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反思文案

2019-03-09 五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反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反思文案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反思文案:

1.课标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以“寻根问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
2.教材的特点
(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例:以我国远古的农业文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名人三个主题勾勒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在第二单元里,教科书从国土教育(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方面)与“沿着江河走下来”(黄河、长江)两个主题的学习,通过对祖国疆域纵向、横向的空间分布形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第三单元里,通过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过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材内容最显着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受,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这个单元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历史,不是我国古代史的讲授。但是在各主题中又都设有很简单的年表,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概念。并且,这个单元的最后展示出一个家庭历史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家史。这样通过具体的感受、初步的熏陶、简单的练习,不仅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开阔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例:第二单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不是标语口号式的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具体了解伟大祖国辽阔的国土、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大江大河,以地图学习作为中介,从祖国的空间分布方面产生比较具体的表象,这样学生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实实在在的,而决非空泛的了。
特别提示: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地图学习,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4)教材的使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教师留有充分的教学空间)
例:第二单元中对祖国行政区的学习,教科书以《中国政区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又以制作表格、朗读歌谣和开展拼图游戏等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不仅使教师的教学空间十分宽阔,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很活泼。
(5)教材引导教师自主引发教学思考(提倡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社会认识水平。)
二、本册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困难与解决
1.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有的是学生的直接生活,有的是他们间接可以触摸到的生活。由于间接生活与学生有距离,教学中的困难可以用如下方法解决:
(1)帮助学生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来感悟
(2)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2.运用形象思维拉动抽象思维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认知有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
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可以利用地图作为形象认知的中介,帮助学生接受抽象认知的内容。例如,《我们生息的国土》主题教学就要尽量利用地图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三、检测与评价
1.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必须明确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作出终结性评定,或对儿童进行比较或分等。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重视的是诊断与调节的功能、强化与教育的功能。
2.评价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综合性评价。
3.评价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除了采取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述、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方法,也可以采用测查、检测的方法获取反馈信息。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反思文案: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鄂教版《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和长辈之间”第四课:《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题目标:
1、感受父母长辈给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感受亲情。
2、赞美家庭中的亲情,从亲情故事中感受爱。
3、学习照顾、体贴、理解父母长辈,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情感目标:
体验家庭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感悟家庭中的亲情。
行为目标:
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尽力为父母分忧,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感悟父母的亲情无价,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赞美父母、感谢父母,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设计思路:
主要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出现,亲子关系发生演变,与家庭长辈之间冲突矛盾多了起来。中华民族具有“感恩”的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集中反映了人们对感恩的赞扬。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拇一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修养,尤其是对于为自己的成长付出艰辛的养育之恩的父母、长辈,更是应该时时心存感激。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特别是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要学会感受他们的爱,感激最亲近的人,进而扩大到感激帮助过我们的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教师准备:
有关班上同学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的调查结果。(调查表在课前一天分装在信封里,让学生提前带回家让父母填写好,再装进信封里。第二天上学,学生把信封带来,放在书包里,以备上课用。事前不让学生知道信封里装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情感引入:燕燕的故事(课件显示)
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朋友,名字叫燕燕。请看大屏幕……
2、教师引导学生换观看燕燕的故事。
(故事梗概:燕燕早上起来,妈妈让她不要穿裙子,因为今天天气要变凉了,而且还有雨。燕燕不听妈妈的话,非要穿着裙子去上学。下午天气转凉了,燕燕冷的直打喷嚏,结果晚上发烧了,爸爸妈妈冒着风雨把燕燕送到医院,医生说燕燕患了重感冒,要住院打吊针。爸爸妈妈只好请了假,陪着燕燕在医院打吊针。燕燕看到爸爸妈妈疲倦的样子,难过的掉下了眼泪,她真后悔呀……)
3、引导思考:燕燕后悔什么?你能理解燕燕妈妈为什么要求燕燕穿衣服而不穿裙子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形?你能理解你的爸爸妈妈吗?
4、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爸爸妈妈的心吧。
【设计意图: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声有色的动画故事,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故事之中,并使学生有感而发,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育主题。】
二、情感探究
1、指导学生观看教科书22----23页上的情境,让学生结合教材情境演一演,说一说:如果孩子努力学做一件事,作为父母、长辈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如果晚上孩子迟迟不回家,父母、长辈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回来之后父母、长辈会说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能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证。
3、教师适时鼓励发言的同学。
【设计意图:在表演中,希望学生通过用父母对自己成长的鼓励和由于对自己的担心而发脾气的两个事例,让学生体会父母在夸赞与生气背后所蕴含的爱,感受拳拳父母心。】
4、教师质疑: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对父母、长辈的某些行为感到困惑与不理解?
