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案

2019-03-08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案

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开动脑筋填一填。(20分)
1、小淘气17时放学,也就是下午()时放学;他晚上9时睡觉,也就是()时睡觉。
2、中国农业银行仙桃市支行的营业时间是8:00——18:00,这家银行每天营业()时。
3、588除以7,商是()位数;816除以4,商的最高位是()位。
4、90000kg=()t,5年=()个月。
5、在○里填上“>”、“<”、“=”。
18×4○14×8180÷3○420÷7
6、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7、要将下图中的1件上衣和1件下衣搭配成1套衣服,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8、一座桥旁有一个残缺的标示牌(如下左图所示),50后面的单位名称是()。
9、上面右图的转盘,指针最有可能指向()号区域;指向单号区域的可能性和指向双号区域的可能性相比,指向()区域的可能性大。
10、南非世界杯的比赛用球和观众使用的呜呜组啦都是中国制造的。请填出表中的空格。
物品名称单价数量总价足球()元3个375元呜呜组啦8元300个()元
二、是否正确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5分)
1、今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2、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3、从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都是。()
4、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5、要检查两个数相除的商(没有余数)是否正确,不能用除数÷商来验算。()
三、答案是谁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6个苹果大约重()。
①100千克②1千克③50克
2、下面年份是闰年的有()。
①1949年②2008年③2011年
3、下面各题商最接近140的算式是()。
①841÷6②480÷4③880÷5
4、学校组织了体育、美术和舞蹈三个兴趣小组,小亮、明明和小青每人只参加了一个小组,但不相同。小亮不喜欢跳舞,小青得了跳远第一名,明明参加了()。
①美术组②体育组③舞蹈组
5、将下图中A、B两个部分图形的周长相比较的结果是()。
①A短B长②A长B短③一样长
四、按照要求算一算。(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700×4=103×3=500÷5=800÷4=
300×5=840÷4=420×1=567-120=
88÷2=5600÷7=480÷6=999×0=
240÷6=18×3=300+400=808÷4=
96÷3=17+18=66÷6=301×5=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题要验算)(10分)
56×7=832÷4=408×5=906÷6=
3、脱式计算。(9分)
(60+80)÷7894-60×36×29×5
905—150×4168×5÷6735÷7÷3
4、计算下图的周长(单位:cm)(6分)
55
515
五、仔细想想画一画。(10分)
1、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2分)
2、连一连(4分)
20:3013:208:3022:15
3、下图中的每个小格都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请你在上面画出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各一个。(4分)
六、生活问题解一解。(25分)
1、小兔子和兔妈妈能一次把8堆萝卜运回家吗?(4分)
2、每瓶牛奶多少钱?(4分)
72元
牛奶6盒装
每盒4瓶
3、仙桃市亚太食品厂生产的仙桃牌味精5包刚好重1000克,8包这样的味精重多少克?(4分)
4、仙桃市是荆楚文化名城,有许多集邮爱好者。(13分)
张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有32册。李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比
张老师的2倍少18册。
我有邮票集25册。
(1)李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有多少册?
(2)两位老师共收藏邮票集多少册?
(3)你还能提出一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问题:?
解答:
参考答案

1.5,21
2.10
3.两,百
4.90,60
5.<、=
6.4,16
7.6
8.吨
9.1,单
10.125,2400

√,×,√,×,√

②,②,①,①,③

1、(略)
2.392,208,2040,151
3.20,714,870,305,140,35
4.20cm,40cm
五(略)

