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日记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进入夏至后,天气多变,忽晴忽阴。精神扶贫工作实地开展三个月以来,对于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以前总是很少去了解,不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时都是匆匆而过,只作短暂驻足。从4月份开始,本人调到幸福村担任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这段时间让我渐渐地熟悉村寨以及精准扶贫工作。
在我到来之前,精准扶贫工作队人员就开始对精准扶贫 “短、频、快”项目按群众的意愿入户进行登记,并对所需资金进行汇总。幸福村共有86户精准贫困户,按每户扶持3000元计算,共需258000元的资金。如何解决“短、频、快”项目资金,村工作队向乡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工作队及时向两个挂钩帮扶单位作汇报。经过挂钩帮扶单位和乡党委、政府几个月努力,两个挂钩帮扶单位在本身财政困难情况下,各挤出11万元用于解决“短、频、快”项目,不足部分由乡党委、政府负责。同时驻村工作队与村民签订扶持协议,并进一步核实、统计农户所需购买物资情况。
这是一个万物疯狂成长的季节,在炎热的烈日下,有的村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核桃树下乘凉,把一些趣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进行说笑。有的群众却顶着炎炎烈日,挥汉如雨在玉米地里干着农活,三个月的时间,从绿油油的麦苗变为金黄色的麦穗,收割,播种,然后再变为绿油油的玉米苗,还有就是核桃、黄果树、桃子等果树发芽、开花结果,果实一天天成长,变大,这就是村民忙碌而又快乐的生活,在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不断的耕耘,用勤劳收获幸福的生活。
今天天气依然是忽阴忽晴的,我们几个月来的“短、频、快”项目就像农村田里的庄稼一样,随着“夏至”的到来,不断地在成长。幸福村精准扶贫所有的“短、频、快”项目得到全部落实,驻村工作队为全村86户精准贫困户:购买130头猪、鸡发放595羽(7户)、牛舍改造2户、贫困户屋顶改造1户(100平方米)、猪圈改造3户(90平方米)、抽水机、水管、黄果树3户、木碗加工户2户、购买饲料玉米21317公斤。当贫困群众看到自己的意愿得到落实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们的心就像热辣辣的太阳,晒得他们满脸通红,树着大母指,不停的说“谢谢,谢谢!”。等把该兑现的全部兑现给群众,时间已经来到下午三点,这时每个工作队员才发现肚子在唱着歌,提着意见。
本人是做残疾人工作的,每一次走进贫困残疾人家庭,每一次能够为他们做一小点点实事,当他们树着大母指不停的说“谢谢,谢谢!”时,我觉得我很开心,开心的是我能为贫困残疾人做一小点点事。这是我走访那么多村民的家,我了解到扶贫户有的是攻读学生经济困难,有的是残疾或者生病。2013年的8.28,8.31地震给他们带来沉重灾难,但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的努力下,依靠自己的双手,正逐步迈向幸福的生活,看到他们淳朴的笑脸,我的心泛起一阵一阵的暖意。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5月的阿东,咋暖还寒。一早起来,我和兴娥忙活着把面条煮好,收拾好水杯、笔记本。今天,我们要和镇上、村上的同志一起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工作,得早点做好准备。
锁好驻地的大门,我们沿着村子的水泥路往村委会去,门口的大爷热情地和我们招呼,小学校里传来孩子们的朗朗书声,牛车、马车缓缓的驶过,那几只最初看起来很凶的大狗散漫的走着,好像很享受这初夏的晨光。
到了村委会,大队人马还没到。我们便一路走到村头,透过晨曦的薄雾,俯视着村子的全貌,脑子里不禁遐想联翩。阿东村委会是我们市政协的扶贫帮扶村,属冷凉山区少数民族村委会,全村辖阿西者、阿东、阿支朵、旱谷地、摩龙、请歹、请待岗、岔河、九道沟、偏箐10个自然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59元,远远低于全镇、全乡的水平。
贫穷无外乎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因素,提起外部的环境,我不禁想着来阿东这一路的各种岔路、弯道,上个月我们去岔河、九道沟看陈村长他们修的机耕道,一路上,我是深深地被他们驾驶摩托车的技术折服了,想着上不去的地上去了,想着下不来的地也下来了,那些路确实够惊险。而自身的因素呢,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很多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意识淡薄,各种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很普遍。
交通不便这一大难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到各村走访时,我们看到政府正在进行通村及村内道路硬化,新建的公路基本已经修到了各村寨,目前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也在进行中,阿东的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大有改观。
想到这个地方的农民几乎是以烤烟和油菜籽种植为主,没有其他产业带动。我想阿东虽然气候冷凉,土地不肥,却很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二、三月来的时候,阿东的油菜花开得铺天盖地,加上独有的地势,一圈圈地从山顶铺到山脚,那样的韵律美绝不亚于城里的金鸡峰丛,而且因为气候冷凉,花期更长。四月的阿东杜鹃花开疯了,漫山遍野都是,红的,白的,黄的,也不亚于贵州的百里杜鹃。听说七月的阿东更有味,是野生菌的世界。这样的阿东,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是不是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呢?
