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的句子文案

2019-03-13 综合文案 类别:话题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的句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的句子文案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的句子文案:

一辈子做善事
——益阳市助人为乐模范卢佳祥的家风故事
李礼壹 喻惠 郭云飞
“七一”前夕,记者来到桃江县大栗港镇碑矶村,采访了益阳市助人为乐模范卢佳祥的家人及村民。谈及家风,其女儿卢冬之说:“父亲勤俭持家,乐善好施,扶弱济贫,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卢佳祥1922年出生在碑矶村一个贫苦农家,1958年入党,当过20多年村干部。他做了一辈子善事,在当地德高望重,去年去世后,2000多名群众自发为他送行。
捐资1500万元
卢佳祥育有9个儿女。老四卢学之参军入伍,在边境自卫还击战中英勇牺牲。其他8个儿女都事业有成。儿子卢德之是著名民营企业家,创立了华民慈善基金会;儿子卢建之是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冬之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过春节时,父亲卢佳祥都带着他们给本村和邻村的高龄老人、五保老人、残疾人、困难户拜年,送钱送物。父亲年迈后走不动了,子女们代他去慰问。
村支书卢干军告诉记者,卢佳祥先后捐款1500万元,用于修建乡村公路、桥梁、学校、寺庙、敬老院以及扶贫助学等。2011年,儿女们为他庆祝九十大寿,他将儿女给的30万元寿礼钱都捐献给了桃江县慈善总会。2012年,卢佳祥被评为益阳市助人为乐模范。
3次放弃建新房
“别看我父亲舍得帮助别人,自己却很节俭,家里连电灯都舍不得多开一盏,抽烟也只抽2元一包的,别人送了好烟给他,他总要拿去换成便宜的。子女们逢年过节给的红包,他也舍不得花,攒着做善事。”在卢佳祥女儿卢爱之眼中, 父亲是舍己为人的楷模。
为了修路建校,卢佳祥曾3次放弃建新房。1992年,他的儿子卢德之见老家房屋太破旧,拿出10万元,要父亲将房子修缮一下,但卢佳祥转手便将钱拿给村里修公路。1995年,房子多处漏雨,儿女们又拿了15万元给卢佳祥建房,当时村里为建学校四处筹款,老人将这笔钱全部捐出,后又出资7万元为学校添置教学设施。2001年,儿子卢建之给父亲20万元,要他拆掉破旧不堪的老屋,建一栋新房,但老人再次把钱捐给村里修路。
此后,卢佳祥一直住在老屋里,只把房子简单修了一下。
仁心大爱永留存
“父亲生前常告诫儿孙们,要常怀仁爱之心,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卢德之说,“父亲的教诲,我们谨记在心,并身体力行。”
去年卢佳祥去世后,他的子女们遵照老人遗愿,筹资建立益阳市卢佳祥慈善基金会。去年7月,该基金会向遭受洪灾的桃江县三堂街中心卫生院捐赠100万元。同年,还向桃江县连河冲敬老院、龙山县上母小学分别捐款3万元、3.5万元。 今年4月,卢佳祥基金会启动“关爱孤儿·梦想起航”助学项目,桃江县120名孤儿成为首批受助对象,该基金会计划在近4年内,将其助学项目覆盖益阳市所有区县以及常德市、自治州部分区县。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的句子文案:

善良让给予更自然
20XX年8月10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来到宁夏永宁县望远镇政权村,主持“共享一份爱,同圆一个梦”大型公益活动,来自宁夏的35名贫困大学生是《圆梦行动》节目的特别嘉宾。崔永元18年前去过宁夏,对今天的宁夏已经很陌生了,这次有机会去那里,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离开北京时,他想不能空着手去,所以随身带上了1万元爱心款。
在主持节目中,崔永元和每一位一上台讲话的贫困学子拥抱。第一家企业捐款后,崔永元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背着爱人攒的1万元钱,我也要捐给青基会,圆贫困大学生的梦。”他转过身以其惯有的幽默方式说道:“你们可别告诉我爱人啊。”他的话逗乐了全场的人。
虽然是一句幽默的调侃,但恰恰反映了崔永元低调而不愿张扬的处世态度。据敬一丹等主持人透露,这些年来,崔永元给慈善机构捐过不少钱,还先后资助了20多名学生,而在20XX年年初结束的大型电视活动《我的长征》中,也是一路行走,一路行善。有这样一串数字:一路上节目组筹集慈善捐款1500万元,帮助了230所学校,新建了20所小学,慰问了360多位老红军,修复了多个无名烈士墓。每次捐款,崔永元都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宣传。在面对记者的探询时,他也总是说:“我很少做善事的,非常少。”崔永元这样理解慈善的意义:做慈善是帮助别人,也是拯救自己。在他看来,对做慈善的人,不要一个劲儿地夸他们,相信他们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比如乐观的心态、宽容的心境、不屈的意志,这些都是帮助别人时所收获的珍贵礼物。正是抱着这种真诚而平和的心态,在捐款资助贫困学生时,崔永元总是极力维护对方的自尊心,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
1988年的一天,当时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工作的崔水元正在拆看群众来信,一封信里隽永的字体吸引了他。那是一封高中学生的来信,信中说他马上要参加高考了,但是家里很穷,即使考上大学,也没钱读。他写信来,就是想在回乡前和他所喜欢的电台节目告个别。
看了这封信,崔永元想,这孩子的字写得这么好,学习成绩也应该很好吧,如果就因为缺钱上不了大学,太可惜了。他马上拿起电话按学生所留的地址和学校联系,核实情况后,崔水元决定资助这个学生。后来那位学生考上了黑龙江大学,崔水元先后资助他学费生活费共3000多元,直到他大学毕业。
转眼,10年过去了,崔水元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了人们喜爱的主持人,而他也把做过的这件好事忘得差不多了。1998年,当他到黑龙江为自己的新书《不过如此》作签售时,一位老人突然跪在他面前,接着便哭了起来。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正是他资助的那位学生的父亲。他特意赶过来,就是要当面感谢这个改变他儿子命运的人。
后来,崔永元每次到黑龙江,那位受过他资助的年轻人都会买贵重的礼物去看他。崔永元看出来了,年轻人这样做是在不断地还债,他总觉得自己欠崔永元的,一直背负着感恩与还债的双重心理负担。
崔水元说:“挣钱了吗?挣钱了就把钱还我吧。”年轻人立即从兜里掏出了3000元,交给崔永元。“两清了,你不再欠我什么,以后我们都放下包袱,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说完这些话,崔永元没再与他联系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的句子文案:

岳肃慷慨助友
三国时期,鲁肃家庭富足,好施舍救济别人。与其共事的周瑜,任巢长急需军粮,率领几百人到鲁肃家请求援助。当时鲁肃家有好几个米仓,每仓有米三千解,他就将其中一仓送给周瑜。周瑜对鲁肃更加钦佩,两人也因此结为好友。
施恩不图报
淮阴侯韩信在未得志时,家境十分贫困,官吏当不上,又不能做小买卖谋生,因此连吃饭也很成问题。他常常到河边去钓鱼,以求解决生活的困难。但是钓鱼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不免三天两头饿肚子。在他经常钓鱼的地方,常有很多大娘在那里洗衣。其中有一个大娘看到韩信饿肚子,很同情他的遭遇,便主动接济他,给他饭吃。韩信非常感动,心想:这位大娘辛辛苦苦,依靠双手不停地劳动,勉强能糊口,但见到我困难,却毫不犹豫地帮助我,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于是他对大娘说:“大娘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将来我若有出头之日,一定重重地报答。”大娘听了很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说那么多废话有什么用,}我是看你饿肚子实在可怜,哪里想要你报答我呢?”
为伊十指换青钱
清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子凝在北京做官时,有一个仆人叫陈桂。这人家境十分贫困,家里缺吃少穿,被子也只有一条。到了晚上他就把被子给毋亲盖,自己穿衣服在草窝里睡。王子凝知道了这事,非常感动,对陈桂说:“让我给你想个办法!”于是就给他画了一幅山水画,并题上一首诗:“刮毛龟背不成毡,破盖将来老母眠;戏语山憧休怅望,为伊十指换青钱。”又在诗后写了一行字:“此画悬之市肆,当有好事者,以布袅易之也。”后来这画被拿到街上挂卖,果然有人用重金买了去,解决了陈桂的被子问题。
助人为乐_关于助人为乐的论据实例600字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 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的句子文案:

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 。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 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
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 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 ,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
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 钱和干粮,让他回自己的家乡。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有关助人的故事:一辈子做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