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案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案:

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各基层司法所必须切实抓住不放,抓出成效,这也是司法所八项职责中的第一条,因此,作为基层司法所必须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xxxx”精神,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系列方针政策,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当前,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结构转换的新时代。在这新时期中,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群体化的新趋势,要全面地建议小康社会,完成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农村的人民调解工作按传统的人民调解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人民调解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要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群众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一直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治本措施,加强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街道工委在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认识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人民调解不只是司法所一个部门的事,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在重大问题上要多出面,在组织建设上多出力,在工作方法上要多出招,在“硬件”配备上多出资,为提高全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此,司法所的全体同志在认真学习、领会区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由司法所牵头,街道机关部门参加,成立了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矛盾调解中心,以办事处的文件形式,下发到全街道各企、事业单位,使全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形成整体合力,按章有序的开展。二、完善制度,提高基层调委会的整体活力。为提高基层各村(社区)调委会的整体素质,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街道司法所结合三个村(社区)调委会的现状,对各调委会人员进行进一步调整充分,聘用一批素质高、有文化的年轻人和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老干部、志愿者参加人民调解组织,使各村(社区)调委会成员年轻化,知识化程度得到提高,并要求村调委会主任由村委会副主任以上干部担任,各片的片长担当纠纷信息员,定期由司法所组织各村调委会主任,参加区、街道的调解工作业务培训,由司法所制定对各调委会的具体考核办法,实行年度考核。并且继续开展创四无活动(无民间纠纷激化,无民间纠纷引发群体性上访,无民间纠纷引发自杀事件,无民间纠纷引发群体性械斗),自XX年以前,全街道三个行政村都跨入了“四无”行列,XX年江心洲被省政法委评为“安全文明镇”。三、主动联系,人民调解工作与法院实现有机衔接。针对人民调解工作,江心洲街道司法所主动与南湖法庭沟通,就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的具体问题达成共识。在明确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中,适用适度审查原则和严格执法原则,既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审查时要充分注意人民调解的特点和调解纠纷的实际情况,即不能过宽,也不能过严。对有关诉讼时效、举证责任分配,裁判问题和审判程序等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要求各基层法院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与司法所加强联系,共同研究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法官定人、定点、定期深入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指导,建立双向聘任参与制度,既法院、法庭选聘人民调解员担任陪审员,安排他们参与案件庭审前的辅助性工作,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调解委员会选聘法官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员,对调解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的原则下,双方商定,自XX年8月份开始,南湖法庭每半个月来我们街道一次,时间:半天;在街道司法所调解室内现场办公,开展法律咨询,解答有关人民调解条款与一些具体问题;针对全街道有影响的案件进行现场开庭,达到审一案教育一片的效应。从而使全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形成了街道调委会、法庭、公安派出所三位一体的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四、严格规范,按部颁规章制度作人民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协议书,是人民调解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宗民间纠纷调解终结,出成果的根本所在,因此,今年以来,自规范性人民调解协议书颁发后,司法所在认真学习其内容,内涵的基础上,立即组织全街道各调委会成员集中学习,认真领会协议书的性质、作用,固定的格式,掌握制作的要领。通过集中学习,使大家有了明确的认识,提高了制作能力。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依照部颁规章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应效的规范性文件,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当具有权威性、法律性、准确性、逻辑性、证明性、公开性、公正性七个方面的特点:权威性:人民调解协议书是民间纠纷调解活动的载体,是调解矛盾纠纷终结的“产品”,记载民间纠纷调解过程的,除了调解笔录,就是人民调解协议书,但调解笔录仅能客观地反映调解过程,而人民调解协议书则是人民调解组织对民间纠纷调解过程及结论的总结,是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颁规章规定以及公序民俗原则所作出的最后结论,因此,具有极大的权威。法律性:人民调解协议书本身是人民调解组织制作的法律文书;人民调解协议书产生的过程是依照受理、调查等规定的程序进行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对纠纷争议事项的调解结论是依照法律等规定 和道德规范作出的;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语言是规范性、严肃性的语言。因此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很强的法律性。准确性: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制作用词造句要严谨,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只能有一个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人民调解协议书用词要适当,不夸大、不缩小、不渲染,不能使用形容词,不能有情绪化用语;语言要精确,使人一看就懂;用词要规范。要使用法律和当地通行的标准化语言,忌用方言土语,更不能把当事人攻击性、谩骂性的语言写进人民调解协议书。逻辑性:人民调解协议书是逻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民调解协议书的结构是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关系。调解协议的通篇结构,除了首部和尾部,可分为认定事实、调解依据、调解结果三大部份。这三大部份是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关系。认定事实是小前提,调解依据是大前提,调解是结论。人民调解协议书的逻辑性体现的另一方面,是在认定事实和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时,通常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证明。证明性:一是对纠纷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结论的证明,当事人一方面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总是在某一方面发生了纠纷,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发生了争议,而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结果确定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人民调解协议书就是法律意义上的证明书。二是对结论产生的合法性,正确性的证明,调解协议通过对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详细阐述,证明了人民调解组织对纠纷实体处理的合法性,公正性的证明。公开性:人民调解协议书应当公开表达纠纷的调解全过程;公开表述纠纷调解过程中当事人的举证,质证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认证情况;公开表述人民调解组织对所调解事项适用法律的意见。除调解组织内部讨论纠纷调解意见等情况不公开以外,其余纠纷调解情况应当全部在人民调解协议上公开。