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 四年级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解及答案文案

2019-03-08 四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 四年级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解及答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  四年级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解及答案文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 四年级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解及答案文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依赖(làinài)潜入(qiánqiǎn)哲学(zhézé)船舶(bóbǎi)
2.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hūhuàn()chéngdù()shìjì()
àomì()wùzhì()
3.填字组词,使破折号前后的词语搭配恰当。(所填的字不重复)
改()——样式、策略改()——环境、生活
改()——工作、方法改()——缺点、错误
4.选词填空。
依赖依靠
(1)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和过去的贫苦落后相比,现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这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上要学会自立,不能()别人。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竟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①用修改符号改正一处词语错误和一处标点符号错误。
②这几句话属于()句。A.设问B.反问C.疑问
③这几句话改成“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好吗?为什么?
(2)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①用“”画出人类的发明。
②你对“地球村”的理解是:
6.下列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请选一选,并回答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A.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B.帮助理解课文内容C.引发深入的思考
(1)“呼风唤雨”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
(2)“‘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3)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句中的“那时”是指。
②加点词语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还起到的作用。
(3)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顺风耳:
(4)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惊喜
(5)科技使许多过去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你了解到生活中有哪些科技带来的变化呢?
8.小练笔。(选做题)
根据已经了解到的科技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一个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设想。
9.观察漫画《同样的夏天,不一样地过》,回答问题。(选做题)
(1)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漫画所反映的内容。
(2)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làiqiánzhébó
2.呼唤程度世纪奥秘物质
3.示例:变善进正
4.(1)依靠(2)依赖
5.(1)①当然。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竟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②A
③不好。因为原来连用两个设问句,强调了“人类”和“现代科学技术”,改后语气平淡,不能起到强调和吸引读者的作用。
(2)①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②示例: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短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6.(1)B(2)A(3)C
“呼风唤雨”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所以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7.(1)托付成果
(2)①依赖自然的时代②排比强调
(3)示例:望远镜监控器手机收音机
(4)B
(5)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现在中国的“复兴号”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五个多小时。
8.示例:我想设计一辆既舒服又实用的汽车。它可以给我们播放最新的资讯和电影,供我们娱乐。它还有自动食物加工系统,给我们做许多食品,想要吃什么就吃什么。它最厉害的功能是语音自动识别感应功能。只要录入你的语音声波,它就能根据语音感应到你的想法,自动开启相应功能。
9.(1)一家三代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 四年级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解及答案文案:

7呼风唤雨的世纪
1.会认“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5个,部分生字的笔画较为烦琐。因此,可以集中进行指导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在本课生字的教学中,要结合生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用辨析形近字的方法、按照结构分类法、同音字辨析以及编顺口溜的方法等来加强识记。如:“联”这个生字,可以通过编“不要把耳朵关起来”这样的顺口溜进行记忆。
2.阅读理解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里面的生字新词较多。在教学过程中需先解决这些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了解文中出现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
3.表达运用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对未来的设想。
1.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字”要会读写并组词。通过查工具书理解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熟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些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神话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人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可是,那毕竟是一个“人”。但我们看这一课的标题,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在20世纪里,是谁能够呼风唤雨呢?就让我们走进本文中去看一看吧。(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意图:
由“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生字学习。
(1)请同学们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课件出示:
唤纪技改程超亿核
奥益联质哲任善
(3)请同学们交流识字方法。
①可以把生字按照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唤纪技改程亿核联任
上下结构的字:奥益哲善
半包围结构的字:超质
②可以给生字编顺口溜,如:唤——把手换成口,声音云霄走;联——不要把耳朵关起来。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评价指导。
2.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世纪技术改变程度超过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奥秘日益联系物质哲学任何
创造改善
(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如在理解“腾云驾雾”时,可以把它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并想象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腾云驾雾的情形,以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可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字的结构、字形、写法等方面来加强对生字的记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吧。
(1)生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的情况,并指出朗读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3)带着崇敬的语气朗读课文。
2.再读课文,说说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第1自然段是课文的中心句,总领全文。
3.读第2自然段,从第2自然段中,你收集到了怎样的信息?
生读第2自然段,列出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20世纪呼风唤雨的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发明创造。
4.认真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读这个自然段,重点读“没有……没有……也没有……”这个句式,引导学生了解过去的落后。
5.读第4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人类在20世纪做到了哪些?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默读这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并在全班交流。
6.读第5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师引导学生抓住段落中的中心句来概括主要内容。
预设: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设计意图:
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熟知课文的内容,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更简便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听写。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世纪技术改变程度超过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奥秘日益联系物质哲学任何
创造改善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
设计意图:
设置这个环节是为了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方法
1.请大家默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句子,简单写出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是科学让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
(1)生自读学习,画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问题。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并表达自己的体会。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
课件出示: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发现”是什么意思?“发明”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师总结。
课件出示:
“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3.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中列举的事物,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读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几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句子。
(1)师引导学生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进行总结。
预设:举例子(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请同学们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一说20世纪人类还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运用课件上出示的句式来进行表达。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发现了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预设:20世纪人类发现了无线电,发明了雷达。
5.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是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愿望的?
生阅读第3自然段,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途径——通过“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6.请同学们再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20世纪的到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古人幻想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可以用哪两句诗来形容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把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结合起来阅读,进行对照。
预设:千里眼——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顺风耳——电话、手机、广播等;腾云驾雾——飞机、飞船、火箭等。这些变化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来形容。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两种生活的不同。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习了作比较和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现在请你大显身手,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一下科技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大家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介绍。
一、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我通过将“神话传说中的呼风唤雨的人”与“呼风唤雨的20世纪”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将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原因,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识记生字。
这节课的生字较多,而且识记起来有些难。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并通过让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使学生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识字方法。
三、用问题进行引导。
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读中解决问题,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通过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 四年级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解及答案文案:

几天前,我刚学完这篇文章,它主要讲述的是,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那是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飞机。人们只能在神化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现实,现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比如: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还有电话、电视、因特网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等。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舒适的和快捷方便,就连过去的国王贵族也不敢想。是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至到今天,这句话依然适用。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电话、电视、电脑等一些科技生活必需品,的确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让我们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告诉我们20世纪一百年的科学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给人带来的巨大变化的灿烂前景。
读完这篇课文后给我一个启示,在生活中、学习中我要向给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老前辈学习,他们那种勇于探索、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 同学们,相信你我在不久的将来,也能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为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努力学习吧!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 四年级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解及答案文案:

现在的科技真发达呀!
过去没有车、信息通信、无法联络,而现在有车、船、飞机……这么多交通工具正是人类用双手创造的。这些多像人类智慧的结晶呀!过去和现在形成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如果我是祖先,我万万不会想到,现在科技的速度如飞马般惊人哩!这也令我想到将来会不会有更高的科技新玩意呢?比如可上锁的衣服,书里插图可吃型的,可去月球居住,去火星学习,去水星游泳,去金星旅游,把地球村变成宇宙村……
是科学改善人类生活,是科学引起时代的进步,是科学创造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后作业《呼风唤雨的世纪》(含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