5、学生说说自己的困惑与烦恼。
6、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你能说说父母、长辈为什么这样做吗?
7、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让父母、长辈了解自己心情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在一次次的质疑与引导中,让学生在列举出自己的烦恼与不解,然后让学生换角度思考父母为什么这样做?从而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
8、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都相互交流了自己的见解,我想了解同学们是否知道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你们自己想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先猜测你的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填在你们课本中的表上。
被采访人第一愿望第二愿望第三愿望苦恼爱好
9、学生进行猜测填表。
10、教师再次引导:那究竟你的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昨天发给你们的信封,看看你的爸爸妈妈在里面写了什么?(学生打开信封,发现里面的内容尽然和自己刚才填写的是同样的内容。)
11、教师引导:对比一下吧,看看你究竟理解爸爸妈妈有多少。(学生进行对比)
12、交流:看看谁对爸爸妈妈最了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猜测与家长调查结果的对比,进一步理解他们,从而达到与父母沟通的目的。】
13、教师小结:原来爸爸妈妈和我们一样,也有很多愿望,也有自己的爱好与烦恼。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使爸爸妈妈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呢?
14、引导学生围绕教材第22----23页上也设计的两个情境,说一说这样会给父母增添什么麻烦。
15、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一找,还有哪些事情容易给爸爸妈妈添麻烦,怎样尽量少给他们添麻烦?
16、课堂总结: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理解爸爸妈妈的一片良苦用心了吗?让我们不再为爸爸妈妈增添烦恼而努力吧!
【设计意图:本段教材设置了两个学生常见的让父母操心或给父母增添麻烦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和交流怎样少给父母增添麻烦,升华情感教育。】
三、情感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交流,并把交流的过程以及你的感受,真实的写下来。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反思文案:

1、父母的难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
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体谅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6、预祝同学们的调查活动取得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汇报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维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
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
记录下来。
4、讨论:父母的那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欣赏佳作《妈妈的手》,思索交流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的原因是什么。
6、老师进行总结提升。
四、课后活动
双休日时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小小辩论会: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
1、小组讨论:
(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
(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2、全班讨论。
(1)全班分成甲、乙方两个大组。推选一位小主持人。
(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方。
(3)宣布规则。先思考3分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不能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
3、师小结: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恼。
二、送父母一片阳光
1、阳光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为父母送上一片阳光?
2、有一个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后是这样做的。讲一个小故事。
3、你还知道哪些孩子理解父母的关爱并为父母分忧的事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
4、你的周围或你自己有过这些事情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5、老师可适时点拨。如果父母的身体不太好,我们要以提醒他们别忘记吃药;父母心情不好,我们要以给他们说说开心的事儿;如果父母是为孩子的学习情况烦恼,我们应该学会自律,尽自己的能力搞好学习等。(鼓励学生发言,说的范围可以广泛一些,从自己身边的小事说起,联系自己的做法谈谈。)
6、师小结:有时父母的很多难事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少让父母操心说是在为他们解决困难。我们不但要理解他们的难处,而且要主动为父母分担忧愁,不让他操心,为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也许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也许只是一杯热茶,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可能在为父母分担忧愁。我们更要爱自己的父母,回报父母无私的爱,为他们送上一片阳光。
三、行动计划
1、想一想,你觉得你的父母现在有哪些你能帮着解决的难处并写下来。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2、加家后和父母好好交流一下,哪些难处是父母瑞在确实需要解决而你又能帮忙的,制定一张行动计划表,督促自己按照表中的内容去实践,过一段时间后,再举行一个班级交流会。
2、家里的烦人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烦恼,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生活烦恼,并学会一些面对解决家庭烦恼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张幸福的全家照片,老师也准备一张。
教学过程:
一、回忆幸福往事,说说自己的烦恼。
1、学生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说说自己家庭幸福愉快的生活往事。
2、老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照,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烦恼。
3、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家中的烦恼。
二、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
1、请学生阅读书中的两个案例。
2、你能发现知心姐姐是怎么帮助他们解决烦恼的吗?
