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文案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文案: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平田乡切实做好精准识别、制定规划、夯实基础、培植产业,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脱贫攻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双向融入、双向互动和良性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抓入口,严标准。2015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共444户1769人,按照“六不纳入”、“四个优先”“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等原则和省、州、县相关工作要求,乡党委、政府认真组织摸底排查评定和回头看工作,及时对不符合条件的25户建档立卡户和2015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855元的83户340人分别进行了清理出列,有效强化了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召开党员会、户长会、村两委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议、审定、公式,并逐一填写《入户调查登记表》、《党员评议登记表》、《村(组)民会登记表》等表册,做到一户一档一卡。截止目前,全乡共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3次,召开党员会47场次,村组会议51场次,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61户1429人。
定规划,明职责。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繁重,时间跨度长,在工作上始终做到有人管事、按规划办事。及时调整充实了全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按照《元谋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制定了《平田乡、村、组脱贫攻坚规划及贫困户脱贫计划》,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户长会等形式,修订完善了全乡脱贫规划1份,村委会扶贫发展规划5份、村民小组扶贫发展规划46份,贫困户脱贫计划444份,干部帮扶手册888本,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乡有总体规划、村有发展规划、组有年度计划、户有脱贫增收措施”,构建了“乡、村、组、户”四位一体的扶贫攻坚规划体系。根据全乡脱贫规划,2016年脱贫出列413人,2017年、2018年华竹、新康两个村委会分别脱贫出列,全乡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
建项目,打基础。围绕促进全乡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群众脱贫增收目标,积极规划上报并认真组织实施了一批脱贫攻坚重点项目。一是结合实际,规划上报了总投资63.8万元,涉及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85人的2016年第二批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到金沙坝村小组“直过民族”脱贫攻坚项目。二是启动实施了规划建设总投资2112.5万元的华竹村委会怕地村56户易地扶贫搬迁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规划面积44.3亩,目前在建18户已完成一层墙体砌筑,预计7月初房屋主体可全部完工。三是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20万元的那蚌、小己保、龙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进一步夯实了项目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通过产业扶持项目的实施,扶持带动了63户群众增收致富。四是启动实施了投资267.95万元集镇供水二期水厂建设项目,解决了平田集镇区域及周边26个村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五是争取了华竹片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340万元修建田间路、引水沟。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的发展基础。
培产业,促增收。以“一核两区三基地”(即,一核:现代商贸物流核心区;两区:绿色能源集聚区、农业生态旅游区;三基地:新康-新昌经济林果种植基地、华竹-平田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矿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抓手,培强做大商贸物流业、新能源业、农业生态旅游业、蔬菜产业、林果产业、矿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平田跨越发展提供支撑。2015年以来共争取和投入各类产业扶持资金2532万元,发展果蔬种植基地5个,养殖大户3户,引进矿产和新能源业企业4个,新增现代农业示范种植面积2100亩,标准化养殖场2个,新成立公司、协会、合作社8个。按照脱贫规划,到2018年全乡444户176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元,至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00元以上,与省州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文案:

叙永县召开了县委十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制定了《关于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形成了“十大扶贫攻坚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了“贫困精准识别、贫困户住房、贫困村交通状况”全覆盖专项摸底调查,进一步摸清了贫困底情实情。着力强化扶贫攻坚组织领导,落实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扶贫开发攻坚领导组双组长制,在领导组下专门设立推进办,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效监办、府办、财政、扶贫局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在乡镇、部门抽调4名干部负责推进办日常工作,进一步强化扶贫工作的领导机构建设。
将“叙永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增加3名事业编制,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拔25名工作负责、能力强、有经验的干部充实到扶贫移民局,按每乡镇1名安排到乡镇专抓扶贫工作。
在县级涉农部门和相关综合部门完善扶贫内设机构设置,确定专人专职负责行业扶贫工作。各乡镇设扶贫开发办公室,确定1名专职人员,重点乡镇确定2名以上专职人员,采取县聘乡用的办法,充实乡镇扶贫干部队伍。强化扶贫综合目标考核,加大对乡镇、部门和帮扶单位的督导力度,实行扶贫工作“一票否决”。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文案: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更好地推动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指示,5月12日,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驻镇工作队队长,县委组织部、扶贫办、财政局、统计局、农业局、林业局、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主管副镇长、驻村工作组组长代表、脱贫专干一行40余人,赴甘肃省灵台县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东南与我县接壤,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6乡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3.3万,其中农业人口20.7万。全县共有贫困户13120户、贫困人口45500人,贫困发生率21.36%,与我县基本相当,也同属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