公正性:增强人民调解社会公信力的渠道,除了调解过程,就是人民调解协议书。人民调解协议书通过公开人民调解组织采用证据、认定事实,适应法律等情况,充分展示调解结论的公正性,使人民调解协议书成为增强人民调解社会公信力的载体。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能够参加调解的人员毕竟有限,甚至有纠纷当事人只委托其近亲属作为代理人参与调解,本人未能亲身感受人民调解所独有的魅力。另外,一件纠纷的调解过程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时间久了,人们就会淡忘,而人民调解协议书可以为许多关心纠纷调解过程的人所阅读,可以永久保留。五、上下一心,舍身心地投入农村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党经过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长期历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民间纠纷、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法律制度。而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政策与发展,给人民调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做为农村司法所对人民调解工作,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指导与参与农村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牢固地树立“大调解、大服务”的理念,做到为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出力流汗,充当“第一道防线”的筑壕工。通过多年来的人民调解工作实践,江心洲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获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深深体会到人民调解工作的效应所在。一是人民调解工作是化解农村民间纠纷的“有效剂”。今年1-6月份,全街道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民间纠纷17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调解协议履行率为100%,避免民转刑案件2起,避免群体性上访1起,40余人。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久拖不决的纠纷,。如:白鹭村花园二组的农民鲁、张两家为宅基地转让后的树木问题,多次发生纠纷,村调委会多次调解未果,今年4月份,我们协同各方力量,街道司法所、江心洲派出所、村调委会一起出动,联合调解,一举调处了此件纠纷,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二是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密切政府机关党群干群关系的“促进剂”。全街道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广大调解员以高昂的激情做调解工作,依法办事,论法讲理,耐心疏导,广大群众心服口服,顺心满意。二oo二年五月,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江心洲实施,此工程需征地418亩,涉及白鹭村、永定村两个村四个生产组167户农民的征地、拆迁的补偿事宜,由于一些群众对一些政策不了解,产生抵触的情绪,一度出现拦路阻挠的现象,有群体上访的苗头。由于街道工委思想重视,宣传到位,措施有力,通过司法所全体人员全力配合村调委会,不分昼夜到农户家上门开展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疏导工作,问题得到了~解决,保证了市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消除了干群隔阂,密切了相互关系;三是人民调解工作成为深化依法治理的“推进剂”。人民调解的过程,就是生动地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也是增强群众法律意识的过程。人民调解组织利用身边人、身边事,采取以案释法,示范引导的方式,收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提高了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四是人民调解工作成为缓解党、政领导压力的“减压剂”。今年以来,街道民间纠纷调解处中心直接调解疑难民间纠纷2起,解决拖欠农民债务近百万元,制止群体访1起,使街道领导从大量矛盾的漩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经济、办大事、谋发展。五是人民调解组织成为农民群众的“自家人”,人民调解的便民性、亲和性和热情性,成为农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选择。近年来,由于全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工作热情、耐心、细致,全街道的各类民间纠纷产生率呈下降趋势。以上是本人在江心洲街道司法所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多年来,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做法,只供参考,江心洲街道司法所将一如继往地忠于职守,使江心洲全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创出新特色。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案:

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确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当前人民调解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作以初探。
一、创新组织体系,大调解工作理念有新突破。
以信访局的矛盾纠纷接访,综治办、司法局的矛盾纠纷排查,司法局的矛盾纠纷调处三大职能为基础,核心是打破以往调解组织上下分割、断头断腿现象,形成联合联动办公、联合联动办事、联合联动接访、联合联动调处的新模式。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具体工作由综治委牵头,负责指导、协调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成立县、乡两级中心,由信访局局长兼任主任,司法局局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相关部门派干部常驻中心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信访局、司法局牵头,政法部门联合办公,其他部门联动办事。各乡镇(街道)在原有重大疑难纠纷调处中心基础上,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将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全区大调解体系中,由司法局牵头,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掌握动态,完善工作预案,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及1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设调解窗口和首席调解员。居民小区楼幢、村民小组及100人以下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民调小组。区管系统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调解办公室。各个部门、直属单位设立民调信息员。新型组织体系以中心为龙头,向下延伸,上下结合,形成一级主导、二级中心、三级组织、四级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大调解组织体系,为建立大调解联动机制提供组织保证。
二、创新运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有新作为。
改革以往调解组织之间、涉案单位之间处理矛盾纠纷,存在的条块分割、单兵作战、自成体系等弊端,形成多种调解主体协同作战,多种调解方式多管齐下的联动运作格局。一是联合排查机制。以中心为平台,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与信访问题排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定期排查、情况通报等多项制度,坚持做到每月必须排查,敏感时期必须排查,突出性矛盾必须排查,普遍性问题必须排查。各街道、系统原则上每半月排查一次;中心每月排查一次,每季进行一次讲评,每半年进行一次小结,每年进行一次总结。综治办、信访局和司法局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分析,研究解决对策。二是联动调处机制。按照信息联网、部门联手、上下联动、条块联合的原则,做到“三联动”,一是上下联合联动。重大矛盾纠纷,上下共同参与调解。二是左右联合联动。对涉及部门较多的矛盾纠纷,在中心统一组织下,各涉案单位共同参与调解。三是内外联合联动。注意利用广大群众,做好钝化矛盾工作。如发挥有威信的老干部、老党员作用,做好情绪激动的群众思想工作。三是配套调处机制。注重借智借力,整合资源,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周到的调解服务。一是与法律服务配套: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室,安排资深律师免费接待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二是与专家咨询配套:设立恳谈室,聘请心理学教授,对相关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三是与社会评价配套: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则实行听证制度。通过听证给予矛盾双方面对面公开陈述和充分申辩的机会,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集体会审和现场监督,使争议双方对相关法律实体及程序认知更加清楚,界定更加公正,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果争论。四是分级调处机制。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县乡两级中心统一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后,及时对所受理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区别案件的不同性质、涉及范围、难易程度、轻重缓急等情况,除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中心直接调处外,对一般矛盾纠纷按分流处理,可指派乡镇(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调处,或指派归口单位民调办公室调处,对简单纠纷也可以直接指派社区(村)和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民调小组)调处。
