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作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社区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日记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作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社区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作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社区文案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作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社区文案:

双联双创指“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创建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创造群众满意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创”活动,帮助农村加快发展。看看下面的范文吧。
今年以来,市畜牧兽医局住和什力克乡上和什力克村“访惠聚”工作组通过走访入户记录民情日记收集民情民意,解决了村民关注的实事、难事。
依据春季民情日记记载,该村四组阿不来提·斯提等9户村民提出,通往居民点木桥的马路旁有一根水泥电线杆,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尤其是村民拉运香梨与棉花极为不便,请工作组帮忙协调解决。工作组将这个问题反映到乡政府及乡供电部门,经乡政府分管领导、道路施工方及供电所负责人共同商议,达成移动电线杆协议,目前此事正在实施中,将方便250亩果园及196亩棉花的运输工作开展。
工作组住村伊始,5户村民就联名提出,因浇水路线长,每年香梨园和棉田浇水很不方便,且浪费水资源,希望在和什力克乡道至村委会四组9公里处的柏油路上修建涵渠,需挖开已铺好的柏油路段,通过埋入涵管将路北水引入路南,再进行此路段的扩路铺油等建设工作。面对扩路这个大好时机,工作组征得乡政府同意后,多次与市交通局、住建局联系协调,终于得到相关部门许可,赶在扩建柏油路面及修建人行道前,实施了修暗渠引水工程,惠及1500多亩果园的浇水问题,间接地为村民争取资金1.5万元。
住村工作组为了便于村民到村委会办事停车,与道路工程施工方商议,在村委会大门两侧修建停车场。经过工作组的努力,这一问题得到多方支持,目前已经开始施工建设。停车场的修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住村工作组又间接为该村争取资金2.6万元左右。
3月4 日上午,按照委系统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活动的总体安排,我们下派工作组的先遣人员,先期启程前往**区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
早上9:25,飞机准时起飞。也许起的太早赶飞机的缘故,绝大多数人在飞机起飞后,都开始闭目养神,也有个别精神头很好的人,在机舱里小声的说笑着。11:15,飞机准点缓缓降落。排队取了行李后,出门就看到来接我们的联络人员,各小组先遣人员按照要求分头上了指定的面包车。上车后各组清点了人员,车子开始向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进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库木库萨尔乡政府。大家下车后在乡政府食堂吃了午饭,稍作休整后,就随各个村来接的人去了各组入住的村子。我们第七组住村委会大院。
按照活动分配方案,我们第七小组进驻尤库日哈迪勒克村。下午16:00时,我们在随行的副乡长艾则孜·热合曼带领下来到了尤库日哈迪勒克村村委会。村委会书记艾莎·穆萨早在我们来之前,就带领着村上的干部将我们住的地方打扫的干干净净。放下行李后,村里的干部帮助我们们一起铺被褥、整理房间,看到这些场景,我们感到心里面暖融融的。简单收拾过后,在随行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村委会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施。
住村后随行的副乡长艾则孜·热合曼和村里的干部向我们介绍了该村农业生产、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具有地方特色很有知名度的农民画等情况,直到深夜。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尤库日哈迪勒克村人口有1200余人,种植土地有6000余亩,主要以种植棉花、小麦、核桃等农作物为主。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老百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民风淳朴,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这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
作为打前站的工作组人员,我们要帮助5日来到的工作组其他同志,做好有关工作、生活细节。同时,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尽快与村干部和群众相互熟悉了解,为下一步开展好工作创造条件。
晚上的晚饭是村委会妇女主任阿米尼古丽·卡迪尔给我们做的家常拌面,味道很不错。吃完晚饭后,我们简单洗漱了下就躺在床上。屋内很冷,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着未来一年后会有怎样的变化,想着着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想着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该怎样的开始。
3月19日晴,阳光明媚,道路两旁的积雪悄悄融化。下午阔额尔敦村副书记革命江带领我们入户,为配合村委会夏力哈低保登记调查工作,我们选择走访低保户家庭。
过了乡西大桥,进入砂石路面,因积雪融化,道路泥泞。到第一户阿不都扎合家里,院里的雪扫过,院里干干净净的,进到房屋,很简陋但是很整洁。初春的天气还有点冷,日常起居的房屋都没架炉子,女主人在较冷的屋子里串珠子绣花,日子过的很节俭。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已经领取计划生育光荣证。男主人因较年轻未能分到草场。经问询:愿不愿意到县城企业打工?男主人说:因父母年纪大需要照顾,不愿意离乡打工。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本地打小工挣钱,维持一家人生计。
又到了第2家,一进门女主人有点面熟,对面的五斗柜里显眼地放着两个杯盘的盒子,哦,原来这个女主人阿依布布在3月10日晚村里组织的庆“三·八”妇女节活动刺绣展中拿了鼓励奖,做游戏时又拿了一个奖。再看旁边蓝色的墙上,用粉色的纸做了一个心形的卡片,上面用汉语写着:妈妈节日快乐,我爱您!原来是乖巧的女儿为妈妈祝福节日,送妈妈的贺卡,这朴素的爱多么令人感动啊!