灵台县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2015年初就全面启动了脱贫攻坚,经过一年多来的不懈努力,部分村和贫困户已成功实现脱贫脱帽。按照灵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前期沟通,我们先后学习调研了百里乡古城村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秦宝牧业灵台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中台镇水泉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示范点、什字镇草脉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示范村、西屯镇北草坡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示范点等5个点。这几个考察点特点分明、经验实足,通过现场看点、亲身感受、交流互动,使我们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受到了启发。
百里乡古城村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建设标准高”。该示范点位于百里乡政府驻地,整合了3个村120户的搬迁对象,聘请平凉市规划设计院总体设计,搬迁规模宏大,建设标准较高,配套设施齐全,一期120户主房已基本完工,是灵台县脱贫攻坚的样板工程。
秦宝牧业灵台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的主要特点是“带动模式好”。该企业采取与农户互动融合发展的办法,大力推广“农户繁育、企业育肥”和“寄养代繁”两种模式,带动了1700多户贫困户参与经营,使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深度融合,在带动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中台镇水泉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示范点的主要特点是“措施着力准”。该村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方面建立健全“853”挂图作业体系,找准了对象;在带动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方面结合每户贫困户特点,发展各类增收产业,找准了路子;在整合项目资金改善基础条件方面动真、做实,整个工作体现了精准的要求。
西屯镇北草坡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服务办法新”。该村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针对农村消费难、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帮助群众网上购物减少支出,线上销售增加收入,实现了把现代服务模式引入脱贫攻坚战略的突破。
什字镇草脉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示范村的主要特点是“班子作用强”。他们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党组织牵动、党员带动、代表促动、社会联动、群众行动“五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程,通过抓班子建设、抓党员帮带、抓实事办理,实现了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验体会
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大家普遍反映时间短、行程紧,但获得的信息量大、思想的震撼力强,不仅体会到了灵台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是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困难的顽强和不屈,许多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牢工作基础是解决“怎么扶”的重要保证。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灵台县按照本省、本市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设了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抽调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专职办理具体业务,同时组建了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站和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二是工作思路清晰超前。该县于2015年初在大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整体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实施了“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提升”三大工程,突出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强化了“组织领导、典型引领、项目支撑、人才保障、改革推动”五个保证的“1365”工作思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开展提供了思路引领。三是政策体系稳定完善。该县在承接省上“1+17”和市上“2+19”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的基础上,另行讨论制定了全县“2+20”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定准脱贫对象是解决“扶持谁”的前提条件。灵台县把定准脱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置条件和基础一环来抓,狠抓精准识别和精细管理,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建档立卡规范有序。该县严格按照 “五步识别法(农户报,社内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级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工作要求,实行“一核(农户收支状况)、二看(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三比(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和村民代表决议)、五公示(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告)”工作程序,在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55万人,全面明确了脱贫攻坚对象,锁定了脱贫目标人群。二是大数据管理精准高效。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专项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方面的扶贫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化的数据收集,并按季度进行录入维护,通过对任务目标、基础数据、资金使用效益、扶贫成效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跟进帮扶措施,为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三是“853”挂图作业责任明晰。该县严格落实挂图作业审核把关责任制,县、乡、村层层明确“作战图”的组织实施、数据填写和审核把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184个行政村的“853”挂图作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补齐发展短板是解决“扶什么”的关键举措。灵台县立足贫困现状,坚持在扶志、扶学、扶医、扶产业、扶设施上精准聚焦,有力地补齐了发展短板,加快了脱贫步伐。一是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该县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2亿元,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编报并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0类31个,完成总投资6200万元,使一批贫困村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环境面貌极大改善。