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 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应用文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  文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 文案:

一、把握生命课堂
把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看作是“知识课堂”是不够的。如教学画图软件,仅仅讲授画图程序怎么用,然后让学生像书上画一棵树、一个房子,那将是单调、枯燥、无味的一节课。我们如果把美术教师的美术课请进来,先由自己介绍画图程序怎么用,再请美术教师让学生学会自己调色,讲授如何着色、用色才使图画协调,讲授简笔画的画法、构图和比例等,从而用画图程序完成一幅幅生动的画。这样,学生在学画的过程中而强化了画图程序的应用。把诸多学科都请进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将更加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从“知识躁堂”走向“生命课堂”。
二、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皆因内因驱动,兴趣使然,学习信息技术当然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们普遍喜爱信息技术课程,因为相对于传统学科,信息技术包含声音、动画、视频等其它学科所没有的信息,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的信息形式吸引了他们。因此,我平时在上课时,大量利用自己编制的课件,图文并茂,并加入声音和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比如,讲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课《认识计算机》时,把中央处理器比喻成人的大脑,负责运算,存储器比喻成人大脑的记忆区,负责存储信息,输入设备比喻成人的眼睛、耳朵,负责从外部摄入信息,输出设备比喻成人的嘴巴,负责向外部表达信息,这样生动形象的讲解更有利于小朋友们接受。
三、注重创新教育
现在上课用的多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了解学习任务,掌握知识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如在画图的时候,先利用课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画图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演示如何利用工具画出一张图片,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对画图软件感兴趣了,教学任务就能更好的完成。如在画图时,基本的使用工具都讲解了,那‘仙女袋’的工具就由学生自主学习,操作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课程结束前,再强调讲解学生们易犯的错误,加深记忆。开始是模仿老师的画,最后再设计画出自己心中的画。一年级学生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重视课后练习
教材在每一课课后都设计了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大都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如在认识计算机这一课课后有一个小调查,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当地的计算机专卖店,看看那里的计算机有哪些种类,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后面有一张调查结果表.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也布置了这个小调查,让有条件的同学去参观一下.有两位同学完成了调查表,两位同学分别给大家讲了他们在计算机专卖店的见闻,还回答了专卖店叔叔的问题,其他同学听得很认真,感到很好奇.在巩固深化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实践与应用,提高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 文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可以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知道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只要付出总是有回报,看到学生获奖的高兴,也是我的成绩的认可,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学生正渴望老师用知识去浇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 文案:

以前我总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
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
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以下方法可以尝试: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
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
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
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
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
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
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 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 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 文案:

12月6日,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在花园学校召开。会上聆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对公开课进行评课活动,最后高老师高屋建瓴的对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内容的整体性。第一节是邢老师上的“用卡通拼图”。课上邢老师与孩子们“玩”在一起,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但在“任务闯关”的过程中却显得沉闷和零散,我考虑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把知识点割裂的过于零碎。学生在体验拼图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扰,所以效果不是热烈而是“怨声载道”。我觉得如果把任务一、二合二为一效果可能会不同。到了后期作品完成进行评价时,邢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二、小组的有效性。小组活动在现在的教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两节课中都使用了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仅次还不够,应当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邢老师是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通过小组得星多少来评选优秀小组。如果在小组竞争的基础上再突出一下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学习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的作品选拔展示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收获更多的东西。三、反馈的时机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并急于纠正。因此不断使用“广播”和语言来打断学生,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在操作上,使得学生不断发出叹气声,也使得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说了些什么,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我认为,要做到反馈时机合适就必须要做到任务清晰,语言精炼,避免学生理解错误。四、学案的合理性。两位老师都用了学案,对学案的使用我存在一点疑义。学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另一种呈现,还是对学生帮助性的引导。学案中的任务一、二、三改为锦囊一、二、三是不是更好。对于学案的使用我也是在思考和摸索,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完善。五、过程的完整性。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自学、应用、展示、评价、纠正”几个部分。整体上体现过程,部分里也应该体现,这样学生的体验才是完整的。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点思考。通过听老师们评课和听高老师的报告我也学到了很多。如果这些能互为补充,去粗取精,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就能上出更好的课,学生也能更多的受益。


结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几点体会》作文应该怎么写吧!