1.不能
2.3元
3.1600克
4.46册,96册

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案: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每空1分,共20分)
1.2000年一、二、三月份共有()天。
2.要使3□2÷8的商小于40且正好整除,□里应填()。
3.2008年小明9岁了,他的出生年份是()。
4.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每()年里有一个闰年。
5.亮亮比妈妈小24岁,可是他们过的生日一样多,猜一猜妈妈的生日是()。
6.学校元月24日放寒假,2月23日开学,学校一共放()天假。
7.372÷9≈()是把372看作()来计算的,32×60≈()是把32看作()来计算的。
8.一年有()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有30天的月份是()。
9.余数一定要比()小,当除数是7时,余数最大是()。
10.找规律填数:A3、6、9、12、();
B2、8、32、128、();
C162、54、18、6、()。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457÷3的商是三位数。()
2.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
3.□□÷5=13……7,这是错误的答案。()
4.1900年是闰年,1998年是平年。()
5.小刚的生日是2月30日。()
6.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一定有0。()
7.小丽家在学校的东北方向,那么她上学时要向东北方向走才能到学校。()
8.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00()
9.因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我的右上方永远是东北面。()1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快乐的选择,我要最准确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10分)
1.91里连续减去7,最多能减多少次?列成算式是()。
①91-7②91+7③91×7④91÷7
2.632÷7(),括号里最大能填()。
①90②80③100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①两位数②三位数③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①3时②15时③下午15时
5.南南6:40开始晨练,练了30分钟,()结束。
①17②27③7:10
6.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
①一定有0②没有0③无法确定
7、刘利1996年2月29日出生,到今年她过了()个生日。
①12②3③4
8.8月份最多有()。①4个星期余2天②4个星期余3天③4个星期余1天
9.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下午5时出发,22时30分到达,路上用了()。
①17时30分②27时30分③5小时30分
10.7□5÷7要使商中间有0,□里最大可以填()。①7②6③5
四、看清题目,精心细算。(共20分)
1.口算。(每小题0。5分,共6分)
120÷6=30×10=300÷5=300÷3=
12×30=505÷5=960÷3=69÷3=
0÷4=550÷5=90×5=53×2=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856÷7=402÷2=804÷5=680÷4=
3.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把6800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
一个数除以4商21余3,这个数除以2商多少余多少?
五、观察下图,完成问题:(共10分)
▲恒山
2017米北
黄河▲泰山
华山▲1524米
2160米▲嵩山
长江1440米
▲衡山
1290米
1、上图所示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合称“五岳”。它们分别是中岳嵩山、()岳华山、东岳()、北岳()、南岳()。
2、恒山在黄河以();衡山在长江以()。
3、“五岳”中()的海拔高度最高。
4、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五岳”海拔高度统计图。
嵩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一个修路队,前2天平均每天修25千米,后3天平均每天修15千米,这几天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2、爷爷今年65岁,小聪今年5岁,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聪的几倍?明年爷爷的年龄是小聪的几倍?
3、学校开联合会需要搬22张桌子,每两名同学搬一张,现在有15名同学,还需要多少名同学才能一次搬完?
4、有六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4,求第四个数是多少?
5、李老师拿来163本作业本发给三⑴班每人3本,还剩13本。三⑴班有多少人?
6、有50个同学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今天你是小当家,算一算怎样租船租金最少?租金最少是多少元?
答案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每空1分,共20分)
1、(91)2、(1)3、(1999)4、(365)(366)(4)
5、(2月29日)6、(30)7、(40)(360)(1800)(30)
8、(12)(1、3、5、7、8、10、12)(4、6、9、11)9、(除数)(6)
10、(15)(512)(2)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
三、快乐的选择,我要最准确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10分)
1、④2、①3、③4、②5、③6、③7、②8、②9、③10、②
四、看清题目,精心细算。(共20分)
1.口算。(每小题0。5分,共6分)略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22……2201160……4170
3.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6800÷8=850(21×4+3)÷2=43……1
五、(共10分)略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25×2+15×3)÷(2+3)=19(千米)
2、65÷5=13(65+1)÷(5+1)=11
3、22×2-15=29(名)
4、23×4+34×3-27×6=32
5、(163-13)÷3=50(人)
6、7条大船2条小船7×10+2×8=86(元)

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案:

一、填空。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参加书法组的有8人;绘画组的有24人;参加唱歌组的人数比绘画组的人数多2倍;唱歌组人数是书法组人数的()倍
3.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4.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分钟。
5.有两根绳子;白绳的长度比红绳的4倍少2米;白绳长18米;红绳长()米。
6.在三年级三个班所订的《小学生数学报》中;有58份不是一班的;60份不是二班的;26份既不是一班的;也不是二班的。三个班一共订了()份。
7.小红和小林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练习本;买完后小红比小林少拿了2本;因此;小林给小红4角钱。请问每本练习本()角钱。
8.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9.甲、乙、丙三人赛跑后;分出了一、二、三名。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实际上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是第二。
10.甲筐苹果重40千克;从甲筐取出3千克放入乙筐;则甲筐比乙筐还多2千克。原来乙筐苹果()千克。
11.已知有下列一些数:915;464;649;535;792;501;127;209;234;378;465。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和等于1500的三个数()。
12.在下列等式左边的○里填上与等号右边不相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2○3=1○2○31○8○9○3=11
二、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请你写出主要过程。
(1)993+994+995+996+997+998+999
(2)125×111×5×8×4
(3)5000-2-4-6……-100
三、解决问题。
1.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6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60个球中;红、白、黑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2.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平均数的平均值为2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3.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米?
4.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小王和小李因公什么都没参加;车间有多少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5.一个公园早上8点钟来了200个游客;9点钟来了200个;9点30分又走了100个;10点钟又来了200个;10点30分又走了100个;问在什么时间公园里的游客正好1000个。
6.在一次歌咏比赛时;王东同学站在一个梯形方阵的队伍里;他往后面看;有4排;往前面看;也是4排;已知第一排有6名同学;以后每排比前面多1名同学;问这个歌咏队共有多少人?
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如果把它们的长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新长方形;新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长10厘米;如果把它们的宽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新长方形;该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大16厘米。求原来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
一、填空。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32)个。
2.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参加书法组的有8人;绘画组的有24人;参加唱歌组的人数比绘画组的人数多2倍;唱歌组人数是书法组人数的(9)倍
3.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44)支铅笔。
4.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15)分钟。
5.有两根绳子;白绳的长度比红绳的4倍少2米;白绳长18米;红绳长(5)米。
6.在三年级三个班所订的《小学生数学报》中;有58份不是一班的;60份不是二班的;26份既不是一班的;也不是二班的。三个班一共订了(92)份。
7.小红和小林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练习本;买完后小红比小林少拿了2本;因此;小林给小红4角钱。请问每本练习本(2)角钱。
8.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36)棵。
9.甲、乙、丙三人赛跑后;分出了一、二、三名。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实际上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丙)是第二。
10.甲筐苹果重40千克;从甲筐取出3千克放入乙筐;则甲筐比乙筐还多2千克。原来乙筐苹果(32)千克。
11.已知有下列一些数:915;464;649;535;792;501;127;209;234;378;465。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和等于1500的三个数(464、535、501)。
12.在下列等式左边的○里填上与等号右边不相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2×3=1+2+31×8+9÷3=11
二、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请你写出主要过程。
(1)993+994+995+996+997+998+999
=1000×7-(7+6+5+4+3+2+1)
=7000-7×4
=6972
(2)125×111×5×8×4
=(125×8)×(5×4×111)
=1000×2220
=2220000
(3)5000-2-4-6……-100
=5000-(2+100)×(50÷2)
=5000-200×25
=0
三、解决问题。
1.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6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60个球中;红、白、黑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160÷(5+3+1)红:5×17+5=90(个)
=160÷9白:(3×17)+(7-5)=53(个)
=17(组)……7(个)黑:1×17=17(个)答:红、白、黑三种球分别有90、53、17个。
2.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平均数的平均值为2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30-(25-20)×4=10答:这个数原来是10;。
3.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米?1200+1700-2300=600(米)答:乙丙两地相距600米。
4.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小王和小李因公什么都没参加;车间有多少人两项活动都参加?(34+28)-(50-2)=14(人)
5.一个公园早上8点钟来了200个游客;9点钟来了200个;9点30分又走了100个;10点钟又来了200个;10点30分又走了100个;问在什么时间公园里的游客正好1000个。(1000-200×2)÷(200-100)+9=800÷100+9=17(时)答:在当天17时公园里的游客正好1000个。
6.在一次歌咏比赛时;王东同学站在一个梯形方阵的队伍里;他往后面看;有4排;往前面看;也是4排;已知第一排有6名同学;以后每排比前面多1名同学;问这个歌咏队共有多少人?
4+4+1=9(排)6+8+10+12+14+16+18+20+22=(6+22)×9÷2=126(个)答:共有126人。
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如果把它们的长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新长方形;新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长10厘米;如果把它们的宽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新长方形;该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大16厘米。求原来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16÷2)×(10÷2)=8×5=40(平方厘米)