二是全力实施培育富民产业工程。该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努力培育专业村,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推广秦宝公司的“寄养代繁”模式,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推广我县的海升建园模式,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重视示范基地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等多元富民产业,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在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培育了一批富民产业。三是全力实施社会事业提升工程。该县坚持公共服务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贫困村学校、卫生院(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同时广泛开展爱心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起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四是全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该县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整合农牧、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以主导产业、实用技能为重点,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系统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农闲多培训、农忙少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分层次培训,将技能培训“送下乡”、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在扶贫的同时更加重视扶智。
四、强化纵横联动是解决“扶到位”的有效途径。灵台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横联动,强化宣传培训、融合双联行动、推广电商扶贫等方面持续用力,有力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水平。一是舆论氛围到位。该县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增强全社会精准扶贫关注度”为出发点,每年投放各类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近2万册,向主流媒体报送各类信息近500条,坚持每季度在省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简报》、《甘肃工作》等刊发脱贫攻坚文章1篇以上,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二是财政保障到位。该县按年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年均财政新增扶贫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用好金融工具,全县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5亿元,发放第一批贷款1.02亿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2.01亿元,有效解决了资金制约问题,为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社会联扶到位。该县将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全县120个双联村编制各类项目251项,概算总投资2.23亿元,引导各级联村单位把项目和资源向双联村,特别是年度预脱贫村倾斜。各级联村单位累计帮建道路、饮水等建设项目近200项,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五、重视责任落实是解决“扶不好”的重要手段。灵台县着眼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整合督查力量,强力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层层夯实责任。该县出台了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旬通报、月调度制度,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两个分管责任”、职能部门“两个首问责任”、乡镇党委“一个主体责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四个管理责任”,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调度有方、推进有力的责任体系和落实体系。二是全面驻村帮扶。该县整合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79个,在省财政安排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为每支驻村工作队追加经费2000元,促进了帮扶工作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同时,从县直部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13人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助理,引进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掌握牛果菜产业生产的技术人员17名,选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三是严肃追责问效。该县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建设管理《问责办法》,鲜明树立了奖优罚劣的考核导向和工作指向。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署驻兰州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存在问题后,全面开展了建档立卡数据大核查工作,对建档立卡工作中职责履职不扎实不到位,造成贫困户识别不准的41名乡村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的高效落实。
建议打算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切感到,脱贫攻坚的关键是精准,核心是务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脱贫攻坚要求,坚持脱贫攻坚与农业产业升级提效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县城和镇保障房去库存相结合,与培育一村一品增加全县农民收入相结合,出实招、下大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坚持实行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参照灵台县挂图作业工作经验,依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体框架要求,坚决贯彻执行我县《关于在全县各级实行脱贫攻坚挂图作战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好县、镇、村三级挂图作战各项任务。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依托县脱贫攻坚作战指挥大厅和县级项目超市建设,制作全县脱贫攻坚挂图;各镇及各驻镇工作队负责,依托镇级项目超市建设,制作镇级脱贫攻坚挂图;各驻村工作组和各村负责,以村级项目超市挂图为基础,完善建立村级挂图内容,在全县形成层级完善、责任明晰的挂图作业体系,建立起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二是大手笔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学习灵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按照“三年任务、一次启动”的既定计划,落实县城购买保障房安置“4+1+1”、镇村购买保障房和成本房安置“3+1+1”、中心村自建移民新村安置“3+1+1”、特困人口集中安置567、插花安置“4+危房改造项目”五种搬迁补助政策,参照百里乡古城村移民安置点建设标准,多方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要求,在人口密集的中心村规划建设2至3处50-100户的扶贫移民新村,高标准建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面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高规格配套文化广场、农村淘宝、金融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一批易地扶贫搬迁新亮点。
