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作文 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6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作文  文案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作文 文案:

1、问号
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看例题,思考类型(正反问、特指问、是非、选择问):
a)你见过金丝猴吗?(是非问)b)他叫什么名字?(特指问)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选择问)d)你吃了饭没有?(正反问)
2)反问句的末尾,也用句号。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3)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用问号。例如:a)我也不知道该谁去。b)请你问问他姓什么。
下列问号用法正确与否,请判断之。
①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09湖北)()
②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08湖北)()
③王老师走进高三(2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④要别人知道你这不难。关键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秦文君《伟人细胞》)()
⑤当时他说了什么?究竟有没有说?他都不记得了。(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⑥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史铁生《我与地坛》)()
⑦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一谈的问题。()
⑧这是什么?新式武器试验场,国防设施的伪装,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抑或又一条长城?他们愕然了。()
思考:问号复习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作文 文案:

大家好,我叫问号。在标点大家族中,有人夸我长得漂亮,说我的样子像一位戴着耳环的高贵小姐。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瞧我,弓着身,驼着背,像个小老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吗?唉,说来惭愧呀。
其实,我以前的样子根本不是这样的,我有着笔直的身躯,修长的双腿,苗条的身材,连其它标点也都很羡慕我呢。
可是,我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爱锻炼,只爱呆在屋里看电视。记得有一天,我的妈妈走过来,看着我的样子,摇摇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号号呀,你看看你,每天都沉迷在电视里,时间长了,会成一个'老太婆'的。”我看都不看妈妈一眼,不耐烦地说:\"我就爱这样。”妈妈听了,摇摇头,皱着眉走开了,我又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直到有一天,我照镜子时,才发现自己的背真驼了,且深深地弯了下去,真成了老太婆!我后悔极了,可我的样子再也变不回来了。
我听到其它标点对我的夸奖时,我心里总是很难过:一个驼着背的女孩,戴着耳环又有什么漂亮可言呢?
现在,我虽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我也有自己的用途。我专门给读者提出问题,给他们增长知识,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奇妙!所以,其它标点也往往管我叫“小字典”。当然,我这样做,也想发挥余热,为人类做些自己的贡献。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作文 文案:

使用问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疑问句中使用(存在提问);一种在设问句中使用(设想提问);一种是在反问句中使用(没有提问)。
如果是一般的疑问句,在疑问句子后要点问号,这不用多作解说。
当连续提问时,每个问句的后面都应点问号。
例1。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向仙界?我不知道。
在高考中也有这样的试题。
例2。“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2005湖北卷6题C句)
例2是个有错误的句子。它是连续提问,应该在每个疑问句后点问号,“先凿哪面墙呀”后面应该变成问号。“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这个句子属于选择问句,“哇”的后面不点问号,由于语句简短,语气紧凑,可不点逗号。
在疑问句中,如果是选择问句,前面问句的句尾应点逗号,在最后一个问句的句尾点问号。
例3。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例4。我们是去公园,还是去大商场,还是新华书店?
推荐:2009高考语文最后冲刺大幅提高成绩有诀窍
看高考中这类的一道试题。
例5。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2005山东卷5题A句)
例5属于选择提问,前三个问句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才正确。
设问句的后面要点问号,是因为它属于疑问的范围。
例6。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
在疑问句中,倒装句的问号不应点在问句后面,而应点在问句后面的陈述句之后。
例7。你去哪,我的朋友?
例8。写完了没有,你那篇论文?
反问句虽然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但它属于问句的范围,它的句尾应该点问号。
例9。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有些句子使用了表疑问的词语,但它不是疑问句,对无疑而问的句子,句尾不应该点问号,而应该点其他点号。
相关资讯推荐: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两岸“三通”改写历史2009年高考作文模拟练习题及写作思路点拨解答复习疑问:高考语文备考经典十大问题
专家分析高考作文:文章出彩不能仅仅靠技巧2009年高考语文备考:避免两种错误倾向

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作文 文案:

句型转换
陈述句转为反问句主要分三步:
1、肯定与否定互换(没有“不”字添加“不”字,有“不”字去掉“不”字。)
2、加疑问词【难道?吗,怎么(怎能、岂能)呢等】
3、句号改问号
以“我是小学生”一句为例:
第一步,肯定与否定互换——我不是小学生。
第二步,加疑问词——难道我不是小学生吗。
第三步,句号改问号——难道我不是小学生吗?
1.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反问句转为陈述句将上述三步的顺序反过来,也是三步。以“难道我不是小学生吗?”一句为例:
第一步,问号改句号——难道我不是小学生吗。
第二步,去疑问词——我不是小学生。
第三步,肯定与否定互换——我是小学生。
1、你举荐他,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
2、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4、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
5、难道雨下得小吗?7
6、你的这种做法,怎能不叫人生气?
7、出了这样的事,人们怎不伤心呢?
8、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9、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陈述句改转述句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口诀: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我”是提示语中第一人,“我改“他(她)”;“你”是提示语中第二人,原句中“他(她)”要写明。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2、×××对×××说:“我……,你……。”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
3、×××对×××说:“我……,你……,他……。”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写清楚是谁。
(一)一般引述句改转述:
1、李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春游了。”
2、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3、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4、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5、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二)复杂的引述句改转述:
A、人称复杂的引述句:

1:李明对小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改为转述句:李明对小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练习:
1、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2、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3、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4、小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5、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B、引述句中是祈使句的变换:

1:罗蒙摇摇头说:“爸爸,我也要一本书!”
改为:罗蒙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
例2: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改为:乌龟要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练习:
1、雷锋说:“大嫂,我送你们一程吧!”
2、连长对我们说:“我们天黑之前一定要拿下这个山头!”
3、老师对我说:“你的作文写得不好,下午到我办公室来,给你辅导辅导。”
4、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5、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B、引述句中是问句的变换:

1:小明对伍亮说:“我的书你看完了吗?”(疑问形式)
改为:小明问伍亮,他的书伍亮看完没。

2: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反问形式)
改为:爸爸说,小甜病了,他会不知道吗?
或:爸爸说,小甜病了,他是知道的。
练习:
1、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3、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
5、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综合练习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3、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4、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三)转述句变直接引用。
1、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2、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3、周总理笑呵呵地对警卫说,他做得对,应该按制度办事。
4、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问牛伯伯,这条河,它能趟过去吗?
5、有人问王戎,他为什么不上树摘李子吃啊?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
2、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
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4、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双重否定词及分类:
1、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
2、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
3、不……不……、没有……不……、非……不可。
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例如:
他不敢不去。(强烈)
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强烈)
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强烈)
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强烈)
他不会不同情我的。(委婉)
没有什么不可以。(委婉)
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例如:
他的话不无道理。
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
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练习: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14我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15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
16你一定知道这件事
答案: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不得不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不得不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没有哪个小孩子不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不得不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不得不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不会不是伟大的奇观。
7、你不得不知道这件事。
8、我们不得不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不会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非去看排球赛不可。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非要读它不可。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13、写得不怎么样,不是没有希望的。
14.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15.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
16.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2010年高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之问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