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科学复习作文 文案

2019-03-12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科学复习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科学复习作文  文案

科学复习作文 文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1.土壤里有植物的根、落叶、石头、小动物和它们的遗体以及大小不同的颗粒等物质。
2.蚯蚓、青蛙、蚂蚁、屎壳郎是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
3.小动物在土壤里生活觅食,土壤是它们的栖息地。
4.土壤看起来像面团,摸起来感觉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5.小草的根为什么能长那么长?
答:因为小草的根吸收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所以能长那么长。
6.观察土壤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观察土壤最好到田野、花圃、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要注意安全,不到危险的地方;要选择好天气,不能在雨后潮湿的土地里去挖土壤;发现小动物时,不要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更不能伤害它们。
7.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黏土、空气、沙及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8.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可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9.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10.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强的是沙土,渗水性最弱的是黏土。
11.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发现颜色变白、气味变浓、土块变硬。
12.怎样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答:用放大镜看:黏土比沙土颗粒小,颜色比沙土深;用手摸:黏土比沙土潮湿;用手捻:黏土比沙土软,比沙土细腻;和点水握:沙土握不成团,而黏土能握成团。
13.用什么办法鉴别家乡的土壤?
答:用放大镜看土壤颗粒的大小、颜色的深浅;用手捻,感觉土壤的硬度、黏度、粗糙程度等;到图书馆查资料;向当地农民伯伯请教。
14.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5.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
16.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修筑梯田、种植绿肥、手机落叶粪便沤肥。
17.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8.观察土壤的不同层次,会发现表层土的颜色较深,可提供给植物很丰富的养分,而下层土颜色浅,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很少。
19.落叶下面的土壤颜色是黑油油的,比较肥沃。
20.科学家已经从土壤中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
21.在普通的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生物。
2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23.实验题:一盆是含有腐殖质的土壤,一盆是不含腐殖质的土壤,在两盆中挖同样大小的坑,同时种上相同数量的油菜籽。几天后,含腐殖质土壤里的油菜籽先发芽,而且长得茁壮茎粗,叶子呈绿色;而另一盆油菜籽则后发芽,而且长得细弱、柔软且发黄。
24.土壤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亿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如果土壤缺少了它们,粮食、蔬菜就不能生长,花草树木就会枯萎死亡,我们人类也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5.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26.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假如没有了土壤,就没有了动植物,也就没有了人类,地球上将是一片荒凉。
27.土壤被破坏大都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28.植物被破坏对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很大损害。
29.人类破坏土壤的四种行为是:开山毁林、开窑烧砖、抛撒垃圾和喷洒农药。
30.我们应该积极进行环保宣传,为保护土壤做贡献。
31.土壤被破坏的标志是什么?
答: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结构被破坏,营养元素亏缺,被侵蚀土壤变浅、板结、盐渍化、酸化和沙化等。
32.我们可以为家乡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答:我们可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保护土壤动物,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积极进行环保宣传。
1.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
2.种子的外部有种皮,内部有根、芽茎、子叶。
3.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与光线无关。
4.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借助外力,如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二是依靠自身产生的力量。
5.种子为什么要传播?
答:避免竞争;避免近亲交配;寻找适当的生育地,扩张族群的分布范围。
6.怎样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答:用镊子仔细地剥开用水浸泡过的种子,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记下你所看到的。
7.无论种子怎样摆放,发芽总是跟朝下,小苗朝上。
8.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9.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0.茎的作用:形态各异的根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把水分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11.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两种。
12.萝卜是一种特殊的直根,叫贮藏根。
13.植物靠茎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靠茎把叶举在空中接受阳光照射。