三是加力发展脱贫产业。对76个贫困村的发展现状和扶贫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明确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农业产业升级提效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培育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落实《千阳县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产业脱贫工作方案》,集中1.2亿元产业扶贫资金,加快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推广提升“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合作带动、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庭院经济、组织帮扶”七大模式,全力引领贫困户参与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大户、新型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继续完善县、镇、村三级“项目超市”, 在按照四个一批加快项目认领同时,通过网上公示、新媒体公开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落实,确保台账内所有项目有人认领、有人包抓、有人负责。
四是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参照灵台县脱贫攻坚考核资料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全县《关于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专项工作组要协同县档案局和县脱贫办,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障,切实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各驻镇工作队、各镇要加强镇级脱贫攻坚工作档案管理,重点做好上级来文、本镇资料、县、镇、村三级扶贫工作责任书、各类花名册、扶贫搬迁等十个方面的资料管理,确保文件材料收集完整、归档及时、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各驻村工作组、各村要重点围绕本村民主评议、脱贫信息、过程资料、“一户一档”等十一个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资料,做好整理归档,确保体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利于贫困户脱贫验收考核。
五是强化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积极学习借鉴灵台县宣传工作和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强化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和先进典型培育。及时组织邀请外界媒体,依托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多视角、大范围地发掘报道我县金融扶贫、行业扶贫、驻村帮扶等方面的措施和经验,促进全社会各级各界关注、理解、支持千阳脱贫攻坚工作。充分调动产业脱贫、生态脱贫、兜底脱贫等农业、林业、民政部门外宣人员的积极性,全方位宣传报道行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实例、成功做法,做到主流媒体、行业报刊宣传千阳脱贫攻坚全覆盖。发挥县电视台、《千阳扶贫》简报脱贫攻坚宣传舆论的主渠道作用,及时跟进报道我县脱贫攻坚一线事迹,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各级关注和参与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六是夯实各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学习借鉴灵台县靠实工作责任、严格追责问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切实靠实各专项工作组的业务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做到脱贫攻坚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过问,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切实靠实各镇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真正把各镇党委建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线指挥部”,统筹做好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当年脱贫贫困户与非当年脱贫贫困户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切实靠实驻镇(村)工作队(组)的工作责任,积极引导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精准扶贫“战斗员”的作用,进一步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切实靠实包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责任,督促细化帮扶举措,真正使帮扶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推动我县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 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文案:

基本情况
xxx镇位于定远城南32公里处,与肥东交界,现辖10个村(居)、253个村民组、9140户、41320人。通过精准识别,现有贫困村3个,贫困户1424户、4132人,通过核查清退10户、59人,2016年脱贫535户,1422人,以及人员自然增减等情况,xxx镇2016年底实际贫困人口基数883户,2619人,退回47户117人,2017年在档未脱贫户数是930户,2736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53户1807人,低保贫困户293户837人,五保户84户92人。2017年预脱贫752户2236人,2018年计划脱贫178户500人。
2016年工作回顾
一、主攻“两业”,助力扶贫。一是主攻就业脱贫。设立扶贫就业服务中心,依托xxx籍苏、沪企业家的资源优势,分别在江苏丹阳、上海嘉定、上海安亭设立扶贫就业服务站,“三站一中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功帮助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决122个就业岗位,实现贫困户增收260余万元,帮助118户贫困户成功脱贫。二是主攻产业脱贫。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依托新海岸园林有限公司、海之坊果园农场、兴旺养殖专业合作社、瑞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及合作社,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合作经营、劳动就业等方式参合经营,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在产业发展中,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三方联动、跟踪服务的方式,与新海岸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合作主推白鹅养殖,借助扶贫政策打造“白鹅之镇”,共带动105户贫困户养殖白鹅3.65万只,通过白鹅养殖成功脱贫。
