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分享文案

2019-03-08 五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分享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分享文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分享文案: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
【教学目标】1.以标志为载体,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比较全面的观察,掌握常用的观察方法。2.能有意识地将思考与观察结合起来,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PPT;小组观察记录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找不同”游戏。
师: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找不同。观察两幅图,你能快速找到其中的几处不同之处吗?
学生观察后交流。
师点评:你们观察时注意到了细节的不同。
出示“树脸图”。
整体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再观察局部,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点评:看来每个人各有智慧的眼睛。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80%以上来自观察。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标志的世界学习观察吧。
二、观察米奇,有序观察,注意细节
1.出示米奇文具盒。
师问:观察一下,这是什么牌子的?你怎么知道的?
2.出示米奇头像。
师:这就是米奇产品的标志。米奇是一只老鼠的名字,为什么用它的头像做公司的标志呢?这和风靡世界的动画明星米奇有关,你们看,米奇来了。
出示米奇图片,指着米奇问:你觉得它怎样?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印象。(可爱、滑稽、夸张等)
点评:这是你观察后的整体印象。
4.师:有了整体印象,我们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想一想,以前你是如何观察事物的?例如,美术课上老师是如何让你观察的,作文课上,老师也告诉我们哪些观察的秘诀?
学生交流,小结。(老师都告诉我们观察要有顺序,才能做到全面观察,不遗漏。)
5.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面对米奇,我们该如何有顺序地观察呢?
指名说。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开始有顺序地观察,三分钟后,各小组来比一比,谁观察得最全面、最细致、最有顺序。填写好观察记录表一。
PPT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有顺序地观察米奇,记录下你们小组的发现,填写《观察记录表一》。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讨论时音量适中,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
6.学生汇报。
点评:刚才同学们通过有序地观察,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指着米奇的图比划出“圆”。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米奇最大的两个特点:圆、夸张。
这时候,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为什么用这么多的圆?)
学生回答。
点评:生活中,圆形让人觉得可爱,圆圆的脸蛋讨人喜欢,圆圆的苹果爱不释手,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用米奇头像做米奇产品的标志了吧?
7.小结观察方法:回顾一下刚才的观察过程,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整体观察,感知形象。
第二步:有序观察,注意细节。
第三步:发现特点,提出问题。
三、观察交通标志,比较异同
1.观察有意思吗?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出示9个交通标志。
2.请你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有三类。
3.出示分类图。
你们观察了哪些方面,从而进行这样的分类的?
点评:你们是观察了颜色、形状和里面的指示图的组合,然后进行了分类,真棒。观察力有提升哦。考考你们吧。
4.出示生活中的两个安全标志(禁止饮用和小心火灾),观察它们,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意思?
点评:这就是观察,它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留给我们的是智慧。
四、观察新闻联播视频
1.同学们,生活中的标志不都是静止的,还有一些是动态的,下面你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动态标志,你打算如何观察呢?
学生发言,师小结:一看内容是什么,二看变化过程。
2.放第一遍新闻联播。
师:看到了什么?(新闻联播的片头,其实就是一个动态标志)
师: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放的是新闻联播?
这就是片头里的主要元素。
师:除了主要元素,还有什么?
师:对了,这些元素就是我们要观察的内容。如何观察呢?就要用到前面我们所学的方法,第一步:整体观察,感知形象:第二步:有序观察,注意细节;第三步:发现特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回答:主要元素由四个汉字和下面的拼音组成。细节观察,发现字的颜色和字体。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同样的方法观察背景。
3.既然是动态的,只观察内容够不够,不够,还要观察什么?(变化过程)
具体说就是主题和背景的变化过程。
4.放第二遍,看主体的变化过程,做观察记录。
5.放第三遍,看背景的变化过程,做观察记录。
6.小组交流,汇报。
7回顾刚才的观察过程,有哪些步骤。
出示:第一步:看内容是什么。
第二步:看变化过程。
8.新闻联播自开播以年,经历了四个版本的发展,请观察四个版本的新闻联播片头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播放历年来新闻联播。
9.观察以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为什么地球没变?为什么字没变?为什么音乐没变?)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观察中,你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现了新闻联播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那些没变的元素。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小结。
整体感知,有序观察,抓住细节,发现特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观察的事物也会越来越复杂、多样,所以,同学们要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学习观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边观察、边思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反思】
我执教的《学会观察》这节能力训练课分成了三个板块,按照由单一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的顺序选择观察力训练的载体,每一个板块又侧重于不同观察策略的指导。
第一板块:依托经验,引导反思,获取观察策略。
开始的两个小游戏是两个观察类的趣味游戏,课堂教学从观察米奇开始。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观察力不是零起点,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对某一观察对象都能有一个整体印象。在这一板块中,我选择了米奇这一卡通形象作为观察对象,米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形象,它有着鲜明的特征,设计者在设计这一卡通形象时用到了很多的圆,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耳朵,圆圆的鼻子等,这就是米奇这一形象的本质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米奇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可爱,或者是滑稽等。然后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进一步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圆”这一元素在这一卡通形象上的运用,从而发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事实上,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生观察某一事物,有序观察才不会遗漏观察点,尽量避免观察的笼统、模糊和杂乱,使观察活动能获得更多信息。
