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心得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心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心得文案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心得文案:

周三上午,听了我校廖老师执教的一节数学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听完课后,我越来越觉得,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其实有不少“共性”,于是便把听课后的几点想法写了下来,希望与广大同行朋友们一起分享、交流。
再说“教是为了不教”
这是本节课给我们的总体感觉:虽然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也很合理紧凑。可是,老师讲得太多了。上得也不轻松。不仅仅是这一堂课,很多年轻教师上看似圆满成功的公开课,也常给我这样的感觉。拿这堂课来说,新授课的时间占去30分钟左右,原先安排的内容没有上完,拖堂上课在五分钟以上。可是大部分老师还觉得,老师上得太赶,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时间太少。一节课同样都是40分钟,时间到底哪里去了?很明显,这一系列的问题,根源就在于老师讲得太多。
我还记得,上个学期,廖老师作为刚毕业分配的新教师,在另一个学校上了一节公开汇报课,那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也给大家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在评价其不足时唯一的一点是:老师的教学放手不够。因为在这一堂课里,这个问题仍然本节课最大的问题,所以我在评课时有意说起上面这段话,也是希望再一次引起他本人以及大家共同的关注。
所以我常想,老师能不能上得更轻松、简单一点,教学时更放手一些?也许应当反过来想一想,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老师讲得越少,上得越轻松,教得越放手,留给学生动手、思考的时间便越多,学生得到的锻炼和收获便越多。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学生自己能做到的,老师尽量不代为包办。
很多老师也认为,教师尽量讲得少,教学时尽量放手。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确,课堂上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样的课堂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课堂的应变能力等。虽然一时无法做到,但在教学中也应当不断追求这样的课堂。
教师向学生提问时语言表达的问题
在听课时,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就连作为听课老师的我们,有时也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此时我们很自然地为学生感到担忧:学生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吗?问题显而易见:教师对问题的描述不明确,学生听不清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堂课上,有这样一个细节:在刚学了体积的概念之后,老师接着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举例,生活中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听到这个感觉有点怪的问题,我一时想不出如何回答。于是我看大多数学生,果然也是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刚开始老师还以为学生不愿回答,一再鼓励仍然无效,最后老师的讲解示范之后才终于明白老师的意图。我想,这个问题如果换个说法应该会好一些,比如:请同学们结合这句话来描述一下某个物体的体积。实在一时想不出用什么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还有一个办法很管用:老师直接进行示范。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某个要求或问题时,语言表达应当尽量简洁明了、准确具体。另外,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应当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出现了问题?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学生质疑问难的关注和鼓励不够
以这堂课为例。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这是课本上关于容积的概念的描述。教学时,教师让鼓励学生理解这句话并提出质疑。一个学生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在杯子里放入几个萝卜(之前的演示杯子都是装水),可是杯子内还留有空隙,那怎么办(算)?这样的问题大概出乎老师的意料,对此老师没有进行及时的鼓励,回答也有点含糊其词,没有做正面的回答。在后面进一步的教学中也没有再解释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老师能否回答好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并不重要。课堂上也无法要求老师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但从这一细节中我们发现,老师对学生质疑问难的鼓励和关注是不够的。老师应当有这样的胸怀和远见: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有创意的,即使教师也回答不出来,但也应当为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而感到惊喜,并关注和学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遇到某些问题,我常常这样学生说: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老师现在无法回答,下课后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下课后我会通过查资料或请教别人,有了比较满意的解答,会在下一节课里和学生分享交流。
记得在书上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也更有价值。事实也证明,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往往首先来源于某个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不想、不会提问题,我认为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为学生营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氛围,换言之,教师对学生质疑问难的关注和鼓励不够。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心得文案:

一、摆正教学为中心的位置关系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学工作,教学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不谈教学,离开了教学,学校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的一切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推动这个中心,服从这个中心。也就是教学中心说。学校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的制定、辅助设施的建设以及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言行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
平时我们常说教学是第一线,教学是前勤。既有前勤,也就有后勤。说到后勤,人们往往会片面地认为:后勤就是总务上的吃喝拉撒睡,水电勤杂加门卫。我觉得后勤的概念不能仅是财物供应、环境保证的硬件服务,这样太狭隘。它应还包括党政工群团组织等这些软性的服务机构。成立党政工青妇群团组织及各职能科室干什么?就是要保证教学这个中心的正常运作,有利于教学这个中心,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学校领导是干什么的?是为教师服务的。而教师是直接作用于教学这个中心工作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领导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领导要摆正位置,理顺关系,切实回到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各职能部门科室要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服务。学校领导所分管的工作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抓教学的是中心工作,不直接抓教学工作的是为教学这个中心服务的。也就是说每个学校领导都要心中装着教学,嘴里念着教学,手里做着教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为了教学,千万不能中心偏移。作为学校领导不能因为分工不同,分管事务忙,散事、闲事多就不深入课堂,不去了解教学,甚至耽误教学。要多去亲近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对学校特别是对个人都有好处。
二、严字当头,勤奋不懈
有的学校领导长期任职产生了惰性,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上出现了松劲、懈怠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严”不够。工作不严肃,管理不严格,作风不严谨,有的甚至有“甘拜下风”的想法。二是“细”不够。经验主义作祟,认为过去都干过多次,年年如此,老一套,不再深究细查;借口抓大事,具体工作本该由自己去做却安排其他人,而且不过问,不检查,不总结,简单化考虑,一般化要求,粗放化管理。三是“钻”不够。学习上钻不进去,整天忙忙活活,细枝末节,鸡毛蒜皮,就是没有时间思考研究问题;管理上不钻研,拈轻怕重,谨小慎微,不想刨根问底,只想“得过且过”;班子之间、同志之间不注意团结,工作形不成合力,不能公平发现启用人才,也不能宽容对待使用人才,营造和谐氛围;研究上不钻研,对分管工作发展思路模糊不清,落实办法责任不明,缺乏工作方法,管理缺乏针对性。以上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也反映出一种不好的苗头和倾向。学校领导是学校广大教职工的领头雁,如果自身精神面貌懒散,工作状态不佳,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被动。学校领导要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公平公正,不徇私情,绝对不能搞两个标准,绝对不能当“墙头草”,哪边来风哪里倒。(对待教职工两个标准:和脾气的一派的与不对眼的所谓另类的不一个标准,人为地制造小团体不和谐因素;觉得自己是领导不能和普通教职工一个标准,自己的标准要高于普通教职工还好,而恰好相反,把自己孤立于教职工之上。我觉得学校领导不能搞特权,不能有优越感,不能在老师面前这样炫耀:你们办不到的事我能办到,你们不敢做的事我敢做,你们应该干的事我可以不干。这样脱离群众的领导怎么能让群众佩服。所以学校领导要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单从这一点上看我认为三个级部的领导很不容易,上要接受除他仨之外的我们这些领导的监督,下要接受而且是每天时时刻刻地接受老师们的监督,不用说每天几点名,一会在不在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干什么,工不工作,是不是脸又红了,上课晚没晚点等等,十几双眼睛天天如此监督呀。其中滋味我们其他科室的领导也都是从大办公室里走出来的,也都能体会到。说到这里蹲科室的领导还好意思用两个标准要求自己吗?要学会“慎独”。)希望学校领导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扎扎实实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1』『2』『3』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心得文案:

