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正文

(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 古诗二首,咏柳文案

2019-03-10 二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 古诗二首,咏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  古诗二首,咏柳文案

(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 古诗二首,咏柳文案:

(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一首描写初春二月柳树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及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课前交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苏醒,是温暖,是生机,是希望,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草》、《春晓》、《村居》
一、导入
1、揭题:是啊!春天就是那声声清脆的鸟儿的歌声,春天就是那缤纷的野花,春天就是那枯了又荣的青青草,那么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咏柳》这首诗。(板书课题)强调“咏”的写法。
2、解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骆宾王的古诗,叫咏——,“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的意思就是——
[设计意图:轻轴拨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课前交流生活发现、欣赏名句、走近作者,活跃学生思维,快速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引领其对柳树产生初步的美感以及急于学习本诗的期待,让学生更自然地进入诗意课堂。]
二、通诗文。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读上两遍,读第一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争取一字不差;读第二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通顺。听明白了吗?开始。
2、读完了吗?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碧玉”“妆成”“丝绦”“裁出”
“碧玉”指的是——青绿色的玉石,知道有这样一个词“小家碧玉”吗?指的是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是宝石,亦是美女,你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把这种感觉送回词语中再来读读!“碧”是我们要求写会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一个姓王的人和一个姓白的人一起坐在石头上)那这两个人怎样才能坐稳当呢?可要防止从石头上掉下来啦!仔细观察这俩人,看看有新的发现么?指导书写:王字旁最后一笔变提,斜斜身子给白让位子,石的横写平,好让上面俩人坐稳当,口要写得扁才能更稳当。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生书写生字)写好了吗?同桌互相欣赏欣赏,看看写正确、写漂亮了没有?相互击掌庆祝一下吧!欣赏别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本领,你们都学会了!
“妆成”是什么意思?(打扮)你觉得在你的身边哪些人最爱打扮?看来爱打扮是女性的天性呀!一起美美地读!
“绿丝绦”是指?你们都知道,看来都会借助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词语这种好方法,奖励你们一起再读一遍这个词语,有个小小的要求,要让老师的脑海里能浮现出这充满生机的绿色,能做到吗?一齐读
“裁出”“裁”容易和那几个字混淆?(栽、载)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分他们么?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强调“衣”,空间很小,笔画要写紧凑,最后一笔捺变点,让出位子来。强调后面的笔顺)和刚才一样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写后同桌鉴赏!
3、听到悦耳的击掌声,看来你们写字的本领都很强,把这些词语送回诗句中,老师要来领教领教你们读诗的本领怎么样?
4、谁率先来读?好,请你!(果然读准了字音,字正腔圆,如果把“绿”的颜色在凸显一下,让我们能看见这美丽的色彩,就更好了。)谁再来读?(不错,注意了停顿,要是读得再舒缓点,融入你的感情,就能更有读诗的味道啦!)还有谁想读?如果你就是贺知章,你当时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我们一起来读!争取读出诗人的味道来!
