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作文 语文园地的教材分析文案

2019-03-11 四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作文 语文园地的教材分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作文  语文园地的教材分析文案

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作文 语文园地的教材分析文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难点
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策略
1.在与同学交流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对作者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学生应该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要强调:“沦”的读音是“lún”,“抡”的读音是“lūn”,“哺”的读音是“bǔ”,“浦”的读音是“pǔ”等。重点指导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题安排的是词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或了解词义后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讲解第二题时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的用法,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讲解第三题时,引导学生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学习“书写提示”时,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大小、留白等问题。
5.指导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蜂》时,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可爱,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板书:语文园地)
2.课件出示从课文中摘录的语句,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课件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3.师过渡: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制胜法宝之一,可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生交流讨论。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或稀奇罕见,在课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示例2:第二句中“架子十足”也是含有贬义的词语,说的是鹅的缺点,但从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作者对鹅满满的喜爱之情。
5.课件出示几组情境,师引导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
课件出示:
●家里的猫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妈妈说我诚实。
●妹妹胆小。
6.生仿写句子,师指名读句子。(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家里的猫真是调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还在作业本上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呢。
●妈妈常常对别人说:“我们家那个傻孩子,连撒个谎都不会,太实在了。”
●妹妹的胆子可真大,一只猫偶尔经过,她也会吓得赶快跑到妈妈的身后躲起来。
7.师适时点拨,并小结:同学们,“万般佳作唯情真”,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文的制胜法宝之一,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要讲究方法的。在今天的“交流平台”栏目中,我们学习了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在具体的语境中,交流运用反语的方法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出示的语境中尝试运用,提高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生字。
2.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到了“识字加油站”,今天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学习一个识记生字的新方法,一起去看看吧。
3.师引导生观察: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4.师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每组的三个生字右边的部件都是相同的。
●偏旁都有表意的特点,生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生字的读音大多与右半部分相同或相似。
5.读准字音,观察偏旁。
(1)生自由认读生字词。
(2)师指名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3)师:偏旁不同时,这些字的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词语。
6.归类识记生字。
(1)了解偏旁表意的特点。
①师:读完词语,你发现换偏旁识记生字的秘诀了吗?和小组同学说一说。(重点指导“杆—肝—秆”)
师点拨:这三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就是“干”。当偏旁发生变化时,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构成了新字。
②生总结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杆”和木头有关,所以是木字旁;“肝脏”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麦秆”跟农作物有关,所以用禾字旁。
(2)师引导归类识记:其他几组生字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这样是不是更容易呢?我们一起读读吧!
(3)总结拓展。
①师引导:的确如此,单人旁的字大多跟人有关,如俏丽的“俏”字;山字旁的字大多与山有关,如陡峭的“峭”字。三点水的字呢?与江河有关,如黄浦江的“浦”字。口字旁的字呢?大多与嘴巴有关,如哺育的“哺”字。我们还能将“杆、消、捕”换成哪些偏旁组成新字?(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肝秆俏峭哺浦沦抡涣焕俊峻
②生读一读并自由练习组词。
7.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学会了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收获真大!那么新学的生字大家都记住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8.去拼音认读生字大挑战。(开火车游戏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之前学过很多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初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字形,学会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2.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3.背诵古诗《蜂》。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词语。
(1)读一读。师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生齐读。
(2)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是比喻人的习惯用语)
(3)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四人一组交流交流吧!
(4)师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5)师指导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说话,然后全班交流。
①师引导: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能不能选择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②生交流。
示例1:每一位革命战士都具有“老黄牛”的实干精神。
示例2:我的同桌特别爱唱歌,是我们班的“百灵鸟”。
(6)拓展延伸。师:你还知道哪些比喻人的习惯用语?
