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 基层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日记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 基层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  基层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文案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 基层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文案:

3个笔记本,1.3万字,73个职工姓名,328个问题,324条解决措施,这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武威车站党总支书记孙万斌在6年多的时间里书写的“民情日记”大数据。
坐落在天马故乡里的武威火车站是千里河西走廊上的一个二等客运站,下辖北河、槐安、截河坝3个铁路中间站,现有职工176人,承担着客运、货运、调车等运输生产任务。2011年4月,孙万斌到武威火车站担任党总支书记,上班第一天就被职工们交来的厚厚一沓申请和报告震住了。“有要困难补助的,有改职调职的,有要求长期休病假的…我做梦都没想到职工们会有这么多问题,心口被堵得发慌。”
“是职工们故意给我出难题吗?”带着疑问,身材高大、秃顶圆脸,戴着近视眼镜的孙万斌,敲开了货运值班员王磊的家门。正在忙着给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接小便的王磊,把他让到客厅一个残破的沙发上,伺候老母亲服下降压药,就一直闷头抽烟,屋里的空气就像祁连山上的积冰一样凝固住了。“老王,你的妻子咋不在家呀?”望着屋里凌乱的景象,孙万斌问道。
随着王磊打开话匣子,孙万斌了解到他的母亲每月要花费医药费1500多元,孩子在山东上大学每月花费生活费800多元,妻子代丽为了补贴家用、还房贷,就跑到外地去打工,为了能照顾母亲,他便提交了从截河坝车站调到武威车站的申请。
那天,孙万斌从王磊家回到办公室后,写下了第一篇“民情日记”,并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郑重书写了“反映职工思想的‘晴雨表’,掌握职工生活状况的‘温度计’”22个字,表达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态度。
“我真的没想到孙书记把我的事放到了心上,不但为我申请到了每季度的困难补助,还通过私人关系给代丽在武威市里找到了一个收入稳定的活计,他还经常到家里看望我母亲,现在我们全家人都记着他的好嘞!”王磊饱含感激地说。
“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麻烦也要解决好”这句话是孙万斌的口头禅,他也是这么做的。2013年7月的一天,职工田东伟的母亲意外摔伤了腿,打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却一时拿不出医药费。“孙书记听到工友说起我借钱的事,自己因要出差脱不开身,就叫他妻子钱雪萍送来了5000元钱,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还让她陪护了我妈一个多月呢,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呀!”
随着时间推移,孙万斌的“民情日记”厚实起来,他也成了全站职工基本情况的“活档案”。同时,随着一项项措施落实到位,职工们的心气顺了,干工作的热情也充分释放出来。甘肃省劳模、火车头奖章获得者褚红艳说:“自从孙书记帮我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后,我就给自己定下了把工作干到最好、最优的目标,现在我负责的5号售票窗口已经是全国铁路党内优质品牌啦!”
谈心交心是孙万斌了解职工“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为此他专门在站里的党员活动室放置了一个小桌和两把椅子,自掏腰包制作了“谈心苑”标牌并刻上了“反映职工思想的‘晴雨表’,掌握职工生活状况的‘温度计’”22个镏金字。就在这个私密空间里,孙万斌先后与职工开展谈心730多人次,使38名后进职工跨进了先进行列。
今年27岁的蔡进宝是古浪车站的副站长,以前曾是全站干部见了就摇头的“浪荡子”,4年前他在货运助理值班员岗位上因工作失误受到处分,心灰意冷之下更加放纵自己。孙万斌为了把他领到正道上来,仅在“谈心苑”开展正式谈心就多达18次。“就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也能让孙书记给说哭了,把心给捂热了!”蔡进宝的思想转变后,孙万斌还积极给他牵线搭桥找对象,最终让他成功“脱单”。从那以后,蔡进宝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成了人见人夸的“棒小伙”。
在武威火车站的职工眼里,孙万斌永远都是一副热心肠,无论谁家里有啥急难事,他都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解决困难。但在妻子钱雪萍的眼里,他却是个不顾家的“缺心眼”。她说:“老孙对职工家里的事了解的比自家的事都清楚,为了帮职工解决问题,他不但搭进家里不少钱,有时还让我去当义务陪护员和临时保姆,可自家的大事小情,他从来就没上过心。”
“民情日记”让孙万斌拥有了反映职工思想的“晴雨表”和掌握职工生活的“温度计”,从而精准地把“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职工们的心窝里,带出了一支讲团结、讲奉献、讲大局,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职工队伍,将武威火车站这个在全国铁路行业上不起眼的小站,建设成了祁连山脚下的“明星站”。2月4日,春运第25天,武威火车站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3530天,刷新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更多相关日记推荐:
1.2016年民情日记走访日记
2.关于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3.干部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4.2017春节慰问民情日记
5.干部走访群众民情日记
6.2017春节慰问老党员民情日记
7.下乡走访民情日记
8.关于驻村民情日记
9.领导干部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10.下基层民情日记范文2017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 基层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文案:

闲步走到团结六社,被这样一幕吸引,一个赶集回家的八旬老奶奶,脚有点跛,背上背着一个背篓,上面还搭着一个鼓鼓的袋子,不下于六七十斤。我快步上前,奶奶:我帮您背吧。“谢谢了姑娘,我家就在前面,再是一哈就到了。”“不怕,我也没啥事,我帮您背吧。”接过老人的袋子背着,在一路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这位老奶奶老伴已去世多年,家中有一子名董某某,年近40未成家,且手和脚都在2011年外出打工的时候受过重伤,造成终身残疾,只能在外面打零工挣钱。
走了半小时左右,来到一单独门户前,房屋外装修得很漂亮,屋内很简单,很整洁。“你家房子装修很漂亮啊!”我赞叹到,毕竟老人的家庭情况不是很乐观,“前几年那次地震的时候原来的土房子震垮了,都是政府出钱帮我家重新修建,而且还给了我家一个低保,儿子在外面打工,尽管工资不高,但加上这些政府补贴,就我娘俩生活完全够了。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了!”。老人很感谢政府,而且很知足。交谈了片刻,我准备离开了,“幺妹,你吃了饭再走,我马上就去做饭”老人拉着我挽留道,由于我要回村上统计一个表格,便推辞了,老人再三挽留,多次推辞后,那我拿点枇杷你路上吃,这是我今天早上才摘的,今天真的是谢谢你了。“你客气呢,我也不留你了”老人有些无奈的说道,我想着老人摘枇杷也不容易,就随便拿了几个离开了。
一路上我都想着这位老人,老人没有问我是谁,我也没有来得及告诉她,相当于两个陌生的人,但是她愿意对我吐露她的心声,愿意跟我拉家常,我知道她是真的很想留下我吃饭,毕竟她长年一个人在家。在今后,我会利用工作之于多下乡走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关爱这些留守老人。
我深刻的体会到不入基层,不会了解百姓的疾苦;不深入农村,不会知道农民的需求;不贴近群众,不能倾听他们的心声。像这样的空巢老人还有很多,虽然在短暂的时间内这种现状仍会持续。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但可以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为这些老人送去关爱,送去温暖。同时,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汗水,为群众寻求致富之路,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改变这样的现象。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 基层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文案:

夏坤玛村距离阿坝县城112公里,北连甘肃省玛曲县齐哈玛乡,西接青海省久治县康赛乡,海拔3535米。这里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高寒缺氧;不通油路,不通网络,没有信号……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14户1015人,25名党员,是大骨节病重灾区、维稳敏感区、三省交界区。这就是我要生活和战斗700多个日夜的第二故乡。
只有真情融入,才能赢得民心打开局面
初到村上,尽管心理已有充分准备,但所见所遇的一切仍与我的想象有着天壤之别,牧民绕道走,村干部不待见,让我顿感心灰意冷。面对组织的重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不能退缩,我想只有以情入手,把群众当亲人,才能赢得信赖,扭转被动局面。我一方面走村入户嘘寒问暖,用心拉近牧民距离,另一方面加强安多藏语学习。驻村第二天,我便到贫困户玛久家,只见家徒四壁,一位82岁的老阿妈躺在病床上无人照顾。见此情形,我问她为什么不看医生?她说子女在外打工,自己行动不便,也没有钱治病。我立即找来乡医务人员,陪她输了3天液,病情得到好转。通过走访了解,发现与老阿妈一样境况的还不只1户,让我的心深受触动,于是我含泪驱车到甘肃省境内拨通单位领导的电话,争取来30床棉被和一些生活用品,发放给6名孤儿和贫困老人。同时,积极跑乡跑县,为大骨节病患者争取救助金,帮助他们解除病痛。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信任,从疏远到亲近,村民们开始接受和喜欢上了我这个第一书记。
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找准病根精准识贫
精准识别贫困户是州委明确给第一书记的首项任务。为识真贫,第一个月我马不停蹄走遍了夏坤玛村每家每户,通过与村两委商议,我们采取“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四看读书郎,五看牛和羊、六看经济收入”的“六看”方式和“有商品房的,有财政供养人员的,有家庭汽车的,是个体工商户的,残疾证号不真实的,身份证信息重复的,违法乱纪的”“七不进”标准,以及一讲、二进、三看、四算、五评、六审、七公示、八确认的“八步法”,精准识别出贫困户75户270人。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干部“双带”能力差;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畜产品商品率低;劳动力综合素质差,文盲率占90%,因病失去劳动能力人口达30%,是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只有建好队伍,才能激发活力长远脱贫
建强组织带好队伍是州委对第一书记明确的首要之责。我坚持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针对夏坤玛村25名党员中仅有会计是小学毕业,带头人队伍能力素质严重偏低的状况,及时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将2名大专毕业生,1名在读大专生、9名优秀农牧民青年、2名青年致富能手纳入入党人才库,2015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同时将“小三职”作为“大三职”后备,优秀农牧民党员作为“小三职”后备,通过跟班学习、带班实习,加强锻炼培养,把每周六定为党员干部“学习日”,大力开展“学藏语汉语、学政策法规”活动,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只有真帮实干 才能助民解困安民奔康
夏坤玛村大部分劳动力都在远牧点,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幼,远牧点没有路只能骑马,一个来回至少要1天时间。为赢得群众支持,我跑遍了夏坤玛草原每处角落,每天回村只想倒头就睡,然而群众期盼脱贫的眼神实在让我无法入眠,很多个夜晚我对照“民情日记”反复完善《帮扶规划》。为提高畜产品商品率,增强牲畜抗风险能力,我多次联系县畜牧局和保险公司到村宣讲政策,目前已有100余户牧民自愿参加了保险。为了让鲜牛奶第一时间出售到县上,我多方筹措资金62万元,修通牧道24公里。同时,积极争取30万元资金为村上购买牦牛60头,作为村级集体经济。2015年全村减贫49户242人。
夏坤玛村属于维稳重点村,确保村内和谐稳定是州委和县委交代给第一书记的重要任务。为此,我按照州委县委“联户联僧”、“分组联户”要求,认真落实定居点、散居点、远牧点、采药点联系机制,发动33名党员和干部分户包联全村群众和19名僧人。坚持每月开展送政策理论、唱感恩歌曲、看家乡变化、讲民族团结活动,引导牧民和僧侣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收到良好效果。如今夏坤玛村偷牛盗马、聚众赌博、非婚生育等陋习得到有效转变。
春节前夕,村干部和群众都争相邀请我一起过年,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在夏坤玛驻村的日子,苦过累过痛过,想过放弃,但想起全村1000多名群众热切期盼的眼神,渴望脱贫致富的目光,想起组织购棉被、搞培训、买保险、发津贴等种种关怀,心中又有了无限的力量。我将严格按照州委不脱贫不撤离的要求,认真贯彻此次座谈会精神,切实担当履责,继续带领夏坤玛村群众奋进在脱贫奔康的最后一公里路上。

