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走进大门,我看见了摆放着各种古物的柜台,还有较大的化石模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只蝉立于玉叶上-称为金蝉玉叶的古物,据说是用新疆和田玉制成,我心想:如此小巧别致的东西一定是位艺术家的杰作。
民国馆是南京博物院的一大特色,是根据那个年代的样子来建造的。有民国时期的药铺、影院、饭店和邮局等,满满的民国气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穿着旗袍,拿着小包,优雅端庄的民国女性。邮局门口挂着手写着寄件日期和回件日期的牌子,仔细一算,差不多一个月后才能收到回信。曾有人这样说“书信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几千年都没有被淘汰,就是因为它有一种魔力,它好像一颗晶莹的琥珀,凝结了时光”,你到了这就会明白了。
参观完南京博物院后,我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一个城市的灵魂高度,若仅仅只读几本相关的书是体会不到的。

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文案:

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那里的文物让我们眼花缭乱。
走进南京博物院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两个仿古的古典式建筑,门楣的大匾上镶嵌着金字——“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
进入“物华天宝”大厅,共有上下两层,电子屏幕介绍有漆器、瓷器、陶器、云锦、青铜器……一共有12各不同的展区。
我们先参观了玉器陈列馆。这里展示的玉器可都是我国古代的杰出作品啊,象征着我国古代的繁荣昌盛和制造玉器的高超水平。每件玉器都巧夺天工。其中有一个很像闻名遐迩的和氏璧。它扁平圆形,中钻圆孔。壁正背两面遍饰美丽的花纹,花纹分内、外圈,外圈为变形龙凤纹,内圈是谷纹,排列密布齐整,真是美轮美奂。还有一件银缕玉衣也引起大家的关注,它是有无数个许许多多的如同麻将似的玉牌做的“战袍”,而连接真玉牌的线是一根根银光闪闪的银丝,真是精品啊!同学门密密麻麻的围在展台边,鼻子都贴在玻璃上了,久久不肯离去。
一进云锦陈列厅,就被精美的云锦惊呆了。威严富贵的龙袍最抢眼。龙袍宽大而又大气,中间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仿佛金龙在保护龙袍。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参观完南京博物院,我们被祖先的聪明才智、高超技艺、勤劳勇敢所震撼,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为而骄傲。

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文案:

若想了解南京,若只是查一查书籍,并不会对此产生深刻印象,要想读懂一座城,就从走进博物馆开始。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看看。
南京博物院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展览古物的历史馆和仿古风情的民国馆了。
可能很多参观的人都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有一朵莲蓬放在门口?其实雕塑的作者是曾成钢。莲花纤嫩,莲子坚韧,穿透重重淤泥,凸显生命的高贵。走进大门,我看见了摆放着各种古物的柜台,还有较大的化石模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只蝉立于玉叶上-称为金蝉玉叶的古物,据说是用新疆和田玉制成,我心想:这要多少个日日夜夜才能打造出如此精美绝伦之物啊。
民国馆是南京博物院的一大特色,是根据那个年代的样子来建造的。有民国时期的药铺、影院、饭店和邮局等,满满的民国气息,我仿佛也变成了一个拿着照相机,带着笔记本,到现场考察的民国记者。邮局门口挂着手写着寄件日期和回件日期的牌子,仔细一算,差不多一个月后才能收到回信。正所谓“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你到了这就会明白了。
参观完南京博物院后,我深切地了解到南京的独特之处及魅力所在,而这些从几张照片中是了解不到的。

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文案:

南京博物院座落于紫金山南麓,占地13万余平方米,院内有各类藏品42万件,光是国家级文物和一级文物就有二千件以上,院藏中外专业图书近30万册,有3万多件都是名列全国的珍品。它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
走进博物院,一个雄伟壮观的大殿一下子映入眼帘,这便是院中的展馆了。它采用了仿辽代的建筑风格,位于博物院内那宽大深远的草坪尽头的三层白色石台上,九开间的仿辽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缓,斗拱粗壮,以紫金山为“背景”,远看像一幅秀丽的大画。
进入馆厅内,给人的第一感觉即是规模宏大,但它却将如此大量,精美的文物分的井井有条,清晰地分为了六个馆: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和民国馆,而在这六个馆内又依照年代特色分成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展区。真是一个特点鲜明、格局清晰的场馆。
走进历史馆,“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令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去仔细端详。从远古时代至青铜器时代,我了解了人类文明逐渐进化的过程。在春秋时期时,人们大多都以制造青铜器为主。公元前221-220年间,秦汉时代期间,秦朝多是青铜器,而汉代则慢慢演变出了陶制品,外观上比青铜更加光滑,色泽上也更为柔和。当到了公元229-589年时,六朝时代逐渐加大了陶制品制造量,还演变出了形态匀称,曲线柔美的青瓷器。青瓷器与其它器具相比,形体更加优美,质感更加细腻、柔滑,与青铜器相比,少了几分粗犷,更增添了几分优雅。青瓷瓶表面颜色泛青,色泽光亮也不扎眼,在柔和光线下显得更为优美。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数材质华丽,昂贵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了。它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殓服,外形与人体形状相同。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用银线、铜线缕结,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透过玻璃细细端详,无数块大小相近的玉块铺满全身,玉块与玉块之间相连结的是用黄金打造的金线,是高贵权力的象征。光滑的玉衣在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折射出神秘的光泽。
离历史馆不远的是数字馆。刚步入那里时,我们仿佛一下子从古代穿越回来了。数字馆内有许多现代设施,以动画、3D影像等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让人感知历史,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
参观了这么多,我发现博物院不仅是规模宏大,更是种类繁多、巧夺天工啊!
如果说历史馆和数字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域,那么民国馆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渡线。
踏进民国馆,里面的设计、装饰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却也不失现代的风韵。走进一家小商铺,一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我们的爸爸妈妈来说,却是一个又一个美好童年回忆。这里更有许多经典小吃,例如花生酥、蒸发糕、芝麻糖等等,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
南京博物院,虽然有着浓重的历史气息,但也不乏现代化气息的渲染,两者结合十分巧妙,却又不显突兀,是一个古今文化的荟萃之地。


结语:《参观南京博物院(2)》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参观南京博物院(2)》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参观南京博物院(2)》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