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文案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文案:

太平天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后,洪秀全认为半壁江山已经到手,大局已定,他可以享受天子的生活了。于是,攻克南京前17天,洪秀全颁发一道命令,规定四个“斩不赦”,限制身边的女人与外界进行联系。攻克南京后,过去跟随洪秀全的女人都要用纱巾蒙面,进入天王府后,这些女人就被禁锢起来,与外界完全隔绝。
洪秀全究竟有多少个妻妾?这是许多人想弄清楚的事情。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有妻妾15人,一年后,洪秀全有36个女人。南京沦陷后,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被俘后说:“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有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九岁时就给我四个妻子。”听听,洪秀全有88个后妃,比历代封建帝王的三宫六院72后妃还要多。另据史书上说,洪秀全后妃成群,他的王后娘娘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共208人。24个王妃名下辖姹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960人,两者共计1169人。以上都属嫔妃,都是要和洪秀全同床共枕的。天王府不设太监,所以,另外还有许多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60人各辖女司20人计算,合计为1200人。洪秀全的身边共2300多名女人。
洪秀全在南京城里美女如云的天王府中过了十一年,从未走出南京城一步,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其间,他只出过一次宫去看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其余时间,洪秀全都在他的金龙殿里坐享荣华。当时的《天京游记》中写到洪秀全吃饭的情景,鼓声、钹声、锣声与炮声交作,直到洪秀全吃完饭,音乐才停止。洪秀全用的物品大都是金制的,他的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他的金质项链一串重八斤,他的绣金龙袍有金纽。洪秀全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美女手牵而走。在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正值壮年、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洪秀全在十一年中仅仅颁发过25篇诏书,而且从咸丰四年(1854年)到咸丰八年(1858年)竟然一篇诏书也没有写,这五年的时间他都在和他的女人们饮酒赋诗、寻欢作乐。
洪秀全虽然喜欢写诗,但是,因为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所以,写的诗根本就不是诗,而是一些顺口溜。但是,洪秀全喜欢附庸风雅,咸丰七年(1857年),洪秀全还出版了一本诗文集,名为《天父诗》,所谓的“天父”,就是洪秀全的自称。《天父诗》里收录了洪秀全写的500首诗文,记录的大多是洪秀全进入南京前三年中的宫廷生活。女人们为洪秀全穿衣、洗脸、梳头,洪秀全写道:“洗身穿袍梳理发,疏通扎好解主烦;主发尊严高正贵,永远威风坐江山!”然后,这些女人要参拜洪秀全,洪秀全写道:“朝朝穿袍钟锣响,响开钟锣尽朝阳,后殿此时齐呼拜,前殿门开来接光!”接着,女人们要拉起金辇陪洪秀全到花园里游玩,洪秀全写道:“苑内游行真快活,百鸟作乐和车声。”女人们还要给洪秀全端茶、捧痰盂,洪秀全写道:“捧茶不正难企高,拿涎不正难轻饶!”