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
禅师说:“以后它们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努力向它们学习。”
弟子说:“我跟水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空间!无论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水都会随之改变形状,永不抱怨空间的改变。”
弟子说:“我跟镜子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镜子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世界!无论镜子面对怎样的情境,它都能如实反映,毫无遗漏。”
弟子说:“为什么它们能做到这样?”
禅师说:“因为水没有自我,镜子无心,因此不落入空想而迷失了自己。”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心得文案:

一名老师的教育感言
1、教师要把工作当做生活,把学校当做社会,把学生当做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所谓生活,即过了昨天就是今天,过了明天就是后天,生活重复着每一个日日夜夜,而教师的生活重复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学子们一个一个、一批一批各有特点。所以教师的生活必须不断常新,否则枯燥无味!
3、如果你在你的生活中得到了乐趣,你就想着要把每一个日过好,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得过且过。这样,你也就会把你的工作当做一份事业来干了!一份事业绝对需要奉献,教育事业更是如此。如果你毕生为之奋斗,你便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家!
4、还有什么能比人对人的尊重和信任更重要的呢?我从来不反对提高教师的待遇,相反,多多益善。可是我们的教师在业余时间辅导自己的学生,索取三五十元的辅导费时,我觉得师生之间的感情便有了确定价值,也就是你在你的学生眼中就值三五十元。所以,做老师的对待这样的事一定要慎重!
5、一个小孩,在妈妈面前,顽皮、撒娇有时会过分,小孩一旦离开自己的妈妈时,便会吵着闹着要妈妈,小孩子特别在意自己的妈妈。我们的学生对待老师其实也如此,学生也很在意自己的老师,在意老师的批评和表扬,在意老师分配的任务,甚至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的字体都是跟着老师一笔一笔描下来的,有的学生的言谈举止好像从某个老师身上拓下来的一般。所以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影响着你的学生,教师心态阳光,学生就会灿烂多姿,教师满脸旧社会,学生便阴影无限。此所谓言传身教,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言行!
6、 学生为什么要在学校抽烟?一方面,或者家庭或者同伴影响了他,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老师在校园大庭广众之下喷云吐雾对学生的影响。老师是学生的偶像,老师吸烟那样惬意那样快活,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和心灵。禁止学生干的老师却在干,这种诱惑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所以即使在美国这样自由的国家,对学生吸烟都有明令禁止:“任何人不可以在学校建筑周围100尺范围内吸烟,你没有读过《学生行为手册》吗?还有你没有满18岁,法律规定不准抽烟,小心别让警察逮住了。抽烟危害健康你知道吗?”(《我在美国教中学》P34)
7、对待早恋,有些老师和家长视之为洪水猛兽。如果是恋,也不要奇怪,这正是学生性成熟和健康的标志,如果不“恋” 反而不正常不健康了,所以要正确对待学生恋爱问题,如果恋是正常,早和迟就没有道理了,因此早恋之说我觉得应当存疑。科学地对待男生和女生正常的交往,科学地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婚姻观,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教师致力做的工作。学生之间的好感、倾慕、暗恋很正常,关键在于引导。首先要教育学生,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竞争太激烈,很残酷,如果不把所有精力用在学业上,将有可能成为来的失败者。其次,让我们的学生明白,人生还很漫长,未来世界和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彷佛登山一般,无限风光在顶峰,如果我们停滞不前,停留在人生的山脚下,那是一辈子的憾事。我相信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把这份朦胧的感情埋在心底,要记住无论如何这是一份真情。
所以,对待确实恋爱的学生,你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你必须想办法化爱情为动力。尽管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但力量无穷,利用这股力量也可以做一些事情,在海誓山盟的基础上,一定要为对方的前途考虑,好男儿志在四方,甚至为对方作出必要的牺牲。为了相互的未来,一定要理智和克制,因为未来的生活是柴米油盐,是锅碗瓢盆,没有生活保障的婚姻是海市蜃楼。切记不要把恋爱中人的脸皮撕碎,公布于众。你与恋爱中的学生交流,最好用书信的方式进行,当你走近他(她)的心灵的时候,或许也就是他(她)走出恋爱的时候。
这份恋情,当老师的一定要呵护!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