14.植物的茎大多数朝向阳光生长,这种特性叫做植物的向光性。
15.树叶的正面比较光滑,叶脉不清晰,背面比较粗糙,叶脉清晰。
16.常见的叶形有卵形、心形、扇形、掌形等。
17.为什么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及养料?
答:因为任何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向深处生长,并且向四面扩展,牢牢地将土壤抓住,使植物能直立起来,稳固在土壤中。植物的根中,每一条小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它伸进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供植物生长发育。
18.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19.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0.花朵最引人注目的是绚丽的花朵、多变的形状。
21.油菜花有四个萼片、四个花瓣、六个雄蕊、一个雌蕊。
22.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
23.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后的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24.植物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风力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
25.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芳香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例如油菜花、桃花等。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26.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很小,花瓣退化或没有花瓣,也没有花香和花蜜,花粉多而轻。例如玉米、水稻的花。
27.为什么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怎样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答: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对不同植物可采用不同的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一般是先采集植物的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到同种植物的花的柱头上。
28.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9.植物为人类的生产提供原材料,为人类的生活奉献了自己,我们要和植物和谐相处。
30.我们吃土豆的茎,弛胡萝卜的根,吃花生的种子,吃四季豆的果实,吃菠菜的根茎叶。
31.植物除了对人类提供食物以外,还提供药材、饮料、燃料、家具,最大的贡献还是净化空气和水土保持,尤其是森林。
1.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形态、颜色和硬度。
2.固体和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3.建筑工人在水泥中掺黄沙和水,搅拌成混泥土,属于固体的混合。
4.怎样分离混合后的固体?
答:为了分离混合后的固体,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如永丰里分离稻谷中的秕谷;用筛子分离沙中的小石子;用磁铁分离铁屑和铁钉中的混合物。
5.增大物体在水中的体积可以使沉在水中的物体上浮。
6.把固体放到水里,有的沉下去,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被溶解了。
7.一些固体在热水中能够溶解,降温后又能与水分离。
8.食盐在水中能分解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9.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方法有三种:过滤(如米与水分离)、沉淀(如泥沙与水分离)、蒸发(水与食盐分离)。
10.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倒入什么容器它便是什么形状。
11.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无形状,表面有张力,会流动。
12.热水比冷水轻,热水会浮在冷水上面。
13.液体在水中也和固体一样,有的沉,有的浮。
14.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体积、重量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15.食用油倒在水利会上浮,蜂蜜倒在水里会下沉。
16.鸡尾酒是利用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配制的。
17.什么是鸡尾酒?
答: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欣赏价值。通常以朗姆酒、金酒、龙舌兰、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或葡萄酒作为基酒,再配以果汁、蛋清、苦精、牛奶、咖啡、糖等其他辅助材料,加以搅拌或摇晃而成的一种混合饮品,最后还可用柠檬片、水果或薄荷叶作为装饰物。
18.“水火山”的形成是因为热水比冷水轻的缘故。
19.液体流动的快慢与液体的黏稠度有关。
20.不同液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21.给潜水艇模型注满水,潜水艇就下沉;给它充气,它就上浮。
说说潜水艇在水中上浮或下潜的原理?
答:潜水艇是利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规律制成的.潜水艇的体积是不变的,它通过改变潜水艇自身的重量实现沉浮,当艇重大于浮力时则下沉,艇重小于浮力时则上浮.
22.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23.橡皮泥在书中会下沉,如果把它做成船形,可在水中浮起来。
24.沉在水中的铝箔放在一块泡沫塑料上面会浮起来。
25.死海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可以躺在水面上看书。
1.我们常见的天气有晴、阴、雨、多云、雪、雷电等。
2.沙尘暴、龙卷风、台风、暴风雪也是人们常说的天气现象。
3.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与风向等来描述天气。
4.150多年前,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来预报天气。例如:蜻蜓低飞要下雨;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空气干燥时,成熟松果的鳞片会张开。
5.获得天气预报的渠道有上网查询、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等。
6.查询天气可打电话96121。
7.用来测气温的温度表叫做气温表,又叫寒暑表。
8.20℃读作二十摄氏度;零下6摄氏度写作-6℃。
9.百叶箱要安放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
10.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低,午后高,最高时在午后两点左右,并不在正午12点左右。