当了皇帝后,洪秀全开始嫌弃那些原来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女人了,听见她们高声说话,他就写诗斥责道:“娇娥美女娇声贵,因何似狗吠城边?”看见那些女人不刻意妆扮取悦于他,他就写诗讽刺道:“跟主不上永不上,永远不得见太阳!面突乌骚身腥臭,嘴饿臭化烧硫磺!”洪秀全还写诗为那些可怜的女人定了规矩:“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夫主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说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嘴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洪秀全还写诗对女人怎样用眼睛看他而作了奇怪的规定:“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
洪秀全的天王府是不允许轻易靠近的,天王府的第一道大门是天朝门,门外悬挂着十余丈的黄绸,上有洪秀全用诗写的规定:“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杀头的意思)。”
同治三年(1864年),52岁的洪秀全在湘军的隆隆炮声和后宫粉黛的嗟怨声中,绝望病死(一说自杀身亡)。
洪秀全死后48天,南京沦陷,天国灭亡,他的儿子也当了俘虏,后来被凌迟处死。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文案: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反动腐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宝座,不惜出卖中国的主权,把中国百姓推进了火海。实在活不下去了,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太平军起义。他们出生入死,转战南北,只用了9年功夫,几乎占领了大半个中国。1860年,太平军冲破清军驻扎在南京城外的江南大营,准备继续向南挺进。
听到太平军南下的喜讯,江南百姓奔走相告,他们头包红布,手持棱镖、大刀,纷纷投奔太平军。太平军日益壮大,他们在慕王谭绍光的率领下很快攻克了苏州、常熟、青浦,眼看就要逼进上海。这样一来,倒把清朝的咸丰皇帝吓坏了。当时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咸丰为了镇压太平军,竟指使江苏布政使薛焕、上海道台吴煦等人,去哀求英法出兵保护。贪得无厌的英法侵略者正恨不得一口把中国吞了,见清政府派人主动上门求救,当然满口答应,并提出十分苛刻的援助条件。薛焕、吴煦这两个洋奴一听,感到实在无法答应,这笔合歼太平军的肮脏交易才未做成。这亭让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知道了,他们觉得这是扩大美国在华势力的好机会,就桃了一个海盗出身的鸦片贩子华尔来密谋,商量如何向清政府索取钱财。华尔自然心领神会,决定立即成立一支洋枪队,暗中受美国政府指挥,并拟定了一套镇压太平军的计划。
第二天一早,华尔来到上海道台府,谈到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一事。
吴煦一听头直点,对华尔提出的条件唯命是从,清政府还同意发给洋枪队军官每月六百美金,士兵一百,每攻下一座城池,男付自银四万五千两。
华尔把这些钱装进腰包以后,找了二百多个外籍流氓,正式成立了洋枪队,自封为队长,叫他的朋友、美国人白齐文、法尔思德任副队长。一切准备就绪,华尔接到太平军主力离开松江北方的情报,他心花怒放,这正是炫耀自己威力的好机会,他立即带上洋枪队,火速赶到松江县。谁知,太平军早有防备,刚一交手就打得华尔屁滚尿流,要不是大队清兵赶来营救,华尔的生命肯定会丢在松江的阵地上。
华尔看到局势对他不利,便向他的主子求救。恰巧,英法也想分沾侵华利益,就这样,三国侵略者互相勾结起来,他们分别从国内运来大批新式洋枪洋炮,把华尔的洋枪队重新武装一番。