预设:糊涂虫、井底蛙、替罪羊……
2.课件出示第二题中的句子。
(1)读一读。生自由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你认为冒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师指名交流,小结:这三句话中的冒号都用在总说性句子后面,用来提示下文。(课件出示:冒号提示下文)
(4)师:你能从这三个短语中挑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段话吗?生练习写话。(课件出示:活泼的的小狗细心的小亮热心肠的老奶奶)
(5)师指名交流。(课件出示例句)
3.课件出示第三题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
(1)生读后交流体会,师小结:加点的词语都是语气词,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说话人的喜爱之情。再读时注意表达出情感。(课件出示:语气词表达情感)
(2)师:去掉加点的词语,对比朗读,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3)男女生对比读,感受不同。
(4)师小结:去掉加点的词语后,说话的语气变得很生硬,不能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我们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也要学会运用这些语气词来传达自己的感情。
(5)小组练习说一说,注意用上语气词表达自己的感情。(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看看那些花呀,草呀,树呀,顿时神清气爽。
【设计意图】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冒号的用法,感受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尝试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学用结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内容。
(1)师指名朗读。
(2)生自由读“书写提示”右边的文字。
2.师课件出示在横格中书写时的注意事项,鼓励生补充。
(1)生练习书写,师巡视,适时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及注意事项。
(2)展示优秀作品,及时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板块三日积月累
1.积累古诗《蜂》。
(1)课件出示古诗,同时播放朗读音频。
(2)师引导生朗读古诗,指名读;生齐读。
(3)简要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4)读懂诗句意思。
①师引导:你读懂了什么?
②师指名交流。
(5)师小结:这是一首咏物诗,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2.练习背诵。
3.延伸拓展。师:你还知道哪些咏物的古诗?(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采用反复诵读诗句、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等方法,帮助学生很快地背诵古诗,达到了积累的目的,同时拓展学习咏物的古诗,以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内容比较散,重在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各个知识点,再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作家是怎样运用反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并能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识字加油站”这一栏目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词语部分和“日积月累”栏目重在积累,老师只作适当讲解,让学生自己主动去理解、记忆、运用,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关于“词句段运用”的句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和语气词的作用,主要采用诵读、理解的办法,并尝试在创设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学以致用。

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作文 语文园地的教材分析文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在阅读时能从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材分别以《乡下人家》的结尾,《天窗》的过渡句为例,说明了阅读课文时要留心特别能够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语句。编排这部分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发现这一类课文的共性特点,巩固习得的“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并在以后的阅读中能灵活运用。
“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受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两组词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乡下和城市的特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分别从五个角度丰富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感受。例句要提示学生注意这两句表达上的重要特点:分项列举再总说,每句话的最后都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
“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理解并积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句,点明了环境的险峻恶劣,而梅花“犹有花枝俏”,一个“俏”字让人联想起梅花迎雪绽放、冰清玉洁的姿态。下阕主要写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风骨,“不争春、春来报、丛中笑”这组词形象地展现了梅花迎接“春天”的坚定信心和不居功自傲的谦逊品格。这首词情绪热烈,顿挫有力,塑造出梅花高洁而又乐观的形象。
教学目标:
1、交流、梳理、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的阅读方法。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加以运用。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
3、能根据例句“分项列举再总说;句尾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这一表达特点来仿写一段话。
4、理解和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在与同主题内容的古诗比较中发现词的基本特点,并拓展“咏梅”词,加深情感、丰厚认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梳理、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的阅读方法。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加以运用。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
生活。
教学重点:
交流、梳理、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词句段运用(积累词语,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区别,仿照例句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梳理、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平台
(一)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1、回忆:本单元是用什么方法读懂课文思想感情的?
