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500字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5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500字文案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500字文案:

我们伟大祖国,是56个兄弟民族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从历史上看,虽然我国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总的方向是汇聚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一员。正是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以及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关系,把我国各民族的命运紧紧地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自秦汉开创我国大一统的格局以来,统一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认同自己是中国境内的民族,都以统一中国为已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华正统。所以,往往争斗是为了统一,统一后又致力维护统一。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中华民族赢得了失去百年的独立、自由和尊严,更开启了各民族平等合作、繁荣发展的新纪元。正是有了这“好大的一个家”,13亿骨肉同胞才得以幸福生活;正是有了这“好大的一个家”,56个民族才能各美其美、共生共荣。现在,各族人民正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中华民族正在祖国的繁荣昌盛中走向百年期盼的伟大复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进步,首先取决于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国家。
以下是几个体现民族团结的故事:
1.和亲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
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2、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今天人们把文成公主誉为最
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唐太宗贞观12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正值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
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
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王侯之女,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对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15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
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
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而远嫁,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3.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故事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500字文案: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徒、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500字文案:

56个民族,56朵花,56组兄弟姐妹是一家。56组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挥衣袖,就能拨开天空中阴霾的乌云,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把汗水,就能汇成一条绵绵的河流,如果我们56个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就能组成一道人墙,阻挡住喷泻而来的洪峰。当我们56个民族摩肩接踵的走在长安街上时,我们的造型各异的服装不正是在上演一场时装秀吗?
著名的中医学者曲黎敏说过,你要为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为,只有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只有中国有着奥妙无穷的医学魅力。只有中国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我中国为之华夏,在华夏这块古老的土地上,56个民族如同熠熠生辉的宝莲灯,走到哪里就照亮了哪里。有哪一个国家能与我华夏媲美?56个民族这样凝聚力量?有哪一个国家敢与我华夏较量?泱泱五千年中国古老文化?56个民族56座宝库,56种色彩汇成绚烂的礼花,推动者祖国走向更加璀璨的文明。
暂且不说华夏土地上流传着多少民族团结的故事,暂且不提华夏土地上传送着多少个民族团结的英雄楷模,就看看就听听发生在我们新疆阿勒泰这个袖珍山城里那些民族团结的小事吧。
在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居住的的卡玛丽老妈妈,今年59岁了,在她的平房小院里,曾经有10个孩子快乐玩耍,在她的奶茶壶旁边,这10个孩子慢慢长大,在她温暖双手的抚摸下,这10个孩子亲切地叫她妈妈,这10孩子中有五个是来自不同民族家庭的孤儿。今年1月份,我们走进了卡玛丽妈妈的家,她正在给金恩斯缝制手套和外衣,土块砌成的平房不保暖,整个房间温度很低,老妈妈一针一线的缝着,金恩斯坐在小板凳上抬头望着老人,眼睛里闪动着至真至纯的依恋。30岁的孤儿金恩斯至今还不愿意离开这个家,还不愿意这位亲爱的老妈妈。卡玛丽老妈妈用人间最朴实的真情默默地书写了一首民族团结的佳话。这仅仅是民族团结的佳话吗?
阿勒泰市一牧场托斯塔斯分场场长图拉克和书记张正光是一组黄金搭档。说起图拉克,张正光感激万分,他说:“我在这个分场工作三年了,三年里,我吃住在图拉克家,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探讨分场发展的方向,在我们共事的三年里,我们分场的创下了多个奇迹,我们分场也成为牧业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最多的一个场。”人心齐泰山移,各民族干部之间心往一起想劲儿往一处使,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
就在这个场里,维吾尔族赛买提接济照顾汉族聋哑人蒋金才将近十年了,这不是一个传说更不是一个神话。“7.5事件”发生后,赛买突然觉得自己作为一名维吾尔族人很丢脸,他见到汉族朋友时,总是很脸红,她为自己的同胞中有这样祸国殃民的败类感到耻辱。但是一想到聋哑兄弟蒋金才,他就着急的到处寻找。在赛买提家的院子里时,汉族聋哑人蒋金才正坐在凳子上喝茶。他们用手势交流,没有声音没有语言,却彼此会意,交流的那样自然。赛买提的妻子说:“照顾哑巴快十年了,他们之间就像兄弟一样,如果一会儿看不见,彼此都会很着急,虽然蒋金才不会说话,但是我们之间交流没有一点障碍。”
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拉斯特村一名8岁的小女孩艾明,在海拔2000多米的 “湖南也别斯”夏牧场的原始森林里走丢了。在她走失的52个小时里,来自八乡三镇两个牧场的60位汉、哈、回、蒙、维等民族自发组成的营救小组,对艾明进行了排山倒海式的原始森林大营救,场面壮观,感人肺腑: 68岁的哈萨克族玛燕老人,是在据阿勒泰市40公里的小东沟附近开了饭馆,当她听说艾明走失的消息时,饭馆成了营救小组的周转站,免费吃住,玛燕52小时守候在电话旁边等候小艾明的消息;维吾尔族蒙族小伙子巴代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阴坡上,一边走一边喊一边用白色布条留下记号,在人们搜索了52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坐在河边发抖的小艾明……
在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干沟村,住着166户村民,何厚宾家是这里唯一的一户汉族,在何厚宾居住的40多年里,他手把手教村民翻土、施肥、种菜、预防病虫害,带领村民种树,还为自己的儿子取了一个哈萨克族儿媳妇。如今在这个村子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白杨树以及家家户户种植的蔬菜,这里的民族在进步,这里的发展很稳定,这里没有汉民族之分,这里只有团结凝聚,这里只有欣欣向荣…….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滴海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这些民族团结的小事不正是我们各民族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缩影吗?
56个民族, 56朵花,56组兄弟姐妹是一家。56组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挥衣袖,就能拨开天空中阴霾的乌云,如果我们56个民族挥一把汗水,就能汇成一条绵绵的河流,如果我们56个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谋发展,我们的祖国将屹立在世界之林。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500字文案: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美丽壮观的星球,上面居住着一个国家一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和睦。

每当我听到: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姊妹是一家。这首歌的时候,我不禁想起团结的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55个民族人数均不同。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的家乡维西傈傈族自治县。维西有:傈傈族、纳西族、普米族、汉族、藏族等。各民族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民族之花处处开放吧!我们的学校一叶枝中心完小,都是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无论你是傈族,汉族,藏族、还是纳西族等;尽管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不同,但他们在这个学校里,快乐的学习,愉快生活,没有歧视,没有偏见,你看我们五年级(1)班40位同学和陸相处,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运动,其乐融融。学校的老师对各民族的学生也一视同仁,学校也特别重视民族团结的培养,同时也会开展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活动,如特色民族舞蹈阿尺木刮,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我们应该维护民族团结,大家同在蓝天下,都是一家人:同是一颗心,同是一根绳。让我们共同维护民族团结,让民族之花在神州大地上处处盛开。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