这下,华尔的腰更粗了,叫清政府支援他一万名士兵,杀气腾腾地包围了青浦城。
驻守在青浦城的正是太平军先锋慕王谭绍光。他虽然第一次与洋枪队打交道,但他根据松江之战的经验,知道华尔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便马上作了军事部署。
中午,洋枪队逼近青浦城。华尔站在军旗下,扯开嗓子嚎叫着,随着他的号今,洋枪队的新式大炮开火了,一道道火光划破天空。顿时,青浦城上砖石飞崩,浓烟翻滚。
谭绍光知道敌人在虚张声势,吩咐大家沉住气,等待命令。洋枪队看城上没有动静,以为把人都炸死了,得意忘形地在城上爬。
“嘟嘟——”突然,城头上响起一阵清亮的号角,太平军战士纷纷跳上城垛,挥舞着大刀、长矛,奋勇杀敌,一场激烈的肉搏战开始了。双方短兵相接,洋枪发挥不了作用。已经爬上城楼的被打得鼻青眼肿,磕头求饶。爬了一半的敌军吓得连滚带爬跌倒在城下,丢下洋枪洋炮,没命地逃窜。气得华尔在城外直跺脚。华尔看硬攻不行,忙把副队长白齐文、法尔思德叫到一块,钻进河边的小火轮里商量对策。密谋了整整一夜,又想出一个更毒的诡计。
天亮了,法尔恩德身穿黑色西服,与一个道貌岸然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逊,举着小白旗一步一步地向青浦城走去,说要与慕王谈判。
谭绍光听说洋枪队派人来谈判,撇嘴一笑,命令将士们佩上刚刚缴获的洋枪,都到者事厅集合。
法尔思德看到太平军个个器宇轩昂,正颜厉色,心中有些胆怯,他碰了碰约翰逊,要他先上。约翰逊身材瘦长,一身黑衣,两眼闪烁着凶光。他咳嗽了一声,举着挂在胸前的金属十字架,慢慢走到大厅中央,用熟练的中国话说:“慕王阁下,我们美国人是世界上最讲文明,最爱和平的民族,我们和你们同是上帝之子……”慕王挥手打断了他:“别说了,这里是战场,不是教堂!堂堂的太平军,不吃这一套!”约翰逊顿时哑口无言,本想用宗教来联络感情,谁料得还未开口就被堵了回来,法尔思德见这着棋不灵,跳出来说:“我们美国拥有当代最优良的火炮,只要华尔队长指挥刀一举,小小的青浦城倾刻化为灰烬。我们是伯伤害你们,先来打个招呼……”约翰逊马上接着翻译,还没译到一半,谭绍光仰天大笑,目光炯炯他说:“你以为中国人都是软蛋吗?笑话!你想阻挡太平军,那就试试呗!”法尔思德挺挺脖子,还想说几句,只听“嗖”的一声,一道白光在眼前一闪,只见谭绍光抽出宝剑当空一划,厉声道:“再不滚,这就是你的下场!”手起剑落,庭前那株梧桐的树枝被削去一半,吓得法尔思德面如土色,和约翰逊转身就走。身后,传来太平军那爽朗的笑声。
等约翰逊一走,谭绍光就布置战士们加紧修筑城墙,防止洋枪队更大规模的进攻。城内的百姓纷纷赶来排土运石,青浦城内,出现了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法尔思德、约翰逊逃出青浦城,又钻进小火轮去向华尔汇报谈判失败的情况。他们把慕王描绘得如同雄狮一样可怕。华尔越听越胆寒,不由得想起不久前在松江被打得惨败的情景,汗珠直往下落。但当他看到陈列在船舱里的古玩珍宝,想到与上海吴煦的交易,仿佛看到一大堆白银在眼前闪耀,忽然把脚一跺:“攻城!给我攻城!”几天后,在一阵壮胆的铜鼓声中,洋枪队和清兵从水陆两路出发包围了青浦城。华尔举起望远镜一看,慕玉正在城头上巡视,与战士们谈笑风主,好像根本没看到他们的包围。这可把华尔气得两眼发黑,扯起脖子怒吼道:“轰!把城墙给我轰塌!”“咚!咚!咚!”几百门洋炮狂轰起来,眨眼间,青浦城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华尔一看,城墙枚轰坍了好几处,乐得嘴巴一下子咧到了耳根,抽出指挥刀大叫一声:“给我冲!”这群亡命之徒,伊哩哇啦地干嚎着向青浦城扑去。
青浦城上一片寂静。
洋鬼子们跑着跑着,觉得情况不妙,城头上,除了滚滚浓烟,怎么连一个人影子也没有?他们不禁又想起上回战斗的情景,两条腿下由得直打哆嗦。可是,华尔的洋枪在后面顶着,只得硬着头皮往上冲。这时,谭绍光与将士们正埋伏在墙垛后面,等着洋枪队上来送死,一千米、八百米、六百米……渐渐地,敌人的面目看得一清二楚了。“打!”谭绍光一声令下,只听“砰!砰!砰!”仿佛奇迹般地,打城头上喷出一排密集的美制来复枪子弹,冲在前头的洋人根本无法躲避,接二连三地倒下了。