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身体力行等。
4、小组活动: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
(1)小组内自由选择角色,然后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2)双方把交谈的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
(3)小组交流,评选不组“最佳知心姐姐”,并要归纳出他成功的理由。
(4)全班交流,评选班级“最佳知心心姐姐”。
三、永远不变的爱
1、自由阅读教材中《永远的亲情》。
2、学生谈谈体会。
3、现在再让我们想想家中的烦恼大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中的烦恼和外面的烦恼有什么不同?
4、你发现解决家中烦恼的好办法了吗?
5、教师小结归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现代家庭中父母离异的现象越来越多了,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一直对这个问题有着担心和困惑,自己的父母离婚了该怎么办?我的父母现在很好,以后会离婚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父母
1、你的父母爱你吗?说说你从哪些细小的事中看到了这一点?
2、自由阅读教材中离异的父母写给孩子的信,说说从信中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父母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理解父母的选择,更要明白: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不管家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要尽快适应这样的生活。)
3、教师可以补充教学资源提示中的一些材料,让孩子们认识到:父母离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正确面对,就能把影响降低到最小。
三、让我们都来为家庭献一份爱
1、生活像一条河,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旋涡。让我们试着一起走出旋涡,为家庭幸福出一份力吧!
2、全班交流你有哪些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好方法。
4、小结: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你的一点帮助,一句提醒,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他们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有可能在你的一点一滴的关怀中烟消云散!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爸爸妈妈正在等待着你的关怀!现在,就用你的一片爱心,来抚慰爸爸妈妈心灵的痛楚,用你稚嫩的双肩,为他们撑起一片晴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家庭录像,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并引导他们将这种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转化为实在道德行为——为家庭幸福尽力。
教学准备:
发告家长书,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家庭联欢会的设计方案。有条件的家庭用摄像拍摄下幸福动人的画面,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带到学校来展示交流。
(教师预先参预先与一位家长商量好,指导拍下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
二、感受幸福
1、说说录像中的自己或是他人当时的幸福状态。
2、说说自己的家庭联欢会。
三、体会责任
1、回忆联欢会后,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是否比以前更和谐美满。
2、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家庭公约》
1、小组内讨论主题与主要内容。
2、合作拟定一份《家庭公约》。
3、全班交流。
3、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之间有一条沟吗
1、同学们,让我们来听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为何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
2、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
3、听了故事和信的内容,你们想说什么呢?
4、你和和爸爸妈妈还有哪些冲突和矛盾吗?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明白造成这个人间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理解与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学会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我们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
1、你们有自己的心事吗?都有哪些心事呢?把它写在小纸条上。
2、教师可以把纸条收上来,读一读孩子的心事。
(教学这一环节时,为了充分尊重学生,采用不署名写纸条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事,并将学生的心事进行归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问题。)
3、当你有了心事之后,会向谁倾诉呢?为什么?
4、有的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爸爸妈妈,有的同学却什么也不愿意对爸爸妈妈说,这是为什么呢?(把学生双方的意见分别写在黑板上)
5、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些事情作为未成年人必须自动控制父母,有些事情告诉父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提高他们对与父母交流这件事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激发
1、出示一个图案设计:图案由涂实的红、绿、蓝三个圆组成,红色的在上,绿色、蓝色的在下,三个圆交叉在一起。
2、同学们,你知道此图案是谁设计的?表示什么意思呢?
3、此图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设计的《家长报》的报头,让我们听听他的设计意图吧!
(红圆代表我,绿圆代表我妈妈,蓝圆代表我爸爸。红圆与绿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我爱我妈;红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爸爱我,我爱我爸;绿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爸,我爸爱我妈!)
4、听了小男孩的设计说明,你有什么想法吗?
5、总结:是啊,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长大了,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可你们和父母之间永远有割舍不了的新情,也永远都有沟通的必要和理由。
第二课时
一、沟通无极限,我们是朋友
导语:同学们,相互依托,相互合作,相互沟通,这应该是现代“三口人”之家,也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应该具备的实际关系。而如今,很多“三人世界”的家庭并不太平,并不和睦,有的竟然发生对抗,甚至发生“战争”,为此,大人伤心痛苦,孩子与觉得活得很累,怎么办?怎样反把对抗变为对话?怎样实现沟通?
二、共商锦囊妙计
方法一:鸿雁传书
1、五(2)班徐萱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她与爸爸妈妈沟通的经验:给爸爸妈妈写信。读读看。
2、你觉得这样的沟通方式好吗?为什么?
