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正文

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 文案

2019-03-07 一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  文案

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 文案:

《汉语拼音5 gkh》教学设计与点评
【教学要求】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并会正确书写。
2、掌握g、k、h和单韵母ɑ、e、u拼读方法。
3、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4、会认“哥、弟、米”三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g、k、h韵音、形。
2、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图两张、声母卡片三张、三拼音节卡六张、生字卡三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在一个美丽的动物小村庄里住着许多动物,他们团结友爱,生活得非常快乐。动物小村庄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请打开书14页,自己看着图说一说。
2、谁能指着图来说一说?(引导学生用多种句式说清楚)
二、进行新课
1、学习声母g、k、h
看图,小老虎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呢?
(指图上“虎”)这个字有人认识吗?
⑴ 学习h
(指图上hǔ)这个音节就念“虎”。
听老师读;跟老师读。
谁听出来了,hǔ是哪个声母和哪个韵母拼出来的?(h-u)
(出示h)这就是声母h。跟老师读、开火车读、齐读。
你们看h像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记它“一把椅子hhh”
⑵ 学习g
请看小老虎在打鼓(指dǎgǔ)这个音节就是“打鼓”,“gu”是怎么拼出来的?
请同学试着拼。
跟老师拼。
谁听出来了“鼓”的声母是什么?(g-u)
(出示g)指名读,跟老师读,齐读。
你们看g像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记住它“9字拐弯ggg”
⑶ 学习k
小灰兔晾裤子(指kù)这个音节就念“裤”,谁能试着拼一拼,kù的声母是什么?
(出示k)念什么?
你们看k像什么?
2、复习巩固gkh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三个新朋友,请大家读一读(出示gkh)。
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我们的新朋友就藏在图里,看看谁能把他们找出来。(指名)

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 文案:

üeer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4~45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复韵母ie、üe、er及整体认读音节ye、yue,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音节词“xiě、zuò、yè”。
2.会认“雪、儿”2个生字,理解“夜色、雪花”的词义。
3.能朗读儿歌《月儿弯弯》,体会情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读准ie、üe、er的音,以及声母与üe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掌握er的发音。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复韵母ai、ei、ui、ao、ou、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2.指名认读音节ju、qu、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歌。
3.教师:同学们,在汉语拼音里,复韵母共有9个,我们已经学习了6个。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三个——ie、üe、er。(教师板书并准确、响亮地读出来)
二、借助插图,学习拼音
1.学习复韵母ie。
(1)教师出示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画的内容。
引导:小女孩的旁边有一棵树。这是什么树?谁认识?
学生汇报后,教师明确:“椰树”的“椰”提示了ie的音。请跟着老师念——一棵椰树,ieieie。(学生跟读)
(2)教师指导发音:ie是由i和e组成的复韵母。发ie的音时,先发i的音,口形逐渐张开,滑向e的音,音势由弱到强。(板书:ie)
(3)学习ie的四声。
教师:ie有四个声调,同学们,根据口诀“没a找o、e”那么ie的声调符号应该标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iēiéiěiè)
(4)拼读音节。
课件出示下列音节,小组合作,拼一拼,读一读。
piědébiéxiéqiéjiě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①教师明确:如果把小i换成大y,就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e,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读音相同。请跟老师念——ie是韵母,e前是小i;ye是整体认读音节,e前是大y。(板书:ye)
②教师板书ye的四声(yēyéyěyè),学生自由读。
③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含有ye的词语。
2.学习复韵母üe。
(1)提问:图中的两个小女孩在干什么?(听音乐。)
教师明确:“音乐”的“乐”提示了复韵母üe的音。请跟老师念——爱听音乐,üeüeüe。(学生跟读)
(2)教师指导发音:üe是由ü和e组成的复韵母。发üe的音时,先发ü的音。再向e音滑动,前轻后重。(板书:üe)
(3)学习üe的四声。
教师:üe也有四个声调,那么üe的声调符号应该标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üēüéüěüè)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e。
①教师明确:如果在üe的前面加个大y,就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e。y和üe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要省写。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顺口溜改为——小ü见了j、q、x和y,去掉两点还念ü。(板书:yue)
②教师板书yuē和yuè,强调:汉语中yue没有第二声,第三声较少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词语,组织练读yuē、yuè。
3.学习复韵母er。
(1)提问:小女孩用什么听音乐?(耳机)
教师明确:“耳朵”和“耳机”的“耳”提示了最后一个复韵母er的音。er是由e和r组成的,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动作。在发e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成了er。请跟着老师念——一只耳朵,ererer。
(2)教师:er是个特殊的复韵母。那么,它特殊在哪儿?
师生交流讨论,明确:其他复韵母都是由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er没有滑音,而是在发e的同时,有个卷舌的动作;er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只能单独为汉字注音。
(3)读准er的四声。
①教师板书er的四声(ērérěrèr),并借助手势范读,学生模仿,齐读er的四声。
②教师:er有哪些汉字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三、学写ie、üe、er
1.教师强调书写规则:复韵母的两个字母要靠紧,要写得紧凑、匀称。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书空。
3.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ie、üe、er。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ie、ye、üe、yue、er,指名找出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三遍。
2.比一比,读一读。
üè——èriē——üēéi——ér
nüè——lüèqū——quēé——ér
二、借助插图,认识字词
1.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图上画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夜色、雪花”,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拼音。
2.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用“雪”口头组词或造句。
三、朗读儿歌,体会童趣
1.出示带拼音的儿歌《月儿弯弯》,教师范读儿歌。
2.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四、学写“xiězuòyè”
1.出示音节词“xiězuòyè”,拼一拼,读一读。
2.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音节词“xiězuòyè”。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认识了“雪”和“儿”;理解了“月儿、夜色、雪花”的意思;会朗读《月儿弯弯》,会书音节词“xiězuòyè”……
【板书设计】
ieüeer
ieüeer
yeyue
iēiéiěièüēüéüěüèērérěrèr
yēyéyěyèyuēyuè
xiězuòyè
【教学反思】
教学声母与üe相拼时,教师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教学。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读学过的音节nü、lü、ju、qu、xu,复习了ü上两点省略写的规则,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nüè和lüè时,主要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准鼻音和边音。而在教学j、q、x与üe的拼读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拼读,然后故意将音节写成了jüe、qüe、xüe,让学生自主体会其中的奥妙。值得鼓励的是,有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提出了质疑,并且利用原有知识迅速解决了问题。通过这一环节,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优点,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整个学习过程,才能帮助学生较牢固地掌握知识。