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原来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村委会书记李宪好他们已经集中到村委会了。沿路走下来,经过了两栋快要竣工的楼房,这是新建的村委会和村卫生所,老村委会早已破旧了,整个村委会都没有卫生所,市政协到阿东调研走访后,及时协调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和卫生所,下个月应该就可以用起来了。到时候,村民们商量个事也有个好环境,看个病、拿个药会方便很多。近段时间,市政协正在为阿东的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协调资金。
到了村委会,大家都聚集齐了,大概有十来个人,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直接联系阿东村,这次“回头看”的工作由他来牵头。我们围成一圈,商量这次工作的方法步骤。这次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全面核实扶贫对象信息数据,切实落实帮扶责任和措施,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确保挤出水分、补上漏洞、找准对象。
我们分三个组三个片区对建档立卡户逐户逐人进行核查,我是家平副镇长这组的,我们负责阿东村、阿支朵和阿西者这个片区。同行的还有镇上的一个女同志,一会功夫就熟了,她叫杨琴,和我差一个字,她们刚从铁山那边做完“回头看”工作,很有经验。我们小组先是来到一家农户,老两口都很和蔼,“子女离你们远吗?经常来看看吗?你们家新建房快动起来了吗?国家补助的4万元能帮上大忙呢,场院的硬化每个平方给一包水泥的补助,最多能给80包!”家平和张金泽一边和老人聊天询问,一边宣传扶贫政策。“4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呀,是我们三年的纯收入呀,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连声说着。
经过一家农户时,大家仔细询问后,村上的同志说:“这家房子也建了,还有机动车,要剔除出列,不算贫困户了,后面有两家确实很困难,等下我们去看看,把他们补上去。”
这时候正值中午,阳光辣毒,在阿支朵,顺着公路,一片高大的核桃林出现了,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意,我们在走访中边看、边听、边问,对贫困对象逐一核查。一个大妈走过来跟我们说,“我想问问,我老头子身体不好,能不能给我们落个贫困户,政府补助个油啊、米啊,我也可以帮补点。”大家耐心地跟她解释,贫困户需要的条件,贫困户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哪些,她这才明白了,原来政府不是给贫困户送点日用品,是要盖新房,找致富路,脱穷根,而她们家并不想盖房,家里日子也还过得去。
来到彝族村寨阿西者,顿时感觉到精准扶贫的热潮扑面而来,年初来时的泥巴路已成记忆,崭新的通村公路让人止不住惊叹道路的修建速度。破烂的木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易地搬迁新建房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盖着烤烟的薄膜一直延伸到远方,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的发着光芒,分外美丽。崭新的电烤房格外引人注目,电烤房建设也是市政协在阿东协调的项目,我欣喜地了解到,阿西者现在已经建好了15座电烤房了。
下了坡,往右手边一看,一排排白墙蓝门的临时板房映入眼帘,我们几个进了村长李见高家,李村长是个肤色微黑,高高壮壮的彝族汉子。他和村子里的另一名男子与我们核对贫困户的资料,我跟他说起,前几次来的时候,觉得他们的彝族服装很漂亮,他们的妇女很美丽,他们村子变化得让我认不出了,我还把乡村旅游的想法傻傻地说了。村长他们听了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里屋端了一大盘瓜子放到我面前。正聊着,发现坐在旁边的杨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是呀,精准扶贫要掌握第一手详实的数据,可是辛苦了基层的同志了。
出了阿西者,已接近黄昏,我们三组人马全部到阿东汇合,大家互相交流着贫困户的核实、增减情况,看着这一张张亲切又有点陌生的面孔,我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精准扶贫来到这里,我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也不会认识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基层干部吧?这真是,为阿东扶贫而来,与阿东今生结缘。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今天下午,我接到挂钩联系户陈文嘎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焦急地说:“白书记,我遇到困难了,你要帮我解决啊,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我连忙回答:“别急,有什么事情你慢慢说,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原来,陈文嘎正在村里建房,可建盖到第二层就因为缺少资金而无力为继。他在外打工的女儿本要寄钱回来帮忙,却因为突然生病,不得不把钱都用去看病。陈文嘎打算去信用社贷款,又因为年纪已到60岁,不符合贷款的条件,无奈之下,只好给我打电话求助。