后面的掉头想跑,谁知没跑多远,又是“通通”几下,从城上飞来大批火罐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敌人拼命地朝后退,华尔狂叫着,可没人听他的,你挤我拥,把华尔挤得跌倒在地。华尔气得胸脯不停地起伏,决定调集所有的火炮,把青浦轰成千地。
成百发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内。城头上,烈焰冲天,一片火海。
华尔命令洋枪队逼着清兵,蜗牛似的一步步爬到城墙下。还是没有动静,怪呀,华尔认为这回轰得差不多了,便洋洋得意地舞着指挥刀冲上前去。副队长白齐文、法尔思德见华尔上去了,忙拔出洋枪,驱马跟上。刚靠近护城河,城头上突然响起雷鸣般的炮声,华尔一愣,原来是他的洋枪队最近被太平军缴去的法制红夷大炮,杀伤力相当强。他吓得魂飞魄散,调转头就跑。
没跑几步,一道红光从天而降,一颗炮弹在华尔马前爆炸了,战马被炸死,华尔跌下马来,跌跌撞撞地混进步兵队伍里拼命往后逃,这样一来,洋枪队更加混乱了。
一阵激烈的战鼓声过后,城门大开,打城中冲杀出一队健壮骁勇的队伍,为首的正是慕王谭绍光,他骑着一匹枣红马,如霹雷闪电,直扑敌阵。一个不知厉害的洋枪手正举枪瞄准,慕王纵马飞驰到了他眼前,手起刀落,他的脑袋呼地一下子被抛了好几丈远。洋枪队被慕王的神勇吓呆了,已渡过护城河的纷纷在河里跳,想往回跑。太平军岂肯轻易放过,也纵身跃入水中,大施神威,把洋鬼子打得呼爹喊娘,狼狈而逃。
正杀得带劲,慕王挥刀命令收兵,大家都感到惊诧,为什么眼看胜利了却又收兵回营呢?直到回到城中,上了城头,慕王才用手一指,大家这才发现华尔又调来一批红夷大炮,只等太平军追杀过来就重新炮击。幸亏慕王发现得早,才避免了这场伤亡。
慕王叫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他准备再开一次军事会议研究对策。正在这时,忽听门外有人求见。来人是个农民,他告诉慕王,附近县的太平军和老百姓已经组织起来了,定于今晚三更发动总攻,信号是三盏红灯。众将领一听兴奋异常,慕王叫每人穿上夜战战袍,头上以白鸡毛为标记,等待着总攻时刻的到来。
夜深了,慕王与将士们登高远眺,可是除了偶而传来洋鬼子兵的醉歌外,竟毫无动静。眼看北斗星稀,黎明即将到来,大家不禁焦急万分。“看,信号!”不知谁叫了一声。
众人把头抬起,果然发现远处升起三盏红灯,还隐约听到阵阵马嘶。慕王把手一举,大吼:“冲!”号角立即响起,令人勃然心动。号声未绝,慕王已一马当先,冲到敌营之中。
赶来支援的农民和太平军合在一起,声势浩大,热浪滚滚,把大地都震动了。
洋枪队这才从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可是连枪栓也来不及拉开,已被砍倒在地。华尔也被惊醒,忙问是怎么回事,卫兵惊慌他说:“我们被包围了!”华尔不大相信,说:“不可能,决不可能!”直到喊杀声传了进来,他才说:“快,用大炮顶住!”话音刚落,真有一颗炮弹飞来,正落在华尔的中央帐篷内,随着一声巨响,华尔彼炸得血肉飞溅,尸骨荡然无存。
白齐文和法尔思德一见中央帐篷被炸,赶快用血糊了糊脸,装成受伤的士兵逃之夭夭了。失去指挥的清兵和洋枪队,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了。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文案:

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军里,有一位威慑敌胆、战功赫赫的将领,他就是人们熟悉的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从小一身胆气,喜欢打抱不平。有一天,他正和几个小伙伴在路上玩耍,县衙里的一个把总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过来了。李秀成早就听大人们说过,这把总心眼儿孬透了,经常到乡间作威作福,欺凌百姓。于是,他装作没看见似的,故意挡在道路中心。
这把总威风惯了,一看李秀成不给自己让路,火冒三丈,厉声喝道:“乡娃子,你想找死啊!”
李秀成一点儿也不惊慌,把头一仰说:“乡娃子怎么了?我用两条腿跑路,比你骑马还快呢!”