三、创新调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有新举措。
处置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始终坚持“依法办事、有情操作、实事求是、分类解决,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五前”工作法。一是领导指挥靠前。明确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政法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共同抓。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亲自督办,妥善处置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二是情报预案超前。坚持和完善信息专报、矛盾纠纷快报等制度,编写《不稳定因素每日动态》,切实做到情况随时掌握、信息随时报送、问题随时处理,因时、因地、因人预防。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特别在涉企纠纷、拆迁等易发纠纷领域,设立耳目,发展内线,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和行动性情报信息,提高反映能力,提升处置水平。三是法制教育在前。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法制宣传车、现场接待、发放公开信、组成工作组进门入户等办法,让群众了解政策规定,吃透政策精神,化解群众的抵触情绪,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成立反家庭暴力救助协作网络、青少年维权岗和残疾人维权岗等专门组织,全面为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四是果断处置提前。在处置有组织集体上访问题中,采取果断措施,对极个别挑头人物、核心骨干依法告诫、传讯等,孤立极少数,争取大多数,及时消除部分群众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效防止事态扩大。五是帮扶措施上前。将好弱势群体帮扶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坚持从群众最难的事入手,组织“面对面”援助,开展“送温暖、送奖学金、送岗位”等“三送”活动,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通过安排进低保、帮助申购经济适用房等方法,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六是舆论宣传抢前。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新闻通气制度、归口管理制度、分类处理制度等,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取得支持,防止发生新闻炒作现象。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案:

积极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特别是在新的时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势在必行,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群众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有所增加,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容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之外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有效手段,是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工作也是坚持执法为民,关心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纠纷,大多数都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发展经济是政绩,化解矛盾、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
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能作用
(一)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调处民间纠纷的调解功能。人民调解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在认真做好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房屋宅基地、生产经营等多发性、常见性民间纠纷的调解同时,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做好涉及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的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二)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预防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的功能。一方面,人民调解组织要积极调解,及时化解矛盾,将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别是要妥善调处好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民间纠纷,努力防止因民间纠纷化解不力而导致刑事案件和其他恶性案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上,科学把握民间纠纷发生发展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因人预防、因地预防、因事预防、因时预防等预防机制,建立民情民意分析制度、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定期排查和专项治理制度、纠纷调解督办制度,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三)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要充分利用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分布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在调解工作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尤其是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时,要结合调解条例有针对性地加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增强时效性,从源头上防范矛盾纠纷。
(四)要切实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功能。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便民、利民、亲民和不收费的特点和优势,利用“田间”、“地头”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就地调解矛盾纠纷。对于那些疑难复杂、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要及时受理、及时调解。
在强化人民调解四项功能的同时,要进一步拓展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域。在积极调解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生产经营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基础上,对公民与法人、公民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人民调解工作,要结合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努力排查,就地排查,就地化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土地承包、税费改革、民主管理、生产经营等各种矛盾纠纷。城市的人民调解工作,要主动预防和及时调解市政建设、旧城改革中因拆迁引发的矛盾和因职工下岗引发的矛盾纠纷,协助基层政权组织积极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厂矿企业人民调解工作,要认真研究解决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积极探索改进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途径和办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并支持改革,保障企业改制和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市委、省政府强调,越是在经济社会形势好的情况下,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居安思危,越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社会稳定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我们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把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本省建设“平安我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全省稳定工作的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在新世纪新阶段保平安、促和谐,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和谐,突出统筹发展,这是一个“大平安”的概念,是探索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新机制的系统工程。