陈文嘎是一位老实的庄稼汉,家庭经济就靠几亩薄地支撑,女儿常年在外打工,每年的收入也只有4000多元。因为要节约建盖房子的费用,老两口没有请人,自己建房,没想到还是遇上了困难。
挂断电话后,我心想,帮扶对象遇到了困难,我一定要帮他办好这件事情,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不为老百姓办实事。于是,我立即就到乡信用联社咨询贷款事宜,想看看陈文嘎这种情况能不能特殊照顾。结果让我很失望,心情一下子就很低落。想到陈文嘎向我求助时的情景,仿佛我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我要是办不好,还怎么面对他呢?
这时候,我也只能寻求上级政府的帮助。没想到的是,当我向乡政府分管领导杨委员汇报了情况后,事情便有了转机。杨委员说,这件事情很容易啊,现在乡上有建房贴息贷款政策,就是为需要建房而没有资金的人设置的。我一听很高兴,马上就到乡扶贫办了解政策,在确定陈文嘎也可以申请贷款后,又马上给他打电话,让他到乡政府来申请贷款。很快,陈文嘎的申请手续便办好了。他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我也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不少。
陈文嘎的困难解决了,但这件事却带给我更多的思考:龙普村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没有特色经济作物,也没有工矿企业,年轻人大都在外地打工以维持生计。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尽快让村里脱贫致富,除了要改善基础设施,还要有好的致富项目。
农民其实很善良、淳朴,也容易满足和感动,只要你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事情,他们就会永远的记得你。我希望能为这些善良淳朴的农民做更多实事,帮助他们更快地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记得去年十月初,我们第一次开车来到拉卡山村,当时进村的路上摊满了油菜杆,村里的田地里麦草乱堆,村道两旁全是碎屑和杂草,河道里随处可见群众倒放的生活垃圾,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让人惊讶。很多群众家里、院子里也是乱糟糟的,看的出来很久没有打扫过卫生。
我们走访了解到,拉卡山村里没娶到媳妇的年轻小伙有60多人,群众告诉我们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嫁到村子里来,我个人觉得这和环境脏乱差是脱不了关系的!村子里脏,家里也脏,哪个姑娘愿意嫁过来?脏乱差从一个方面真实的反映出了部分群众干事懒惰,没有积极性。
要脱贫致富,就一定要改变群众心里“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起昂扬向上的生活热情,打扫环境卫生应该是最见效的一个方法。所以,我们驻村工作队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从去年11月份开始,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三清六乱”卫生大清扫活动,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把村里的环境卫生,尤其是卫生死角进行了大扫除,脏乱差的现象彻底得到了改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看着现在的拉卡山,道路干净,河道清澈,空气清新怡人,党员群众精神面貌也得到极大改善,大家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就更加坚定,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能打赢!
更多相关日记推荐:
1.2016年民情日记走访日记
2.关于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3.干部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4.2017春节慰问民情日记
5.干部走访群众民情日记
6.2017春节慰问老党员民情日记
7.下乡走访民情日记
8.关于驻村民情日记
9.领导干部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10.下基层民情日记范文2017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的经历,对《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希望对大家写《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日记》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