3、书信自古以来就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了方法,你们觉得在哪些情况下适合用这样的方式和父母进行沟通。
方法二:情感面对面
1、有什么心事时,也可以和爸爸妈妈面对面地交流。
2、在哪些情况下你与父母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交流的效果好吗?
3、懂得倾诉,学会倾听,这可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一个奥秘哟!
方法三:换位体验
1、小组合作演一演书上的生活情景。
2、说一说表演中你的体会。
3、在生活中,由于所处位置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不同,乐曾经站在爸爸妈妈的位置上来思考一些问题吗?(可以请学生联系自己当临时家长的经历谈感受)
4、教师小结。
三、沟通无极限
1、你和爸爸妈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好办法、好经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好吗?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父母交流沟通的几种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爸爸妈妈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人,他们用自己无私、博大的爱,默默地关心着我们,期盼着我们的成长与进步,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挽扶着我们走上漫漫的人生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用实际行动去理解父母,让父母放心,就是一种最好的回报。
四、课后活动
小组合作策划“家长学校”活动
4、我是独生子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于我国及全球人口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准备:
1、父母关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家庭合影,自己的家庭合影。
2、有关人口增长的报告、数据或者相关文章。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家庭不一样
1、师:今天咱们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好吗?
2、师:你从他们的介绍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代人家庭结构的差异)
二、为什么我们的家庭不一样
1、师:我们的上一代或者再上一代的家庭中除了父母以外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而到了咱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2、“国家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就是计划生育,它可是咱们国家的国防大学策之一。为什么要制定的基本国策呢?
3、教师作讨论前的指导。
(组内交流资料,围绕主题进行筛选,组内汇总,级员谈感受,填写调查报告)
(1)发放调查表。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3)写出小组调查报告。
(4)班级交流。
四、画画我们的地球
1、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创作。你能不能将你的感受画一画呢?主题是“地球上人真多”。
3、师生交流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人类发展、地球环境带来的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关于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录像
1、今天老师带来段录像,大家想看吗?
(多媒方映,内容有关地球灾难等)
2、你们有什么感受?
二、交流、讨论
1、教师知道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资料,你们想和大家交流吗?
2、分小组交流。
3、得出结论。(写在黑板上)
(洪水、旱灾、水土流失、饥荒、疾病、人口爆炸、资源匮乏……)
4、如果这些问题与人口问题有关,就把它们连接起来。
5、通过连线你们发现了什么?
(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人口爆炸引起的)
三、我国的现状
1、人口的剧烈增长在全球引起了这么的问题,那我们国有的现状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现有人口约13亿,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一组数据。(出示教材中的表格)
2、你们有什么想法?
3、我们常说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其实这指的是我国拥有有资源总量,但由于人口过多,按人均资源量来说,其实是“穷国”,而且这个“穷国”的人口现正在以每分钟出生8人的速度激增着。庞大的人口给我们国家衣食信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你们感受到没有?
4、学生、教师补充有关资源方面的材料。
5、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计算、比较,充分感受人口膨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
6、现在你理解国家制定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的目的了吗?
7、课后同学们可以走进社区居委会或派出所,去做个小小调查,调查了解一下5年来的人口出生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利用周五班队活动时间或双休日时间。
教学教程:
1、同学们根据自己居住的地方就近组成小队。
2、组内进行合理分工。
3、进一步明确小组调查的目的、内容。
4、事先联系好调查单位。
5、调查时注意礼貌。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对自己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出示一则新闻报道《被宠坏的一代》。
2、展示孩子生活中的几组镜头:放学时校门前挤满了接孩子的父母、肯德基餐厅里大吃大嚼的“小皇帝”、垃圾桶里成袋的牛奶等。
3、你们还听到过这样有关独生子女的议论吗?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呢?
二、小小讨论会
1、归纳出人们对独生子女的主要担忧和批评:
(1)独生子女往往独享一切,很自私?
(2)独生子女吃不了苦?
(3)独生子女缺少独立性?
(4)独生子女一定不合群?
(5)独生子女缺少责任感?