二 、金融信贷,增强“造血”。组织农村商业银行xxx镇两个营业网点对全镇扶贫对象户开展评级授信活动,共完成评级1353户,授信763户,授信金额2699万元;为193户贫困户办理扶贫创业小额贷款678万元。其中用于发展养殖业贷款266万元,养殖鸡、鹅、鸭等12万只,养猪、牛、羊等2.2万头。从源头上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使扶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三、配套服务,完善功能。一是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年底前完成10个村(居)、120个村民组、43.36公里道路硬化工程。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自来水工程全覆盖。三是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年底前完成12个台区提升改造,力争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33个台区提升改造。四是危房改造工程。解决319户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五是亮化工程。完成“村村通”沿线132个自然庄安装路灯621盏。六是环境整治工程。招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2017年工作计划
一、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专项扶贫工作力度。
1.推进产业到户,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对照产业扶持政策,结合各自实际,采取“菜单式扶贫”,看单点菜,全面提升产业覆盖率(有劳力的的家庭覆盖率要达到100%,无劳力的家庭积极引导入社,积极推进发展稻田马铃薯或花卉苗木产业合作经营)。截止目前,共落实产业到户995户,申报产业补贴3596175元,结合去年秋季墒情,发展稻田马铃薯种植386户1076亩;花卉苗木、经济林栽植,目前已落实479户1529.3亩,其中经济林486.3亩(含果树);畜禽水产养殖,已落实养殖户173户;光伏产业110户。
2、推进金融扶贫,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资金保障。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截止目前,已为193户贫困户落实贴息贷款678万元。
3.实施“就业到人”,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能力。
一是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科技扶贫等政策,加强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地发展产业、进城务工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加大贫困户子女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力度,从而达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二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定期推送就业岗位,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就业。
二、按照精准发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
1.实施交通扶贫。加快推进镇村道路建设,2017年底完成10公里镇村道路、2座中型桥梁建设。加快县乡道升级改造进度。
2.实施健康扶贫。一是开展10个村(社区)因病致贫户结对联系帮扶工作,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是全面落实“351”“180”健康扶贫优惠政策。
3. 实施教育扶贫。一是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档案。将全镇贫困家庭中目前正在接受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全面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为教育扶贫提供可靠依据。对扶贫对象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其获得有效资助,完成学业。二是认真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优先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和国家济困助学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补助政策,做好当年录取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4、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充分利用上级扶贫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对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共筹措资金352.4万元,为3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报危房改造项目。
5、实施政策保障扶贫。按照“政策兜底、两线合一”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实行民政救济“纯低保户和五保户”全覆盖。
6、生态旅游扶贫。明确生态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三千亩林木和林下养殖产业,按照xxx镇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和现有资源,初步规划乡村旅游线路,岳庄、三甲大庙、江巷水库等景观点。加大旅游基础配套,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结合集镇整治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三、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力度。
1.深入开展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就是三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按照帮制定脱贫规划、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发展扶贫产业、帮夯实基层基础“四帮”的要求,结合帮扶村实际,打好组合拳,坚持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受帮扶的村要积极主动对接帮扶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增强脱贫致富的合力。
2.继续开展镇村干部“双轨制”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联系干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帮扶干部要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填写《四项清单》、《扶贫手册》、《月帮扶记录表》、《产业申报表》,帮助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四送”活动,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3.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结对扶贫。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结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扶资金、扶产业、扶就业、扶信息“四扶”活动。引导经营大户与贫困户结对,拓宽致富渠道,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引导扶贫志愿者广泛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爱心活动,让贫困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结语:《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2017县扶贫攻坚简报》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