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作文 诗词 典故文案

2019-03-13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作文 诗词 典故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作文  诗词 典故文案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作文 诗词 典故文案:

【五车读】
参见文明部·文具“五车书”。宋陆游《感兴》:“饱以五车读,劳以万里行。'”
【五经笥】
《后汉书·文苑列传·边韶传》:“边韶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笥,古代藏书竹器。◆喻指文人学识丰富。唐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另参见人体部·肢体“便便腹”、参见器用部·日用“腹笥”、人物部·圣贤“边韶”、人事部·睡梦“昼眠”。
【升堂入室】
参见文明部·礼乐“由也瑟”、器用部·宫室“升堂”。晋陆云《赠挪阳府君张仲膺诗》:“斌斌君子,升堂入室。”
【由瑟】
参见文明部·礼乐“由也瑟”。唐窦牟《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自悲由瑟无弹处,今作关西门下人。”
【出头地】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指学问或地位比别人高,清卓孝复《寄郑苏龛同年》:“曾让大名出头地,独留元气护高楼。”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放出头”。
【奴爱才】
宋钱易《南部新书·庚》:“萧颖士,开元中,年十九,擢进士第。儒释道三教,无不该通。然性褊躁,忽忿戾,举世无比。尝使一佣仆杜亮,每一决责,便至力殚。亮养疮平,复为其指使如故。人有劝,曰:‘岂不知,但以爱其才而慕其博奥,以此恋恋不能去。'卒至于死耳。”
◆咏人有才华。宋陆游《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奴爱才如萧颖士,婢知诗似郑康成。”另参见人物部·其他“萧奴”。
【传家学】
《宋书·王准之传》:“王准之字元曾,曾祖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
◆指世传家学。唐刘禹锡《忂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远放歌声分白巴,知传家学与青箱。”另参见器用部·日用“青箱”。
【弄獐书】
《旧唐书·李林甫传》:“太常少卿姜度,(李)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獐之庆。'客视之掩口。”按,《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后称生男曰“弄璋”。◆喻没有文化,写错别字。宋苏轼《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另参见文明部·书画“弄獐书”。参见文明部·学识“弄獐书”。宋苏轼《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甚欲去为汤饼客,唯愁错写弄獐书。”
【怀铅】
《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以为裨补輶轩所载,亦洪意也。”
◆指采访、笔记型著述。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空虚惭炙輠,点窜许怀铅。”另参见文明部·文章“铅椠”。
【拾青】
《汉书·夏侯胜传》:(夏侯)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地拾地芥耳。’”
◆指以学问求富贵。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另参见植物部·草木“拾芥”、器用部·衣冠“青紫”、人事部·志趣“拾青紫”。
【晒腹】
参见文明部·文具“腹中书籍”。宋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句》之四:“岂惟蜀客知踪迹,更问庭中晒腹人。”
【难窥墙】
参见器用部·宫室“夫子墙”。唐柳宗元《弘农公以顶德伟才屈于诬枉……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徽志》:“独弃他人国,难窥夫子墙。”
【八斗才】
《释常谈·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喻有才之人。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另参见器用部·器皿“才八斗”。
【七步才】
参见文明部·诗词“七步咏”。唐李峤《杂咏》:“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
【三语】
参见人物部·官吏“三语椽”。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叉手速】
参见文明部·诗词“叉手”。宋苏轼《袁公济和复次韵答之》:“文如翻水成,赋作叉手速。”
【韦编三绝】
参见文明部·文具“绝编”。元耶律楚材《过天德和王辅之四首》之四:“韦编三绝耽牺易,萧散风神真一隐人。”
【下笔不加点】
《文选·祢衡(鹦鹉赋)》:“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指文思敏捷。清叶方蔼《撰西樵考功志文毕寄阮亭户部》:“敢云下笔不加点,差喜临文无愧辞。”另参见人物部·人杰“正平摇笔”。
【老斫轮】
参见九流部·杂技“轮扁斫”。宋黄庭坚《次韵郭明叔长歌》:“诗书自可老斫轮,智略足以解连环。”
【江夏无双】
参见人物部·人杰“江夏黄童”。宋苏轼《用和人求笔迹韵寄莘老》:“江夏无双应未去,恨无文字相娱嬉。”
【诵亡书】
《汉书·张安世传》:“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惟(张)安世识之。”
◆咏博闻强记。宋苏轼《和刘景文见赠》:“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另参见器用部·日用“三箧”、文明部·文具“亡书三箧”。
【梦鸟】
参见人事部·睡梦“吞鸟梦”。唐李商隐《失题》:“斯文虚梦鸟,吾道欲悲徽。”
【据席谈经】
《后汉书·戴凭传》:“时诏公卿大会,群臣皆就席,(戴)凭独立。光武问其意,凭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帝即召上殿,令与诸儒难说,凭多所解释、帝善之,拜为郎中。”
◆指才高而雄辩。宋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之二:“据席谈经只强颜。不安时论取讥弹。”另参见器用部·日用“戴凭席”。
【三冬学】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如淳注:“贫子冬日乃得学书,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
◆咏读书。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另参见天文部·时令“三冬”。
【下帷】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经,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喻指专心读书。唐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另参见器用部·日用“董帷”。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作文 诗词 典故文案:

【方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喻心。唐白居易《秋居书怀》:“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捧心】
脏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挚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喻指仿效弄巧成拙,或喻美女病态。唐”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二:“世世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效迎”。人物部·妇女“丑女”。人物部·其他“东邻”。人事部·病死“西子病”。
【纳肝】
参见政事部·忠直“弘演纳肝”。清潘耒《羊城杂咏》:“异代流风多感激,草间时有纳肝人。”
【大胆】
参见人物部·将相“胆大姜伯约”。唐李贺《吕将军歌》:“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疾在膏肓】
参见人事部·病死“病人膏盲”。唐周昙《咏史诗·晋景公》:“晋侯徒有秦医缓,疾在膏盲救已迟。”
【王裒泣血】
参见人事部·情感“王裒泪”。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二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侧依韵奉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苌弘血】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喻志士捐躯。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另参见人事部·冤怨“苌弘怨”。
【侍中血】
参见政事部·忠直“嵇绍血”。唐罗隐《题段太尉庙》:“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漂杵血】
参见武备部·兵器“漂杵”。金李俊民《调祁定之》:“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
【娄公唾】
参见人事部·雅逸“师德量”。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牛山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牛山悲”。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牛衣泪】
参见人事部·贫贱“卧牛衣”。唐刘兼《中春登楼》:“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玉壶盛泪】
晋王嘉《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灵姜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霑衣。至升车就路路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
◆指妇人哀伤落泪。宋钱惟演《无题》:“纨扇寄情虽自洁,玉壶盛泪只凝红。”另参见器用部·器皿“玉壶欹”。人物部·妇女“红泪客”。人事部·情感“玉壶悲”。
【羊昙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咽羊昙”。清赵翼《秋帆制府挽》之三:“不堪重过灵岩馆,剩有羊昙泪满巾。”
【岘山泪】
参见器用部·宫室“堕泪碑”。唐杜甫《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杨朱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杨朱泣”。唐温庭筠《博山》:“见说杨朱无限泪,岂能空为路歧分。”
【孟尝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雍门哀”。宋苏拭《戴道士得四字代作》:“共吊桓魋宫,一洒孟尝泪。”
【珠泪】
参见动物部·鳞介“鲛人”。唐杨炯《送郑州局司功》:“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黄犬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黄犬悲”。清舒位《感遇》之四:“始为苍蝇笑,旋下黄犬泪。”
【崩城泪】
参见人物部·妇女“杞梁妻”。唐沈全期《度安海人龙编》:“虚道崩城泪,明心不应天。”
【湘妃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温庭筠《瑟瑟钗》:“只应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楚囚泪】
参见器用部·宫室“对泣新亭”。清黄遵宪《上黄鹤楼》:“洒尽新亭楚囚泪,烟波风景总生愁。”
【三遗矢】
参见器用部·饮食“强饭廉颇”。◆喻年老体弱。清赵翼《吴门晤范洽园编修》:“何当老态三遗矢,还附名流一瓣香。”
【尝粪】
参见政事部·贪佞“尝便”。宋张九成《杂兴》:“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作文 诗词 典故文案:

【凡鸟】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人,题门上作‘凰'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凰'字,凡鸟也。”
◆喻庸才。唐张九龄《杂诗》之二:“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另参见伦类部·师友“寻嵇”、动物部·飞禽“题凤”。人事部·情感“千里相思”、人事部·狂放“题凡鸟”。
【广陵客】
参见文明部·礼乐“广陵散”。唐李颀《琴歌》:“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牛侩】
参见人事部·雅逸“卧墙东”。宋陆游《寓叹》:“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丹徒布衣】
《晋书·诸葛长民传》:“义熙初,慕容超寇下郊长民遣部将徐淡击走之,进位使持节……领晋陵太守、镇丹徒。”后因“骄纵贪侈,不恤政事”,为刘裕所疑,欲杀之,诸葛长民欲谋乱,“犹豫未发,既而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
◆指平民,或喻识破官场诡危之人。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上尉张卿二首》之二:“丹徒布衣者,慷慨末可量。”另参见人事部·富贵“富贵危机”。
【凤客】
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凤”。◆指风流才子。唐卢全《卓女怨》:“迷魂随风客,娇思人琴心。”
【玉人】
《晋书·卫玖传》:“卫玖字叔宝,……总角乘羊车人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喻指男子美貌。唐卢纶《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另参见器用部·车船“羊车”。
【东邻】
参见人体部·其他“捧心”。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北清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
【叶公】
参见动物部·鳞介“叶龙”。◆喻徒有所好之人。唐齐己《谢惠卜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皮相士】
参见器用部·衣冠“负薪裘”。清黄遵宪《石川鸿斋偕僧来谒张副使》:“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失马翁】
参见人事部·其他“得马”。唐诗浑《怀旧居》:“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白社客】
参见地理部·城建“白社”。唐陈子昂《卧疾家园》:“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曳裾客】
参见政事部·贪佞“曳裾”。唐朱湾《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行军持节大夫初拜东平郡王》:“会作王孙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参军。”
【虫沙猿鹤】
《艺文类聚》卷九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喻战中死亡的官兵。唐韩愈《送区弘南归》:“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虫沙”、动物部·走兽“君子猿”、动物部·飞禽“君子鹤”、动物部·虫豸“沙虫”、武备部·其他“猿鹤化”、参见人事部·病死“化虫沙”。
【刘郎】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判县刘晨、阮肇共人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望山上有一桃树,遂采桃充饥。后遇二女子,姿质妙绝,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丶因邀还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时。二人停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喻成仙而去,或指情郎。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之一:“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另参见九流部·神仙“阮郎千古事”、人物部·妇女“阮郎妻”、人事部·情感“恨阮郎”。
【运甓翁】
参见人事部·志趣“运甓”。◆喻不安悠闲、奋发向上之人。宋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谁令运甓翁,见谓牧猪奴。”
【两生】
《汉书·叔孙通传》:“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亲贵二今天下初定,死者未募,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音不行。公往矣,毋污我!’”
◆咏人洁身自好。元袁桷《次韵礼部李公二首》之二:“百年礼乐重开运,此道何须问两分”另参见人事部·志趣“鲁二生”。
【折齿人】
参见器用部·其他“邻女梭”。清王土镇《啸园杂题八首。梭山》:“不妨折古人。长兹置岩石。”
【吴阿蒙】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后鲁肃上代周瑜,过(吕)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模候乎?’”
◆指人平庸。清顾汾《长至斋宿四译馆署次江补斋太常壁间韵》之四:“壮怀漫说庾开府,老眼依然吴阿蒙。”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刮目”。
【何郎】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瞰,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称赞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驸马。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另参见人体部·头面“何郎面”、器用部·饮食“汤饼”。

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作文 诗词 典故文案:

【洪炉】
参见天文部·天体“洪炉”。唐杜甫《行决昭陵》:“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二天】
《后汉书·苏章传》:“(苏章)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喻官吏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唐杜甫《江亭王间州筵饯萧遂州》:“二天开宠饮,五马灿生光。”另参见器用部·饮食“二天酒”、人物部·官吏“刺史天”、政事部·忠直“故人天”。
【乐令天】
参见人物部·人杰“乐广披云”。唐骆宾王《冬日宴》。“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呵壁问天】
参见人事部·情感“呵壁问天”。汉王逸《楚辞·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淬,仿惶山泽,经历陵陆,嗟号吴县,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词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奇玮橘褥,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谍愤意,舒写愁思。”
◆喻指失意、愤感。唐李贺《公无出门》:“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呵壁问天”、器用部·宫室“呵壁”、文明部·书画“书壁问”、人事部·行止“呵天问”。
【杞天】
《列子·天瑞》:“把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喻无谓之忧。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另参见人事部·情感“忧天”。
【邹生谈】
《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
◆指知识广博,善于言谈。清黄景仁《杂咏》之九:“莫恤邹生谈,驰精九州外。”另参见人体部·头面“衍口”、人物部·人杰“谈天衍”、人事部·行止“谈天”。
【补天】
参见九流部·神仙“女娲”。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九日落】
屈原《天问》:“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王逸注:“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喻为民除害,或喻勇猛。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另参见动物部·飞禽“九乌”、武备部·兵器“射日弓”、九流部·神仙“后羿一射”。
【戈挥日】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扌为](通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喻酣战。清赵翼《南苑大阅恭纪》:“风云卷阵戈挥日,烟焰腾霄炮震雷。”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挥日”、武备部·兵器“鲁阳戈”。
【长安日】
参见地理部·城建“日下”。唐杜献建都十二韵》:“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参见天文部·天体“日下”。唐张说《幽州新岁作》:“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夸父逐日】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多指事业未竟或不自量力,亦用于歌颂勇敢奋斗精神。唐柳宗元《行路难三首》其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另参见植物部·木本“邓林”、九流部·神仙“夸父”、器用部·日用“夸父杖”、人事部·病死“毙长途”。
【阳乌】
《春秋元命苞》:“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
◆喻指太阳。唐贯休《古意九首》之二:“阳乌烁万物,草木怀春恩。”另参见动物部·飞禽“三足乌”。
【赵日】
参见天文部·天体“赵盾日”。◆喻冬天的太阳。清阮葵生、严长明《集陆耳山新居联句》:“寒避庄噫冲,暖迎赵日晒。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诗词典故大全辞典—文明部·学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