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案: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
1、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2、从济南到北京的长途汽车中共有5个车站,从济南到北京需要为这趟长途汽车备()种不同的车票。
3、751+752+753+754+755+756+757的和是()。
4、有若干个同学排成一列横队,从左到右报数时,小强是第5个,从右到左报数时,小强是第3个,这列横队有()个同学。
5、菜场运来白菜和萝卜共70筐,白菜比萝卜多18筐,那么,运来白菜()筐,萝卜()筐。
6、在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7、有两个数分别是340和150,它们的和比它们的差多()。
8、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那么被除数是()。
9、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10、三年级同学种树8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棵。
11、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个同学。
12、一桶油连桶重9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称还重50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千克的油,空桶重()千克。
1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4级楼梯,小华要到五楼去,共要走()级楼梯。
14、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只书包。买书用去5元8角,买书包用的钱是买书所用钱的5倍。他带去50元钱,还剩()元。
15、想想填填:1、2、3、4;2、3、4、5;3、4、()、6;()、()、()、7
16、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6分,如果要锯成13段,则需要()分。
17、两个整数,和为37,较大个的一个比较小的大11,这两个整数分别是()、()。
18、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19、小红和小强买练习本。小红买了5本,小强买了3本,小强比小红少用了6角钱。每本练习本()角钱。
20、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只。
21、一个数除以7,商是154,要使余数最大,这个数应是(),此时,余数是()。
22、把两个长都是8厘米,宽都是5厘米的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新的长方形周长是(或)。
23、5个人举行跳棋比赛,每两人都要举行一场,至少要举行()场。
24、至少()个小棱形能拼成一个大棱形。
25、三年有一班的44个同学都去丛林探险,每辆小车只能坐6人,该租()辆车。
26.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
27.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28.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了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又回头向飞跑去,这样二人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30.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答案:
1、(36)2、(6)3、(5278)4、(7)5、(44和26)
6、(32)7、(300)8、(140)9、(44)10、(174)
11、(136)12、(80)(10)13、(96)14、(15元2角)
15、(5)(4)(5)(6)16、(24)17、(13)(24)
18、(32)19、(3)20、(3)21、(1084)(6)
22、(36和42)23、(10)24、(4)25、(8)
26、想: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只锯出了(3-1)个锯口,这样就可以求出锯出每个锯口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即可以求出锯成5段所需的时间。
解:9÷(3-1)×(5-1)=18(分)
答:锯成5段需要18分钟。
27、想: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女工仍比男工少35人。这时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也就是说少的35人是女工人数的(2-1)倍。这样就可求出现在女工多少人,然后再分别求出男、女工原来各多少人。
解:35÷(2-1)=35(人)
女工原有:
35+17=52(人)
男工原有:
52+35=87(人)
答:原有男工87人,女工52人。
28、想:由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可求出两地的路程,即返回时所行的路程。由去时5小时到达和返回时多用1小时,可求出返回时所用时间。
解:12×5÷(5+1)=10(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10千米。
29、想:由题意知,狗跑的时间正好是二人的相遇时间,又知狗的速度,这样就可求出狗跑了多少千米。
解:18÷(5+4)=2(小时)
8×2=16(千米)
答:狗跑了16千米。
30、想:由条件知,(21+20+19)表示三种球总个数的2倍,由此可求出三种球的总个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求出三种球各多少个。
解:总个数:
(21+20+19)÷2=30(个)
白球:30-21=9(个)
红球:30-20=10(个)
黄球:30-19=11(个)
答:白球有9个,红球有10个,黄球有11个。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和答案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2+20]×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
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裤子:(185-5)÷(2+1)=60(元);
上衣:60×2+5=125(元)。
14.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15.小明、小华捉完鱼。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请算出两个各捉了多少条鱼。
小明比小华多1×2=2(条)。如果小华给小明1条鱼,那么小明比小华多2+1×2=4(条),这时小华有鱼4÷(2-1)=4(条)。原来小华有鱼4+1=5(条),原来小明有鱼5+2=7(条)。