下午走访了6户低保户,有4户女主人都在刺绣,有两户盖了新房子,6户男主人都是打小工、短工维持一家生计。可以看出在乡、村两级组织的努力下,妇女们也在积极通过手艺增加家庭收入。如何使村民转变观念脱贫致富?从村民家里出来时我们的脚步变得沉甸甸的,这需要我们住村工作组好好的谋划,为他们脱贫致富找一条好出路。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作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社区文案:

按照先期制定的走访计划,今日到经发局驻点村陈庄进行走帮服对象调查摸底工作,在贲栋斌副镇长的带领下,我们早早来到了陈庄村村委会大楼前,老远就看到村支书徐福明同志在大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按照编组,我属于第九小分队,在村干部张学春主任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一天走访40户农家的工作。
在张学春主任的带领下,沿着宽敞干净的水泥路向北,来到了我的走帮服对象倪树建家中。通过和倪仁山详谈,他提到: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一直不怎么好,但上到镇政府,下到村里,一直对自己比较关照。去年被村里列为精准扶贫对象,村里免除了自己一家的筹资筹劳费用、合作医疗费用,养老保险费用也进行了减免,还拨付了扶贫转款。自己是旧社会过来的人,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现在的老百姓是最幸福的。虽然现在家中有一点困难,但自己会克服。感谢党感谢政府对自己一家的照顾,自己没有什么要求,准备明年多养几只羊,把田种好,儿子倪树建农闲时打打零工,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听了倪仁山的一番话,我感觉很欣慰:多朴实的村民啊!告别了倪仁山,我和张主任继续下一波的走访。
上午11点左右,我们来到19组村民徐功来家中。徐功来今年71岁,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了40几年,目前退休在家。我们询问了一家的生活、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等情况。徐老师谈到:国家政策好,村干部工作扎实,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家中一切都好,生活很幸福。
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访了十几户。通过这次走访,我还是有几个意想不到:没到陈庄村之前,我想像该村地处如皋、如东、海安三县交界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一定不是太好。而亲临实地之后,才发觉自己大错而特错。这里的道路宽敞、整洁,楼房气派,让我切实的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加上这里清新的空气,我想这才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虽然这里也有我们看到的部分贫困户,但大多数农户还是能安居乐业的生活。二是没想到干群关系如此和谐。在走访的农户中,我们的村干部都能对在我们的走访户家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心中随时存放着一本群众台账。这样务实的工作作风及扎实的工作态度、让我感觉很钦佩。三是从农户身上感受到的纯朴、善良、勤劳。我的走访对象在我看来已经这样穷困了,但从他脸上我看不到半点的沮丧,对我们的访问他始终微笑着回答。虽然命运对他似乎有些不公,但他们用自己的自强、自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问他有什么困难时,当我们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时,他们嘴里还在不停的说共产党好,说现在的政策好。
更多相关日记推荐:
1.“走帮服”活动民情日记
2.南通走帮服民情日记
3.城管走帮服民情日记
4.社区走帮服民情日记
5.走帮服民情日记
6.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7.党员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8.村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9.走帮服民情日志
10.村书记走帮服民情日记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作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社区文案:

3月24日上午,阳光社区主任王玉梅及工作人员到重病低保户家走访慰问,了解她们的生活状况和困难,传达社区对他们的关心和慰问。