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具体地说一说。先结合第二课《乡下人家》和第三课《天
窗》来说一说,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出示语文书的句子。
交流要点:
《乡下人家》一课的最后一句话“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独特”“迷人”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3、总结:从课文的一句话可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天窗》一课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唯一的慰藉”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寄托着孩子们无尽的遐想。
4、总结:从这句过渡句体会出它带给我们的感受。
5、过渡:本单元所学课文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语句也能表达作者情感呢?请同
学们从本单元其余的文章中找一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或想法的句子,看看分别表
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或想法。
示例:
从《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表达了诗人喜爱儿童及乡间美景的思想感情。
从《三月桃花水》“三月的桃花水,叫人多沉醉”体会到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从《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会到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6、梳理、归纳阅读方法
大多数的文章中“过渡句和最后一句”,往往会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想法。尤其是最后一句,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反复琢磨,重点体会。
(二)阅读方法巧运用
1、思考:抓关键语句,体会课文情感的方法。怎样运用到我们平时的阅读中呢?
2、学生交流、梳理
(1)先阅读全文,通过一些关键语句大体把握每段内容。
(2)把每段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表达什么。
(3)在理解大意基础上,看看结尾、过渡段等是否有相关语句表达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3、总结:正是有了这些富有画面感含义深刻的词句,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更好的体会课文和作者产生共鸣。
二、实践、运用学习方法——词句段运用
(一)过渡:同学们一定到过很多地方旅游,下面的两条线路,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呢?
1、借助拼音,朗读词语
出示:
cuǐcàn
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wòniǎo
肥沃静谧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2、强调:注意读准平舌音“璀、璨”,鼻音“袅”。
3、再读思考:下面的两条线路,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行词语都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二)理解词语、交流感受
1、城市生活的词语:
(1)“璀璨”是形容珠玉等光彩夺目。“灯火辉煌”形容灯光灿烂的。在重大
节日时,城市夜晚是什么样呢?街道亮如白昼,五颜六色的灯光。
(2)谈感受:这样的城市让你有什么感受?城市是那样的繁华和热闹。
2、农村生活的词语:
(1)“肥沃”“静谧”,两个词语相对抽象,我们拿出工具书来理解一下。
“肥沃”指土地含有较多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大家想象一下肥沃的土地上所种植的庄稼果园怎样呢?“静谧”上学期我们了解了,它的近义词是“安静”。
(2)谈感受:这样的乡村让你有什么感受?乡村的生活多么静谧而美好。
(三)组织语言,练习表达。
1、边读边想象,这些不同的词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也做一次小导游,用两三个词语给大家介绍一处景物吧!
例文:
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到处车水马龙。过年时大街小巷里无处不是霓虹闪烁。
乡村依山傍水,每到做饭时家家炊烟袅袅。
2、评价:大家能将词语转化为画面,并讲出乡村和城市生活的各自特点,真了不起!
(四)拓展、积累词语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城市生活:霓虹闪烁灯红酒绿门庭若市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琳琅满目摩肩接踵
乡村生活:万紫千红花香鸟语春色满园雨后春笋
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繁花似锦湖光山色
(五)实践、运用本单元语文要素
1、一个好导游光能说还不行,还要饱含深情地说。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儿,如果能在你的介绍中加入表达情感的关键句子,相信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2、落笔成文。
例文:
描写乡村生活:
乡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你看柔和的夕阳,绚丽的云彩,横卧在不远处的群山上。一簇簇村落,一家家房顶升起炊烟。吸一吸清晨的空气,那风里夹杂着泥土的清香。看一看田地里忙着的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乡村的生活多么静谧而美好。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梳理、归纳总结并且运用了“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好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迁移运用到今后的阅读和表达中去!