把总是个好事的家伙,一听李秀成出言不逊,非要当场比试一下不可。
李秀成也不含糊,满口答应。
说时迟,那时快,把总鞭子一抽,那马便四蹄生风地飞跑起来。跑着跑着,马儿突然发疯似地嘶鸣起来,前蹄腾空,把把总从马背上甩了下来,摔得他躺在地上直哼哼,睁开眼睛,只见李秀成已经站在前面了。他羞得满脸血红,二话没说,便吃力地爬上马背,灰溜溜地走了。
原来,李秀成趁把总那匹马挨着鞭子起跑时,动作敏捷地抓住马尾巴,纵身伏在马屁股上。等马儿跑了一程后,便从腰间抽出赶牛用的小藤鞭,用鞭尖狠狠地刺了一下马的肛门。那马猛一受刺激,当然要嘶叫着跳起来的。
就这样,李秀成施用巧计,狠狠教训了一下作恶多端的把总,为乡亲们出了一口气。
所属栏目:名人故事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文案:

童年时要做洪秀全
在珠江口外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广东香山县翠亨村。槟榔山不高而秀,兰溪河不宽而清。1866年11月12日夜,在村边一栋简陋的农舍里,一个男孩降生了。他就是日后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民主革命伟人孙中山。这时,父母给他起的名字是帝象。小帝象降生的家庭是一个贫寒的农家,从祖父孙敬贤起就靠租种他人田地为生,父亲孙达成早年在澳门做工,回乡后依旧是佃农。后来,孙中山的长兄孙眉在檀香山经商致富,家境才好转起来。
像所有穷孩子一样,孙中山自懂事起就开始分担家务劳动,砍柴、割草、下田,最有意思的是跟大孩子去讨小海,不仅可以捡到退潮剩下的小鱼小蟹,还可以收获许多好看的贝壳。孙中山从小干活就特别麻利,常常是别人还没怎么样呢,他就已经干完了。自己做完了,他就帮助别的小伙伴做,特别喜欢帮助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尽管脚上没有鞋穿,肚里只有白薯,但是童年的孙中山还是有许多开心的时光。他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下河摸鱼,上岸嬉戏。男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玩“打仗”,每当这个时候,孙中山都是当然的首领。在翠亨村有一位太平军老兵,大人们不大敢接近他,可是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像洪秀全金田起义,石达开打得曾国藩投水,李秀成大破洋枪队,孩子们听得欢天喜地,抓耳挠腮,而听得最入神的当数小中山。那位前太平军老人也十分喜欢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说小帝象长得像洪秀全,希望他长大以后也当“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们都叫孙中山“洪秀全”。从此以后,翠亨村的孩子玩“打仗”游戏,就不只是官兵捉强盗,还有太平军打清兵。而孙中山自然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时间长了,大人们也知道了小帝象这个“绰号”。晚上孩子稍微回来晚了点,大人就会嗔怪道:“是不是又跟‘洪秀全’玩打仗去了?”
广东由于“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和三合会等反清帮会的长期活动,民间对于清朝统治一直不满,大家对反清的活动和言论都持默许的态度。这种生活气氛使孙中山从小就萌发了反清意识,而清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又强化了他的这种意识。两广和福建一带,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人很多。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用他们以生命和辛劳换来的财富滋养了家乡,也滋养了祖国。可是,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尽起码的义务保护华侨,反而将他们看作“弃民”,百般歧视、搜刮和迫害。在海外挣了一点钱,叶落归根的华侨,往往会受到无端的欺凌。童年的孙中山曾亲眼看见过同村的一位归侨商人,青天白日之下,店铺就被盗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对此却不闻不问。看着悲痛欲绝的归侨商人,小帝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说这一事件只是说明了清政府的无能,那么,小帝象亲眼目睹的另一件事情则明白无误地暴露了清政府的凶残、无道和贪婪。翠亨村有李氏三兄弟,漂洋过海千辛万苦在美国的旧金山淘金挣了一点钱,回家乡置了产业,还建了一座小花园,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去玩,那里曾是孙中山和小伙伴们的一处乐园。可是,突然有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闯进村来,不由分说地抓走了李氏兄弟,抄了他们的家,封了小花园。孙中山为此感到不平,上前大声质问。领头的官吏竟然二话不说,拔刀便刺。幸亏孙中山闪得快,才躲了过去。原来,李氏兄弟的产业勾起了当地官员的贪心,他们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李氏兄弟投入监狱,霸占了他们的产业。后来,李氏三兄弟一人被处死,二人不知所终。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童年孙中山幼小的心灵。从此,他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洪秀全要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统治了。
买书比买吃重要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
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
“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
“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着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改造中国的决心
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往在海边的一个村庄上。
一天,他约了几个朋友,轮流踢毽子,大家来比赛。踢了好一会儿,一个年纪大的孩子,踢不过一个小孩子。大孩子恼怒了,把小孩子打了一下。孙中山对大孩子说:“你大他小,你强他弱,你不该欺负他!”
一次许多海盗到村里抢劫。孙中山亲眼看到海盗把一户人家的门打破,抢去许多箱子,害的的那家的人大哭小喊。孙中山想:“为什么那户人家被强盗欺侮,中国却没有法律保护他们:”孙中山立下了改造中国的决心。
长大后,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中国近代名人故事:洪秀全的故事》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