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积累文案

2019-03-13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积累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积累文案

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积累文案:

翁方刚和刘石庵是清代有名的书法家。翁方刚一生研究书法,讲究笔笔有来历,最佩服唐代虞世南、欧阳洵的书法。刘石庵则善于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一种丰腴厚重的书体。有人问翁,刘的书法如何,翁说:“他哪一笔是古人的?”刘不服,说:“我自己发挥自己的书法特色罢了,他哪一笔是自己的?”
这是两位书法家对待书法艺术的态度和观点,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在继承其他一切传统与发扬自己个性特色的问题上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追求,请以“继承前人的传统与发扬自己的特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继承前人的传统”与“发扬自己的特色”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能“继承前人的传统”,又能“发扬自己的特色”,将二者辩证阐述,将是最佳立意。如果只“继承前人的传统”,而忽视“发扬自己的特色”,不敢创新,就会固步自封,更不能推陈出新;如果只“发扬自己的特色”,虽然有个性特色,但会成为无源之水,反过来说,任何人的成功并不是可以脱离“前人的传统”的,往往与前人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从反面进行驳斥。但是,这里审题时不要抠字眼。如果抓住“刘石庵则善于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一种丰腴厚重的书体”而大谈“成功”,那么这样就偏离了话题。同时,在写作时最好要适当引述一下材料,以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例文】:
继承与创新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
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是可取的。
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光辉巨著《资本论》,他的创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诚然,大英博物馆的一桌一椅见证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后的奋笔疾书,见证了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他翻前人之作时的专注,摘抄资料时的认真,圣西门、傅立叶他们的空想理论,他也不会成功的。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没有他们,《资本论》也许不会这么快地完成,我们也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可见,在继承中创新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实不用更多的证明,那指导我们走上富裕之路的邓小平理论,那真知灼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雄辩地说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传为笑谈。君不见那“邯郸学步”的郑国人,总想学习别人的步法,以便自己跟本国的人走路不一样,似乎是创新了,但是动机不纯,方法不对,不知继承,落了个爬回去的下场。前几年的小品《如此包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本来评剧便是一门值得继承的艺术,可是那个“总监”非要进行“创新”,将原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流行音乐与民族艺术强行配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创新”出来的“四不像”让我们津津乐道了好些年。若不得要领,便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
继承和创新是雨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
创新是重要的,但是继承同样是重要的。你要想获得成功,继承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了继承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创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的“清如许”了。

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积累文案:

1.深刻,创新。—— 茅盾
2.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蒙森
3.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穆勒
4.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穆勒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6.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7.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
8.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
9.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爱迪生
10.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睛。——罗丹
11.不去探索更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赶过前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华罗庚
12.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马云
13.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很难描述的。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创造环境。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马云
14.“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
15.随着一种观念的流行,言语创新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习惯改变的程度—— 塞·约翰逊
16.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 塞·约翰逊
17.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松下幸之助
18.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宋叔和
19.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20.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 王鸿祯
21.凡事力争最好的可能性,但必须做最坏的准备。做创新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 王世真
22.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王业宁
23.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熊彼特
24.天才的主要标记不是完美而是创造,天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亚瑟·柯斯勒
25.蓝海战略是以创新为中心的战略,强调的是无人竞争的、全新的市场空间和全新的商机。—— 杨璟丽
26.以大小为主的创新并不改变什么,只有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来推出新产品。——杨璟丽
27.在学习上不肯钻研的人是不会提出问题的;在事业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会有所创新的。—— 佚名
28.在中国,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佚名
29.渐进就是守旧。所以经营理念创新,就要反渐进,必须一步到位。 ——张瑞敏
30.企业一旦站立到创新的浪尖上,维持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持续创新。 ——张瑞敏
31.把每位员工经营成创新的SBU并不断经营出高素质的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者能否经营自我。 —— 张瑞敏
32.“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但是不会干是被动的,是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干;“能干与不能干”是创新的问题,即能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 张瑞敏
33.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 张瑞敏
34.每天创新一点点,是在走向领先。每天多做一点点,是在走向丰收。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在走向成功。—— 邹金宏
35.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36.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
37.没有什么会永远一成不变——克拉克
38.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陶知行
39.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杨振宁
40.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的破坏,破坏所有阻碍创造有价值定单的枷锁;创新的途径是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即借力。—— 张瑞敏
41.观念创新就是目标创新,目标创新就是提出别人认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并用创新的办法实现它。 —— 张瑞敏
42.解决无效管理,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以几何级数去提高工作效果的信心;其次,要有创新是无止境的观念,创新的空间存在于每个地方、每个人、每件事上。—— 张瑞敏

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积累文案: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作文素材积累文案: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继承与创新作文素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