16.小芳去文具店买了13本语文书,8本算术书,共用去10元。已知6本语文本的价钱与4本算术本的价钱相等。问:1本语文本、1本算术本各多少钱?
8÷4×6=12,即8本算术本与12本语文体价钱相等。所以1本语文本值10×100÷(13+12)=40(分),1本算术本值40×6÷4=60(分),即1本语文本4角,1本算术本6角。
17.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75,3,74,3,73,3,(),()。
答案:72,3。
18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1,4,5,4,9,4,(),()。
奇数项构成数列1,5,9……,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偶数项都是4,所以应填13,4
19.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3,2,6,2,12,2,(),()。
24,2。
20.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76,2,75,3,74,4,(),()。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73,5。
2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2,3,4,5,8,7,(),()。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16,9。
2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3,6,8,16,18,(),()。
答案:6=3×2,16=8×2,即偶数项是它前面的奇数项的2倍;又8=6+2,18=16+2,即从第三项起,奇数项比它前面的偶数项多2.所以应填:36,38。
2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1,6,7,12,13,18,19,(),()。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24,25。
2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1,4,3,8,5,12,7,()。
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一项比前一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所以应填:16。
2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0,1,3,8,21,55,(),()。
答案:144,377。
26.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已知D的名次不是最高,但它比B、C都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问:他们各是第几名?
答案:D名次不是最高,但比B、C高,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C的名次不比B高,所以B是第3名,C是第4名。
27.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答案:4×3×3=36,所以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28.甲、乙、丙三人,一个人喜欢看足球,一个人喜欢看拳击,一个人喜欢看篮球。已知甲不爱看篮球,丙既不喜欢看篮球又不喜欢看足球。现有足球、拳击、篮球比赛的入场券各一张。请根据他们的爱好,把票分给他们。
答案:丙不喜欢看篮球与足球,应将拳击入场券给丙。甲不喜欢看篮球,应将足球入场券给甲。最后,应将篮球入场券给乙。
29.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
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1铜块重(190-20×2)÷5=30(克)。
30.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乙说:“不是我做的。”丙说:“也不是我做的。”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答案:如果是甲做的好事,那么乙、丙的话都是真的,与只有一句是真的矛盾。如果是乙做的好事,那么甲、丙的话都是真的,也产生矛盾。好事是丙做的,这时甲、丙的话都是错的,只有乙的话是真的,所以好事是丙做的。
31.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答:(8+3)×2=22(分米)
32.计算:18+19+20+21+22+23
原式=(18+23)×6÷2=123
33.计算:100+102+104+106+108+110+112+114
原式=(100+114)×8÷2=856
34.995+996+997+998+999
原式=(995+999)×5÷2=4985
35.:(1999+1997+1995+…+13+11)-(12+14+16+…+1996+1998)
第一个括号内的项数为(1999-11)÷2+1=995,所以原式=(1999-1998)+(1997-1996)+…+(13-12)+11=1×994+11=1005
给10个学生发铅笔,每人3支需要3×10=30支。每人4支需要4×10=40支。由于每人发3支有剩余发4支不够,说明铅笔总数应比30多比40少,即在30到40之间。两种分法的铅笔相差总数为40-30=10(支)或(4-3)×10=10(支)。因为两种分法剩下的差额和不够的差额同样多,每个差额看做1份,合起来就是2份。这样每份差额的支数就是10÷2=5支。所以,铅笔总数是:30+5=35支(或40-5=35支)。
应用数量关系规律计算。
解题:两种分法相差总数是几支?
(4-3)×10=10(支)
两种分法差额共几份?
1+1=2(份)
每种分法差额有几支?
10÷2=5(支)
铅笔共有几只?
30+5=35(支)或40-5=35(支)
答:有35支铅笔。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7)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3)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4)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5)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7)新进设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3.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4)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三、检查及考核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数学试题及答案》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