三、品诗句。
1、品“咏”
诗人啊诗人,你对柳树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孩子们你们读出来了吗?(抽多生说)你是从诗中哪个字看出来的?[赞美\/咏]
2.品“咏”柳树和柳条
①作者从远处看柳树,起初看到了什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借助刚才词语的理解,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吗?“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作者是赞美了柳树的什么特点?[高]引领学生齐读这句,读出“高”的特点.“一树”仅仅是指一棵树吗?“一”在这里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那么“一树”指什么?[满树.]“绿丝绦”指的是?真的有一万条柳枝吗?“碧玉”是宝玉,是美女,作者把什么比作碧玉,比作美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③这么美的柳树姑娘,谁来用你的朗读赞美她!我们像他一样一起来尽情赞美柳树吧!
④引导想象: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欣赏书上的插图,静静地听老师读。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柳树,说说?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美丽场景呢?在高高的柳树下,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把画面读成诗吗?
3、品“咏”柳叶
①作者被美丽的柳树吸引,他不禁走近柳树感叹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产生了疑问,该怎样读?作者恍然大悟,读出来!
②那这两句作者又写了柳叶的什么特点?[细]是采用了怎样的形式写的?[自问自答]
③那数不清的柳叶,真是春风剪出来的吗?这是作者的巧妙想象,让我们仿佛看见春姑娘用灵巧的一双手,剪出了这些柳叶,多神奇呀!作者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什么的赞美?(春天)
④引导想象:孩子们,让我们边读,边做做动作。想象一下,春风剪开柳叶,柳叶在春风中翻飞飘舞的情景是怎样的?(抽生回答)柳叶和春风又会怎样友好的对话呢?
⑤其实,春姑娘创造的又何止这精致的柳叶,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回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桌合作,运用“不知[],二月春风似[]”的句式,来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在同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表扬:你的想法真独特!想象力真丰富呀!比喻多贴切呀!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咏”,通过品词赏句、大胆想象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进一步亲历诗人的情感世界,更好的品位出诗中的几个贴切比喻,体会到柳树的形态美、色彩美及其内在的生命力。]
四、入诗境
1、孩子们,古诗学到这儿,此时我们再看看,在作者贺知章的笔下,春天又是什么呢?是啊!是碧绿般的柳枝,是裁剪出千万片细叶的春风啊!
2、巧妙整体连接。从此,我们和诗人贺知章不再陌生。我相信大家以后在春游旅游或在上学放学的途中,当你看到有很多树木时,一定会去看看一种树,这就是[]。当你看到柳树时,一定会记起一个人,这就是[]。当你记起贺知章时,一定会轻轻吟诵起他写的一首诗,这就是[]。
3、这么美的诗句,能背下来了吗?请你,不过老师对你有个小小的要求,你要用你的诵读,让老师和其他的孩子们脑海里能浮现出这美丽的柳树姑娘,你能做到吗?其他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感受感受!生背诵。你的脑海里有画面吗?怎样的画面?你呢?你呢?谁认为你能超过他,来试试,老师送你句话:只有入情入境,才是朗诵的上上之道,听明白了吗?开始!
4、让我们把画面带到古诗里,闭上眼睛,一起背古诗。
五、融诗情
1、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柳树的诗篇.下面齐读这些经典的诗句。出示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酒,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2、在指名回答后提问:为什么写春天总会写到柳树呢?(借柳树赞美春天)
3、我们再来看看在诗人杜甫的眼里,春天又是什么?
出示:《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结下课:春天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剪开杨柳叶的春风,是万物的源头!让我们齐声诵读《咏柳》,把自己最美的歌颂送给春天!
板书:
《咏柳》
贺知章
赞美柳树
歌颂春天郑崇波