四、拓展阅读推荐书目
1、《故乡的十月》作者:念人
《故乡的小路》作者:念人
2、将自己的导游词配一张漂亮的宣传画吧!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一
一、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情感
二、城市生活农村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例句“分项列举再总说;句尾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这一表达特点来仿写一段话。
2、理解和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在与同主题内容的古诗比较中发现词的基本特点,并拓展“咏梅”词,加深情感、丰厚认知。
教学重点:
能根据例句“分项列举再总说;句尾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这一
表达特点来仿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理解和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在与同主题内容的古诗比较中发现
词的基本特点,并拓展“咏梅”词,加深情感、丰厚认知。
教学过程:
一、实践、运用学习方法——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例句明晰表达特点
天空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泛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要求:
1、读一读两个例句
2、圈一圈句子中提到的风景
3、说一说这两个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提示:
天空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泛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4、学生自由讨论
5、总结表达特点:
(1)简练的短语分项列举作者所看的事物;每句话的最后都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
(2)两个例句的结构都是围绕着一个场景,通过典型的画面,简练的短语展现场景的特点,并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出示三幅图片聚焦第一幅图
1、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事物,用()的()这样的短语来表达。
蓝蓝的天空,高高的山,一群群的绵羊,绿绿的草地。
2、想象画面,交流感受
悠闲自在。
3、观察第一幅图写一段话
例文:
蓝蓝的天空,高高的山,一群群绵羊在绿绿的草地上低着头吃着草,好一幅悠闲自在的草原风光。
(三)请同学们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仔细观察其中的景物,试着用上例句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
提示:
(1)观察要有次序:从上到下或从远及近
(2)注意表达的特点。
(3)写完后读一读,反复琢磨,修改,让它成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例句供参考:
场景一:湛蓝的天空下,雪峰插云,碧绿的草地辽阔无边,一群群羊儿、马儿在自由自在地吃草。一幅多么和谐自然的草原风景!
场景二: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的小溪,高低错落的山峰。山间淙淙流漪,溪边绿草如茵,远处白云悠悠。黄鹂飞过,欢快的歌声在山间回响。好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场景三: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快乐的同学们在跑道上尽情的奔跑嬉戏。明亮的教室里传来朗朗书声。这就是为我们播种梦想的美丽校园!
二、积累、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内容——日积月累
(一)联系旧知拓展词的知识
出示:《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1、回顾旧知:第一课《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
2、卜算子:词牌名。
3、理解诗题。咏梅:是题目,赞颂梅花的意思。
(二)自由读诗了解词意
1、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2、上下阕之间要注意停顿
3、借助注释,自学了解词的大概意思。
重点理解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4、学生交流理解词意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句意思: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意思是说悬崖已结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五)感悟品格
1、读完这首词,你觉得词中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圈出文中的关键词句,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预设:
(1)俏:①姿态的俏丽;②这样美丽的姿态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绽放的?找出文中的词句。
总结:“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环境的险峻恶劣衬托更凸显梅花迎雪绽放、冰清玉洁的身姿。
(2)“不争春、春来报、丛中笑”——春天的信使。
2、总结:形象地展现了梅花迎接春天的坚定信心和不居功自傲的谦逊品格。
3、解读了这首词,你觉得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魅力?
不畏严寒、坚忍不拔、豁达大度
(六)升华情感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2、读出梅花的品质
3、简介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这首词是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为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所作。
4、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朗读
带着对梅花品格的敬佩,读出梅花的铮铮风骨,读出中国共产党人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4、熟读成诵。
(1)指导背诵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送春归,()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俏。
俏也不争(),只把()来报。待到()烂漫时,()在丛中笑。
(2)指导背诵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飞雪()。已是(),犹有()。
俏也(),只把()。待到山花(),她在()。
三、对比阅读
出示宋代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品读感悟出声读一读比较异同
2、两首词都是赞美梅花的,有什么不同呢?
陆游写的梅花孤芳自赏、寂寞凄凉。
毛泽东写的梅花傲霜斗雪更积极乐观。
3、回读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仿造例句的表达特点仿写了一段话。理解并积累了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更感悟到了共产党人如梅花般的坚韧意志和铮铮风骨。让我们从毛主席的诗词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学习热情吧。
五、布置作业
1、收集、阅读有关梅花的诗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一
1、仿写:分项列举再总说;
句尾对前面景物的总体印象进行概括
2、《卜算子·咏梅》

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作文 语文园地的教材分析文案:

口语交际四
主备:段宗刚
【教学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交流,增强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积累本
【教学过程】
一、课始展示,阅读分享
自由交流《青铜葵花》相关内容,生谈感受。
二、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学了本单元,大家都知道“生活”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是读不够的书。我们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思考,得到教育。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明确要求: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在默读后说一说:本次“口语交际”和“写作”的主题是什么?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些什么?
