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 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300字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 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3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  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300字文案

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 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300字文案: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的一位老支书黄大发,36年带着村民绝壁凿山,凿出一条9400米的“生命渠”的故事,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这样的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敢向大山较劲、水源较真、贫困拼命的不屈精神,给现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最后胜利带来了精神砥砺,久逢甘露的奋进,坚持不懈的干劲。正如“指航灯”一般给黑暗中一线党员干部照亮了前路,指明了方向。
目前,像黄大发同志这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还是有的,只是太少。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弘扬“黄大发式”当代愚公精神,正当时。
弘扬黄大发同志敢于向大山较劲、向贫困拼命的不屈精神。从上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草王坝全村村民,历时36年,在重重大山里,绝岩峭壁之上,通过最原始的钢钎、锄头和双手,凿出一条堪称奇观的“大发渠”。从此,解决了全村农田灌溉、畜牧以及人的饮水问题。黄大发同志敢于向大山要路、悬崖绝壁借路的精神,正是我们当前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胜利所需要的精神,让“黄大发式”新愚公精神,不断砥砺基层党员干部继续前行。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为贫困群众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敢于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弘扬黄大发同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善于团结群众的精神。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千辛万苦,脱贫攻坚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黄大发同志把修好“大发渠”为贫困群众解决基本饮水问题为质朴信念,通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为群众讲明得失,团结群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借道修渠。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期,党员干部要带好头,做好表率,树立标杆,把服务人民群众当作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更深入的深入基层,进入村寨,深入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不同声音,帮助群众解决亟需问题,使心更贴近群众,思想更靠近群众,同舟共济,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决战脱贫攻坚。
弘扬黄大发同志“成功不必在我、建功必有我”的责任担当精神。在黄大发同志担任四十多年的村干部生涯,带领群众修渠致富的过程中,始终把百姓装在心中,责任举过头顶,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遇到难题往身上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始终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有我、锐意进取的一个合格党员干部责任担当,默默无闻的甘当人民公仆和勤务员,为实现国富民强贡献自己应有之力。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入向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学习“黄大发式”工作法,学习一心为民、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学习不忘初心、愚公移山、求真务实。让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如一盏“明灯”为党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照亮了前路,树立了信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 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300字文案: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几十年,坚持不懈,精神可嘉,堪比愚公,由衷敬仰,这就是一个基层党员的信仰,宁静致远,沉默有声。
这名干部的心灵感悟,就是全县党员干部学习老支书事迹后共同的心声。
“学在深处强信念提境界,做在实处拔穷根奔小康。”龙南县龙南镇党委组织委员罗俊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黄大发同志就是最好的活教材,“大发渠”就是最好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再学习,再宣传,全县再次掀起“大发渠”精神学习热潮。”中央级的新闻报道还在持续,学习老支书精神的高潮火热掀起,让“大发渠”精神成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坚强精神动力,也正在龙南县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 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300字文案:

当年,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创造了当代“愚公移山”的奇迹。如今,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在平原上凭双手凿出水渠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在山上,那里有绝壁、有险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处险境。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黄大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发执著地“和大山较劲”,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下,全国正在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外部输血的同时更需要内部造血,需要调动起贫困地区人民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山区自然条件不佳,但人们应当有人定胜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困难摆在那里,如果总是想着绕着走,那只能说明能力有限,只能说明毅力不够强大。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把困难征服、跨过困难这道坎。很多时候,能不能跨过困难这道坎,就在于人们是否有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当了村支书,就应该切切实实为民谋福祉。没有好的水渠,村庄“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艰苦。农民以种田为生,解决好摆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难这个“拦路虎”,农民才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在山区修水渠,尽管很困难,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劳。修渠的过程中,老支书还承受了亲人离世带来的伤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条心,终于修成了水渠,庄稼灌溉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黄大发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在此基础上带领村民继续通路、通电,朝着更好的日子迈进。
和大山较劲,黄大发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黄大发老支书的“大发”境界。胶鞋已经断裂却舍不得换一双,这个生动的细节正是老支书简朴生活的写照。共产党人,就应该像黄大发一样“先忧后乐”“先苦后甜”。黄大发的“大发”境界是一种精神力量。今天,物质生活富裕了,少数年轻人不肯自力更生,毕业了还在啃老,这是不妥当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奋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黄大发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从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实,中国经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为弘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质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阅读黄大发的先进事迹,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 黄大发事迹心得体会300字文案:

当代愚公——黄大发,历时36年,带领着村民在悬崖绝壁上开凿一条“生命”渠,既解决人畜饮水,又解决农田灌溉,黄大发也因此被誉为新时期的“愚公”。
生命之渠
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情况,老支书黄大发先后两次带领村民,在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上修凿水渠,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终于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让团结村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滋润了祖祖辈辈干渴贫穷的村庄。
让人民重生
汩汩清水流到草王坝,不仅解决了数百户群众人畜饮水难,还满足了稻田灌溉用水。有了水渠保障后,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天地,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的经历,对《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写《学习黄大发心得体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