11.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定时观测和记录天气状况,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做出预报。
12.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我国以摄氏温标表示。气象台(站)一般所指的气温是百叶箱中离地面约1.5米高处的温度,它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气温。
13.说说百叶箱的构造及用途。
答:安置温度、湿度仪器并使其免受太阳直接辐射,而又保持适当通风的白色百叶式木箱。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14.用眼看、耳听只能知道雨下得大小,需要利用雨量器才能确切知道雨下得有多大。
15.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雨量的工具,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16.形状、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得的结果是相同的。为什么?
答:因为形状大小不同的雨量器上贴有标准的雨量刻度。
17.衡量降雨强度的时间都是连续24小时,衡量降雨强度的单位都是毫米。
18.小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可淋湿衣服,泥土地面全湿,但无积水。
中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可听到雨声,低洼地有少量积水。
大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雨声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方积水不退,水沟流水很快。
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50~100毫米之间,大雨倾盆,马路立见积水。
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雨势凶猛,低洼处水深过膝。
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超过200毫米,暴雨铺天盖地而来,常导致山洪暴发,大片农田甚至村庄被淹。
19.降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春雨可以使庄稼茁壮成长,秋雨使天气逐渐变凉,暴雨使山洪暴发会让我们遭受灾害等。
20.风向和风力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21.风力即风速,用千米\/小时或英里\/小时表示。
22.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3.风力大小用风级表示,通常把风分为0~12级13级。
24.风级歌谣: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25.我们可以根据风中物体的状态、人的感觉、对照风级表估测风的大小。
26.观察天气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力计等。
27.在一定的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8.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9.具有某些特定气候特征的时间段称为季节。
29.春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冰雪融化,春风拂面,穿上了外套。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增多,穿上了衬衫。
秋季: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小雨绵绵,穿上了毛衣。
冬季:气温降低,植物枯萎,雪花飞舞,穿上了棉衣。
30.银杏春季发芽开花;夏季生长茂密,开始结果;秋季树叶枯黄,“果实”成熟;冬季树叶落光,白雪压上枝条。
31.秋天里的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答:树叶枯黄,果子成熟,动物忙着找过冬的食物。
1.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2.平常我们主要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鼻子、嘴巴、耳朵、手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3.用放大镜看邮票看得更细微,用望远镜看飞鸟看得更远,用听诊器听大树听得更清楚。
4.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备非凡的观察力。
5.我们可以用看、闻、摸、品对茶叶进行观察。
6..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
7.我国明代名医李时珍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
8.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9.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鲁班、名医李时珍、英国发明家瓦特都具备非凡的观察力。
10.读了鲁班、李时珍、瓦特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答: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比观察方法更重要的是观察态度和习惯,只有细心、积极、习惯地进行观察,平凡中才会产生伟大。
11.我们的感官是有局限性的。
12.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
13.爱因斯坦说:观察和理解的乐趣是自然界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
14.测量跑步的速度用秒表;测量身高用尺子;测量拉力用拉力器。
15.拉力器的单位是公斤,秒表的单位是秒,尺子的单位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16.常见的测量工具有电子秤、气压计、血压计等,他们分别用来测量物体重量、大气压、血压等。
17.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沙漏和漏刻。
18.漏刻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19.沙漏又叫“沙钟”,是我国古代又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的。
20.有些事物可以被精确地测量,有些事物却很难被精确地测量,也有一些事物没必要那么精确地测量,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测量。
21.在白纸上画好网格线,能估算树叶的面积。
22.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要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2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2005年5月22日,国家测绘局派出的科学家登上珠穆朗玛峰,对它的高度进行了实地测量,测量出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为8844.43米。