社区工作人员首先来到低保户谭丽英家,谭丽英无业、离异,身患白血病,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25岁无业,生活极度贫困。在沟通中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谭丽英疾病近期频繁复发,每周都要到医院输血以维持生命。社区主任王玉梅了解情况后,安慰谭丽英要坚定信心与病魔作斗争,有困难及时与社区联系,社区会努力帮助她们渡过难关。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又来到低保户李开春家。李开春患恶性脊柱瘤晚期,现已卧床无法自理。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李开春家,看到他腹部水肿巨大,肢体骨瘦如柴。在与李开春爱人沟通中了解到李开春因疼痛而变得十分暴躁,精神状态不好。王主任对李开春爱人在照顾病人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表示理解,鼓励她要坚强面对,帮助病人减轻痛苦。
此次走访贫困户行动,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增进了感情,收获了信任,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同时使社区工作人员深刻地体会到群众甘苦,体察群众忧乐,知晓群众疾苦,认识到社区工作人员肩上的担子还很重,鞭策我们继续努力工作。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作文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社区文案:

清晨,我和同事来到城关镇杨家桥村,走访贫困户户王亚芳家,初冬的清晨,刮着阵阵冷风,街上的行人都紧紧地裹着防寒服,白杨树上的枯叶摇来摇去,实在招架不住的便随风飘下来。
一路走来,来到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前,老远就传来狗叫声。院落侧面是搭建的简易猪圈,墙体很破旧,旁边拴着一条大狗。一位中年妇女听见狗叫,从猪圈里探出头来,穿着很简朴,她一边拍打着身上的柴草,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院,院落虽然不大,但看起来房子是新建的,墙面虽然没有粉刷,但院子打扫的非常干净。
进屋后,她殷勤地把我们让到炕沿上坐下,虽然屋里生了火,但感觉没有单位上那么暖和,我打量着房间,屋里简朴而整洁,炉面擦的乌黑发亮,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她忙着泡茶,还端来了黄亮黄亮的炕馍馍,她的热情让我们有点不安,我们喝着热茶聊了起来。从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她家有4.5亩地,小二层上下十间房屋是去年通过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建的,大约有130平方米,但由于资金问题,房子至今没有装潢,家里只摆了几件过时的家私,但搽的很亮。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女儿在上高三,儿子上五年级,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读书,学习也都很好,她告诉我“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要不然我这么的个眼睛,真的就不知道怎么过了”,从她的话语中我才知道,她得的是眼疾,视力很差,常年靠一些眼药水和药物来维持视力。
看着墙上的全家福,我就询问了家里的主要资金来源情况,她说“那是孩子的爸爸,是个焊工,但是常年身体也不好,家里的资金来源就全靠他了”,她语气很平和,但也充满了无奈,像在诉说柴米油盐琐事,我听了心里一震,在农村,供养两个学生上学,尤其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这其中有多少常人无法忍受的辛酸、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
提到她有什么困难要我们解决时,她摇了摇头,一句话也没说。但我心里清楚,她与我们素不相识,她不想拖累任何人。我们讲清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目的后,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想修2栋养殖暖棚,养些羊,供孩子们读书,但是没有本钱修建和养殖,我告诉她修建养殖暖棚的一些惠农政策,支持她通过精准扶贫额贷款养羊,供孩子上学,等孩子有工作了,很快就会脱贫。
这回入户,使我真正理解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意义,在农村,有很多农户想发展,能发展,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而依然生活贫困,真的需要我们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为干部提供了平台,架起了干群之间的桥梁,让我们感受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
此时此刻,我真切体会到王亚芳了渴望致富的心情,我也能感受到她不甘向生活屈服的力量,我相信在致富前行的道路上,只需我们扶助一把,她会借力用力,使家庭很快富裕起来。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