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 基层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文案:

10月16日星期三 天晴
入乡驻村已到第三天了。今天我们按照乡上的安排,去xx村下边的陶家村观摩学习秋季双垄全膜覆盖技术。因为那里有个种植老板承包了千亩撂荒土地,准备在明年开春时种植马铃薯。正好这些天他在组织劳力开展秋季覆膜。和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乡政府梅乡长和县新闻中心的小钟记者。
走出乡政府大门往县城方向走了一公里多,车辆拐弯跨过米拉沟走上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路面不宽,斜跨在陡峭的山坡上,坑坑洼洼十分难行,从车窗望右望去,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随行的钟记者吓得的眼睛都不敢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到达了洋芋老板的“大本营”。其实那是个窑洞,因为那是在土崖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在上面搭些木棒,上面盖些草和土,就成了简易的房屋洞。我们下车时,窑洞门前支着一口大锅,听洋芋老板说锅里是在煮洋芋。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我们稍稍休息后,跟随洋芋刘老板徒步向山上行走。山路曲曲弯弯,比较难走。不过政府梅乡长似乎走惯了山路,走得很轻松。对于这点山路,我也很轻松,一直快步走在大家的前面。约莫走了40来分钟,我们终于走到了山顶。向下望去,刘老板所承包的大部分耕地已翻耕并进行了秋季覆膜,白茫茫的一片连一片,好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池塘。从山梁继续前行一公里左右时,一大帮农民群众正在田里用机械覆膜。我们来到田边,和农民们一阵寒暄后,一个个都拿起铁锨,和田里的老农们一齐跟随覆膜机开展覆膜。以前没见过覆膜机,开展覆膜一直是用起垄机起垄,用手工覆膜。现在的覆膜机十分灵活,除在地头需要对地膜压土外,起垄、撒肥都是自动化。梅乡长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工作人员一齐从老农门手中接过铁锨,一前一后地跟在覆膜机后边往铺好的地膜上压土。压土的技术不难,每隔一米左右压上一道土,害怕刮风后地膜被卷走。在和老乡们说说笑笑的干了20来分钟后,没有劳作习惯的我们似乎有点累了,一个个气喘吁吁。随行的记者不断地抓拍我们劳作的照片,但是大家都似乎有点难为情,也许是认为有点做作吧。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点劳动真的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从小在家帮助家人下田劳动,这么一点劳动真是小菜一碟。
道别田里劳作的乡亲们后,我们下山。比起上山,下山较为轻松。可是对我们随行的小钟记者来讲,这一上一下的徒步行走已够受了。到山下刘老板的大本营时,门前大锅里的洋芋已香气扑鼻。揭开锅盖,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洋芋绽的开了花。大家乐呵呵地大吃起来。味道真的很香,以前不怎么爱吃煮洋芋的我,今天却一连吃了三个。吃过洋芋,我们开始坐车返回。可能是累了,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望着窗外的大山,我在想近年来干群关系疏远甚至恶化,与我们的广大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很大的关系。这次选派干部开展的入乡驻村活动如果能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将对改善干群关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乡镇走基层民情日记》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