(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 古诗二首,咏柳文案:

咏柳
教材分析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通过课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感受古诗文字美,课文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课前布置让学生认真观察柳树,特别是细心观察柳枝与柳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感知与理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内容,入情入境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美,感受课文意境美,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咏”“绦”这两个生字,会写“碧、丝、咏、妆、裁、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
通过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通过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苏醒,是温暖,是生机,是希望,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草》《春晓》《村居》。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揭题,齐读课题。(咏鹅是赞美白鹅,咏柳就是赞美柳树,注意“咏”的书写,师范写,生书空)指导学习“咏”字。
3.了解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年时就以诗文出名。其写景诗,较为清新通俗,除了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等广为传颂。那么,贺知章为什么要写《咏柳》这首诗呢?据说当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为他送行。当时正是早春二月,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在自家的旧宅外,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垂杨柳,柳芽初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起,于是提笔写下《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据说,这是千百年来最好的一首咏柳诗了。怎么样?你们想不想读好这首诗?
4.说说你看到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早春二月,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柳树却早已抽出一条条青翠的枝条,吐露出一簇簇嫩绿的新芽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二、初读古诗,感受诗韵。
1课件出示古诗《咏柳》。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如“绦”“裁”
4.播放录音。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边听边划分节奏。
5.师范读。
6.师生齐读。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非常好!大家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诵读了。
7.学习本课生字“咏、碧、妆、裁、剪、”重点指导“咏,裁”书写,出示组词。
三、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呢?(看书下注释、插图,结合自己想象。)出示个别词语的意思、动态图。
1.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结合书本注释、文中的插图、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古诗的意思。
2.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出示古诗的意思)
3.学习第一句诗。
(1)师:谁来说说,诗中哪两句是直接写柳树的?你从哪儿感悟到了春天柳树的美?
@:我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有课文的插图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柳树。意思是一棵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碧玉妆扮成的一样,千万柳条好像是绿色的丝绦一样垂下来。板书:碧玉
@:我从绿丝绦看出,注解上说绦是带子的意思,作者把柳条比作了绿色的带子,很美。板书:绿丝绦
(2)师:你们理解得真好!关于前两行诗句,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追问:“一树”“万条”你怎么理解?真的只有一棵树,一万条吗?
万条表示的是有很多条,看上去满眼都是,数也数不清。
(3)师:在古诗中,有许多数量词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比如《望庐山瀑布》中有这样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不是说瀑布真的只有三千尺,而是用来形容瀑布很长。
(4)导读:这两行诗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作者抓住了早春柳树的特点,把柳树当作美丽的姑娘,那随风摆动的枝条就像是姑娘裙摆上的丝带,多美啊!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5)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柳叶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丝带。
4.学习第二句诗。
(1)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问: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是是谁的巧手剪出这些细细的柳叶?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把春风比喻成了剪刀,它会裁剪柳叶。写出了春天的动态美。板书:剪刀
师:这两行诗写得很有意思,就像是作者自问自答。自己试着有语气地读一读吧。
(2)师小结:作者把满树的新叶比喻成“碧玉”,把随风飘荡的柳条比喻成“绿丝带”,多么贴切而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板书: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剪刀,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合理的想象,把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
(3)春风还带给了大自然什么样的变化?(嫩芽,红花)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
@:这看到岸边一排排柳树,萌发出新的绿叶。就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垂挂下来。
@:我眼中的这幅画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柳树把自己打扮得特别美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我觉得这幅画面上还应该有春风姑娘,她在天空中微笑着,把绿色泼洒给大地。二月春风,万条柳枝,组成了一幅这样美丽的早春图,
6.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们带着对春天,对柳树的赞美之情再来读这首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会背的可以背哦。(生齐诵古诗)
7.唱一唱。因为这是最好的一首咏柳诗,后人特别喜欢,就给这首诗谱了曲,想听听吗?
8.宋代也有一位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同学们想不想学?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zhi)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zhan)水,水中柳影引他长。(zhang)
9.写话:用自己的话赞美柳树。
在和暖的春风里,远远地看见了一排柳树,那柳树……
走近一看像是一排排士兵守护着我们美丽的城市。
那柳树长着粗壮的树干,长长的柳条像小姑娘的辫子一样,柳条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芽,微风轻轻地吹扶着柳条,那柳条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四、小结:诗人独具匠心,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读者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感受春的生机与活力吧。
五、作业自选超市:1.给爸爸妈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咏柳》这首古诗,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
2.画一画自己心中最美的柳树图。
3.结合自己的理解,把《咏柳》这首诗改编成一段话。

(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 古诗二首,咏柳文案:

1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2-1-c-n-j-y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3.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4.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他们在干什么?(分组交流)
5.你们能配合画面,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分组交流,尝试练说)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6.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生汇报)
7.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你们能将自己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指名读)
8.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中去呢?这样吧,让我们朗读古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生齐读第3、4句)
六、背诵古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首古诗你们一定能背下来。
2.集体配乐吟诵。
3.生自由背。
七、指导书写
指导写好生字“诗”“童”“村”,重点写好生字“童”。
1.看“电脑小博士”的笔顺顺序,学生认真观察笔顺顺序、笔画写法。
2.指名反馈。
“童”字是上下结构,共有12画,可组词为“儿童、童年”。
3.观察田字格中的“童”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再通过课件演示,提醒学生“立”的最后一横最长。)
4.教师范写3个生字。
5.学生描红并临写3个生字。
6.师生评议。
八、梳理板书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背诵古诗《咏柳》。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领略春天的美,体会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的情感。
三、导入新课,初感诗境
1.课前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2.齐背古诗《村居》。
3.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这轻快飞行的黄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随风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5.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2·1·c·n·j·y
6.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
7.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8.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这些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交流切磋,诵读感悟
1.指导学习第1、2句。
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生齐读。
(2)(出示从远处看柳树的图片)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它就像什么呢?(碧玉、丝绦)
(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3、4句。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和同桌一起读第3、4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4句诗的课件)让学生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www-2-1-cnjy-com
(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3.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4.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意境描述出来
五、分组活动,熟读成诵
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思考、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用白话文翻译、画画等。)
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把他们分成三组:朗诵组、翻译组、画画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组。
2.学生分组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3.分组展示。
(1)朗诵组用多种朗读方式诵读古诗;
(2)翻译组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画画组展示各自根据诗意描绘的图画。
4.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诗歌,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
六、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教师指导。
“绿”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不要把右下部写成“水”。
“丝”字注意笔顺。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七、梳理板书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教学感悟
在教学这两首诗时,我都能以生动亲切的语气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以有层次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此外,我还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

(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 古诗二首,咏柳文案:

