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2019-03-09 五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数学的应用更是无所不在。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去超市大采购。于是就用到了数学知识。来到超市,妈妈说:“我们带了300元钱,那么购物时就要算好所有物品的价格,不能超出我们的计划。你负责计算,好吗?”我想,这简单啊!加法计算嘛!于是我爽快的答应:“OK,小KS!\"
妈妈把需要的生活用品一一放进购物车,我看着每件物品的价格,在脑海中快速的进行加法运算。这时我看到妈妈买了5支牙膏,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买这么多啊?妈妈说:“因为牙膏特价,比以前便宜多了,所以多买点。”这时我改用乘法计算,一支6.5元,5支就是32.5元。
后来,我又看到妈妈在一个货架前站了很久,我问妈妈:“妈妈,你看什么呢?”妈妈说:“我看这个衣物消毒液,很奇怪,一般来说,大瓶装的比较划算,小瓶装的贵,怎么这个消毒液反而大瓶的贵呢?你来算算!”
我好奇的上前去看了一下,大瓶装的3千克,48元;小瓶装的1.5千克,18.5元。我发现小瓶装的重量正好是大瓶的一半,那么小瓶装应该是48÷2=24元,24-18.5=5.5这样一比,反而贵了,而且大瓶装和小瓶装的是同样的品牌、同样的性能的物品。于是我们拿了两个小瓶的。
妈妈说:“幸亏我们算了一下,要不然就花冤枉钱了。看来,以后不能以为大瓶装就一定便宜,还是要计算的。”
我们继续购物,妈妈不时的问我,满300了吗?我大约算了一下,才200左右,于是,妈妈让我买了一些我爱吃的零食薯片和一箱牛奶。快要300了,我喊停,然后结账。
算好帐,一共292元,我又在附近拿了一盒“好多鱼”,呵呵!
今天和妈妈购物,我还真动了不少脑筋啊!加法、乘法、还有除法、减法呢!看来,生活中数学真是无所不在啊!我们要学好数学,将来还有更多的更难的数学题要我们解决呢!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建高楼要画几何图,发射火箭要经过无数的计算。
我们一般加减乘除都是由0~9十个数字构成的十进制的算是组成的,而电脑里却用了二进制。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直到我做了这道题目:小明有511块糖,分别放在9个盒子里。你只要告诉他糖的块数,(不多于511),他就可将几个盒子里的糖全部拿出,凑成你要的块数,这几个盒子里各有多少块糖?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样也想不出来。我只好一个一个排,排了5个后,我发现是一个很有规律的数列:1.2.4.8.16.都是这个数乘2得到下一个数的。我照着排下去:1.2.4.8.16.32.64.128.256,刚好为511,原来电脑里面有二进制是因为可以算出所有数呀!
我有看到了一种问题-----“牛吃草”。一牧场上的青草匀速的生长,可供27头牛吃6天,工23头牛吃9天,18头牛吃了6天后增加了12头牛,还要几天吃完?牛吃草有原有量和增长量,一部分牛吃原来就有的草,一部分牛吃长出来的草,吃增长量的牛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的吃,而吃原有量的牛吃完了就没有了,所以应先求原有量和增长量,27×=162(份),(将牛一天吃的草视为一份),239=207(份),207-162)÷(9-6)=15(份),增长量为15份,162-6×15=72(份),原有量为72份,18头牛吃6天,共吃72-(18-15)×6=54(份)草,54÷(3+12)=3.6(天),答:还要3.6天吃完。
书上也是可以获得知识的。书的页码也有学问。如:甲.乙两册书用了8642个数码,且甲册比乙册多20页,甲书有多少页?首先要知道1~页要1×9=9(个)数码,10~9需要2×90=180(个)数码,100~999需要2700个数码,(2700+180+9)×28642个,所以甲乙书都印到了四位数。20页有20×4=80(个)数码,甲书有(86742+80)÷2=4361(个)数码,4361-(9+180+270)=1472(个)数码,1472÷4=368(页),999+368=1367(页),答:甲书有1367页。
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的世界的世界中有无数的奥妙,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几天,我们在学比例时,数学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取四个数都能组成比例?”同学们的看法有不同,有的认为不一定,有的认为不能。
现在,我就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我随意取四个数,如6、8、23、54,我尝试了多次,发现无论怎样做,其中两个数的乘积都不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所以这组数不能组成比例;再如3、4、6、8,我们发现3×8=4×6,所以只要把3和8作为外项,4和6作为内项(当然相反也行),就能组成3:4=6:8的比例。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偶然,那我再举两个例子:2、4、5、20这几个数也不能组成比例;相反6、7、12、14,就能组成6:7=12:14。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去探索哦!
通过这次研究,我知道了任意取四个数不一定能组成比例,还发现了去四个数组成比例的好方法:先任意取两个数,组成比,再将这个比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组成一个比,那么这两个比一定能组成比例。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小论文
“你碰到问题就不会自己想一想再问吗?!”妈妈火冒三丈。哎呀,谁叫我这个头脑不是数学头脑呢?做难一点的题目就开始问这问那,唉,还是自己想想吧!
我呆呆地望着这道数学题:同学们去植树,如果每人栽8棵,则少7棵树;如果每人栽7棵,则多出8棵树,问有多少个学生?他们一共要植树多少棵?讨厌,又是盈亏问题,这奥赛快乐训练就不能出些别的题吗?但是气归气,到头来不还是要做吗?这道题有两种方案,每人栽8棵和每人栽7棵,这样每人少栽1棵,原来的少7棵就变成多8棵两种分配总差额是:7+8=15(棵),诶,这样接下来的步骤不就和前面的例题一样了吗?先根据方案找出个体差,再根据结果找出总差,然后求出总差中包含个体差的个数,最后根据数学公式:总差额÷个体差=个数来求出结果。这道题也可以运用这个公式啊。得到:
学生:(7+8)÷(8-7)=15(个)
树:8×15-7=113(棵)或者15×7+8=113(棵)
答案不就出来了吗?有15个学生,一共要植树113棵。
这认真想,还就有了思路和兴趣了,我便“唰唰唰”地往下做:鼓号队同学排队,如果每行站8人,则多24人;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4人,问一共站多少行?有多少个学生?同样的思路,求出两种分配的总差额为24-4=20(人),再运用公式得到:
行数:(24-4)÷(9-8)=20(行)
学生:20×8+24=184或者20×9+4=184(人)
我越做越高兴,自己能解出这么多难题,并得到一个重要的公式:总差额÷个体差=个数,以后可以更好的运用来解难题。
做着做着,我渐渐悟到:其实做难题并不难。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