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作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广告文案

2019-03-10 五年级作文 类别:记叙文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勤俭节约中国风尚作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广告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作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广告文案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作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广告文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没错,就是唐代诗人李绅的著作:《悯农》。他告诉了人们节约粮食,让人们知道了“勤俭节约,中国风尚。”这句话。可这首体现出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的诗,却被我们现代人遗忘。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上12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却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却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有这么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有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以前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的粮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多么令人吃惊啊!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的紧迫性,可在我们生活中,浪费现象却屡见不鲜,人们都忘记了:“勤俭节约,中国风尚。”这句话。
一则广告上说,两位男士在餐厅里吃饭,饭菜很多,一位男士说:“点这么多吃不完。”“没事,反正公司报销。”还有一位爸爸带一位孩子去吃饭,可餐桌上的饭孩子都不喜欢,爸爸就说:“服务员,点菜!都依孩子的。”毛泽东的女儿上学时,只窝窝头是只把里面的枣掏了,其余的都扔掉,要知道,当时还有好多人饿着肚子。毛泽东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她,从此,她也不敢再浪费食物了。
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节约粮食的重要,就要节约每一粒粮食,为国分忧,不忘“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做一个节约粮食的小学生!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作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广告文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古人云:“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街头”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在生活中,贫困要节俭,富裕更要勤俭节约。我的奶奶便是一位非常节俭的人。
就拿奶奶的吃、行来说吧!奶奶和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跟我们都不一样。瞧我,吃饭狼吞虎咽,撒得满桌都是;夹菜时,菜掉到桌上,看都不看一眼。奶奶吃饭就不一样了,她先是慢慢地夹起菜,然后再轻轻地抖一抖,把菜汤甩在菜盘里,才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自己碗里,生怕掉一片菜叶。如果吃完菜后,盘子里还有菜汤,奶奶就端起盘子,往碗里一倒,嘴里说:“别看是菜汤,也不能扔,好东西全都在菜汤里呢!”说完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直到碗里的饭一粒不剩。有时,她看见谁的碗中还有剩饭,就端起碗将那些剩饭也一起处理光。
奶奶送我去上学的那辆车子,最能体现出奶奶的节俭了。其实,那辆车子已经有好多年头了,每当送我的时候,它总是呼啦啦地唱着“悦耳的歌”,大老远就能听到。不仅如此,这辆车子还老是掉链子。上一次奶奶送我上学时,正骑着呢,链子掉了,安了好半天也没安上,没办法,奶奶只能让让我自己走着去上学喽!这辆旧车子还有个最大的缺点:它没有铃。每当奶奶送我去上学时,你就能听到奶奶的喊声:“让一下,让一下。”有时她喊得口干舌燥,可有些人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往前走。爸爸几次说让奶奶换辆车子时,她都生气地说:“还可以用,为什么要再换一辆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节约,幸福之花才可以永放光华;只有节约,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让我们从现在起,每人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使这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站稳脚跟。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作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广告文案:

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宽容豁达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节约已成奶奶持家的好传统,成了我家最美的风尚。
一个周六的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吃饭。因为饭前我已经喝了一袋牛奶,所以我不是很饿,可我吃饭时还是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当我把饭吃到一半的时候,便吃饱了。于是,我把剩下的饭丢在一边,自顾儿玩了。奶奶看见了,便把我剩下的米饭倒在她自己的碗里,默默地把饭吃完。其实,奶奶已经吃饱了,为什么还要吃呢?我很纳闷。奶奶吃完后,把我喊到面前说:“大孙子,以后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再盛,明白了吗?”我却满不在乎地跟奶奶说:“奶奶,不就是小半碗米饭嘛,有那么重要吗?”奶奶却语重心长地说:“孙子,你不理解我们这一代人是怎么过来的。在我10岁的时候,遇到的是大荒年,全国各地都有人被冻死、饿死,家家户户都缺衣少粮,人们一到春天,几乎无粮可吃。大家为了活命,就到田野里挖野菜,连房前屋后的槐树、榆树叶都被采摘吃光了。奶奶看到你在浪费白花花的大米饭,我能不心疼吗?”我看见奶奶眼中好像还闪着泪花。奶奶小的时候,人口多,家里穷,往往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好容易煮顿米粥,稀得能照见人影。“粮食来之不易,吃了不疼作践疼。”在奶奶一次次的教育下,以后每次吃饭,我都能做到吃多少盛多少。饭如果盛多了,我也会提前说一声,把饭装进锅里。如果有米粒掉在桌上面,我会把米粒捡起来吃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奶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家餐桌也发生了变化,上面的菜盘也由六个降到了四个。以前,妈妈做的菜丰富极了,有鱼有肉,有荤有素,但是每顿菜都吃不完,而奶奶却把那些剩下的菜都集中起来,留着下顿吃。奶奶常说:“吃了不心疼,倒了却心疼。”到了第二天,桌上的剩菜都还是爷爷奶奶在吃,而那些新鲜菜却让给我们三口先吃。妈妈看到奶奶这样子,自己觉得很惭愧,便下决心以后菜做的少一些,精一些,更要营养一点。从那以后,我们家的饭桌上不仅盘子数量变少了,而且份量也变少了,我们每天都把桌上的饭菜吃光,做到“光盘行动”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正能量影响下,我的节约观也在慢慢形成。在家,每次吃饭,保证吃光吃尽,确保光盘。刷牙洗脸水,尽量做到最小化,决不浪费水源。外出用餐,做到点菜,吃多少,点多少,决不留剩。平时,我不吃零食,也不挑食,能省则省,决不乱花一分一厘。
节约的事虽然很小,但是成了习惯,收益却很大。中国十四亿人,如果大家都节约一粒米,一天就可以节约40吨米。我们现在没有像奶奶那样有忍饥挨饿的记忆,但优良的节约家风应该代代传承。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作文 勤俭节约中国风尚广告文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过“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才是圣贤所为,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与节约同行。勤俭节约用潮流名词来解释就是“低碳”生活。只要人人都勤俭节约,都过“低碳”生活,这将是多么大的进步啊!
在我们这个年代,不愁吃不愁穿,父母细心的照顾我们,所以我们从小就没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还有的,父母故着吃穿,用着他干事还一肚子埋怨,还不时问父母要钱花,这些都是不节约的表现。
在我们家,自从我姥姥与邻居的奶奶成了好朋友之后,就在整天探讨怎样勤俭节约的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考虑到。首先是从水电开始,那天邻居的奶奶又来“检查”了,一到我们家里,不是先说来的目的,而是先说:“大白天的开着灯干嘛?我给你关了!”说着就把灯关了,之后我们都笑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姥姥也变得非常节约了。在我们家洗漱、洗菜、洗碗、洗衣服、冲拖把的水,全部都是二次使用的,之后就用它冲厕所。在饮食上也是注意的很,以清淡为主,吃多了大油大肉对身体也不好。在整个楼上的供用电,我姥姥也是很节约的,地下室或者走廊上的灯,我姥姥总是帮那些粗心的人把灯关上。如果有人家里的太阳能漏水了,我姥姥和邻居的奶奶一起想尽一切办法,通知到物主家里去。我问过姥姥:“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节约呢?”姥姥回答说:“我们并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付不起,只是为了勤俭节约。”这句话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了,也因为这句话我也开始渐渐的养成了这些好习惯。妈妈也在姥姥的影响下开始过低碳生活了,尽量少开车,多骑自行车。
勤俭节约从每个人做起,如果一个人再怎么节约,也只是无稽之谈,因此需要中华民族13亿人一起努力,一起勤俭节约,都过低碳生活的话。
勤于邦,俭于家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