1古诗二则《咏柳》
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一首描写初春二月柳树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及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课前交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苏醒,是温暖,是生机,是希望,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草》、《春晓》、《村居》
一、导入
1、揭题:是啊!春天就是那声声清脆的鸟儿的歌声,春天就是那缤纷的野花,春天就是那枯了又荣的青青草,那么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咏柳》这首诗。(板书课题)强调“咏”的写法。
2、解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骆宾王的古诗,叫咏——,“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的意思就是——
[设计意图:轻轴拨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课前交流生活发现、欣赏名句、走近作者,活跃学生思维,快速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引领其对柳树产生初步的美感以及急于学习本诗的期待,让学生更自然地进入诗意课堂。]
二、通诗文。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读上两遍,读第一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争取一字不差;读第二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通顺。听明白了吗?开始。
2、读完了吗?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碧玉”“妆成”“丝绦”“裁出”
“碧玉”指的是——青绿色的玉石,知道有这样一个词“小家碧玉”吗?指的是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是宝石,亦是美女,你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把这种感觉送回词语中再来读读!“碧”是我们要求写会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一个姓王的人和一个姓白的人一起坐在石头上)那这两个人怎样才能坐稳当呢?可要防止从石头上掉下来啦!仔细观察这俩人,看看有新的发现么?指导书写:王字旁最后一笔变提,斜斜身子给白让位子,石的横写平,好让上面俩人坐稳当,口要写得扁才能更稳当。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生书写生字)写好了吗?同桌互相欣赏欣赏,看看写正确、写漂亮了没有?相互击掌庆祝一下吧!欣赏别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本领,你们都学会了!
“妆成”是什么意思?(打扮)你觉得在你的身边哪些人最爱打扮?看来爱打扮是女性的天性呀!一起美美地读!
“绿丝绦”是指?你们都知道,看来都会借助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词语这种好方法,奖励你们一起再读一遍这个词语,有个小小的要求,要让老师的脑海里能浮现出这充满生机的绿色,能做到吗?一齐读
“裁出”“裁”容易和那几个字混淆?(栽、载)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分他们么?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强调“衣”,空间很小,笔画要写紧凑,最后一笔捺变点,让出位子来。强调后面的笔顺)和刚才一样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写后同桌鉴赏!
3、听到悦耳的击掌声,看来你们写字的本领都很强,把这些词语送回诗句中,老师要来领教领教你们读诗的本领怎么样?
4、谁率先来读?好,请你!(果然读准了字音,字正腔圆,如果把“绿”的颜色在凸显一下,让我们能看见这美丽的色彩,就更好了。)谁再来读?(不错,注意了停顿,要是读得再舒缓点,融入你的感情,就能更有读诗的味道啦!)还有谁想读?如果你就是贺知章,你当时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我们一起来读!争取读出诗人的味道来!
三、品诗句。
1、品“咏”
诗人啊诗人,你对柳树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孩子们你们读出来了吗?(抽多生说)你是从诗中哪个字看出来的?[赞美\/咏]
2.品“咏”柳树和柳条
①作者从远处看柳树,起初看到了什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借助刚才词语的理解,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吗?“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作者是赞美了柳树的什么特点?[高]引领学生齐读这句,读出“高”的特点.“一树”仅仅是指一棵树吗?“一”在这里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那么“一树”指什么?[满树.]“绿丝绦”指的是?真的有一万条柳枝吗?“碧玉”是宝玉,是美女,作者把什么比作碧玉,比作美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③这么美的柳树姑娘,谁来用你的朗读赞美她!我们像他一样一起来尽情赞美柳树吧!
④引导想象: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欣赏书上的插图,静静地听老师读。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柳树,说说?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美丽场景呢?在高高的柳树下,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把画面读成诗吗?
3、品“咏”柳叶
①作者被美丽的柳树吸引,他不禁走近柳树感叹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产生了疑问,该怎样读?作者恍然大悟,读出来!
②那这两句作者又写了柳叶的什么特点?[细]是采用了怎样的形式写的?[自问自答]
③那数不清的柳叶,真是春风剪出来的吗?这是作者的巧妙想象,让我们仿佛看见春姑娘用灵巧的一双手,剪出了这些柳叶,多神奇呀!作者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什么的赞美?(春天)
④引导想象:孩子们,让我们边读,边做做动作。想象一下,春风剪开柳叶,柳叶在春风中翻飞飘舞的情景是怎样的?(抽生回答)柳叶和春风又会怎样友好的对话呢?
其实,春姑娘创造的又何止这精致的柳叶,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回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桌合作,运用“不知[],二月春风似[]”的句式,来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在同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表扬:你的想法真独特!想象力真丰富呀!比喻多贴切呀!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咏”,通过品词赏句、大胆想象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进一步亲历诗人的情感世界,更好的品位出诗中的几个贴切比喻,体会到柳树的形态美、色彩美及其内在的生命力。]
四、入诗境
1、孩子们,古诗学到这儿,此时我们再看看,在作者贺知章的笔下,春天又是什么呢?是啊!是碧绿般的柳枝,是裁剪出千万片细叶的春风啊!
2、巧妙整体连接。从此,我们和诗人贺知章不再陌生。我相信大家以后在春游旅游或在上学放学的途中,当你看到有很多树木时,一定会去看看一种树,这就是[]。当你看到柳树时,一定会记起一个人,这就是[]。当你记起贺知章时,一定会轻轻吟诵起他写的一首诗,这就是[]。
3、这么美的诗句,能背下来了吗?请你,不过老师对你有个小小的要求,你要用你的诵读,让老师和其他的孩子们脑海里能浮现出这美丽的柳树姑娘,你能做到吗?其他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感受感受!生背诵。你的脑海里有画面吗?怎样的画面?你呢?你呢?谁认为你能超过他,来试试,老师送你句话:只有入情入境,才是朗诵的上上之道,听明白了吗?开始!
4、让我们把画面带到古诗里,闭上眼睛,一起背古诗。
五、融诗情
1、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柳树的诗篇.下面齐读这些经典的诗句。出示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酒,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2、在指名回答后提问:为什么写春天总会写到柳树呢?(借柳树赞美春天)
3、我们再来看看在诗人杜甫的眼里,春天又是什么?
出示:《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结下课:春天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剪开杨柳叶的春风,是万物的源头!让我们齐声诵读《咏柳》,把自己最美的歌颂送给春天!
板书:
《咏柳》
贺知章
赞美柳树
歌颂春天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完整word版)古诗二首《咏柳》(部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