维护社会稳定,必须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于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立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政府对稳定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逐步建立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我们在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维护政治安全。保平安、促和谐,必须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坚决防止重大政治问题的发生。要自觉服从和维护党的领导,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搞好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教育,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教育干部群众,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敌对势力和错误思潮保持高度警觉,站稳立场,坚决斗争。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坚决封堵、及时删除有害信息;加大专案侦察力度,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等。
维护社会安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数量增多、激烈程度加剧、处理难度加大,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建设“平安我市”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急事急办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动化解一批,积极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同时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维护治安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控制好治安局势,确保良好的治安秩序。当前,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总体是好的,大局比较平稳,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的治安隐患还不少。我们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不断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适时开展不同形式的“严打”集中行动和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把治安防范、治安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控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防范、控制工作机制。
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把公共安全问题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治安管理,加强交通秩序治理,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等,有效避免和杜绝爆炸、投毒、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公共安全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防范在前,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建立确保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维护经济安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犯罪案件,促进廉洁从政;建立健全预防经济犯罪体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犯罪;把打击、管理与服务统一起来,加强民事行政司法工作,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司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规范作用等。
“平安我市”建设启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省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信访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省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平安我市”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处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使保持社会稳定与改革、发展相统一,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做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2004年以来,我们在大力开展“平安我市”建设,努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动员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更加注重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注重扶危济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正确处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全省的长治久安,把我市建设成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地区之一,是我们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奋斗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保平安、促和谐的实践中,我们坚持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着眼长远,统筹全局,又立足当前,抓住重点。同时,逐级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加大落实考核力度,使“平安我市”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正确处理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面对当前不稳定因素上升的实际情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首先,坚决治标,特别是对一些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解决。同时,立足治本,牢固树立加强基层、建设基层、稳定基层的观念,把工作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抓队伍,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措施,确保该在村镇解决的问题不能到县,该在县里解决的问题不能到市,该在市里解决的问题不能到省,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正确处理发挥专门机关作用与走群众路线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效地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惩治犯罪、维护稳定,必须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武警部队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平安我市”建设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把深入发动群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
正确处理继承经验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在维护基层稳定方面,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十分可贵,应当进行认真的总结和继承。同时,又要有充分的创新精神,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在不断完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在新的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推出新典型。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