科学复习作文 文案:

复习时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磨刀不误砍柴功”,一份条理清楚的计划表会帮助你理清思路稳定情绪。订复习计划要有的放矢,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出发,并尽可能与老师的安排同步,同时要有长计划,又要有短安排。在每次考试以前确定一个目标,考试以后把实际得分与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和原因,并制定措施。 求活戒死
关注社会、经济和人生,学会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思考,多阅读科普材料,并将知识灵活应用,做题目不能生搬硬套,掌握题目的实质。平时在思考问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不要单走一条路而死钻牛角尖,同样的内容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要重视结论的得出过程,多想一想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找出最好途径,真正领悟其中的方法,才能排除思维故障,达到活学目的。教学反思《物理复习方略》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科学复习作文 文案:

将一天学习的内容分三次重复记忆就可以变为长期记忆。那么,学习安排中,该如何合理地规划重复记忆的时间呢?
一、第一个黄金时间是即时回想
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用“想”的方式来及时复习。比如课间十分钟,不要马上跑出去玩,而是花近三分钟的时间坐在座位上,用“默想”的方式将上节课所讲内容复习一遍。这样并不会耽误你太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只要你稍稍等一会,就可以迅速地完成这些最接近学习时间的回忆过程。虽然时间很短暂,却可以及时将新接受的知识固定下来,如果错过了及时记忆的机会,再要回忆起来所花费的时间就要长得多,也困难得多了。
二、第二个黄金时间是睡前回想
临睡前躺在床上用默想的方式将一天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回忆,效果非常好。因为人体受“生物钟”的制约,睡前在大脑中闪过的信息会在睡眠时潜意识的加深到你的印象中。这种劳动是不知不觉地,却十分地有效。有没有发现小猫、小狗还有小婴儿都非常地喜欢睡觉,一天要睡上十几个小时,这是因为初生的动物和人类都会接受很多新的信息,太多的信息要想消化掉就需要靠睡眠时间来进行。所以说,这个时机浪费掉,就等于浪费掉了几个小时的潜意识记忆时间,太可惜了。
三、第三个黄金时间是醒后回想
早上睡醒后也是一个记忆的黄金时段,不要忙着起床穿衣,花上三分钟时间回忆昨天所学过的详细内容。
经过上述三个黄金时间的复习记忆,你前一天所学到的知识,不管多么的庞杂和丰富,也都会牢牢地印在你的记忆里,想忘都忘不掉了。不信?请你试试看!
二○○六年五月十四日

科学复习作文 文案:

科学大考已经在这个星期五考好了,下个星期还有三门功课需要考试,一门是英语,一门是数学,还有一门是语文。这三门功课都比较重要,所以我要好好复习,争取考出最好的成绩。我心里想只有抓紧时间认真复习才能够考好这三门功课。于是,我一改以前的习惯,双休日不再睡到很晚再起床而是在早晨六点钟就起来了。这比平时到学校读书都要早一点了。爸爸看到我星期六一早就起床看书觉得非常奇怪,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说:“下个星期要大考,我得抓紧时间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难道不对吗?”“对,对,如果你在平时抓紧一点,那么现在不用这样吃力了。”“好了,不要再说了,别影响我复习功课了,好吗?”爸爸赶快退出我的房间去烧早饭了。我先把数学的一些要背的背了一遍,然后,我背语文上的需要背诵的部分,背好以后,我还默写了一遍,看到自己默的稍微有点错。我就把错的订正一遍,接着,我就开始背英语单词和课文……爸爸在喊我吃早饭了。我答应一声,还是没有动身,因为我的学习还有一部分没有复习好。等到我复习告一段落,我才满意地站起来说:“我要争取语文考到95分以上,英语考到97分以上,数学争取满分……”这时,正好爸爸走过来再次喊我去吃早饭,他听到我的话,温和地说:“任舒媛,你不要自大。自大了就会不好的,可能会反而考得很差。”爸爸说的话让我听了觉得有点儿不舒服。我想现在我不跟你争,等我考出来让你看看,这叫让事实说话!我跟着爸爸去吃早饭。吃好早饭,我又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复习功课了。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科学复习》作文的经历,对《科学复习》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科学复习》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复习》,希望对大家写《科学复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