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 文案:

(一)熟背、规范书写三表(书P52)
1.声母(23个)b、p、m、f、d、t、n、l、g、k、h、j、q、x
zh、ch、sh、r、z、c、s、y、w
注意:(1)zhchshr和zc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4)分清翘舌音(zhchshr)和平舌音(zcs)。
2.韵母(24个)
单韵母(6个)a、o、e、i、u、ü、
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
an、en、in、un、ün(前鼻韵母5个)
ang、eng、ing、ong(后鼻韵母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chi、shi、ri、zi、ci、si
yi、wu、yu
ye、yue、yuan
yin、yun、ying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yue(y——üe)
yuɑn(y——ü——ɑn)yun(y——ün)

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 文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67)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尝试写一段人物描写。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默读课文,畅谈感受: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边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第二课时
一、课堂交流,分享成果: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①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①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总部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①“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反思形象,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交流讨论,学生只有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
点拨的要点:
(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等。
(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等。
三、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
(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
四、作业:
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23、刷子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的人叫“剃刀陈”……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
2、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把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24、金钱的魔力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
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
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
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第二课时
一、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
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二、作业:
1、课外阅读《百万英镑》。
2、背诵第6自然段。
口语交际七讲人物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课前准备:
故事录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
二、试说故事:
1、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
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3、课堂评议,随机归纳:(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
三、再说故事:
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2、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
四、说好故事:
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
2、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
(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讲故事,要快慢适度。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
(4)富有感染力。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
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习作七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
回忆生活中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
(1)这个人是谁?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
3、课堂交流: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要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
(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回顾·拓展七
学习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交流话题1:
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
(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讨论
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2:
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
5、小组交流,要求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7、请同学们将自己运用写人方法写得最成功的一段话并附上自己的体会,交至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将这些语段分类,编成小报,在全班进行传阅交流。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课文运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画人物,如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这一课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成语。
二、情境积累: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外貌)
(2)教师给大家几个人名,试着用线与这些成语连连看。
黑旋风李逵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仪表堂堂
班级自选人名虎背熊腰
班级自选人名身强力壮
(3)预计中的课堂生成:学生可能对于“文质彬彬”与“仪表堂堂”这两个成语所找的对象不同,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文质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礼貌,与外貌好不好看关系不大,而“仪表堂堂”则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4)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神态)
(2)小组成员根据这四个成语表演。
(3)小组推荐最好的成员上台表演,让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说成语。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
(1)请学生上台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要求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语言)
(2)大家根据下面几段话的提示填上这两组成语,每个成语只允许用一次。
A、××(班级人名)在学校说话总是低声细语的。
B、王老师对我们真是和蔼可亲,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她总是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道理,他讲得娓娓动听,大家都听得心悦诚服。
C、这个罪犯真狡猾,面对警察的提问,他巧言如簧,总是东拉西扯,将一些题外话说得滔滔不绝,当警察将一些证据放在他的面前时,他开始变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罪犯张口结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过程。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三、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成语,大家还说了不少,如果同学们能将这些成语在平时运用到作文或平时的交流中,那一定会锦上添花。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人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对《书断》、张芝等书法知识要作必要的讲解。
3、课文第几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第二段)
4、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5、学生小组形式练习。
6、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7、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学苦练)
8、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第几小节介绍?(第一节)
9、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10、齐读最后一小节,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经过上述讨论,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德谟克利特曾经提到过,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这样看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到底应该如何实现。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在面对这种问题时,黑格尔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经过上述讨论,这样看来,既然如此,所谓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关键是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需要如何写。莎士比亚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这不禁令我深思。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可是,即使是这样,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培根曾经提到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生活中,若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生活中,若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黑塞曾经说过,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所谓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关键是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需要如何写。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在面对这种问题时,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生活中,若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可是,即使是这样,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我认为,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因何而发生?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就我个人来说,没有人能在乎的世界末日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经过上述讨论,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人教课标版语文上册教案:《汉语拼音5 gkh》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与点评》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