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 永远在路上在线观看央视影音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观后感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 永远在路上在线观看央视影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  永远在路上在线观看央视影音文案

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 永远在路上在线观看央视影音文案:

永远在路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同期声】杨卫泽(南京市委原书记)
原来私人企业主请我吃饭,我认为大家都很熟悉了吃就吃吧,好像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这实际上就是思想上的放松,到最后放纵,最后害了自己。
【解说】杨卫泽,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他36岁就成为了江苏省最年轻的厅级干部,44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委党委常委,历任苏州市委副书记、无锡市委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
【解说】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这座城市里上演过无数兴亡成败的教训,存留有许多历史的遗迹。身处这样一座历史氛围厚重的城市,本应更加警醒怵惕,然而杨卫泽却没能做到这一点。2015年1月,他因严重违纪涉嫌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调查组发现,除了其他严重违纪问题,十八大之后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下,杨卫泽仍然经常出入豪华场所接受宴请。
【同期声】杨卫泽(南京市委原书记)
也应该说一开始对这种豪华的东西,我们也是很反感的,自己也不喜欢吃鱼翅、鲍鱼,包括酒我也是不喜欢的,过年我在家一滴酒都不喝,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了,甚至我请人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我不热情,然后他请我吃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不够意思。然后最后就变成自己好喝酒了,就喜欢吃茅台,就喜欢吃年份茅台。
【解说】杨卫泽从接受企业老板安排的饭局,到与几个老板关系密切之后开始收受小礼物,再到逢年过节收受红包,再演变成大笔金额的权钱交易,最终因此涉嫌犯罪。这是不少落马官员共同的堕落轨迹。
【同期声】杨卫泽(南京市委原书记)
一开始的想法就是不能沾,到后面就好像小的东西收下以后,等于大家之间也建立个关系,人与人之间这关系,无论干部还是和企业之间的一个关系,不要把人家拒之于门外,到最后就成了不收白不收的状况,所以最后变成了不可收拾。
【解说】在总结过去三年多作风建设好的经验的基础上,执纪监督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坚持的同时,不断走向深化。针对当前出现的规避组织监督、享乐奢靡转入地下等新情况,各级纪委对巡视、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尤其是组织和参加大吃大喝的,一律查清约谈,参加者本人要在组织生活会上讲一讲,红红脸、出出汗,严重的坚决处理。加大问责力度,发生问题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解说】执纪越来越严,也体现在通报曝光上。打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监督曝光栏目分外醒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处理的情况,都一目了然。这种典型通报是2013年3月19日第一次出现在网站上的,但最初两次并没有通报违纪者实名。到2013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在通报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等10起典型问题时,第一次采用了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的形式,付晓光成为了第一个被点名的省部级干部。之后,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越来越频繁,级别也越来越高。中央纪委明确提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纪律处分人员,原则上都要通报曝光。
近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一经播出,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反腐惩恶、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从而赢得党心民心的高压态势和坚定决心,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让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心灵震撼和思想洗礼,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
区纪检委干部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党中央在治理腐败的态度、反腐体制构建及惩治腐败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切实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白恩培、周本顺等人走向堕落的种种细节,让每一名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是真真切切存在于身边的隐患,一旦丧失了警觉,走向犯罪便是一种必然。人心向背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改造和作风建设,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纪检干部身处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线,肩负捍卫党纪、净化队伍的重要职责,要更加忠诚地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同期声】黄苇町(《求是》杂志研究员)
其实很多人来说,他最怕的是被曝光,因为我们的很多干部特别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很要面子的,你被点名道姓的公开曝光了,有人感觉是自己脸皮被当众扒下来了,会感到无地自容。通过这种曝光的形式,一个方面是深刻地教育本人,更多的是深刻地教育周边的更多的群众和更多的干部,教育更多的党员干部,使他们能够通过这个来引以为戒。
【解说】据统计,2016年1月至8月,中央纪委先后14次对966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对7303批、19302起问题进行通报曝光。
【解说】深化作风建设,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2013年9月,中央纪委开通“‘四风’问题”网络举报平台;2014年4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2015年6月18日网站客户端开通“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2016年1月1日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一个个窗口的开通,反映的是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的决心。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在不断创新办法,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
【同期声】王雁飞(四川省纪委书记)
在四川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开门搞作风建设,发动群众监督,开展舆论监督,把“四风”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我们在全国首先开展的是叫““四风”问题随手拍”,省级的各大媒体都搞了监督专栏,监督作用非常好。
【解说】三年多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配套制度建设在不断进行。制定这些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必须严格遵守,严格执行,最终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在每个党员干部的内心落地生根。
【同期声】宋大军(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制度是固化工作成果它的很重要措施,也是最后必然的结果。你要能常态的话必须坚持,但是你要长效的话必须健全完善制度。当然制度建起来以后靠执行。多管齐下来推动八项规定真正地落地生根,形成制度化,形成新常态。
【解说】坚持深化、咬住不放。一组数据清晰表明了党中央坚决纠正“四风”的决心和恒心。2016年1至8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105起,同比增长25.4%;处理党员干部35733人,给予处分26609人,处分比例达到74.5%,比去年同期高出11.5个百分点,证明执纪越往后越严绝非一句空话。
【解说】作风,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密切关联。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一个社会风气的建设,价值观的培育,并非一日之功,只有一步接一步坚持前行才能达成。重塑廉洁的党风政风,干净的社会风气,最终受益的,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
更多热门文章:
1.2016年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观后感
2.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3.2016年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4.2016中纪委反腐大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5.警示教育片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
6.警示教育片《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
7.2016年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8.2016反腐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9.2016年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10.2016年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

