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范文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日记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范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范文文案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范文文案:

扶贫是下乡干部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帮助贫困人群,带动人民致富,让生活更美好,彼此的生活更加幸福。
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布署,我和移民小分队来到高坝洲镇天平山村,走进了三组董伶的家。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家庭,他本人双腿高度残废不能行走,膝下还一直哺养着一个刚刚职高毕业的侄子,父母已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当我第一眼看到双腿盘座在小木板凳上的他时,却使我感到非常诧异!在他的脸上没有忧愁,也没有悲伤;写满的是笑容,绽放的是阳光。他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自己命不好,两腿不争气。经过仔细交流,我深深感受到:眼前这个小人物,有着超越时局的大境界,在他低矮的身材下,有着超越凡人的至高德性!
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好男儿!今年47 岁的他,早在他1岁多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不能直立。从此失去了天真浪漫的童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玩耍、嬉戏。成年后,他想的最多是不能依靠父母,成为他们的累赘。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凭自己的实力穿衣!于是,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自行车修理技术,在家中开起修理铺,实现了他自食其力的梦想!经过几年的打拚和积累,在1998年他又建起了一栋二层小楼房,实现了又一个梦想!
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没有娶妻生子。兄弟三人中,他是老么。大哥成家后已独立门户。二哥结婚仅6年就离异了,之后,又因病离开人世,把一个年仅4岁的小侄儿留给了他。从此,他就和父母一起承担起抚育侄子的重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到侄子的身上,供他吃饭穿衣,供他读书识字。在他的精心扶育下,侄子职高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可心的工作。
他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儿子!为了照料年迈的父母,减轻他们的体力劳动,他特意购买了一辆改装后供残疾人使用的三轮摩托车,用于购买种子、化肥,运送收获的农副产品。在父母身体不适时,送他们问诊就医。乡邻们都称他是一个身残心不残的孝子!
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缠住了他的双腿,生活的阳光被乌云遮挡,可他依然固执地相信:只要双手还在肩上,梦想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有党的扶贫惠民政策,拨开乌云定能见到温暖的阳光!
3月2日星期五晴
此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宣讲工作组是由20名干部组成,厅纪委书记郝俊文担任队长,厅副巡视员夏致明担任副队长,由我担任驻村组组长,在正式下乡之前,我们专门召开下乡干部专题培训,认真学习强卫书记给湟源、互助县委书记的“两封信”和《2012年全省万名干部下乡开展“五送五帮五推”活动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
**月23日,我和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我们在天星镇双河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一道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村支书蒋贵强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了部门挂钩扶贫工作。
在谈到村里的困难时,蒋支书对我们说,双河村有17个村民小组,767户2928人。虽然全村贫困面大,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多方努力,在2019年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594人脱贫出列。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群众增收难,居住环境差、生活不宽裕。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无户间作业路硬化到家家户户,村组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特别是一些边远高寒的地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生存环境条件十分差,房屋破烂、生活简陋,急需异地搬迁转移安置。
听完蒋支书的情况介绍后,我们一行6人从村委会出发,踏着泥泞小道、爬坡上坎,走访扶贫对象72户。下晚返回到村委会休整,明天还将继续进村走访扶贫对象。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范文文案:

民情日记就是记录基层人民生活的概况,回报给上级,想办法解决贫穷的问题。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13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先进、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看好。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 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胁的5户18人。同时还在在公路两头加设了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牌。这几天,虽然天天都是秋雨,险断边坡还不时有石头、泥土滚落,但是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险情处置及时,险情预警预报有力,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关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2月20日 晴
天不亮我们几个人就全醒了,比平时在家醒得还早。