第二板块:比较异同,抓住特征,提升观察能力。
第二板块观察的对象是一组交通标志。之所以选择这一组交通标志,我是这样思考的,在第一板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观察一个事物,生活、学习实践中,观察对象往往要复杂一些,会以多个或成组的形式出现,交通标志就是以成组的形式出现的,每组中的单个标志之间有相同也有不同,发现其中的规律,就掌握了它的本质特点。在进行这一板块的教学时,首先还是要清楚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水平。所以,我在这一板块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观察这一组交通标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发现是这是一组交通标志,可以分成三类。这就是他们已有经验的反映。分析学生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观察多个事物时,先是找相同,这是一个包含着比较、归纳等思维方式的心理活动过程。观察多个事物仅仅找相同是不够的,还要能通过更加细致深入的观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于是,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一次展开观察活动,发现交通标志组合的规律,交通标志中间图案传达的意思等。这一板块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进一步的观察实践,学习了又一个观察策略――比较异同,这是在观察多个事物时经常用到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锐感觉。
第三板块:关注变化,自我提问,培养观察意志。
在学习了观察静态的事物之后,第三板块分别是观察一个动态标志和一组动态标志,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态标志的选择不能太复杂,其中出现的元素不能过多,过于繁杂,于是我从大量的动态标志中选择了《新闻联播》的片头作为观察的对象,片头中出现的元素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很多,便于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而且新闻联播的片头曾经经过多次改版,学生很感兴趣,可以激发起学生课后持续观察的动力。那么,对动态事物又该如何观察呢?首先,观察“有什么”,其次,观察“怎么动”。这些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一些观察策略都不是难题,所以,在这一板块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意志。在观察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提问,从而推进观察活动的继续开展。在以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在观察时往往观察一遍两遍就不观察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我已经观察了,没什么值得再观察的了,而事实上是学生的观察往往很肤浅,只看到表面。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闻联播》的片头,学生看完后,都知道是新闻联播的片头,然后观察片头中出现了哪些元素,做好观察记录。如果到这里观察就结束,停留在“观察――获取信息”这一层次上,那么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就很难培养。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主动观察的动力呢?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自我提问:为什么新闻联播几个字用黄色的呢?为什么片头中一直都有地球做背景呢?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观察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途径来解决,这样的自我提问使得学生的观察变得有意思,也有意义了。接着我又播放了历年来的四个不同版本的《新闻联播》的片头让学生观察,既是动态的,又是多个事物,观察时就是对前面学到了观察策略的综合运用,也是学习观察的课后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分享文案:

这个黄金周,我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和我们班的王维光和王志齐一起在我们的小区——观察生物。首先,我们来到了我们小区中最多的山楂树下,树上结满山楂,抬眼望去,红红的一片,摘下一个山楂,酸中带一点甜,很是美味。接着,我们走到了一棵银杏树下,银杏树的树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许多小疙瘩,用手摸上去非常糙,也很硬,像老人裂开的皮肤。银杏树的叶子为扇形,银杏树是中国的“活化石”。我们又走到了一棵大树旁,打下一个果子,这是什么呀?我们都围了过来,这是一个和核桃差不多的果子,外皮是褐色,上面全是皱纹,这是什么啊?难道是一种新奇植物?王志齐看了看,用力把它掰开。我们发现那褐色的只是外皮,里面居然长得像栗子果肉,小区里这一种新奇植物-----仿栗子树,被我们发现了!这时,一个蚂蚱爬到了王维光的脚上,我们低下头仔细观察起来。这只蚂蚱全身翠绿,头是三角形的,上面长着一双透亮的眼睛。头顶上还有两个像天线一样摆动的小触角。蚂蚱的嘴巴里面有一些锋利的牙齿,能把植物的叶片咬碎,它的腹部有几条短腿,蚂蚱除了短腿,身后还有两条长腿,这两条长腿能让蚂蚱跳得又高又远。很是矫健,怪不得都有人斗蚂蚱了。观察生物真有趣!这个黄金周没白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分享文案: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珍珍在花园里吃面包时不小心把面包屑洒在了地上。不一会儿,一只小蚂蚁闻到了面包香甜的气味,它先慢慢爬过来确认是有食物后马上爬回洞里向同伴碰碰触角打招呼,仿佛在说:“花园里有食物,我们快去把食物搬回洞里吧!”于是几十只蚂蚁成群结队来到了花园里,珍珍好奇地蹲下来,仔细观察蚂蚁们的一举一动。只见它们在大蚂蚁额指挥下,有的蚂蚁啃了些碎片先运回家;有的蚂蚁两两合作用前肢推着比自己身体大好几倍的面包屑;还有的蚂蚁咬住面包使它方便往前移动……就这样,蚂蚁们齐心协力地把面包屑都搬回了家。
通过观察蚂蚁,珍珍懂得了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小蚂蚁们团结一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分享文案: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蚂蚁工坊,有空的时候我都在观察蚂蚁工作、交流、休息、哺喂、争执……的情境。蚂蚁米粒般大小,全身黑乎乎的,像三个小球连在一起;它嘴巴又尖又小,像两把弯钳;眼睛又黑又亮;头上长着两个灵敏的触角;胸部有点小,六条又长又细的腿就长在这儿;肚子圆鼓鼓的,拖在最后面,好像在拉着一个小球似的。有一次我在看蚂蚁挖洞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只会挖隧道,而不会干其他事情吗?我带着问题去查找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不限于挖隧道,还会用凝胶块砌墙、贴在容器上堆积小山。一些蚂蚁甚至会把凝胶块把死的蚂蚁埋起来;有时我看见蚂蚁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好像死了似的,但摇一摇蚂蚁工坊,蚂蚁们又动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又从书中找出答案来了:蚂蚁喜欢背阴处,最喜欢室内15℃—30℃之间,避免过冷过热,通常低于10℃蚂蚁们就不干活的了,我恍然大悟。我从观察中得到了答案,觉得很非常高兴。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观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