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正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案

2019-03-10 一年级作文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案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案:

课题三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教具、学具准备有关例10的简单动画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教学设计旧知复习,新授铺垫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旁白)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课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课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课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2.解决30 2。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 2=3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 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3.解决32-2。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例10的简单动画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
教学设计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旁白)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课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课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课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 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 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 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案:

妈妈要求我每天都要练习数学加减法。除了课堂上学习的要复习以外,还要增加练习一些题目。
我是这样算加法的。譬如13加12等于几这个题目,我先把两个数字的十位数相加,得20;然后把两个数字的个位数相加,得5;20加5等于25。那么13加12就等于25。再比如,17加9等多少这个题目。十位数的10可以不动,然后是7加9等于16,10加16等于26,所以这题等于26。
我做了很多这样的练习。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案: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加、减法口算以及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把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落实到每道例题和许多练习题里,发挥知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如体会了运算的意义,就能知道计算时应该怎样想;应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又能加强对运算意义的感受。又如把运算知识的教学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既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运算的意义和方法,又能感受学习运算知识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二是从学生认知水平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出发,把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六部分编排,逐渐提升认知要求和认知深度,揭示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具体安排见下。5以内的加、减· 加法和减法分开教学,先教学加法,再教学减法。· 根据一幅图列一道加法算式或列一道减法算式。· 加法共教学10道题,例题和“试一试”教学2道,“想想做做”1~3中教学另外8道。减法共教学10道题,例题和“试一试”教学2道,“想想做做”1~3中教学另外8道。 有关0的加、减· 加法和减法的教学结合在一起。
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加、减法口算以及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把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落实到每道例题和许多练习题里,发挥知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如体会了运算的意义,就能知道计算时应该怎样想;应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又能加强对运算意义的感受。又如把运算知识的教学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既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运算的意义和方法,又能感受学习运算知识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二是从学生认知水平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出发,把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六部分编排,逐渐提升认知要求和认知深度,揭示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具体安排见下。
5以内的加、减
· 加法和减法分开教学,先教学加法,再教学减法。
· 根据一幅图列一道加法算式或列一道减法算式。
· 加法共教学10道题,例题和“试一试”教学2道,“想想做做”1~3中教学另外8道。减法共教学10道题,例题和“试一试”教学2道,“想想做做”1~3中教学另外8道。
有关0的加、减
· 加法和减法的教学结合在一起。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文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文案:

一天,1带着9(他弟弟)出去玩。他们到了159十字路口,9看见了如意,他急着要买,1说;“我没带钱呀!”“NO!你带了,不然你那买来的汽水!”9吵着说。1说:“我只带了186元啊,这瓶汽水正好是186元!”9只好乖乖的听1的话。该回家了,1从包里拿出了100元,9看见了,说:“你耍我!这瓶汽水是86元的,不然你哪来的100元!”1寂寞死了。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