……
2、你对哪个问题感受最深,就认真思考一下,分析一下这些议论产生的原因。
3、根据问题分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尽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来说明原因。
5、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引导。
6、各小组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把对策写在大纸上。
7、各小组把大纸贴在教室里,学生可以自由浏览,把自己的想法补充在大纸的空处。
8、教师总结归纳。
三、行动宣言
1、独生子女会越来越多,我们将成为祖国的未来,只要我们正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努力去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一定会成为最有希望的一代。
2、我们来拟定一份《独生子女宣言》吧。
(1)确定宣言的题目、内容。
(2)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小组完成。
(3)学生完成宣言。
(4)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5、我来做市长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
2、了解公务员的工作职责,了解公共事物与自己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说说我们的社会离不开哪些行业?
2、学生自由做介绍
3、谁愿意向我们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
4、分小组交流,组长将同学们的介绍记录下来。
5、小结:我们的父母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他们同样都为社会作贡献,值得我们为他们骄傲。
二、了解公务员
1、在全班的家长中,有一部分是公务员,哪些人是公务员呢?请学生自由讨论。
2、全办展开交流活动,形成生生对话。
3、教师“小知识”,请大家读一读对公务员的介绍,并说说自己的介绍。
4、请家长是公务员的同学介绍自己平时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学生采访。
5、谈话:采访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让我们交流
6、请同学谈谈自己采访的心得。
二、学习我和公共事务
1、公务员都是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请学生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公共事务。
2、全班进行交流
3、结合生活实际,请学生谈谈这些公共事务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大不大。
4、各自读一读《纽约大停电之后……》的新闻报道。
5、相互讨论:如果公共事务处理不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6、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7、教师出示两种观点:一种是管好公共事务人人有责;另一种是公共事务有公务员在负责,我们参与是多余的。请在书上第33页填写自己的看法。
8、全班开展辩论活动:对于公共事务,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9、小结:通过辩论,我们知道了公共事务是大家的事,我们应该每个人都为公共事务尽自己的所能。
第二课时
一、开展交流活动
1、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自己可后所参与管理的一件力所能及的公共事务。
2、全班进行交流。
3、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了解市长
1、通过学习,我们对公务员有了一些了解。请同学判断市长是不是公务员?并说说理由。
2、请同学说说本市现任市长是谁?并请了解市长的同学做一些介绍。
3、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说说市长最近在忙什么?
4、情景表演、小组采访:请同学分别扮演记者和市长,并进行采访:作为一位市民,请对本市市长的工作进行评价。
5、全班同学对市长的工作今昔女工交流。
三、开展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的活动。
1、小组共同寻求与发现:本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那些问题?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相应做板书。
3、教师针对问题共同商议,提出合理化建议。
4、请同学动手写一封信,提出建议。
四、开展争当市长的活动。
1、要想当一名好市长,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愿意来担任依次“模拟市长”的同学活动。
2、每人准备一分施政演说,下节课全班举行投票活动。
五、开展“我来当市长”的竞选活动。
1、请竞选市长的同学上台,分别说说自己的施政纲领。
2、台下的同学就“市长”们的演说。开展现场提问,市长现场解答。
3、教师采访投票的同学:你认为作为市长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你为什么投这一票。
4、公布投票结果,产生一名市长。
5、请市长发表就职演说。
六、开展“市长组阁”的活动。
1、请参加副市长的竞选的同学发表施政演说,就某一具体的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举措。
2、请新当选的市长参考群众的意见,进行组阁,挑选自己的满意助手,并对台下的市民结实自己做出组阁的理由。
3、台下的市民向新组阁的市领导提合理化建议。
七、教师总结:
愿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培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6、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以及我们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2、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显示生活中,打官司似乎是大人的事,和同学们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听听法律专家是怎么说的?
二、听一听,议一议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 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反思文案:

一,学生情况简析。
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思维以直观形为主,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全年级共有26名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不很高,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品德的知识知道了解得比较少。因此对本校五年级年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1、知道一些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并赞美他们。
2、懂得在集体生活中,有事要与大家商量。学会遵守集体生活原则,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3、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关怀和父母、老师的教育和培养。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4、懂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要从小勤奋学习,热爱科学。懂得学习、做事要讲效率,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5、知道国家有法律,少年儿童是受法律保护的,小学生要学法守法。
6、懂得社会财富、幸福生活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7、乐意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
8、知道要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同学间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9、懂得为人要诚实正直,处事公正,能说真话。
10、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交给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去完成。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故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思想品德课还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认知,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要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四、教学进度:
第1周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7周     第二单元天涯若比邻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科技改变生活
14周
15周
16周
17周
18周
19周
第20周    复习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