三、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讨论与交流的内容:
◆说一件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座右铭:就是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
有人提示自己要爱护身体,就写下一个座右铭:健康是幸福的源泉。
还有人要告戒自己要守信用,就把《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那么我们在平日里搜集了很多名言警句,并把它作为座右铭的(可以是别人说的,也可是自己拟的)
先说说自己的座右铭是什么,再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看书中的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分组讨论后,教师可以概括一下:无论选哪个内容,交流时都需要说清: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启发这两点。
各人自选一个内容,按要求准备交流。
四、全班交流,师生共议
1.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互帮改进。
2.每一板块可交流2-3人,然后分块组织评议:对照要求看看哪些内容讲得不错,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评议别人的时候,还可以说说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倾听和评议中互动
五、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板书设计】
生活的启示
谈体会
看漫画
说启示
习作四
【教学目标】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2.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作文本
【教学过程】
一、课始展示,阅读分享
自由交流《青铜葵花》相关内容,生谈感受。
二、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些话了,对看图些话的作文并不陌生,可今天的看图作文却有所不同──看的是漫画。
2.你看过漫画吗?说说你对漫画的理解。
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
三、指导观察漫画
1.(出示漫画)这是漫画家吴孝三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合漫画主题,看你是否明白画家的用意。
2.小组讨论画家用意,明确作者对这件事的批评、讽刺态度。
四、全班交流
1.说说你对这副漫画的看法和想法。
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如:可以批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还可以说这两位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德,也可以说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后来人自觉的讲文明。
2.如果你有更喜欢的漫画,也试着仔细观察后说一说。
五、拟定题目,构思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六、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1.内容符合图意。
2.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达清楚。
3.语句通顺。
4.题目新颖。
七、习作评讲
1.小组推荐佳作。
2.全班交流。
3.阅读下水作文《文明—只差一步》。
【板书设计】
习作四
1.构思(看漫画,谈理解)
2.列提纲
3.习作
4.反复修改
习作四讲评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2.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讲评的方法和标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作文本
【教学过程】
一、课始展示,阅读分享
自由交流《青铜葵花》相关内容,生谈感受。
二、榜上有名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三、认真倾听并交流
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①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②是否把四幅图的内容写完整了,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漫画中的讽刺意义是否表达出来?
四、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五、欣赏佳作(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①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1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六、誊写作文
同学们,聪明的人,刚才的赏析过程中其实就在渗透如何使文章更优秀:有真情实感、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切合的题目等。课下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习作四讲评课
榜上有名
倾听交流
欣赏佳作
誊写作文

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作文 语文园地的教材分析文案: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七.课后记: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课后记: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七课后记:
2、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小黑板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小黑板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小黑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课后记: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七.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后记:
4、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二、学生自学
三、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四、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五、班集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七、摘抄优美词句
八.教学后记:
语言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挂图教室打开网页介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你买过奖券吗?在买之前,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中奖了,又是怎样的心情?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检查生字。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解决问题。
3、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中彩那天的情景进行描写。作者用哪几个自然段了这一天的事情?
2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3文章是通过回忆的形式来写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二、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当我们得知自己家中奖时,“我”“爸爸”“妈妈”各是怎样的表现?用“———”画出来,并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2、小组讨论汇报。
三、学生读3——8自然段
1、指名读。没有了汽车的父亲为什么反而特别高兴?
2、想象:当父亲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我”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3、小组内分角色进行对话,可以想象内容。
四、学习第十自然段
齐读。理解含义: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五、拓展延伸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你怎样看待诚信,自由谈谈。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以诚信为题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后记:
6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找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a)闷(men)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为什么叫万年牢?
(2)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
(3)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
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是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3)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3、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六.教学后记:
7、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最新人教版语文语文园地教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