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 邓世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4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 邓世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  邓世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文案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 邓世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文案: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不幸,致远号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献出了生命。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 邓世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文案:

邓世昌,一个是沉睡了千年的大地骤然苏醒的名字,他用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曲壮丽而伟大的生命之歌!
1894年的9月,那是一个令多数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日本的战船驶入中国的境内进行挑衅,北洋海军迅速出击,同日本的战舰交战.邓世昌指挥"致远"号战舰奋勇作战,然而,在日舰的重重围攻下,'致远"号战舰燃起了熊熊大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邓世昌毅然地选择了与敌军同归于尽,命丧黄泉.邓世昌壮烈地牺牲了,无怨无悔地走了,他沉没于波涛之中,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祖国!
不知在当时,邓世昌得拥有多大的勇气,视死如归,为国捐躯;不知现在,是否还有人肯像他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爱国胸怀.现在,时代改变了,人的思想也在跟着转变了.有人刚正不阿.同样.也有人卑鄙无耻,因为一时的利欲熏心而陷他人与不义.尽管他们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在内心却身受耻辱,丧失了良心.
邓世昌,一位令我倍受崇敬的爱国英雄,虽然,黄海海战夺走了他的生命,却使他的名字与精神永远的沉淀在了人们的心中.他那份坚定无悔的信念,那舰在人在,舰亡人亡的英雄气概,深深烧灼着我的心,让我不禁肃然起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儿童,我们也许不需要奔赴战场,但我们仍要有邓世昌的精神,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 邓世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文案:

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浓浓的爱国情意所感动。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到现在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
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瓜分的剧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爆发于十九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影片在表现这一历史悲剧时,则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地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历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杰出艺术经典。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甲午海战,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耻辱。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他看到欧美殖民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这一个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败,暴露了慈禧、李鸿章、方伯谦等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关于中国的惨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但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正处在晚清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
2、清朝统治的腐-败。慈禧、李鸿章等人寄希望于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据说日本为了备战,天皇带头捐了4万元,日本各界更是竞相倾囊,而慈禧太后为了举办万寿庆典,挪用了1500万两海军军费,以致于北洋水师缺银少饷。
3、直接原因是指挥不当,贻误战机。李鸿章避敌保船,不准海军出战,最终丧失了制海权。本来中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中国经过洋务运动,重工业和军事都取得不少发展,日本由于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重工业比较薄弱,其实力于中国不相上下,本来可以一战,但由于指挥者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经过甲午海战,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今天,我们要学习邓世昌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我们将高喊着“振兴中华”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脊梁!!!

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 邓世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文案: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1867年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880年冬天北洋在英国订购的“杨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
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船身倾斜。邓世昌决定与敌“吉野”同归于尽。倭舰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炮弹击中“致远”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爆炸“致远”沉没。邓世昌入水后,其爱犬“太阳”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入水。于舰官兵一同牺牲。
看完这个故事,我心里想了许多!邓世昌在死前说过;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已经加入军队,保卫国家,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今天这件事,死了也值!我佩服他那种决心,佩服他那种卫国死而无憾的精神。邓世昌是伟大的。年仅45岁。是多么年轻呀!他31岁进入军队。他把35﹪的时间与青春都献给了国家。他愿意与军舰共存亡,愿意卫国牺牲,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这种行为才叫爱国!看看现在的我们天天把爱国挂在嘴边,可真正有谁在爱国呢?乱扔垃圾,砍伐树木,采沙,难道这些就是所谓的爱国吗?不,他们在破坏我们的国家!我们没有必要为国牺牲,但是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我们连基本的小事都做不了,还能为国争光,为国牺牲吗?
我要向您学习,英勇的邓世昌!
福州第十九中学初一 郑琎
为国死,无憾之——读邓世昌有感650字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名人爱国故事:邓世昌的北洋舰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