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 永远在路上在线观看央视影音文案:

2016年10月18日,我园组织教师共同观看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教师们认真观看,从中感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正风、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绝不是一句空话。民意所致、民心所向。每个人都期望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里,这关乎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效果怎么样,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
一是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党就是要对党忠诚。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保持必胜信念,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员,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小而言之,就是要维护省局党组和市局局党委的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对于省局的工作部署和市局党委的决策要不折不扣的完成。
二是做到心中有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基层党员是直接与科员和测站职工工作、生活在一起,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心系职工、为职工造福。作为从事组织人事科的我们要用活、用好政策,尽最大能力为局党委提供解决职工福利和困难的决策依据和建议。同时全体党员心中要始终装着职工,,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要着力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职工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三是做到心中有责。我们要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准确、及时、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工作。要广开言路,疏通渠道,收集不同的信息,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真正为水文事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要树立自己的模范和表率作用,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做到勤政、务实、为民,自觉抵制和纠正“四风”问题。
四是做到心中有戒。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程序办事,做到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要注意听取职工的意见,带头增进和维护局党委团结。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追求健康情趣,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通过认真观看,我从中感受到了违纪人员的反思痛悟,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领会了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我们要以收看《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

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 永远在路上在线观看央视影音文案:

2016年10月20日,我观看了由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看到因贪污腐败、违反乱纪而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在镜头面前忏悔和反思,我感触很深,感觉他们的悔恨和愧疚,更加感受到我们党对腐败、作风问题的严惩的决心,
《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个省部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周本顺、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他们的腐败是惊人的,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应该严惩不贷。专题片教育我们党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未来生活中要引以为鉴,理想信念不能迷失方向,时刻谨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这些活生生的实例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的决心,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以来党风作风改进的重大成果。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到我党的生死存亡,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如果党的作风出现了问题,那势必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那后果会是很严重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说道“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攀比之心,人之本性,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我们应该时刻提干警惕,提醒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能踏入权利的深渊,方要知道我们党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我们的,我们就要用我们的权利为人民服务。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
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员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要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始终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党章党规。要在政治上负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在作风上负责任,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 永远在路上在线观看央视影音文案: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矿泉水瓶装茅台”,这并非网络段子,而是发生在天津的一个真实案例。想出这种荒唐招数的,是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天津市医药集团是一家大型国企,张建津在工作上是位能人,他担任主要领导的十年里,医药集团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在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张建津周围也聚集了几个交往密切的私企老板。
作为国企负责人,张建津掌握着不少合作项目的决策权,一些私企老板就投其所好,和他拉近关系。为了和张建津处好关系,私企老板也不惜花大价钱。20XX年张建津因公务出访意大利,期间正逢他过生日,陪同的老板在米兰一家高档餐厅为他庆生,聘请外籍名厨,吃高档西餐喝名牌洋酒,花费上万欧元。还有一次张建津到香港开会,私企老板为他安排的晚宴可谓奢华, 私企老板通过和张建津的交往得到了药品的独家代理权,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张建津也在觥筹交错中越陷越深。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一度让张建津感到紧张,但他并不打算放弃享乐,而是要想尽办法来掩人耳目。除了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为了吃喝更加方便、更加隐蔽,张建津还让医药集团一家下属单位把会议室改造成了临时餐厅。除了吃私人老板的,张建津也用公款吃喝,有的化整为零报销,有的就以办公用品、加班餐费的名目入账。目前,张建津除了严重违纪,也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心里没有一根红线,就容易从舌尖上的腐败走向违纪违法的不归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正风反腐的持续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依然禁而不绝,提醒人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要让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在心里真正自觉地划出一根红线,仍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必须咬住不放,在坚持中深化、深化中坚持,五年、十年,一直持续抓下去。我们要一直抓下去,一直抓到底,永远在路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它避免一个反弹,避免一个在很多人,让有些人认为这像运动式的,过一阵就没事儿了,让这种幻想彻底打消,而且只有这样才能使咱们的,通过正风肃纪,使我们的新风气、新作风,真正成为一种新常态。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16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