按照计划,今天早晨要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学习强卫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并研究近期宣讲活动的要点,这是我们驻村后开的第一个会,虽谈不上正规,但要让参加会议的老乡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大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想不到乡亲们的积极性这么高,刚吃了早饭,村委会里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会议首先从学习省委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开始。读罢两封信的全文,大伙的感受很多,说得最多的是省委书记心里始终记挂着咱们农民。大家还说,要切实按照强卫书记在信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紧密结合上庄村实际,认真规划,营造好科学发展的氛围,抓好乡村党建工作,加快上庄村的发展。
看着乡亲们被激发起来的热情,我们几个也给大伙表了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艰苦奋斗,用干部的辛勤劳动,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会散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压力也更大了,强书记的信不但对我们做好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动“五送五帮五推”活动注入了精神动力,也对驻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午,结合这两天进村入户所掌握的情况,工作组按照万名干部下乡要求,提出了工作目标:立足本地实际,整合资源,找准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努力破解资金短缺、带动乏力的问题。
经过集思广益,大家梳理出当前的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好发展规划,选准选好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破解生产力落后、难以增效的难题。坚持旅游富民、商贸活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就业渠道;努力破解人才匮乏、后劲不足的问题。大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努力破解规划不全、导向不明的问题。科学发展规划,要符合地区实际,突出重点,规划一项,成一项,切实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交通、卫生、文化、教育等建设。今后,我们就要按照这些思路展开工作,帮助上庄村人生活得更幸福。
**月23日,我和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我们在天星镇双河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一道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村支书蒋贵强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了部门挂钩扶贫工作。
在谈到村里的困难时,蒋支书对我们说,双河村有17个村民小组,767户2928人。虽然全村贫困面大,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多方努力,在2019年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594人脱贫出列。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群众增收难,居住环境差、生活不宽裕。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无户间作业路硬化到家家户户,村组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特别是一些边远高寒的地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生存环境条件十分差,房屋破烂、生活简陋,急需异地搬迁转移安置。
听完蒋支书的情况介绍后,我们一行6人从村委会出发,踏着泥泞小道、爬坡上坎,走访扶贫对象72户。下晚返回到村委会休整,明天还将继续进村走访扶贫对象。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范文文案:

精准扶贫,干部先行。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参入到精准扶贫行业中也是理所当然。按照镇里的部署和下川村委会的安排,我的扶贫联系户是下川村5组的两户村民。一户户主叫韩久朝,一户户主叫胡承香。
2月24日早上,我和单位同事一道走进了下川五组。这个组地处马安川下方,离政府机关不是很远。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也有一些贫困户。在路途村民的热情指引下,我找到了韩久朝的住居地。他家在韩家大院里,几间陈旧的泥巴瓦房夹在其它住户房子中。当我走进韩家大院院落,找到他的住所时,主人没有在家,一把大铁锁紧紧锁住两扇破旧的大木门。我向周围邻居打听,方才知道一大早就背着几十斤花生到集镇油坊榨油去了。于是我调转头就返回到集镇,找到那个油坊。在油坊里认识了他。韩久朝是一位个头不高的中年汉子,今年56岁。虽然年岁不算大,由于常年劳作,几年前就患上了腰椎骨增生的毛病,一般的活干的就很吃力。因为他有病不能外出打工,他的妻子熊承平只好走上了常年外出打工之路。韩久朝家有耕地4亩多,其中一半就租给了别人搞产业。自己忍受着病痛,辛勤耕作着这两亩来地,还喂养着一头生猪。如果不是患了腰间盘疾病,按说这家还不算特别困难。一个20多岁的儿子毕业不久也到深圳打工去了。韩久朝告诉哦我,妻子和儿子都在打工,虽然收入不多,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帮扶,全家有信心早日脱贫的。
我的另一户扶贫户户主叫胡承香,今年也是56岁。来到她家,她在她的现任丈夫的帮助下,从病床上挪到手推轮椅上,推进堂屋。她告诉说:5年前,身患乳腺癌,手术后复发,现在的身体非常差。因为自己生活达到了无法自理的地步,是他的现任丈夫崔自喜守在家里伺候她。一个20多岁的儿子早年放弃了读书,走上了打工的行业,在家乡帮别人安装水电等挣些小钱养家糊口。原来,这家是个组合家庭。10多年前,前任丈夫离异,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家住马安镇姬家坪村6组的单身汉崔自喜就走进她家们,为她拉扯孩子。至今,崔自喜的户口也没转到下川村。谈到家里脱贫的打算时,胡承香感到很为难,丈夫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只有儿子一人打工,收入微薄。她想贷点款在集镇上开一个电焊等修理铺子。希望能够得到帮助。走的时候,我诚心的对她说:你反映的问题,我会向村里提出,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把问题解决!
告别两户帮扶对象,走在返回的路上,我在深思农村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因老致贫,由于劳动能力下降,导致收入下降,生活境况窘迫;还有个别农民由于智力障碍或者没有文化知识而导致贫困等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现状,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 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范文文案:

进入夏至后,天气多变,忽晴忽阴。精神扶贫工作实地开展三个月以来,对于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以前总是很少去了解,不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时都是匆匆而过,只作短暂驻足。从4月份开始,本人调到幸福村担任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这段时间让我渐渐地熟悉村寨以及精准扶贫工作。
在我到来之前,精准扶贫工作队人员就开始对精准扶贫 “短、频、快”项目按群众的意愿入户进行登记,并对所需资金进行汇总。幸福村共有86户精准贫困户,按每户扶持3000元计算,共需258000元的资金。如何解决“短、频、快”项目资金,村工作队向乡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工作队及时向两个挂钩帮扶单位作汇报。经过挂钩帮扶单位和乡党委、政府几个月努力,两个挂钩帮扶单位在本身财政困难情况下,各挤出11万元用于解决“短、频、快”项目,不足部分由乡党委、政府负责。同时驻村工作队与村民签订扶持协议,并进一步核实、统计农户所需购买物资情况。
这是一个万物疯狂成长的季节,在炎热的烈日下,有的村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核桃树下乘凉,把一些趣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进行说笑。有的群众却顶着炎炎烈日,挥汉如雨在玉米地里干着农活,三个月的时间,从绿油油的麦苗变为金黄色的麦穗,收割,播种,然后再变为绿油油的玉米苗,还有就是核桃、黄果树、桃子等果树发芽、开花结果,果实一天天成长,变大,这就是村民忙碌而又快乐的生活,在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不断的耕耘,用勤劳收获幸福的生活。
今天天气依然是忽阴忽晴的,我们几个月来的“短、频、快”项目就像农村田里的庄稼一样,随着“夏至”的到来,不断地在成长。幸福村精准扶贫所有的“短、频、快”项目得到全部落实,驻村工作队为全村86户精准贫困户:购买130头猪、鸡发放595羽(7户)、牛舍改造2户、贫困户屋顶改造1户(100平方米)、猪圈改造3户(90平方米)、抽水机、水管、黄果树3户、木碗加工户2户、购买饲料玉米21317公斤。当贫困群众看到自己的意愿得到落实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们的心就像热辣辣的太阳,晒得他们满脸通红,树着大母指,不停的说“谢谢,谢谢!”。等把该兑现的全部兑现给群众,时间已经来到下午三点,这时每个工作队员才发现肚子在唱着歌,提着意见。
本人是做残疾人工作的,每一次走进贫困残疾人家庭,每一次能够为他们做一小点点实事,当他们树着大母指不停的说“谢谢,谢谢!”时,我觉得我很开心,开心的是我能为贫困残疾人做一小点点事。这是我走访那么多村民的家,我了解到扶贫户有的是攻读学生经济困难,有的是残疾或者生病。2013年的8.28,8.31地震给他们带来沉重灾难,但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的努力下,依靠自己的双手,正逐步迈向幸福的生活,看到他们淳朴的笑脸,我的心泛起一阵一阵的暖意。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的经历,对《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希望对大家写《2016精准扶贫驻村日记》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